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认识维度

2022-07-08马寒刘卫涛

关键词:哲学思维战略思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寒 刘卫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思维;战略思维;科学思维;理论思维

摘要: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应重视实践建构,更应重视认识提升。高校思政课所具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战略思维、科学思维、理论思维等哲学思维方式。坚持战略思维是从战略定位角度把握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性和应然性,认识到其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標志性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课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关键课程。坚持科学思维是从教材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等角度理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系统性和现代性,准确把握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全面体现思政课建设的创新性,重视思政课建设的现代性。坚持理论思维是从高校思政课应当解决的基本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着手,明确思政课的研究界域,深化前沿问题研究,加强现实问题研究。

哲学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使用的具有辩证性、系统性、战略性等一系列哲学特征的思维方式。以哲学思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以及蕴含其中的丰富哲学思维方式运用到课程建设研究中来,具体讲就是以战略思维、科学思维、理论思维来把握高校思政课的功能价值、构建逻辑和研究论域。高校思政课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属性。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专门类课程,思政课发挥着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渠道、核心课程、灵魂课程的功用,因而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特殊性。开展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必须以哲学思维全面把握与思政课相关联的一般性因素和课程内在的特殊性逻辑。

鉴于此,本文拟从战略思维、科学思维和理论思维三重认识维度展开分析,明晰新时代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政课所必备的哲学思维方式。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功能价值的战略思维考量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能否建设好高校思政课、发挥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功能,“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1419。因此,应从党和国家政治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性质和任务,以考量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思政课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标志性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367思政课最鲜明的特性就是政治性,而社会主义大学的显著标志也正是在于政治性即社会主义属性。因而思政课与社会主义大学在政治要求、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把思政课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区别新旧两种教育制度根本标志的课程来看待。1949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就对新旧两种教育的本质区别进行了概述,即中国的旧教育是建立在旧经济旧政治基础之上并使旧经济旧政治得以存续的工具,其在本质上“提倡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是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的统治者服务的”[3]3。与旧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反映着新经济新政治,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新的斗争工具。为了使思政课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经济新政治,我们党在高校逐步开设了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三门基本课程,同时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又增设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课程。其间虽几经变动和更改,但思政课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没有改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思政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界定,明确指出,“马列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各类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是新中国大学区别于旧中国大学,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区别于资本主义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3]70。为了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加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属性,彰显思政课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理论特色,我们党自1985年以来分三次对思政课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形成了目前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主干的思政课课程体系。

2.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1]1503-1504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就其实现途径而言是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而价值塑造居于“三位一体”的核心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这一方针的确立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到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人;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5],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再到中共十八大以后,提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总体育人目标。70多年来,虽然我们党在育人目标的具体表述上不断变化,但其根本指向始终是把立德树人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生命线的首位。从教育基本方针的确立到教育核心工作的提出再到教育根本任务的确定,一方面表明高校思政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加强思政课建设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3.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关键课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6]。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又针对思政课存在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八个方面的相统一,并将政治性和学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放在了首要位置,强调思政课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1]1505。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回顾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这条政治主线始终未变。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7]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分界点,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工作任务和时代特点,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建立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举的基本架构,以及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法体系、学科体系等。从实践上看,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针有两条路径: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正向功能;二是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批判、消弭各种错误理论思潮的反向功能。当前,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了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巨大的实践指导能力,这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依据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当代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理论此消彼长,各种风险挑战相互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严峻。因此,要实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正向教育效能最大化,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同时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444。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思维引入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各个历史时期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思政课要贯彻落实“在坚持中改进”的总体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思维,即承认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把握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1.把握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

思政课不是指某一门课,而是指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的一系列课程的集合。当前,对思政课存在两种认知上的误解:一是思政课传播的内容具有科学性,但思政课本身没有科学性;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规律性和科学性,但思政课作为一类特殊课程没有规律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第一种误解割裂了思政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片面强调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造成了两者的对立;第二种误解没有看到思政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片面地将思政课孤立于思想政治工作之外。

准确把握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就是要看到思政课内外部诸多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思政课建设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基本规律。其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思政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8]。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思维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9]75这就要求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只有如此,青年学生才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指向,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二,思政课的科学性根源于其内在构成要素的科学性。思政课的内在构成要素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法体系、评价体系、学科体系等。这些体系是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积累,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政课规范化的科学设计。其三,思政课的科学性熔铸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发挥引领人、塑造人、熏陶人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它的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工作部署的战略性、方法使用的合理性等[10]。

2.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创新性

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既要体现方法上的改革创新,更要体现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但这里所讲的“改革创新”并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坚持中改进、在守正中创新。当前,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关键要在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来,实现理论创新与教学内容创新的同频共振。

当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又明确提出,要推动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并逐步在全国高校思政课中开设。同时,在最新修订的2021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三个并列专题之一,分7章进行讲述,占全教材内容的一半。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的第一、二步,即进教材、进课堂已基本完成,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学生头脑,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还应重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三进”工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1]来看待。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2]338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的原创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2]338-339。思政课应在把握、吸收这三个方面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从分析批判比较中、从不同学科专业视角下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专业能力。

3.推进思政课建设的现代性

通常学界对“现代性”的解读有三个层面:一是指欧洲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特征;二是指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三是指现代社会所展现的时代特性与推进未来发展的動力因素。哈贝马斯认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12]哈贝马斯将人的现代性归结为信念的变迁显然具有唯心主义色彩,但他肯定科学对现代化的推进作用无疑是正确的。这里,我们所认为的思政课的现代性是将思政课放在现代社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的,因而其内涵十分丰富和多元,如思路的现代性、师资的现代性、教材的现代性、教法的现代性、机制的现代性、环境的现代性等。

目前,推进思政课建设的现代性,关键要从三个维度来着手:其一,建设理念的现代性。思政课是随着党和国家战略政策转移和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本质上就是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缺乏现代性的问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三个“因”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思政课的三个“面向”是指现代性的三个维度,即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圭臬,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视域和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为情怀,以推进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同步发展为指向,这三个维度使思政课摆脱了作为某一类课程的限制,从而使其提升到了影响国家、世界和未来发展的高度。三个“因”是指思政课现代性的实践途径,即要适应现代社会和新时代发展要求,顺应国内国际形势、局势和趋势,在“变”中求“进”、在“化”中求“新”。其二,建设方法的现代性。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且迭代更新十分迅猛。云课、微课、慕课、雨课堂、翻转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消减了知识传递的碎片化、知识系统的割裂化、知识弥散的短暂化等对传统课堂带来的极大影响。思政课建设方法的现代性并不认为传统课程已经过时,而是主张传统课程应积极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平台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的优势。其三,师资建设的现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1505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点要求。其中,“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正是对师资队伍建设现代性的要求,这是依据新时代条件下,世界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学生成长特点,以及思政课自身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判断。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研究界域的理论思维导向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3]理论思维本质上就是规律思维,即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从纷繁复杂的现象性认识上升到规律性认识。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4]这就要求推进思政课建设必须树立理论思维,以理论思维、规律思维研究和诠释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1.明确思政课的研究界域

思政课的研究界域从宏观上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思政课自身的研究界域;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研究界域。相对而言,思政课支撑学科的建设发展期较短,难免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其应当体现出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场域。因而,明确思政课研究界域既要克服当前存在的论域扩大、理论依附和简单移植等边界不明问题,又要防止以其他相关学科和课程研究来消减、替代思政课及其支撑学科的不良倾向,确保思政课及其支撑学科研究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学习、研究和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构成作为看家本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既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要从整体上而不是割裂地零碎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及其逻辑关系,从而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1505。

其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百年奋斗10个历史经验之一,摆在了突出位置,并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三次理论飞跃对应的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宏观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创造,深刻解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首先要研究三次飞跃的一脉相承性,避免割裂三者的历史联系和逻辑统一;其次要研究三次飞跃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指向、价值目标、具体内容和功能作用;再次要研究三次飞跃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其三,研究“四史”及其启示。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作为不断前进的根基,从而形成了包含“四史”在内的大历史观。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且科学阐明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四个“正确认识”的首位,强调要“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1444。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引导任务,必须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研究。“四史”虽然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有自身的研究范式和知识结构,但决不能将其片面化、分散化,更不能割裂化。“四史”时间跨度不一,从最长50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到最短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任何一部历史都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研究“四史”必须要有科学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规范的历史学研究范式和明确的各部历史具体研究内容。

其四,研究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基本理论。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15]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以及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加强法治教育和法律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法律等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当前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建设必然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发展要求。加强道德、法律基本理论教育研究,必须紧紧抓住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把道德、法律研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与中国传统道德、法律的比较研究和东西方道德、法律的比较研究。在正确的比较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法律的人民性,从而坚定以社会主义道德、法律规范言行、修身自省。

其五,研究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1444。这里所讲的“化”“进”“新”“比较”等,其构成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对内而言,就是将党和国家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全面洞察“事”“时”“势”中自觉实现“化”“进”“新”;二是对外而言,就是将国际形势最新变化、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党和国家的态度、看法与应对举措等,以古今对照的方式、中外比较的方式、科学评价的方法准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因而,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以上两个方面内容的研究,在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2.深化前沿问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342前沿问题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它是依据一定时期思政课研究的重点难点而开展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前沿问题与非前沿问题是相对的,两者可以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例如,关于协同育人问题,早在1951年教育部就提出,“坚决克服将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一般业务课程对立起来片面进行、不相联系的现象”“各系主任拟定教学计划,不应单纯地从业务课着眼,而应把思想政治课目作为本系业务课的重要部分,并与其他业务课统一计划,并负责督导检查其进行”[3]9。195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刘子载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长座谈会上深刻论述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一切新中国的教师,不管他们教哪门课程,都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传授业务技术知识,还应该结合业务技术知识的教育随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3]22可以说协同育人在当时应当属于十分前沿的问题,但由于当时教育条件、研究基础和学界的关注点的限制,这个前沿性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协同育人的研究理路一直未有新的突破。中共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后,党中央提出了“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一系列建设理念,协同育人研究才由非前沿问题转变为前沿问题。这说明,开展思政课理论研究必须善于将非前沿问题转化为前沿问题,并依据时代要求和思政课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发现和筛选具有引领作用的前瞻性、前沿性问题。

3.加强现实问题研究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6]思政课既是一门政治理论教育课和价值引领课,更是一门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实践课,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9]331。而要将“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就要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并将得出的规律性结论转化为学生正确认识、评判进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

其一,深化对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即“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從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而且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即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以从中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2]344。这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思政课研究提供了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正由世界舞台边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时代条件、历史方位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不仅考验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也对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难题,这些现实问题和难题理应成为思政课研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其二,深化对人民群众生动实践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根源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因而,思政课须臾不能离开对人民群众生动实践过程和宝贵经验的研究。当前,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生动实践。思政课应把研究脚步走向田间地头,把研究视域放在社会基层,以人民群众的实践指向为指向,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靶向,产出更多的真成果和新成果。

其三,深化对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重大国际问题的研究。思政课要想具有吸引力、向心力,就必须融通国内国际两个界域,在加强国际比较中得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合理性和应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将研究视野放在全世界、全人类,他们敏锐地观察着、考察着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7]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结论。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突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促进美好世界建设的共同愿望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还有相当市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就是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如何从正反两个方面科学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就是如何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走向。因此,思政课必须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重大国际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科学解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升思政课的前沿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28-329.

[6]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光明日报,2014-12-30(01).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8]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66.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郑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7(S1):59.

[1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哲学社会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

[1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14]本報评论员.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N].人民日报,2022-04-27(01).

[15]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29.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猜你喜欢

哲学思维战略思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战略思维谋的是百年大计(纵横)
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
政治学科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徐光启科技翻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