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肺部感染后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和心功能的变化

2022-07-09梁建光刘家超戴冬霞何忠浩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1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亚群心衰淋巴细胞

梁建光,刘家超,戴冬霞,何忠浩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

慢性心力衰竭(CHF) 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左心室充盈和射血的异常。CH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CHF患者会出现亚临床的全身炎症和免疫系统激活等反应[2],具体表现为血清炎性因子的显著增加[3]。临床上免疫功能的下降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后又可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加重,其中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且是 CHF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4-5]。因而如能观察 CHF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有效指标的变化,这将有益于对该病情的正确评估。鉴于CHF患者会出现炎性反应和免疫系统激活[2]及心脏重构,本研究拟对不同心功能分级 CHF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探究,以提高 CHF伴发肺部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对患者病情的精准评估,从而控制好患者的感染、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心功能。

基金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7AB00134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因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入住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患者41例为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并纳入同时间段单纯心衰患者32例作为心衰组,单纯肺部感染患者44例作为肺部感染组,同龄健康体检22例作为对照组。4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检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4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衰分级标准,慢性心衰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标准,且心功能分级≥Ⅱ级,肺部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制定的肺炎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肝肾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合并肺外其他脏器部位的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病史患者。

1.3研究方法:受试者入院后第2天早上8∶30空腹静脉采血3 ml,肝素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入-80 ℃冰箱内低温保存。采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ABC-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及脑钠肽(BNP)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操作;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

1.4观察指标:比较4组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PCT的表达水平;比较4 组心功能指标:BNP;比较4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表达水平。

1.5统计分析: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4组受试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炎性因子(TNF-α、IL-6、PCT) 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心衰组、肺部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4组受试TNF-α、IL-6、PCT水平比较

2.24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 T 细胞亚群中 CD8+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受试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34组受试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的LVEDD、LVESD及BNP与心衰组、肺部感染组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LVEF和LVFS水平与其他3组相比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4组受试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2.4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炎性因子和BNP水平的比较:TNF-α、IL-6、PCT以及BNP水平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它们的水平而升高。见表5。

表5 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炎性因子和BNP水平

2.5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不同心功能分级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CD3+、CD4+、CD8+、CD4+/CD8+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D3+、CD4+、CD4+/CD8+的水平显著减少(P<0.05),而CD8+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见表6。

表6 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不同心功能分级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3 讨论

CHF患者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不足,肺循环路线的器官和组织灌注量不足,出现肺循环淤血,心衰患者常好发于中老年人,本次临床研究也发现所有心衰患者的年龄为60岁以上。肺部感染是诱发和加重CHF的一个重要因素,CHF患者伴发肺部感染后常会出现炎性反应。

TNF-α、IL-6和PCT 是目前广泛研究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可与IL-6相互作用,增加组织对炎性因子的敏感性。IL-6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当心肌处于血氧供应不足的条件下它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促进心肌重构[7]。研究还发现其表达的增高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被推荐作为临床诊断CHF的生物学指标[8]。PCT是一种新型炎性因子,全身感染时水平明显升高,可反映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和预测射血分数降低的CHF患者预后较差[9]。除此之外,PCT也是急性CHF患者再住院及病死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10]。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心力衰竭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诱发肺部的易感染性。而肺部感染后为消除病原菌机体会产生剧烈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导致炎性因子水平的增加,加重了左心室功能紊乱,减弱了左心室射血功能[11-12]。结果进一步显示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TNF-α、IL-6、PCT及BNP表达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而升高。这提示随着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的增加,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进一步加重。这可能是一方面肺部感染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的顺应性下降可引起心肌的张力增大,进而对心脏传导系统产生损害;另外肺部炎性减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出现心肌细胞的供氧不足而发生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研究发现CHF常会出现免疫衰老,表现为T淋巴细胞的高频率的分化,从而引起一种炎症状态和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下降[13]。研究指出T 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表现为CHF患者的CD4+、CD4+/CD8+均显著降低,且与CHF严重程度正相关[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伴发肺部感染的CHF患者免疫功能遭到损害,细胞免疫功能出现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肺部感染后自然杀伤细胞和B细胞的数值增高有关联[16],也说明CHF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T 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同时发现CHF的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有密切联系。具体机制可能是随着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损害增加,抑制了心肌收缩力,从而导致CHF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增加。这与吕颖等[17]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由于本次临床研究是建立在小样本试验阶段性结果的基础上,也没有对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以及探讨炎性因子、T淋巴因子亚群与心功能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接下来我们还需进一步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扩大样本量的方法来完善本次临床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亚群心衰淋巴细胞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