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2022-07-02王玉凤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居家我院量表

李 玮,王 蕊,王玉凤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300060)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以方便药物快速输注的治疗方式,其可减少反复穿刺,保护上肢静脉,临床应用广泛。PICC可长期留置,方便输液治疗,但由于患者对PICC装置缺乏了解,护理能力较差,使得居家护理过程中常出现导管脱落、断裂,引发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因而,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技术及相关护理方法的了解是护理的重要内容。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受众需求和使用动机对媒介的影响,通过满足其特定的需求来改变客户行为方式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问题解决途径,使用与满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1]。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核心,对我院癌症PICC置管患者实施护理,以期为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1~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3例癌症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置入PICC的癌症患者;②年龄18~70岁,沟通能力正常;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非我院置入的PICC置管患者;②合并严重免疫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18~68(57.32±3.29)岁;乳腺癌21例,肺癌19例,淋巴瘤11例。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2~70(56.53±4.13)岁;乳腺癌18例,肺癌20例,淋巴瘤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疾病护理教材,嘱患者合理用药、健康饮食;患者每周来院进行1次PICC装置冲管并更换敷料,护理人员评估置管情况,教授患者PICC置管相关护理知识及居家护理注意事项;嘱患者及时来院复诊和进行PICC装置维护[2]。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使用与满足理论[3]。

1.2.2.1 成立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小组 由1名护士长和3名PICC专科护士组成。每位组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5年以上PICC护理经验,任命护士长为组长,负责护理计划的实施和管理。组员均接受专业护理管理培训,内容包括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相关知识、护理概要、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等,成员全部通过考核后逐步实施干预计划。

1.2.2.2 护理干预内容 ①干预前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完成基线评估。②了解患者需求与动机。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试者的动机和需要,注重其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因而干预前需要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以此作为护理策略的核心。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对PICC的感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在居家护理中想要了解的内容。③制订以患者需求和动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调查发现,患者对PICC置管的日常维护方法、上肢运动规范及相关并发症等的需求更为强烈。居家护理中,患者更倾向于多渠道获取护理知识,其中大多数患者认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和推送护理知识更为便捷,而老年患者则表示当面教授或者电话沟通的方式更易于接受。基于受试者的需求,我们制订了以健康教育、社交平台护理知识推送、电话访问等多个渠道护理计划,以提高患者参与护理的主动性。④护理实施。建立护理档案,包括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状况、家庭住址、置管部位、导管长度、置管时间等信息。根据置管时间,在患者来院护理前1 d进行电话提醒,患者来院护理时建议参加医院的健康护理讲座,同时询问患者居家护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责任护士及时予以解答。来院护理次日对患者进行电话追访,了解护理后有无不适。将观察组患者统一拉入微信群中,提醒患者关注PICC健康护理公众号,每周推送护理知识。患者还可以在微信群中提问,责任护士及时给予回复,多方位提高患者护理技能,降低居家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⑤每月举行1次护理交流会。由患者根据自身需求将遇到的困惑或者积累的经验进行面对面交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患者护理成就感,带动主动性差的患者及时参与护理中。⑥干预结果评估。干预3个月后,由责任护士在干预中止前3个工作日内完成各量表的调查,护士长负责评定和整理评估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从健康知识掌握、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护理技能4个方面评估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共43题,每题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赋分0~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4]。②自我效能感: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共包含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3个方面、28题,按照5级评分法计分,分值范围28~1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5]。③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3个月内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④护理满意度: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并发症生发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生发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PICC是临床常用的静脉留置装置,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广泛,其不仅可大大减少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静脉损伤,内置导管还可以避免药物直接与外周静脉接触,降低化疗药物对静脉壁的毒性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装置输送营养物质、抽血等[5-6]。随着PICC置管居家应用的普及,其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递增,而患者对PICC置管技术的了解较少,缺乏护理经验。有报道显示[3],30%~40%的患者因相关并发症提前拔除导管,约有21.3%的患者因使用不当发生导管堵塞。相关研究指出,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掌握PICC置管日常护理知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

本研究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在提高患者护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整体护理满意度较高。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个人心理动机,通过采取满足其特定需求的方式提高受试者参与干预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改善其行为的目的。我院成立了专业的护理团队,通过开展集中系统的学习,提高了团队人员的认知,为后续干预工作的分配与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护理干预前,充分了解患者的治疗需求与动机,从患者需求出发实施护理,使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认识到护理是基于自身的需求和意愿,进而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ESCA、SUPPH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普及护理知识方面,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互利原则,我院充分了解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推送建议,年轻患者更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时了解护理知识,而老年患者大多不具备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更希望通过电话提醒或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方式获取知识。我院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疾病健康普及方式,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梁世耀等[8]将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居家我院量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