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健康教育联合针对性疼痛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

2022-07-02张贞妹陈碧容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张贞妹,陈碧容,陈 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 福建福州350025)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疾病,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1]。该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患者神经后引发的伴痛感水疱,表现为皮肤红斑等症状表现[2]。因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故其感染后会隐藏在神经节内,不引起任何症状,但是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重新激活并沿神经纤维向皮肤蔓延,导致疱疹,引发疼痛[3]。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找到带状疱疹的治愈方法,多数患者治疗后会出现神经痛遗留等并发症,若无有效护理配合会导致患者长期遭受疼痛折磨,容易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并影响生活质量[4]。健康教育是在多种疾病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可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的护理手段之一,可通过强化患者知识储备,以调动治疗、护理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促进患者康复[5]。为提高护理效率及针对性,本研究将针对性疼痛干预与专题健康教育相结合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月1日~2020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相关标准[6],并经临床医生确诊;年龄18~65岁;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史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将纳入研究的70例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1~59(44.73±3.58)岁;疱疹分布部位:上肢10例,胸腰段17例,下肢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2~61(44.90±3.64)岁;疱疹分布部位:上肢8例,胸腰段18例,下肢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即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康复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强化患者疾病认知;保持病房环境适宜,空气清新。

1.2.2 观察组 实施专题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

1.2.2.1 专题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采用集中培训、经验分享等形式对患者进行专题健康教育。①护理人员在初期通过集中培训向患者讲解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相关知识,加强患者认知,患者可对治疗药物的服用方法与剂量有明确了解,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②护理人员在患者对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按照患者实际恢复状况安排其进行经验分享。③护理人员针对实际状况组织患者小范围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整理关键性问题,针对问题对护理方法进行调整与完善。

1.2.2.2 非药物疼痛护理 根据个体差异尽可能避免使用镇痛药物,患者均接受心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按摩、呼吸、音乐、转移护理等方式镇痛,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患者受疼痛影响常伴有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降低,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一步加重痛感,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耐心倾听并了解患者内心诉求,给予充分关心和鼓励,通过讲解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保持患者身心舒畅,以提高护理配合度。②呼吸镇痛:护理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如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可选择深呼吸镇痛法,指导其保持身体放松的同时缓慢吐气,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③音乐镇痛:如患者VAS评分3~5分,可按照其喜好选择舒缓、放松的音乐,以保持其情志平稳、内心舒畅,缓解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的同时可缓解机体疼痛。④转移镇痛:如患者VAS评分5~8分,护理人员鼓励病友之间进行良好交流,互相支持并放松心情,通过各种媒介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阻断痛觉传导。⑤按摩镇痛:如患者VAS评分>8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松弛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排出,根据患者实际痛感控制按摩强度。

1.2.2.3 药物疼痛护理 当患者VAS评分>5分时,即视为疼痛较为强烈,此时应考虑适当采用药物进行镇痛干预,合理选择瑞巴林、芬必得、加巴喷丁胺等药物,并持续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以确保药物剂量应用合理。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画一条左端为0、右端为10的直线线段,患者根据主观疼痛感受选择相应刻度,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剧烈,0分表示完全无痛感、10分表示严重疼痛[7]。②采用自制带状疱疹相关知识掌握问卷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该问卷包括发病机制、疼痛机制、用药知识及护理措施4项内容,满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相应知识掌握水平越高。③统计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例数并比较发生率,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④参照相关问卷制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患者对服务态度、病房环境等进行评价,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65~79分为基本满意、0~64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比较(分,

2.3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带状疱疹具有自限性、病程短等特点,且多数患者患病后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故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疼痛、异常性疼痛、感觉敏感或迟钝等多种表现,增加患者治疗难度和压力,造成精神困扰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8]。赵向琴等[9]以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多维度协同疼痛护理,结果显示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唐二云[10]研究也表明,疼痛护理可降低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促进其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多数患者对带状疱疹了解甚微,无法有效控制疼痛,继而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其康复进程[11]。因此,实施疼痛护理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患者在疼痛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接受更具针对性疼痛处理方法,并通过经验分享、集中培训、小组探讨等多种模式提高其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助于疾病的持续治疗和护理。疼痛护理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共同达到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康复的最终目的。

本研究将带状疱疹专题教育应用于观察组,并结合患者疼痛评估情况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该方法极大限度地提高了传统疼痛干预和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重视个体疼痛水平差异转化在护理方法上的需求差异。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杜玉敏等[12]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联合将康教育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提高疾病认知水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指患者皮疹消退后遗留的局部持续疼痛感,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多剧烈且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其生理机能和睡眠质量,并干扰其日常生活,需在带状疱疹时期便加以预防。本研究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吴术兰等[13]研究表明,给予带状疱疹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一方面,专题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确带状疱疹后续可能存在的后遗神经痛等症状,提高其重视程度和认知度,继而激发患者内源动力,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及家属预防后遗神经痛;另一方面,观察组接受针对性疼痛干预,科学使用镇痛药物、基础药物及合理阵痛方法减轻了神经损伤程度,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便可大幅度降低。此外,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患者对疼痛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专题健康教育联合针对性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程度的同时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但本研究尚存在样本数量小的缺陷,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仍待未来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为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有力参考。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