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之我见

2022-07-02李亚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流利范读文章

李亚娟

摘要:新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呢?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训练方式达到预想的效果:首先,训练朗读时要正确、流利、感情真挚;其次,教授孩子们朗读技巧时,了解文章背景,情景再现等都是最好的办法;再次,指导朗读从范读做起。

关键词:指导;朗读

正文:

出声朗读要调用眼、口、耳等多种器官,语言文字通过多种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朗读能够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在朗讀的过程中,读者能够再次深入文本,体味语言的韵味,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之处。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对文章的又一次升华。也就是说,出声朗读的过程,是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的过程。如果读多了,读顺了,读熟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就能够既入耳又入心。

我从教多年,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于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下:

一、指导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感情真挚

小学生朗读很是浅显,总是觉得把不会读的字拼上音,自己能读出来就算是会读了。这只是读正确的第一步,还要想一想有没有轻声、多音字的情况,防止读错。

流利:朗读时,先要慢一点,读得比较熟了,再加快速度。

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一眼只能看一个词,因而朗读很容易变成“唱读”或者“顿读”。如果能够一眼看一个词组,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连续地读出来,朗读就会比较流利了。

例如:《燕子》一文: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还要读得感情真挚。要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恰当的节奏、音色的处理以及各种体裁的朗读处理等。懂得相关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提高朗读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指导朗读要有技巧

朗读是门技术,只有掌握其技巧才能做到会朗读,朗读出来打动听众。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们朗读的技巧。

1.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背景、主题、感情基调。

了解时代背景,是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概括文章主题准确、具体,才会有思想的升华。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基调:有的高昂有力,有的深沉坚定,有的喜悦欢快,有的豪放舒展……例如:《燕子》的基调是喜悦欢快的,《军神》的基调是深沉坚定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下给予指导,才能够将课文朗读到位。

2.情景再现

要想朗读的好,必须要理解感受文章,然后调动思想感情,使文章的内容像过电影活动起来,再现在眼前。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朗读起来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例如:《燕子》第三自然段:在微风中,在阳光里,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

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朗读这一段时,眼前要出现阳光、小燕子飞过、柳树、稻田、湖面波纹所组成的画面。

3.利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1)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让学生自然融入课文角色中,领悟到文章的内涵及语言风格。因为在分角色朗读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态度,把对不同角色的理解转化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用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2)配乐朗读

音乐的介入,是为了借助与音乐更好地抒发情感,帮助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所以当学生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在朗读时适当加一些音乐,渲染气氛、推波助澜,能够更好地升华文章所体现的情感。

三、指导朗读从范读做起

学生是天生的模仿者,每时每刻都满含期待地汲取接触到的所有信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更容易感染学生,因为教师的声音相对来说立体感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范读的过程中反复想象、揣摩,从而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军神》中教重点章节时,老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本文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的过程为全文的重点,具体描述了刘伯承将军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接受手术的经过。老师在课堂中,抓住“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等内容进行范读,就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毅力和为了革命胜利不惜忍受一切痛苦的态度。

由于老师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通过范读,学生很容易被感染。另外,为了更好地打动学生,老师在做范读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肢体动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同时,老师范读时,能够让更多文体的朗读方式最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记叙文朗读时,要尽量口语化,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使听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同的人物根据不同的个性,要运用声音去塑造。议论文朗读时,要清晰、自然、语意连贯。不同的语气表明不同的观点。说明文要读得清楚明白,语调基本平直,节奏较平稳,不夸张。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很快地唤醒他们对文字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朗读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朗读对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重要作用。语文课上,老师一定要让朗读的声音响起来,让朗读温润每一个文字,恢复文字所特有的情感,从而引领学生爱上朗读,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走进文本的更深处。

参考文献:

[1]黄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及科学指导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2.

[2]饶满萍.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J].小学教学参考,2008.1.

猜你喜欢

流利范读文章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基于能力培养的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流利美语脱口出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