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叙事的重大意义

2022-07-06李保忠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历史价值历史经验

李保忠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一次为党百年来的奋斗史作了科学分期,并以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第一次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最具穿透力的概括和表达。这个决议是对历史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未来的深刻昭示,从中处处都可以体味到中国共产党浓厚的历史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百年历史;历史价值;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4-0025-0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或新的历史决议),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高度,系统总结了党成立百年来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和辉煌成就,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高瞻远瞩地展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光明前景,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决议》科学划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时期

历史总是通过一个个阶段的具体发展呈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史也是这样。过去,在党的文献和有关党的历史著作中,关于党的历史发展时期及其主要任务的概括,有不同的表述。《决议》在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为党百年来的奋斗史作了科学分期,这是新的历史决议的一个重要贡献。

(一)百年历史发展时期的确定及划分依据

新的历史决议把建党以来的历史确定为四个时期,并以每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为依据来划分。如《决议》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1]这种划分把党百年奋进的路线图清晰地描绘出来并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种科学的划分。它既符合党的百年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也是党的历史分期的一种创新,没有一种大历史观,是难以做到的。

(二)准确概述了党在每个历史时期奋斗的历史作用与贡献

在《决议》中,对党的历史分期的划定不限于主要任务,还贯彻着一个主题主线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作用与贡献作了精准概述。比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其用语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贡献,其用语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两个历史时期,用了两个“根本”,可见分量之重。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贡献,其用语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貢献,其用语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用这样鲜明准确的语言,来概括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作用与贡献,在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党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内涵丰富的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提出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正是百年来出色地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使中国胜利光荣地走到今天。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党的前三个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已经是党的历史上的“过去式”,或者说是已经完成了的历史。而第四个历史时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相当长时间,它还是党的历史发展中的“进行式”和“未来式”。这是新的历史决议与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新的历史决议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完整概括了党的每个历史时期奋斗的历史成就和世界影响

正因为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地完成了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所以,在不同历史时期,既推动了党自身的发展壮大,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党和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形象越来越好。例如,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任务的完成,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任务的完成,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1]。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要任务的完成,“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780FFBE9-164D-42DE-A2CD-9A6362F3E157

《决议》中把四个历史时期主要任务的完成及带来的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整体面貌,完整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给人以骄傲,给人以信心。后人在认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要有一个全面的历史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一个整体的历史链条,缺了哪一段都不行,但每个阶段的历史作用还是有不同特点的。

二、《决议》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及历史价值

《决议》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是党第一次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最具穿透力的概括和表达。

(一)从人民地位角度看,党的百年奋斗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旧中国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饱受欺凌,民主是旧中国人民遥不可及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奋斗,说到底就是为了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国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确立并不断发展,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确保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团结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被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圆梦的力量正最大限度凝聚起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积累的巨大能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二)从民族复兴角度看,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文明。近代以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党的历史,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经过艰辛探索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一步一步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質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三)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认识自然、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解放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为己任,以解放全人类为远大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社会理想,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为终极关怀的伟大理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目标,一经建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党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战胜一系列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百年光辉奋斗历程充分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马克思主义一旦与以人民幸福为奋斗宗旨、以民族复兴为根本目标的先进政党结合起来,与这个先进政党所在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它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改造力,就会在历史的行进中充分展示出来。

(四)从国际社会角度看,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眼光、天下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大追求、大境界、大担当,决定了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与世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不断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党领导人民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取得革命胜利,不仅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治理优势、发展优势全方位释放,社会全面进步。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扎根中国历史文化土壤、立足中国实际,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中国特色,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就、展现出勃勃生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780FFBE9-164D-42DE-A2CD-9A6362F3E157

(五)从自身建设和发展看,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衰败之际、民族危难之时。党在创立时,全国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之后的几年里,也不过数千人。在北伐战争时期,不超过六万党员,后来相当一部分被当时的敌人所屠杀,大部分被打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超过三十万党员,后来大部分也被当时的敌人打散了。到抗日战争结束前,也不过一百二十多万党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党员也不超过四百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二十八年中,党多次面临绝境又多次神奇地崛起。现在中国共产党是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政党,是领导着十几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党,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越过百年的党,世人不得不叹服中国共产党顽强的政治生命力!百年磨砺,苦难辉煌。何以如此,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已经载入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编年史,载入数百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也载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奋斗史,是永恒的历史价值。

三、《决议》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决议》从十个方面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是对历史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未来的深刻昭示,为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智慧启迪。

(一)“十个坚持”是百年来我们党和人民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用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历史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生发的,它是一个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从全党和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总结来的,所以弥足珍贵。

(二)“十个坚持”贯穿于百年来我们党奋斗的全部历史实践中,是对党的历史发展中宝贵经验的系统总结

党的奋斗发展,从纵向看,表现为历史过程,从横向看,表现为众多领域的交织。“十个坚持”也是十条经验,实际上也是党的工作的十个主要领域,是决定党的努力能否成功的十个主要方面。回望党的百年历程,党之所以一路走到现在并取得辉煌成就,都可以从这十条经验中找到成功的密码。例如,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中国山河破碎,人民受到的苦难和屈辱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是少有的,其根本原因,如孙中山先生所讲,四万万人一盘散沙。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共产党把几万万人民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各种创新、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感天动地的奋斗,这才有了当代中国的翻天覆地、惊天动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中国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人民就能无往而不胜。这就是历史的结论、历史的经验。再如,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革命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建设是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改革是为了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发展的成果。《决议》中特别强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1]。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和自觉,这正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

(三)“十个坚持”是对百年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思想精华的高度概括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在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的历史。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参与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长达55年的漫长岁月中,非常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写下了大量的论著,为党的理论发展做了许许多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1939年10月,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就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2]606在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敢于斗争等方面,毛泽东在他的著作讲话中,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正因为如此,《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道路和坚持开拓创新上,毛泽东之后几代党的领导人,都是有发展有作为的。邓小平同志在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及时作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了党的建設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外交工作上、在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等方面,有许多原创性贡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议》中十条经验之所以极其珍贵,正是对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阐发的思想精髓的概括和总结。780FFBE9-164D-42DE-A2CD-9A6362F3E157

(四)“十个坚持”既是对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深刻的历史自觉,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把握自身规律解决现实问题,并进一步着眼事业的长远发展。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在坚持不懈地奋斗、牺牲和创造中,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性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境界。“十个坚持”既是经验也是规律,是党成功的密码、成长的基因,反映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尤其是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透彻把握,充分彰显了党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及运用规律的历史自觉和卓越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3]122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三个根本”,既是对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现实。“十个坚持”是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而提出来的,既是“以史为鉴”的智慧结晶,是从对“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总结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开创未来”的行动遵循,是在对“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科学回答中提出的根本要求,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明确了前进方向,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行动指南。“十个坚持”从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正确道路、战略基点、精神力量等十个方面对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思路。

四、《决议》高瞻远瞩地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历史使命的伟大政党,这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不懈的奋斗史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两个百年交汇点上通过的新的历史决议中,处处都可以体味到中国共产党浓厚的历史意识和进取精神。

(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不断赶考的历史。党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革命的生死大考,革命成功了,接着面临的就是外部封锁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大考,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考还没有进行完结,紧接着又是在全方位开放环境下全面改革的系统大考。《决议》中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1]这是一个伟大政党的历史自信和庄严承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以赶考者的清醒,认识赶考路途的距离和环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时间上看还需要有近30年的奋斗,这是一个并非短暂的历史阶段。因此,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看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在未来的赶考中,党还面临着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都需要清醒看到。其次要以赶考者的坚定,勇于面对和克服赶考路上的一切考验与危险。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地和人民一起创造历史。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唯其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考出好成绩。

(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党和国家的光明前景

《决议》重申了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共同期盼的目标,是一个十分光明的前景,它能不能变成生活中的现实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有历史的证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历次“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之后称五年规划。到2020年底,已完成13个五个规划)的完成情况看,除“二五”时期因故未完成规定任务外,其他各次“五年规划”都完成或超额完成,而且越往后,完成的总体情况越好。其次有现实的证明,2021年,是“十四五”時期的开局之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总量超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中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780FFBE9-164D-42DE-A2CD-9A6362F3E157

(三)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行进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两个确立”写进《决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不难发现,党的历史上凡是领导核心比较稳定且坚强有力,又有比较成熟思想理论指导的时期,都是党的事业比较顺利和发展迅速的时期,即使遇到重大风险挑战,也能较好地应对。“两个确立”,一个是强调组织保证,一个是强调理论指导,这正是党的真实的历史在当今中国的一个印证和发展。“两个确立”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检验,得到全党高度共识的结果。从实践上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理论上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

历史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时间的意识性,二是思想的在场性,三是向未来的开放性。历史的意义在于不断发现真实的过去,不断用新的发现修正以往的谬见与误读。《决议》用一种理性的形式和集体的智慧,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真实历史,使人们感觉到光辉思想、历史成就、歷史经验、历史人物的在场性。同时,《决议》又向世人展示了未来的开放性和目标性,将历史、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使人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宋桂祝780FFBE9-164D-42DE-A2CD-9A6362F3E157

猜你喜欢

历史价值历史经验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武冈丝弦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研究
旧建筑改造中历史记忆延续策略探讨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文革期间北大荒知青版画创作历史价值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经济学视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业价值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