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贝他斯汀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22-07-01杨茂芹曹广喜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荨麻疹斯汀盐酸

杨茂芹,曹广喜

(临沂市皮肤病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4)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引发的一种局限性过敏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边界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皮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消化和呼吸系统症状。慢性荨麻疹是指持续6 周以上的荨麻疹。此类荨麻疹的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情绪。积极探讨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院应用苯磺贝他斯汀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92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纳入标准是:临床资料完整。其排除标准是:治疗前1 周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处于妊娠期、备孕期或哺乳期;自愿参与本研究[1]。随机将其分为左西替利嗪组和贝他- 利嗪组(46 例/ 组)。左西替利嗪组患者中有男性29 例,女性17 例;其年龄为18 ~52 岁,平均年龄(33.2±7.6)岁;其病程为6 ~13 周,平均病程(9.2±1.2)周。贝他-利嗪组患者中有男性30 例,女性16 例;其年龄为18 ~53 岁,平均年龄(33.5±7.4)岁;其病程为6 ~13.3 周,平均病程(9.3±1.1)周。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采用食物不耐受法检测食物过敏原,让其禁食相应的过敏食物,忌烟酒。为左西替利嗪组患者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用法是:口服,5 mg/ 次,1次/d。在此基础上为贝他- 利嗪组患者加用苯磺贝他斯汀片。苯磺贝他斯汀片的用法是:口服,10 mg/ 次,2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采用4 级评分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临床症状包括瘙痒、风团、水肿、发热,根据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1 分、2 分、3 分,评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2]。根据患者症状积分的下降指数将其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的下降指数≥90% ;(2)显著好转: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的下降指数为60% ~89% ;(3)有所好转: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的下降指数为20% ~59%;(4)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的下降指数<20%。2)不良反应。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口渴、胃肠道不适、困倦感、头痛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左西替利嗪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18 例,为显著好转者有14 例,为有所好转者有7 例,为无效者有7 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78% ;贝他- 利嗪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24 例,为显著好转者有16 例,为有所好转者有5 例,为无效者有1 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贝他- 利嗪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左西替利嗪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左西替利嗪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发生口渴,有1 例患者发生头痛,有1 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70%;贝他-利嗪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发生口渴,有1 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有1 例患者出现困倦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5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

3 讨论

荨麻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情严重的此病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情况,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约有3/4 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1]。有研究指出,慢性荨麻疹的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情绪。积极探讨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苯磺贝他斯汀是一种抗组胺药。此药可抑制组织胺异常导致的皮肤反应。此药的适应证包括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等,个别患者在使用此药后可出现困倦、口渴、恶心、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盐酸左西替利嗪是盐酸西替利嗪的左旋体,属于第三代抗组胺药。此药的抗组胺活性与盐酸西替利嗪相似,但无盐酸西替利嗪的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此药除具有较强的拮抗H1 受体的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等作用。研究表明,此药对组织胺异常诱发的皮肤疹块和潮红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与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相关的过敏性疾病,个别患者在使用此药后可出现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张良岐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苯磺贝他斯汀进行治疗的53 例荨麻疹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3.10%),P<0.05。石华[4]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与苯磺贝他斯汀进行治疗的500 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治疗后其病情的复发率为10.4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贝他- 利嗪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左西替利嗪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符[5-7]。

综上所述,用苯磺贝他斯汀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荨麻疹斯汀盐酸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枪口
讨厌的荨麻疹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