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表征

2022-07-05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陈清华

2021年,涌现出了许多符合主旋律的影视剧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跨过鸭绿江》、电影《悬崖之上》《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觉醒年代》以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人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思想交锋和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该剧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思想觉醒的先驱努力唤醒民众、探索救国之路的历史故事,兼顾了历史讲述中既有写实的历史厚重感,也有写意的文化灵动感。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这部电视剧既严肃认真,又积极活泼,很有质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精准的年代质感和有效的地域质感;第二,人物性格饱满、有趣,甚至是不成熟、逐渐地进步等;第三,在人物思想意识上“一分为二”,不偏不倚;第四,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严肃正剧中,加入“父子情”的内容,实现精准的剧情共振。

一个网友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一个网友回答:“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这说明《觉醒年代》已经形成强大的共情和共鸣效应。这山河越是风光旖旎,这青春越是蓬勃美好,那些为理想而牺牲的生命就越显得壮美和崇高。《人民日报》评论:“《觉醒年代》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深刻感受到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时隔一百年的我们,今天的中华,已经是先辈以往的愿景。作为今日之青年,拥有着今日之青春,应该铭记先辈的誓言,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奋斗。

《觉醒年代》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该剧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和在思想上、文化上、政治上的充分准备;真实还原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光辉历史和峥嵘岁月,生动讲述一群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为追求真理、实现理想,汇聚在北京大学,开始探索救国之路。

《觉醒年代》告诉我们 :没有启蒙思想、开启民智、改造社会的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文化觉醒,就没有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巨变。

小说版《觉醒年代》结尾有一段话,耐人寻味:

嘉兴南湖,轻烟拂渚,微风欲来。

红船破浪前行,毛泽东身穿布衣长衫,挺立船头,极目远望。

董必武从船舱中走出来,与毛泽东并肩而立。

董必武:“润之,想什么呢?”

毛泽东:“我在想我们脚下的这条船。”

董必武:“它已经启航了,就绝不会停下。”

毛泽东豪情万丈:“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我相信,这条小船终究会成为一艘坚不可摧的巨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仅仅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首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在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安徽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尾声,作者龙平平借青年毛泽东之口亮明主旨。

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什么大获成功?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来看,在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基础上,《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总结了该剧人物塑造的特点,“首先,影视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的艺术,活生生的人、立体的人才能够让观众接受;其次,演员的神似大于形似,但剧中的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都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而在塑造人物时不仅要表现角色的高光时刻,更要展现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这也是真实还原历史人物的考量之一。”

剧中的北京街头,有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是车辙。按照导演张永新的说法,“路,就是方向。寻找道路,就是《觉醒年代》的主旨。”

——题记

一群中国留日学生聚会,为国家之命运进行思想交锋。陈独秀出场,只见他披头散发、状如乞丐,坐在一旁狼吞虎咽,突然間冒出一句“这样的国,无药可救”。众人大怒,追上去要打他,陈独秀落荒而逃。

这就是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开篇。一开场就相当吸引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觉醒年代》的“好看”之处就在于认认真真塑造“人”,在宏大叙事之下的人性细微处落笔,在人性的真实中再现历史的真实。

“长期以来,一说到主旋律影视作品,不少人的脑子里就会浮起几个关键词:严肃、说教……随之而来的,是敬而远之。由此来看,《觉醒年代》受到网民们热捧,无疑是实力与诚意的体现。

“过去的一些作品之所以让人产生距离感,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够真,让人无法产生共鸣。刻画人物,忠奸全部写在脸上,连孩子都能一眼看穿。这样的艺术创作,看似维护人物形象,实则是对读者和观众的不尊重,最后变成自说自话而不自知。

“因为真实,才能真诚。坚持真实,人物就能摆脱脸谱化的束缚。比如在电视剧里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就职演讲:‘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1]

《觉醒年代》将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塑造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人。蔡元培校长的就职演讲,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著名讲话,以至于笔者反复观看了很多遍,忍不住将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全文引用如下——

“各位,五年前严复先生为北大校长时,我服务于教育部,做教育总长。记得北大开学的那天,我为本校做了一点儿贡献。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也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时日已过去数年,诸君与往昔相比,一定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今天就要服务于北大,我有三件事要告诉诸君:

“一、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须知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现在外面常常有人指责北大之腐败,是因为来此求学者,都抱有当官发财的思想,以此为捷径。因为一心要做官,一心想发财,所以,从不问教员之学问深浅,唯问教员官职的大小。官阶大的,就特别受欢迎,这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时有人提携吧。我想说的是,诸君来北大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诸君来北大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 ;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这是自误啊,这与到北大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大家也许还记得,发生不久的辛亥革命,我们之所以要革命,就是因为清朝政府太腐败,就是现在也有许多人对现状不满意,也是因为社会道德沦丧。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教员,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哪;你进入政界,则一定会耽误国家呀,这是耽误别人,误人误己。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二、砥砺德行。如今的社会风气啊,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污染。各位,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所以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诸君皆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如果德不修、学不讲,还与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同流合污,那亦是侮辱自己,更何谈,做他人的榜样呢?所以,品行不可以不严谨对待和修养,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二。

“三、尊敬师友,坦诚相见,开诚布公,相互勉励。各位,我们同处北大,要荣辱与共啊。我相信,我们北大一定会是出文化大家、思想大家的地方。

“我今天就说这么多,来日方长,随时再为商榷。”

《觉醒年代》中蔡公这段演讲,放在一百年后仍不过时,对知识缺乏敬畏心的现象至今屡见不鲜。《觉醒年代》经典台词很多,这一段我印象特别深刻,可以说铭心刻骨。蔡元培校长的就职演讲中那些燃爆全场的话,每一句都振奋人心,发人深省。

不少人看了《觉醒年代》才了解倡导“新文化”的胡适的婚姻却是被父母包办的,因为这事还整日被辜鸿铭、黄侃等调侃。恰恰是各有小缺点的名人才更加真诚、真实。他们在生活中或许都有自身的问题和烦恼,但是当遇见外敌之时,他们又能统一口径、一致对外。

坚持真诚、真实,作品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共情。从1958年中国内地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81年中国首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到2001年电视连续剧《长征》、2010年电视连续剧《黎明之前》、2021年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可以说,每个年代都有具有开山意义、在全国观众中影响深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主旋律口碑佳作。

党的十八大之后,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2014年《父母爱情》《老农民》、2015年《平凡的世界》、2016年《海棠依旧》、2017年《鸡毛飞上天》,到近几年《大江大河》《外交风云》《在一起》《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电视剧不仅是全国观众茶余饭后的娱乐作品,更成为记录时代、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影像。由高满堂担任编剧的电视剧《闯关东》《老农民》《温州一家人》《老酒馆》,刘和平担任编剧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王丽萍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生活启示录》《大好时光》,龙平平担任编剧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关于为什么会创作《觉醒年代》,龙平平讲起了多年前在大学任教时的一段过往。他说,那时提问学生们知道不知道蔡和森、赵世炎、邓中夏、陈延年、陈乔年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觉得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作为一名老师,这是失职,自己有责任让大家记住这段历史。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有了后来的《觉醒年代》。

陈延年说:“我有六不。分别是: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谈恋爱,不作私交。”

1927年,陈延年被捕。“革命者只能站着死”,他宁死不跪,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28年,陈乔年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光脚走在血水和泥水里、遍体鳞伤,从容赴死,年仅26岁。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了革命事业,慷慨赴死,留下一句振聋发聩的豪言:“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李大钊先生高喊:“英雄淘尽大江流,歌舞依然上画楼。一代声华空醉梦,十年潦倒剩穷愁。竹帘半卷江天雨,蕉扇初迎海外秋。忆到万山无语句,只应共泛五湖舟。”

在觉醒的年代,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烈士用青春践行着“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信念。

这山河越是风光旖旎,这青春越是蓬勃美好,那些为理想而牺牲的生命就越显得壮美和崇高。

何谓青年?陈独秀先生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李大钊先生说:“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

青年,是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高尚理想……

先人寻路忘生死,换取百姓一世荣!正是这样的一个觉醒,才使得中华民族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看了《觉醒年代》,受益匪浅。从李大钊、陈独秀到蔡元培、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陈延年、陈乔年,每个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们的争论中我们明白了:革命不是打一场血雨腥风的仗,而是新旧思想擦出的火花、种种理想碰撞出的声音,但无论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还是文字思想的战争,都有人为之奉献自己的所有,乃至生命。他们以笔为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乱世存在的问题。他们始终坚守着那份救国的信念,九死无悔。他们引导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激起了一代青年的爱国之心。

国难家愁,民族危亡,冲在最前面的,往往不乏青春而果敢的身影。无论是陈独秀、李大钊,还是革命先锋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当时都不过二三十岁,大多出生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名副其实的“新青年”。

一百年前的青年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身处国家内部分崩离析、外部强敌环伺的环境不畏牺牲,坚持真理。

《觉醒年代》里朝气蓬勃的青年人,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站到了历史的前台,向封建礼教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他们的“凯歌高奏”声中,历史被改写,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萌芽了。

这是青春的样子,也是中国的样子。

《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人在看完后还不忘在弹幕里创作了一个个“爱国梗”。比如,“在延年、乔年的老家安徽,省会合肥有一条小路叫延乔路,延乔路旁边是集贤路,而陈独秀就葬于今天安徽安庆的集贤关。延乔路短,集贤路长,它们没能汇合,但最终却通往了同一条路——繁华大道!”……这些话语恰恰表明他们看懂了这部剧,这也正是《觉醒年代》创作的意义所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殊年代在中国人民身上迸发出来的那种超强的自我自愈、自我疗伤、自我反省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我们叫它为——觉醒!

正是因為有了革命先驱李大钊、陈独秀先于他人的觉醒,才有了《新青年》的创刊;有了五四运动的发起,之后,便有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什么叫觉醒?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觉醒就是“醒悟”“觉悟”。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黄昏起飞”[2],这就包涵觉醒之意。觉醒,它不是沉睡。觉醒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即“觉”和“醒”同义,本义都是睡醒,从睡梦中醒来的意思。《庄子》中庄周蝴蝶梦醒用语为“俄然觉”,诗云“大梦谁先觉”之类可证“觉”义亦为睡醒,后引申为醒悟,觉悟。

什么叫觉醒?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觉醒指的是——意识能够自由地在环境中摆脱意识链限制,达到智慧满溢和信心满溢,感觉系统在时空中大幅度扩张,直觉在时空维度无限延伸,这是一种超理性状态。能够觉醒的人在统计意义上应该不多。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的觉醒更可能是一种认知觉醒,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和经验,突破原有的认知障碍时的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从横向和纵向分别来看,有下面几个发展阶段(横向)和几个状态层次(纵向)。

第一阶段:点觉醒。觉醒的状态,会呈现一个点的突兀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来说,人的思维无论多么活跃,都在框架和模式中,只要不超过这个框架和模式的界限,人并没有感觉上的不适感。所谓“温水煮青蛙”,大约就类似这个意思。但人一旦觉醒,就会茅塞顿开,能在觉醒状态下观照到自己在日常界限中的抑制状态。就像先天失明的人在成年以后被治愈,治愈前因为边际递减和回归平均等限制,他可能并没有感觉生活有什么不妥,但当他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时,新的感受将完全颠覆以前的世界观,巨大的反差会让他认为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用光明的世界再回观以前失明的生活时,他会觉得以前“没有令他不适的生活”是让他现在“非常不适”的。觉醒的人,回观自己曾经压抑的生活时也会有这种感受,也许觉醒后的生活与原先的生活表面上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就像失明又复明一样,虽然生活还是柴米油盐,但内心已经产生了开天辟地般的变化。觉醒以后你会发现,外表能看出的不同其实是大同小异,内心世界的不同才是天差地别。点觉醒只是觉醒的开始,因为觉醒的体验效果会随着时间边际递减。不是说一个人只要觉醒了就万事大吉了,点觉醒后还要进行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不断强化超越性感知,直到形成脑基础和行为模式。

这个阶段的觉醒,也属于第一层次的觉醒,是个体有强烈探索世界的感觉,忽然触碰到瞬间某个点而觉醒,之前看什么都是“道理”的那种感觉。现在,一团废纸,一个易拉罐,一只虫子,一个人的举动,都能引发自己的触动,觉醒之后废纸不乱扔,废旧易拉罐懂得回收。第一层次的觉醒,是一种意识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进入一种神秘体验中,比如,马斯洛提到的高峰体验、宗教和超个人心理学提到的神秘体验,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左右。这种觉醒的特点是意识完全被动地进入一种无我体验中,这种体验是非常纯粹的,是被引导的。这种觉醒是一种意识和自然规则的融合,或者说意识附在了自然规则的表面,意识观照到了自然规则的运行和流动,从而获得了超越自身局限的规则感知,意识通过自然规则的视角感受到了规则的伟大,同时也见证了自己的渺小。有过第一层次觉醒的人,人格和认知会慢慢地发生改变,会变得更加豁达、乐观、包容,有的人可以强化这种感受和认知,发展成马斯洛描述的超越型自我实现者。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有过濒临死亡或见证死亡等震撼认知的经历,这样的人也会有超脱感,也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变得豁达、乐观、包容,但这种人更可能发展为马斯洛所描述的健康型自我实现者。健康型自我实现者需要的更多的是社会的幸福感,他们是生活的享受者;但超越型自我实现者,需要的是一种规则、界限的超越,追求的是在融合觉醒过程中体会到的无限永恒和无处不在。

第二阶段:线觉醒。所谓线觉醒,就是让点觉醒在时空宏观上保持连续的发展趋势。觉醒不是常态,即使自我觉醒也不是随时可以进行的,能够周期性地保持自我觉醒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也算是进入觉醒的第二阶段。在觉醒的第二阶段中,主要就是周期性地进行自我觉醒,在初期可能很多觉醒的促成因素还无法很好地操作和控制,所以会表现出时间上的无规律性,不可控的自我觉醒促成因素变成了随机因素,比如会突然在某个新的环境中自我觉醒,或突然被一首很老的音乐引向心流从而自我觉醒,或在一个突发事件后的发散思维导致的觉醒等等,这些觉醒可能一个月一次或两个月一次,这种时间的不确定在初期是正常的,因为你还没有在每次的自我觉醒中寻找到可操作的规律,一旦你找到了一种可操作的方式,就可以周期性地自我觉醒,而且周期会慢慢缩短,从一个月一次到一周一次,甚至是一天一次。一旦形成自我觉醒周期,就可以开始觉醒的第二阶段——即超越性发展自我建设过程。即使是一天一次地自我觉醒,也不能应用到生活常态中来,因为自我觉醒持续时间非常短且状态容易被破坏。这种自我觉醒不连续,需要认知学习来填补,一方面将觉醒的深层次直觉数据化,另一方面还要为下次觉醒储备一些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周期性的自我觉醒保持连续和递增,这样的话就从前期不连续且随机的点觉醒,发展到了连续可控的线觉醒,从而让自我觉醒和学习认知反复强化,形成脑基础。第二阶段的线觉醒属于第二层次的觉醒。第二层次的觉醒会呈现出智慧满溢和信心满溢,可消除很多防御性心理,像孤独、恐惧、消极、麻木、抑郁等等。

第三阶段:体觉醒。无论是第一阶段的觉醒还是第二阶段的觉醒,最终是要形成一种稳定的超越性人格,也就是回归现实,回归人的发展。只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格,才能持续发挥觉醒状态的认知和感知能力,而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也会有阶段性成果。体觉醒就是完成具有目前已知觉醒状态特征的人格,也就是说,让觉醒的状态成为日常稳定状态。这是一个“日常人格”不断接近“觉醒人格”的缓慢过程。排除干扰,感受自己,建设自己,但始终要记得回归现实,脱离现实的东西都是虚幻缥缈的。你看了《道德经》之后,也有那么一个瞬间,恍然大悟,然后,会感觉有个自我观察者,于是开始写日记反思。即使你对所有吃喝玩乐都没有兴趣,即使有那么一点儿社交恐惧症,也不会难过、孤独,另外,也不会经常想这想那、东想西想、胡思乱想、疑神疑鬼、感觉世界很苦的样子,因为你看到了对立一面,对别人发的朋友圈,能瞬间知道他们的弱点。在这个时候,你可能是自我觉醒了,心里有个声音催促你多读书、每天坚持跑步,开始感悟天地、思考人生。一切都这么自然而然,很淡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在持续地超越与觉醒后,你的孤独感会慢慢地消失。

什么是觉醒?小时候你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世界不是为我一个人而生,毕竟是以我的视角,我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很小的时候你是一直处于没有什么念头的混沌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于是,你开始痴迷于觉醒,开始关注那些讲述当下的哲学,或者混迹于贴吧。看一些文章,觉得自己觉醒了,就不再去追寻什么了。觉醒,大概就是意识到真相,或者意识到一个更深层次的“觉醒意识”的存在。觉醒之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开始不懂,通过大量阅读,才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三观体系。

为什么要觉醒?因为人们天生会感到好奇,是一种天性,天性让你不断地发问,不断地追究真相。什么叫完全觉醒?如果你问玩过电子游戏的年轻人,他们会告诉你:所谓的完全觉醒,就是在游戏DNF中,玩家所玩的角色在转职以后的第二次提升。觉醒以后玩家角色的职业名称会随之改变,例如,剑魂觉醒后职称就变成了剑圣。觉醒以后不只是名字变了,你将得到两个强大的觉醒技能:主动技能一个,被动技能一个。

“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認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这是周岭《认知觉醒》一书中的一段话。什么是觉醒?对于那些追求自我成长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一个经常会去思考的问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在做什么?

和时间做朋友。说起来很简单,毕竟我们什么都不做,时间也会如常流逝。经常有人会问,我都多大岁数了,现在开始学会不会太晚了?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想一想四年前的自己在做什么?四年就这么过去了,发生什么变化了吗?如果并没有,甚至不记得这些年自己做了什么努力,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吧。比如,你可以读鲁迅的书。

1922年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失落而痛苦的鲁迅不复慷慨激昂,“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消沉的鲁迅在绍兴的一家会馆里抄古碑,摇着蒲扇孤独地坐在曾经缢死过人的槐树下,透过密叶缝看着一点一点的青天,任由槐蚕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鲁迅先生所处的是黑暗的封建社会,他由寻导路、逃异地,进而学医救人,再弃医从文,最终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无不是对封建制度的反叛。而正是这种勇于革命、勇于改变现实的精神,使得愚昧的国民从麻木中惊醒过来,使得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不惮为前驱,从而团结奋斗。

鲁迅先生回忆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病情日重一日地亡故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童年的经历,家道中落、由富到穷,痛切的记忆促使他一定要学好知识,天真地以为长大以后去做医生,求治像他父亲的那样的疾病,战争时就去当军医。……后来,鲁迅以为要靠文艺的影响,于是改学文艺,以为文艺可以唤醒民众,这就是鲁迅弃医学文的起因。如果说鲁迅“走异路,逃异地”的第一次人生选择缘于个人伤痛,在到仙台学医的第二次人生选择的动因中,则完全褪尽了个人色彩,受救国救民这一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对于愚弱的国民,学医并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通过文艺,医治国民的愚昧麻木、冷漠自私,重铸民族魂,再造一个强健、合理的中国社会,成为青年鲁迅新的梦想。

鲁迅先生寻梦途中的百折不挠、圆梦实践中精卫填海的坚韧自信,无一不燃烧着他对民族、国家热烈的爱,无一不证明着他是一个真的猛士。鲁迅世界观的形成与风起云涌的时代紧密相连,绝不是偶然的,是爱国爱人民、富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然的选择。

由此可见,觉醒,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思维的进化。不论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其实都是思维认识对事物的把握。

觉醒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有了这种内在力量,一切外来的负面力量都不能真正把人打败。“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坚定地说。

认真看一看《觉醒年代》,你就明白了“觉醒”的真正意义。

《觉醒年代》告诉我们:没有启蒙思想、开启民智、改造社会的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文化觉醒,就没有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巨变。

小说版《觉醒年代》结尾有一段话耐人寻味:

嘉兴南湖,轻烟拂渚,微风欲来。

红船破浪前行,毛泽东身穿布衣长衫,挺立船头,极目远望。

董必武从船舱中走出来,与毛泽东并肩而立。

董必武:“润之,想什么呢?”

毛泽东:“我在想我们脚下的这条船。”

董必武:“它已经启航了,就绝不会停下。”

毛泽东豪情万丈:“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我相信,这条小船终究会成为一艘坚不可摧的巨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仅仅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首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在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安徽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尾声,作者龙平平借青年毛泽东之口亮明主旨。

《觉醒年代》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作品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和在思想上、文化上、政治上的充分准备。

《觉醒年代》真实还原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光辉历史和峥嵘岁月,生动讲述一群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为追求真理、实现理想,汇聚在北京大学,开始探索救国之路。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人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觉醒年代》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深刻感受到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突破。

“很多青年观众留言:‘课本里的人物活了,课本里的事件活了,课本里的历史活了!历史活了,那段中国人应该珍惜、铭记、感谢的历史才更加可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热血青年为了中国的进步和现代化而作出的惊天动地的伟业才更加可敬。

“成为新文化运动象征的红楼,主体用赭红色的砖砌成,醒目别致,在剧中具有深远的寓意。在这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酝酿和萌生了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念,建党的步伐就此迈出……基于这一历史真实,全剧充分展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这个平台,与北京和上海的地理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出色的叙事结构和戏剧结构,完成‘从红楼到红船的新的艺术表达。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北京大学的作用在剧中被浓墨重彩地展示。《觉醒年代》挖掘和挑选的北京大学与国家命运相关但又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令不少党史专家和校史专家为之赞叹。剧中,时任外交委员会主任的汪大燮自觉无力回天时,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告诉了好友蔡元培。蔡元培说:‘那我能做些什么?汪大燮说:‘你蔡孑民有北大,北大后面有个中国!这句台词的设计,便是根据当时国人对北京大学的普遍期望,是历史赋予北京大学的使命与责任。

“如何用艺术语言表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电视剧用心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铺垫:李大钊在街上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长辛店工人葛树贵当掉了自己的大衣,垫付了医药费,与这个工人结下了友谊。他们的交往,很自然地引出了后来在中国历史舞台起了重要作用的京汉铁路局长辛店机务段机车厂的工人群体。李大钊常有接济别人的善举,如资助学生、为建立长辛店劳动工人补校捐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捐献经费等,所以,这段情节是合乎李大钊人格逻辑的想象和编写。

“李大钊与长辛店工人一起包饺子过年的情节,让观众感动得热泪长流。这位北大教授与工人的对话颇具深意。‘大伙儿知道有一个人叫马克思吗?德国人,长个大胡子。工人们纷纷摇头。‘马克思有个观点,他认为工人阶级是人类社会的领头羊,只有我们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工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工人又问:‘中国有马克思这样的人吗?我们去找他!一个小孩指着李大钊脱口而出:‘你就是那个大胡子!这里以文学之笔,建立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马克思的联系,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工人启蒙和宣传的效果,通过‘童言无忌似的一句话表现出来。”

“五四運动前后,诸多新思潮纷纷传入,到底哪种主义能救中国?《觉醒年代》以当时被很多年轻人追随的无政府主义等理论的失败,给后人很好地补了一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不是心血来潮,在各种理论的失败和比较中,救中国的道路才逐渐清晰起来。”[3]

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通常围绕历史事件展开人物刻画,但《觉醒年代》则是展开多重视角的叙事,通过大量家庭戏,从父亲、丈夫的人物身份来反映陈独秀、李大钊的人物性格。比如剧中用了不少篇幅呈现陈独秀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从表面上看,这是家庭矛盾;从更深层次表达的,是革命者对“家”与“国”不同的取舍态度。

《觉醒年代》的一个特色,就是大量使用隐喻手法作为镜头语言勾勒大时代。比如在第二集里,陈独秀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宣讲自己办杂志的理念,这个宣讲是整部剧的戏魂。剧中的一个镜头是,一只蚂蚁在会场话筒上往复爬行。这个画面寓意了中国人在那个大变局、大过渡、大迷茫、大浮躁的时代中的上下求索。

在那个内忧外患、军阀混乱的旧中国,老百姓承受的苦难之深重是今天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正如李大钊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海河边一位老人所述: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无家可归,动辄性命不保;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满目疮痍,哀鸿遍野。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答案是:有!一定有!必须有!

为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涌现出一大批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首的革命先驱,他们苦苦探索,一路跌跌撞撞,与旧制度旧文化斗争,创办报纸以启蒙民众的思想,唤醒民众的自由心、爱国心,号召民众救亡图存。

《觉醒年代》里没有天生的伟人,但他们却能在无尽黑暗中抬头,凭借爱国热情与青年热血,一点点地探索出一条救中国的道路,这是真正打动当代青年的精神力量和燃点。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导演用最平实的角度来告诉观众——是中国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怎么产生的。

一个网友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一个网友回答:“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

2022年高考之际,《觉醒年代》被不少网民称为“行走的素材库”。不少考生和家长发现,2022年的作文考题竟然可以在热播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找到线索和灵感。

“以今年的广东高考作文为例,阅读材料来自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考题要求考生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感悟与思考。

“巧合的是,《觉醒年代》剧中有一两集的篇幅集中讨论《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剧中还多次提出‘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需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民族的体育素质等观点。同时,剧中也展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对该文的评价。”……[4]

再看看今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新课标2卷)的作文题。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一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一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青年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一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分析一下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关键词是“选择、创造、未来”。破题思路:题干中有一个关键句:“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手段是选择,目的是创造未来。通过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创造一种未来的形态。这里有两种时间线:当下根据自己的热爱作出选择,正序地创造一个未来;也可以根据想象出的一个未来,而相对应地作出当下的合理选择。比如《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为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就是选择了中华传统文化,去为全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核心段落:只有把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才能为人类未来找到正确出路,为构建美好世界凝聚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生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情怀、大同理想。

你有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怎样的青年,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觉醒年代》里的他们,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关于“选择、创造、未来”,《觉醒年代》里面有太多的素材了。

新课标2卷以“选择、创造、未来”为关键词,材料中要求的是,要写出科学素养、文化认同。

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而《人民日报》各类评论文章的篇幅也就在800—1200字之间。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孩子:平时多看报、少刷抖音?

我们再看看今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试题内容: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浙江卷高考作文的关键词是“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就是借新时代浙江青年的成就,写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启示。

破题思路:非常务实的一道题,这道题里的几个关键词,比如“人才”“创新”“战略”等,都是《人民日报》最常评论的一类话题,并且这道题给的材料里重点强调了“青年人的创新”。核心段落:青春,意味着无限可能,内含着创新创造伟力。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一大批有志青年挑大梁、担重任,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时间或许有“昨天”与“今天”之别,但“披荆斩棘”的奋斗姿态不应改变。这不正是《觉醒年代》的主题吗?

我们再看看今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全国甲卷。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全国甲卷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情节为引子,点出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情境独创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旨在让考生评出优劣,完善审美,有一定的思辨味道。

破题思路:材料中给出了为匾额起名的三种思路,重点不在思路之间的高下之分(比如认为贾宝玉的题名就是最佳方案),核心关键词应该是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素材的“多元”“多角度”诠释,包括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充分理解他人的不同视角。今年比较引人关注的国际关系话题是一个不错的延伸维度:同样是谋求发展,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

《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中国方案》。核心段落:国与国交往,要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各国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等特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通过对話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而全国乙卷高考作文的材料为从两次奥运会看中国跨越式发展,分别从科技文化自信、科技赋能和中国经济等方面展示中国实力,讲述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关键词为“跨越,再跨越”。

破题思路:“北京,双奥之城”,提供的材料是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这14年间中国在5个维度上的发展变化,从2008年的“跨越”到2022年的“再跨越”,中国如何通过主办一届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自己?《人民日报》2月21日的评论文章《冰雪十六天,见证中国更加自信从容》,非常契合这个主题,文章标题有一个核心关键词“更加”,这个“更加自信从容”正好指向了“再跨越”的深层次领域:关于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核心段落:回顾本届冬奥会,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正以更加平和的方式与世界对话,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当美国运动員走在入场的队伍中时,中国的志愿者们一句“Welcome to China”传递着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当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挑战超高难度“4A”级动作而摔倒时,中国观众仍然毫不吝啬地把掌声送给他——中国最大的浪漫,在于怀揣着善意的中国人民!

我们再看看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作文。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湖北考生考的是新课标1卷,主题为从“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看人生智慧,“本手”谓重视基础,“妙手”谓学会创造。

破题思路:“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新,“俗手”是败笔,这题主要讲的是基础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才能在基础之上进行创新,盲目跨越必要的阶段去追求创新,反而会出现败笔。《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经济类评论文章《夯实“稳”的基础 激发“进”的动能》,谈的正是“稳”与“进”之间的辩证关系。核心段落: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和“进”相互促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体现着深刻的辩证法。

我们再来看看北京卷高考作文。试题内容: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大家看,北京卷任选话题1:谈“学习”。北京卷“学习今说”点出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破题思路:这题相对全国卷可写的角度非常多,《人民日报》也有大量与“学习”有关的评论文章,比如在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有一篇评论《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就谈了当今社会阅读方式的一些改变。核心段落: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化。“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累始终重要,“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论道、问学,只要深入人心、启迪思考,就不失为好的阅读。在坚持不懈地阅读中拓展思想的深度、挖掘人生的厚度,这应当成为世界读书日给我们的启示。

北京卷任选话题2:谈“在线”。破题思路:这也是非常紧扣热点的一个话题,尤其考虑到北京地区2022年5月的疫情,考生应该有很多话可说,《人民日报》在2022年5月底也恰好刊登了这样一篇扣题的评论文章《线上教学质量需多方共同守护》。核心段落:比如针对教师对学生的管控力变弱的情况,如何确保学生出勤率,维护好课堂纪律成为新的挑战;针对屏幕教学可能导致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如何让教学内容更有趣是提升授课到达率的关键;针对线上教学难以现场反馈互动的特点,如何及时捕捉到学生知识薄弱点、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老师更多从作业考试中认真研究。

顺便再说说北京卷“微写作”任选话题3: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破题思路: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的影响。我也一样,那朴素、穷困却又不乏温馨的乡村生活,“像一道闪电”,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 ;那几十年前的旧事,养鸟放鸟、看露天电影、挖防空洞等,无不历历在目;那狡黠、坚韧却又善良的乡里乡亲,我怎么也难以忘怀。

我们再看看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题。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破题思路:这是今年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作文题,题干中也给出了“烟火气”的几种理解维度,比如亲情,比如奉献,比如国泰民安。无独有偶,就在天津考生写这道作文题的同一时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剧评《市井烟火气中也有警察荣誉》,就是最近热播的《警察荣誉》,整篇文章聊的正是这部剧如何营造出了“烟火气”的感觉。

核心段落:故事围绕四个初出茅庐的见习警员展开,他们替人民群众熬夜看监控找尿不湿、解决“夫妻生活”音量過大、爬楼找钥匙、下水道“捞”孩子……四个年轻的“片儿警”在“警情高发”的八里河派出所,一边经历案件洗礼,一边在老警察的言传身教下不断成长。《警察荣誉》以一种轻松愉快的风格,实实在在地展现生活中的酸涩或温暖甚至遗憾。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往往更需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关注到一些被忽略的美好,关注到藏在市井烟火气深处的那份属于平凡英雄的闪光的荣誉。

结合近些年来高考题目设置的特点来看,其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度越来越高,虽说掌握时事、把握热点并不一定能够帮助考生押中题目,但是却可以为考生的论证写作提供数据和话题支撑。

如果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时事内容,对于热点话题有深入的探讨和思考的话,相信在高考作文写作中,这些时事热点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考生更加轻松地突破短时间快速写作的瓶颈。

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第一反应就是电视剧《觉醒年代》。家国、青春、修身、奋斗、理想、求学……随便一个立意就能有一肚子话说。剧中的台词可以作为高考作文丰富的素材。

其实《觉醒年代》的情节,我们通过课本、文献,都或详或略地了解过,但《觉醒年代》以更立体、丰满的面貌加以呈现,让我们得以与革命先辈隔空“交谈”,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这正是该剧的魅力所在。

倔强中见姿态。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这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陈独秀因撒传单被抓入狱。警察厅吴总监来劝降。陈一声怒吼:打住,你要再说我可要骂人了。你觉得我陈独秀是那种对自己的信仰可以作出妥协的人吗?吴总监悻悻而去。刚走到过道上,却听陈独秀高声吟唱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余音袅绕,回旋在监狱上空……

且看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被以作诗指斥、讥讽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御史台的死囚牢里,被关押了132天,司马光、苏辙等30个人也受到株连。之后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苏轼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即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已两年多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穷困,但他却说“谁怕”,仍然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语,在风雨人生中特立独行、安之若素。借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就喜欢看你那种不喜欢我、气急败坏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苏轼在徐州时就感悟到“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永遇乐》)。“乌台诗案”后,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虽然感到人生如梦,但苏轼并未因此而悲观,没有成为无所事事者的消极遁世者。毕竟,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遂人愿,唯有用一颗豁达的心去接受,才能在尘世中从容地走好每一步。倘若有了这般豁达,则风雨不足惧。

苏轼的《定风波》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谁怕”,这两字很有力量。本来“穿林打叶的风雨”是生活中的灾难、坎坷和不幸,他却以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来对待不幸的遭遇。这就是苏轼一生的生活态度。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回望来路,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都已成“过往”。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平常心对待一切,不迷失,不忘情。骤雨也已过去,天气阴而后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雨后的春风不免料峭,但正当他酒醒后微觉清冷时,夕阳却从山上照下来消解了寒意,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按常人的理解,这时大抵会特别高兴,古今诗词中就不乏有关雨后斜阳的乐景欢情;但苏轼却不拘于夕晖送暖,而是回转笔锋,宕开一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言外之意,自己依然心宁如故:当时既不觉得风雨纵横,现在也不在意夕晖宜人。

苏轼在沙湖道中的漫步,实际上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的漫游。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对苏轼词《定风波》有这样评论:“此足以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也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陈独秀在狱中唱苏轼的《定风波》,表现的是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当然,也表明,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以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来对待所有的不幸。

有评论说:苏轼的这句词恰如陈独秀的人格写照,也是《觉醒年代》在前行中觉醒的注解。风雨之下,悠然自得。虽已身陷囹圄,依然不忘家国情怀。此情此景,不禁又让人想起毛主席的那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多么豪迈旷达!

此人格魅力,革命信仰,真真让人肃然起敬。

在《觉醒年代》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无论是陶然亭内带着醉意的一曲“高山流水”,还是长城上气吞山河的《青春》,都具有开阔的格局。

《觉醒年代》的文化气质是先天的,剧中的三顾茅庐、程门立雪、高山流水遇知音等中国观众一看就懂的东方文学修辞放到剧中,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和这些革命家、思想家、先烈先贤的行为方式非常契合。

下面我们谈谈三顾茅庐、程门立雪、高山流水这几个成语。

在《觉醒年代》里,蔡元培受命当北大校长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请陈独秀当文科学长。为此,蔡公曾经“三顾茅庐”,终于达成愿望。

“三顾茅庐”讲述的是求贤若渴的刘备(刘玄德)骑着白马,顶风冒雪,三赴隆中,造访卧龙岗、诚邀诸葛亮出山辅助之事。三顾茅庐,刘备终于请来诸葛亮执掌军师一职。

“程门立雪”的史料来源有三个。一个是元代谢应芳《杨龟山祠》诗云:“卓彼文靖(杨时死后的谥号)公,早立程门雪”;第二个是《二程语录》卷十七引侯仲良《侯子雅言》中的记载:“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第三个是《宋史·杨时传》:“杨时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杨时有神童之称,7岁能写诗,8岁能作赋,15岁时攻读经史。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登进士榜。杨时的生活令吾辈羡慕,工作时间,就讲学、著书立说。居家时间,就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读书、写作和教学。

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杨时突然想去向洛学鼻祖程颐(即伊川)拜师。于是便拉上好友游酢一起,顶着冷飕飕的寒风去洛阳,拜见程颐。

来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暝坐”,或曰“瞑目而坐”,其实就是“假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游酢俩人不敢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颐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门外已经雪深一尺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杨时终于学得程学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程门立雪”就这样成了尊师重道的一段佳话。

高山流水,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典故。《列子·汤问》的原文:“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善于弹奏古琴,钟子期喜欢听他的弹奏,因此而成为知己。春秋战国时代的这段佳话,流淌了两千多年。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生命与生命之间,最好的碰撞就是——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生命一开局就是一个破和离的过程,但生命是需要共鸣的。生命,需要听到宇宙里的回响,才能确定自己在时空里的坐标,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没有懂得,没有共鸣,就没有这个回响。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个是樵夫,一个是音乐家,两个人各自的生命是独立的,之前甚至都没有交集,但是两个生命遇见之后,却可以完全懂得彼此。

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个看懂了高山,一个听懂了流水。伯牙与钟子期,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心理感应。这是一种内心的认同。《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伯牙摔琴谢知音。彩云易散,霁月难逢,美好的事物都难得长久,何况知音!可能是过于久远和高古的原因吧,类似我等俗人,很难理解伯牙摔琴的绝望和悲痛。“古”,是个很耐人品味的词汇,比如《红楼梦》中贾母就称刘姥姥为“积古”的老人家。

生命本身是一座座孤岛,一生知音难求,故而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知音难觅。圣贤自昔难相逢。知音是什么?那是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和自己同样质地的高贵心灵。“觅知音”,可不是“找呀找呀找朋友”,必须是两个同样高贵而心地纯正的人,才有资格互称知音。

为何是高山与流水?孔子在伯牙子期之前就给出了答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孔子道出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密码,俞伯牙和钟子期用不同的艺术解析了这个密码。这就是所谓的“道”吧?

能称得上知音的人,都可謂得道者。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一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为民族振兴抛洒热血。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具象的辜鸿铭、林纾,而是一个旧的中国、旧的文化、旧的时代。

“《觉醒年代》第40集,李大钊送陈独秀出北京经天津去上海,在海河边目睹了惨不忍睹的灾民。他们看着风餐露宿的穷人,看着因为伤病贫寒而死去的百姓,相顾无言。眼下就连南方的富庶地方都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越来越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成了难民,而这样穷困的生活他们已经过了很多年了,甚至已经习惯了、麻木了、认命了。陈独秀看着这一幕幕人间悲剧号啕大哭,李大钊也是咬着牙难忍热泪。陈独秀痛心地流泪,告诉李大钊:‘我想通了,我们得建党。李大钊问陈独秀:‘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陈独秀指着海河大堤上的灾民说:‘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像人一样活着,为了让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他们握拳宣誓:‘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剧情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他们约定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筹建党的组织,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觉醒年代》清晰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被选举为中国共产党执行局书记;在北京,李大钊宣布中国共产党北京小组正式成立;在长沙,毛泽东宣布中国共产党长沙小组正式成立;在法国,周恩来等五个人成立中国共产党旅法小组。从1920年下半年起,还有武汉、济南、广州、日本等地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小组。最后到1921年7月的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点。

“试想,如果没有过去一百年里那些蹈火赴难的先烈,没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改天换地,这华夏文明可能会沉沦到什么地步?幸而曾经有一个觉醒的年代,幸而有天降的伟人,幸而有先烈们前仆后继,挽大厦于将倾,让华夏文明重回历史之巅。

“李大钊洪亮的声音依然震撼着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必将证明我今天的观念,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5]

看《觉醒年代》时,有一个细节,让我瞬间“破防”。“破防”的背后有感动,也有充满爱的力量。“破防”往往只在一瞬间,或许是一个温馨的故事,一个简单的画面,抑或一句朴素的语言,就能让我们的内心掀起波澜。

陈独秀和两个儿子延年、乔年之间一直有代沟,尤其是大儿子延年,经常和父亲顶嘴,甚至争吵,父子之间闹到不欢而散的事情经常发生。有一次,家里断粮,几乎揭不开锅了,陈独秀却把《新青年》杂志给的120元编辑费和稿费悉数交给延年,作为他们留法的费用,可延年并不领情。陈独秀不说话,而是直接去厨房,拿起锅铲,夫人高君曼马上跑出来,说你拿锅铲干什么?吵架就吵架,你一个大学教授,怎么能动手打人呢?陈独秀说,我给两个儿子炒花生呢,你以为我拿锅铲去打人啊?给儿子炒花生时,陈独秀特意加了些瓜子,说乔年小时候就喜欢吃炒花生、延年喜欢吃炒瓜子。高君曼说,瓜子花生混炒,瓜子会煳。陈独秀说,延年自小就喜吃煳了的瓜子。

原来父亲不仅有严肃的一面,更有柔情似水的一面。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陈延年心底顿起波澜。他也瞬间“破防”了。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剧中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之间“姐与憨坨”的称呼,后来才知道,这个称呼是导演张永新和他的团队费尽周折联系到了李大钊的后人才了解到的。

還有一个动人的细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个人在陈的办公室走廊里的那场戏——

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引发学潮和全国抗议。北洋军阀段祺瑞指令总统徐世昌出兵镇压学生运动,三千学子被抓捕关押。陈独秀在家里写了一夜文章,早上闻讯此事,拒绝了李大钊和学生们的阻拦,一个人走上大街。目睹兵荒马乱生灵涂炭,亲见学生们被关在教室里孤独无援,他极度颓丧,悲伤迷茫,躲在办公楼走廊一角冥思苦想。失联了整整一天。

此刻,李大钊和胡适因为担心他的人身安全而四处寻觅,于是就来到他的办公室,发现他不在。两个人心里着急又担忧,这心情岂能舒畅?一言不合,李大钊和胡适就吵了起来。

疲惫不堪的陈独秀听不下去了,自己走到两位同事的面前,对他们说:“共和死了,我不会死。”这句话,和开篇他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之出场,异曲同工。

陈独秀回家了,夫人高君曼和孩子们欣喜若狂,他却一脸冷峻,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他说:“我要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我曾是一个青年革命者,但不是一个好的老师……我要和学生一起战斗……今后的日子会很艰难,我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要为这个国家做点儿什么,你们会因为我而受罪……所以我要向你们赔罪……”

他深知今后的路很难,所有人都可能遭遇不测,告诫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未知的生活与斗争。

这部剧的编导对历史人物的表现相当真实,细节处理很到位。比如辜鸿铭这个前清学究,满腹经纶,学贯中西,能说十几门外语,却穿马褂留长辫持烟枪,拿腔拿调让人看着作呕。可就是这个反新文化的鼻祖,关键时刻却站在真理和正义一边。北洋政府教育部某司长请他吃饭,要他站在当局一边谴责学生问罪蔡元培,他完全不领情,拂袖而去,还丢下一句话:宵小之徒,其心可诛。中国文人的风骨由此可见。

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首的新文化倡导者与以林纾、辜鸿铭、黄侃为首的旧文化守护者之间的激烈辩论和斗争在剧中表现得特别精彩。

当时他们都是北大的教授,北大可谓大师云集、灿若星辰。虽说守旧派有些顽固甚至有时会言辞过激甚至不择手段,但他们无疑都是正直的、爱国的,只是为了坚定维护自己的文化立场而已。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毫不犹豫选择国家。辜鸿铭老先生的“论中国人的精神”透着一股旧知识分子的文人风骨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让人听了很是震撼。而陈独秀先生对旧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观点和立场和胡适教授对于白话文的应用解说,更是为新文化运动开辟了一番新天地。

《觉醒年代》有这样一个桥段:林纾召集守旧派大师们开会,称欧战胜利,中国的国运也来了,应该马上恢复周礼。随后,便拿出他写的两篇诋毁新文化运动的小说《荆生》和《妖梦》给大家传阅,并称他写这两篇小说,是要将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送上道德法庭。

黄侃也借机起哄,取出自己为《国故》杂志写的发刊词,说要“合力围剿陈独秀、胡适”。刘师培却提出异议,说:“大家都是一个学府里共事的同仁,你这样指名道姓,撕破脸皮,合适吗?何况《国故》的经费都是仲甫批的!”

刘师培话音刚落,黄侃就批评他:“你这是妇人之仁!”

林纾则称北大就要取消学长制了,陈独秀能不能坚持到暑假,尚未可知,劝刘师培不要再对陈独秀抱有幻想。

这时,张礼长又插话说自己会向政府提出动议,要求罢免蔡元培,驱逐陈独秀。

听到这里,辜鸿铭放下烟杆,傲然称自己绝不会做诋毁蔡元培先生的事情,说罢转身拂袖而去。刘师培也紧随其后,转身离开。林纾大失所望,却也无可奈何。

这个桥段中涉及那个年代的几个大学者,有必要简单说一下。

林纾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老古董。然而,林纾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

林纾是我国文学翻译先驱者,也是20世纪初的重要作家,辛亥革命后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后来,他又写了《金陵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巾帼阳秋》等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林纾23岁时曾拜师学画,其名气大。军阀吴佩孚51岁生日时愿出巨资请林纾画一幅祝寿图,林纾拒绝了吴佩孚的要求,在当时的京城被传为佳话。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辜鸿铭的背书功夫令人汗颜。他还是将《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第一人。辜鸿铭穿长袍马褂,脑后拖着长辫,是保守的凭证与象征,是时人讥嘲的小丑;但是,面对洋人,辜鸿铭敢于横眉冷对,调侃、嬉笑怒骂,倒读德文报纸,为国人争得了不少面子。辜鸿铭上课不带讲义,多种语言,随口而出,洋洋洒洒,滔滔不绝。他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教室里立刻沉寂下来。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前,他的床上还放着儒家典籍的讲稿。

辜鸿铭曾经说:“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在全世界都公认的。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将心比心,以己以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当然日本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一种没有芬芳的花儿,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

在《觉醒年代》中,辜鸿铭还讲过这么一段经典的台词:“我们中华的学校是教人明辨是非,激发向美向善的情感、遵守道德的地方,这是我的道场,我不能离开啊。辫子有什么好笑的呀。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一条斩不断的根。在座的各位同学,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听,只要你们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要依附于这条辫子。只不过我们不同的是,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英语,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著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何为中国人的精神?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比如说美国人,他们淳朴、博大,但是他们不深沉;英国人,纯朴、深沉,但是不够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是没有纯朴;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也有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将心比心,以己及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

“我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但是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你们的人生就有了方向,你们的命运就有了光明。我们学好英文诗,学好英文,就是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把我们温柔敦厚的诗教,寓教于四夷之邦。”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音ān),扬州人,一代经学和史学大家。因患肺结核,只活了36岁。刘师培,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了解。首先,刘师培家学渊源极其深厚,其曾祖刘文淇就以治《春秋左传》而闻名,其祖一辈与父一辈也都是治《春秋左传》的大家。刘师培8岁,就在母亲的教授下,开始学习《周易》了;12岁,就已读完了“四书”“五经”;15岁,中秀才;17 岁,中举人,可谓天资过人。其次,他曾经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学教科书》《中国伦理学教科书》和《中国经学教科书》等。再次,在北大期间,他先后开设了“六朝文学”“文选学”等课程,还和黄侃一起,成立了一个“国故社”,并出版了《国故月刊》。他去世后,根据他在北大教书时的讲义,编辑出版的《中国中古文学史》一书,被认为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刘在北大教书时,体弱多病,但记忆力仍不减当年。冯友兰曾回忆他当年在北大听刘师培的课:“当时,只觉得他水平确实高,……上课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就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学生们都很佩服他。”当然,人无完人,刘师培的学问虽大,字却写得很难看(就像小孩子描红,而且不讲笔顺)。他当年考秀才时,主考官就差一点儿因为他的字“如花蚊脚,丑细不成书”,而不准备录取他,但又突然瞥见其诗中有“木兰已老吾犹残,笑指花枝空自疑”这样的佳句,这才录取了他。有趣的是,刘师培却对自己的字感觉格外良好,甚至还想下海去卖字,曾说:“我书之佳趣,唯章太炎知之。”

黄侃,字季刚,湖北蕲春人,其在小学和《春秋》《左传》上的成就达到很高水平,对《文心雕龙》《尔雅》的研究也绝对是独步天下。他是少年天才,打小便声名四起——2岁开蒙、5岁便能背诵《史记》《汉书》、7岁能作诗、9岁便能写千言文章、15岁中秀才,可谓名副其实的“神童”。

黄侃有名士风范,性格刚烈,行为怪诞,是和校方有“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约定的“三不来教授”。他的脾气和他的学问成正比。在北大教书时,黄侃有一个习惯,在课堂上讲,讲到紧要精彩处,则戛然而止,故意卖关子,说:“这里有个秘密,仅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还不足以让我讲,你们要听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他治学严谨,提出“年五十,当著书”。他自建房子,藏书满屋,怡然自乐。此所谓“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每个人都是多侧面的,顺应自己的个性选择某种活法,在纷繁的世界上随心所欲地保持一个独立的姿态,仰俯自如,褒贬由人,这大约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固执的向往。旧文化阵营的林纾、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他们的顽固也一样被活化出一副“忘我”的固执。

钱玄同是性情中人,一生恃才傲物。在北大任教,上课点名从不看学生,只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从不考试,亦不改考卷,批定成绩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钱玄同因找周树人约稿,便有了现代文学首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鲁迅”这个笔名。

鲁迅先生的出场,也寓意深刻。北京的胡同里,警察将一个瘦骨嶙峋的“犯人”当街处决,手起刀落,围观的人群像谈论今天的天气一样评论着现在的刀不如以前的刀锋利了,孩子脸上挂着木讷的笑容,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便争先恐后从警察手里买一碗热乎的人血,那种兴奋的样子真是让人毛骨悚然。不得不感慨当时的“民智未开”。鲁迅先生也正是耳闻目睹了这样的社会现状,才提笔写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孔乙己》等抨击封建礼教和反抗封建文化,为新文化运动指明了方向。

《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是《觉醒年代》的华彩篇章之一。拍摄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过程,本来人物是伏案写作,演员曹磊建议导演改成伏在地上奋笔疾书。在这一组镜头中,曹磊没有台词、整整四分多钟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演员的独角戏和镜头的光影转换来完成,这是导演的实验之举,也是得意之作。导演张永新还为这场戏专门定制了配乐,名字就叫《狂人日记》。曹磊用忧愤冷峻的目光,将鲁迅在极度的压抑和孤寂中生出极度坚韧的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一种以笔为刀、力透纸背的抗争感。

剧中的北京街头,还有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是车辙。按照导演张永新的说法,“路,就是方向。寻找道路,就是《觉醒年代》的主旨。”按照蔡元培的说法,在那个混沌时代,其实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寻找出路,只是思路不同罢了。

“从表面上看,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传统知识分子是旧文化的卫道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现代知识分子是新文化的先觉者,他们因为文化立场的差异而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事实上,在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出中国‘士文化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撫今追昔,不禁百感交集。中国道路的选择,是在曲折深重的失败和屈辱中、在中外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一步步摸索寻找得来的。”[6]

编剧龙平平说:“爱国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传统。爱国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为。当精神演变为行为时,爱国就成为一种力量。这力量巨大无边,能惊天地,能泣鬼神,能扭转乾坤!上下五千年,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明的国家,盖源于我们有爱国的传统。爱国,是生生不息地长在中国人心里的不断的根、不灭的魂!”

爱国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革命理想高于天,一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

一百年前的七月,曙光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一轮朝阳。如今,那个会址依然存在,证明着一个伟大的历程,从此苦难的中华民族有了希望。

写到这里,笔者想引用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民的一段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表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长期以来,西方社会文明引领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我们常常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束缚。尽管某种程度上西方文明推动了全球现代性的快速发展,但建立在不合理、不公正基础上的文明体系已经成为阻碍人类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壮举,开创了中华民族探索自身文明发展的新局面,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历史上的里程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自觉,就是对本民族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也是解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探索。在促进中华民族自身繁荣昌盛的同时,必将有力推动人类社会新文明秩序的建立,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谱写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篇章。”[7]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10日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时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8]

参考文献:

[1] 黄云峰.《觉醒年代》热播的启示[N].福建日报,2021-03-23.

[2]〔德〕黑格尔著.黑格尔著作集(第 7 卷)[M]. 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序言):15.

[3]金安平.历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观电视剧《觉醒年代》[N].人民日报,2021-04-12.

[4]艾修煜.《觉醒年代》“押中”高考作文题[N].羊城晚报,2021-06-08.

[5] [8] 傅利昌.幸而有一个觉醒的年代[N].闽西日报,2021-04-02.

[6] 江飞.书写文化觉醒的磅礴力量——读长篇小说《觉醒年代》[N].光明日报,2022-03-30.

[7] 孙民.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自觉[J].社会科学辑刊,2022(4).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