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EC的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生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05潘月红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肌瘤护理人员子宫

潘月红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妇科,厦门,361000)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病变,患者常伴有盆腔包块、痛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孕、流产等现象,需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1]。子宫切除术后多数患者由于身体不适、疼痛等原因致使情绪低落,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需要提高护理质量以改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情况[2]。全面质量管理法(Overall Everyone Everything Everyday Control Clear,OEC)模式,即O表示全方位、3E表示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2C表示控制、清理。本模式是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并做好控制及改进措施[3-4]。本模式给予患者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不适,从而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本研究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OEC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22±6.91)岁,病程为1.5~7.0年,平均病程(3.08±1.00)年;其中单发肌瘤23例,多发肌瘤57例。观察组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22±6.91)岁,病程1.5~7.0年,平均病程(3.08±1.00)年;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6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均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均行腹腔镜剔除术;对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的患者;近3个月做过妇科手术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放松患者的心情,提醒患者清淡饮食,禁食刺激辛辣物,按时服药,保持卫生等。

观察组进行基于OEC的护理干预,在科室中选取专业能力优秀、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护士12名,作为护理小组负责人的护士长1名,监督各护理人员工作的执行,与成员进行有效交流,及时解决OEC模式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OEC护理专业培训,研究前需通过考核,以提高护理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日清表护理计划:所有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日常工作中,完整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信息。白天和晚间各进行一次巡逻、记录,实时记录患者的信息,生理状态、病情状态、疼痛、感染情况等。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记录情况抽查,监督每位护理人员记录工作的落实。2)3E护理工作:3E是根据任务每日、每事、每人进行安排,将工作细化。术前护理6名护理人员:2名大夜班护理人员专门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避免患者焦虑的情绪影响手术效果;2名白班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手术流程和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的普及,疏通患者的疑虑,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2名小夜班护理人员对其家属进行护理常识讲解,包括关注患者的情绪、术前、术后护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协助患者更好地修复,术前晚给予患者中药吴茱萸粉加陈醋穴位贴敷足底涌泉穴,睡前温水泡脚等中医辅助技术以促进睡眠;术后护理人员6名,2名白班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住宿环境、用药管理,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常通风,定期消毒,并定时提醒患者按时用药以及术后采用艾条艾灸足三里穴等中医辅助技术以促进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缓解术后肠胀气;2名小夜班护理人员负责关注患者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鼓励患者多和周围人进行互动、交流,疏导患者情绪;2名大夜班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训练,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高碳水、高脂肪、高盐、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活动,避免便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家属如何配合患者进行康复;同样术后护理小组成员每人也有固定分配患者,以方便护士长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3)做好护理质量控制:成立护理质量监管小组,对3E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设立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4)预防贫血:子宫肌瘤患者多伴有出血量增加,因此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因此需对患者状况严密观察,监测其阴道出血情况,定期对血常规进行检查,适当补充铁剂。5)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注意对腹部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切口出现受压,并做好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工作,提供饮食建议,可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食物为主,给予充分休息,并依据身体情况增加活动量。

1.5 观察指标 1)生命质量: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LifeInventory-74,GQOL-74)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社交情况、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生命质量情况,共20个问题,总分为74~370分,分数越高表明受检者的生命质量水平越高[5]。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记录比较;本量表中包括9项自评和5项他评条目,共7个因子,每个因子3分,总分21分,分数与患者的睡眠质量成反比[6]。3)情绪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7]。4)术后恢复状况:包括体温转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QOL-74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的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QOL-74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SAS、SDS评分 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AS、SDS评分分)

2.4 2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 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中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子宫切除术即使能够保留患者卵巢,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早衰、提前绝经等问题,并发症较多,提高护理质量能改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情况。全方位的护理对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恢复十分重要[8-9]。

OEC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能够分解、细化分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有关研究指出,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深化专业内涵,能有效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可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患者护理效果[10-11]。而在传统的护理方式中,对于护理人员的任务执行情况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监督,且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一,护理过程中也无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细致的干预措施,严重影响护理的效果[12]。因此OEC护理干预可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可做到规范化、具体化和细致化,严格将具体的护理干预落实到每个环节,在提升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护理措施的改进及实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13-14]。

本研究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基于OEC的护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社交情况、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等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护理后的PSQI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OEC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还显示,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OEC护理方法还可缓解不良情绪,加快术后恢复。分析可能与OEC护理方式相关,护理中将患者作为中心,了解护理需求,针对性提供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护理舒适性,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一旦出现不良情绪,及时给予疏解,避免因不良情绪影响睡眠质量以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OEC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消除不良情绪,加快术后康复,获得患者认可与信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瘤护理人员子宫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探究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跟踪导练(五)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