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FOLFOX-6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2022-07-01赵明丹尚海洋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转移性单抗直肠癌

赵明丹,黄 军,龙 秋,李 霞,尚海洋,任 丽

(黔南州中医医院肿瘤科,贵州 都匀 558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了延长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上一直在致力于研究疗效更佳的治疗措施[1-2]。有研究指出,mFOLFOX-6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疗法可作为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线姑息性治疗方案。本文对我院2018 年6 月至2021 年5 月期间收治的36 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mFOLFOX-6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6 月至2021 年5 月期间收治的36 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与贝伐珠单抗组(18例/ 组)。比较组患者中有男11 例,女7 例;其年龄为45 ~77 岁,平均年龄为(56.25±5.14)岁;其中有结肠癌患者10 例,直肠癌患者8 例。贝伐珠单抗组患者中有男8 例,女10 例;其年龄为44 ~77 岁,平均年龄为(55.69±5.49)岁;其中有结肠癌患者11 例,直肠癌患者7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比较组患者进行mFOLFOX-6 化疗,方法是:化疗第一天,静脉滴注85mg/m2的LOHP,滴注时间为2 h ;化疗第一天,静脉滴注400mg/m2的LV,滴注时间为2 h ;化疗第一天,静脉推注400mg/m2的5-FU,随后以微泵持续性输注5-FU48h(总输注量为2400mg/m2)。每2周化疗1 次,拟治疗12 个周期。在此基础上,为贝伐珠单抗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方法是:在化疗第一天加用5mg/kg 的贝伐珠单抗(静脉滴注)。每2 周治疗1 次,拟治疗12 个周期。每个治疗周期前后都要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心电图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99)、糖类抗原CA242(CA242)。采用Evidence in-vestigator 生物芯片( 英国朗道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 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参照WHO 发布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 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完全缓解(CR):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基本消失,且消失时间至少持续了30 d 及30 d 以上;2)部分缓解(PR):治疗后,患者肿瘤的体积缩小30% 及30% 以上,且后续30 d 内病灶无明显的进展或未出现新病灶;3)病情稳定(SD):治疗后,患者肿瘤的体积缩小未达30% 或增大未达20%;4)病情进展(PD):治疗后,患者肿瘤体积增大的幅度超过20% 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 例数+PR 例数)/总例数×100%。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其睡眠质量越差。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蛋白尿、皮疹、高血压和便血)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 比较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 水 平 分 别 为(112.69±7.22)μg/L、(81.22±9.25)U/mL、(87.55±10.21)U/mL,贝伐珠单抗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分别为(114.66±7.15)μg/L、(78.54±9.22)U/mL、(86.59±12.45)U/mL ;两 组 患 者 血 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分别为(30.15±4.11)μg/L、(38.45±7.11)U/mL、(46.59±7.16)U/mL,贝伐珠单抗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分别为(15.69±3.21)μg/L、(30.11±5.16)U/mL、(32.54±9.87)U/mL ;贝伐珠单抗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均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对比(±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对比(± s)

组别 CEA(μg/L) CA199(U/mL) CA242(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比较组(n=18) 112.69±7.22 30.15±4.11 81.22±9.25 38.45±7.11 87.55±10.21 46.59±7.16贝伐珠单抗组(n=18) 114.66±7.15 15.69±3.21 78.54±9.22 30.11±5.16 86.59±12.45 32.54±9.87 t 值 0.823 11.764 0.871 4.028 0.253 4.889 P 值 0.417 0.000 0.390 0.000 0.802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后,贝伐珠单抗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CR的患者有4 例,为PR 的患者有6 例,为SD 的患者有5 例,为PD 的患者有3 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56% ;比较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CR 的患者有2 例,为PR 的患者有4 例,为SD 的患者有7 例,为PD 的患者有5 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3.33%。贝伐珠单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比较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为(16.25±2.36)分,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为(16.26±2.14)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为(11.69±2.45)分, 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为(8.26±2.65)分;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比较组(n=18) 16.25±2.36 11.69±2.45贝伐珠单抗组(n=18) 16.26±2.14 8.26±2.65 t 值 0.013 4.032 P 值 0.989 0.000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治疗后,贝伐珠单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22%)低于比较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例)]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在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化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RAS 及BRAF 基因野生型者适用)或贝伐珠单抗(无需行基因检测)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的研究表明,用FOLFOX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延长其生存期,降低其病死率[3-4]。有报道称,用FOLFOX-4 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5]。血清肿瘤标志物是人体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分泌出来的一类活性物质。此类物质作为观察指标在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CEA、CA199 与CA242 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上述指标水平的升高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灶出现肝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6]。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此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可发挥抑制肿瘤生长及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7]。有研究指出,用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结直肠癌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相关的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结直肠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中均可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贝伐珠单抗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均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mFOLFOX-6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mFOLFOX-6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后,贝伐珠单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mFOLFOX-6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用mFOLFOX-6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清CEA、CA199、CA242 的水平,提高其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转移性单抗直肠癌
IL-23/Th17 轴拮抗剂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进展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