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外科导板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7-01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导板种植体偏差

宋 芳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口腔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即刻种植(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是指拔牙时或在拔牙后的1 周内植入种植体的一种口腔种植方案。即刻种植可减少患者治疗的次数,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且能显著减轻其受到的创伤,故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1]。但进行即刻种植时种植体的位置易发生偏差,而种植体三维位置的精确与否可对前牙的美学修复效果产生直接影响[2]。数字化外科导板的出现及应用使得口腔种植修复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外科导板的辅助下,医务人员可更加准确地定位种植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前牙美学修复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上前牙即刻种植的10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数字化外科导板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上前牙即刻种植的10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具有进行上前牙即刻种植的需求及指征;患牙可用骨量能满足上前牙即刻种植的需要;认知功能良好,能配合完成治疗;知晓本研究方案,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咬合关系欠佳和(或)唇侧骨板不完整;口腔卫生状况欠佳;患牙的根尖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中途退出本研究或随访脱落。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3 例,女17 例;其年龄为25 ~66 岁,平均年龄为(42.34±7.56)岁;其中,即刻种植部位为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的患者分别有36 例、14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30 例,女20 例;其年龄为22 ~68 岁,平均年龄为(42.40±7.63)岁;其中,即刻种植部位为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的患者分别有34 例、1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口腔锥形束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及口内光学扫描,进行口腔锥形束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所用的仪器为芬兰普兰梅卡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mart3D-X 四合一智能口腔锥形束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仪,进行口内光学扫描所用的仪器为3Shape 公司生产的DL-100 口内扫描仪。两组患者的拔牙方案均为不翻瓣微创拔牙。在患者患牙的唇侧及腭侧注入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法国碧兰公司;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20131)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将患牙拔除。拔牙后全面探测拔牙窝周围骨壁的情况,仔细刮除炎性组织。将术前采集到的两组患者口腔锥形束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数据及口内检查数据导入Simplant 软件进行整合,构建三维模型后模拟种植体植入路径、大小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上前牙即刻种植,由主治医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逐级完成窝洞预备及种植体植入等操作,并视情况在种植体周围填充骨粉,放置相匹配的临时基台。最后关闭拔牙创口,制作并佩戴树脂冠。观察组患者则在数字化外科导板的辅助下进行上前牙即刻种植,根据三维模型参数设计出数字化外科导板,在数字化外科导板的辅助下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并逐级预备种植窝洞。植入种植体后拆卸导板,其余步骤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操作时间、深度测量偏差、冠状面测量偏差(包括根尖部偏差、颈部偏差、角度偏差)及矢状面测量偏差(包括根尖部偏差、颈部偏差、角度偏差)。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后,分别采用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14)评估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该量表的信度为0.93,效度为0.88,包括功能限制(3 个条目)、疼痛与不适(3 个条目)、能力受限(5 个条目)、身心缺陷(3 个条目)4 个维度,各条目均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患者的OHIP-14 评分越高表示其口腔健康水平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操作时间及深度测量偏差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深度测量偏差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操作时间及深度测量偏差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操作时间及深度测量偏差的比较(± s)

组别 临床操作时间(min) 深度测量偏差(mm)对照组(n=50) 36.25±2.35 0.77±0.23观察组(n=50) 36.08±2.52 0.45±0.20 t 值 0.242 3.014 P 值 0.859 0.044

2.2 两组患者冠状面测量偏差、矢状面测量偏差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冠状面测量偏差(包括根尖部偏差、颈部偏差、角度偏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矢状面测量偏差(包括根尖部偏差、颈部偏差、角度偏差)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冠状面测量偏差、矢状面测量偏差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冠状面测量偏差、矢状面测量偏差的比较(± s )

组别 冠状面测量偏差 矢状面测量偏差根尖部偏差(mm)颈部偏差(mm) 角度偏差(°)根尖部偏差(mm)颈部偏差(mm) 角度偏差(°)对照组(n=50) 0.98±0.32 0.86±0.24 7.79±1.21 1.38±0.42 1.01±0.28 6.64±1.26观察组(n=50) 1.00±0.30 0.84±0.26 7.59±1.18 0.35±0.37 0.55±0.25 3.03±1.00 t 值 0.059 0.038 0.652 3.243 3.142 6.459 P 值 0.932 0.951 0.357 0.011 0.024 <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HIP-14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OHIP-14 中的功能限制评分、疼痛与不适评分、能力受限评分、身心缺陷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后,两组患者OHIP-14 中的功能限制评分、疼痛与不适评分、能力受限评分、身心缺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HIP-14 中的功能限制评分、疼痛与不适评分、能力受限评分、身心缺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HIP-14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HIP-14 评分的比较(分,±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功能限制评分 疼痛与不适评分 能力受限评分 身心缺陷评分治疗前 随访6 个月后 治疗前 随访6 个月后 治疗前 随访6 个月后 治疗前 随访6 个月后对照组(n=50)11.07±1.03 5.21±0.34* 10.62±1.02 5.11±0.14* 21.34±1.17 8.30±1.07* 12.42±1.08 5.15±0.20*观察组(n=50)11.05±1.00 3.57±0.20* 10.65±1.05 3.48±0.12* 21.40±1.19 6.21±1.01* 12.40±1.05 3.64±0.16*t 值 0.099 29.398 -0.145 62.508 -0.254 10.044 0.094 41.688 P 值 0.461 <0.001 0.443 <0.001 0.400 <0.001 0.463 <0.001

3 讨论

口腔数字化时代到来后,精准植入成为口腔修复治疗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3]。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精准植入种植体也是困扰医师的棘手问题之一,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精确数据的支持,使得口腔科医生不得不依赖自身积累的经验完成种植体植入操作。但受临床医师经验积累、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种植体种植位点定位不准的情况,形成植入偏差,严重时可对牙周组织、邻牙、牙槽骨等造成损伤,故传统的即刻种植方案越发难以满足临床治疗所需[4]。数字化外科导板是数字化外科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帮助医务人员精确定位种植体植入的方向、角度及深度,制备的临时修复体与患者所需高度吻合[5]。数字化外科导板已成为维系术前设计方案与临床操作的重要纽带[6]。在即刻种植中应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可提前设计好所有的操作步骤,从而可显著提升种植操作的精确度,对于口腔种植的模式化、规范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关廉等[7]研究证实,采用数字化外科导板进行上前牙即刻种植的试验组患者其临床操作时间、冠状面测量偏差与未使用该导板的对照组患者相当,但其矢状面测量偏差、深度测量偏差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对两组患者展开了为期6 个月的随访,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水平,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OHIP-14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OHIP-14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在上前牙即刻种植治疗中应用数字化外科导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总结原因如下:数字化外科导板的使用提高了即刻种植的精度,深度测量偏差的缩小使得种植体与周围牙齿的排列更为紧密,牙齿之间的静态关系更为理想,咬合关系更佳,为提升颌面部及口周肌肉的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化外科导板的使用减小了矢状面测量偏差,因此可使患者在日常摄食过程中不会出现食物残渣嵌顿或仅出现轻微嵌顿,由此可提升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数字化外科导板虽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当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1)数字化外科导板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形成的原因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硬件设备不一致有关,如国产及进口的口腔锥形束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仪在扫描精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偶然误差是任何技术均无法回避和消除的,偶然误差的出现与医务人员的个体经验及专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2)前牙美学区的根方骨量本身就相对不足,在利用数字化外科导板进行逐级备洞的过程中将会造成根方骨量进一步降低,一旦使用自攻能力极强的种植体将会造成根方植体穿出,引起严重误差[8]。由此可见,数字化外科导板虽然具有种种优势及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医务人员却不可盲目认定其无所不能。客观地认识数字化外科导板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控制和减少误差、开展更深层次的同行交流,将成为今后口腔种植修复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应用数字化外科导板有助于进一步保证种植体植入位置的三维准确性,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

猜你喜欢

导板种植体偏差
短种植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同部位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成人露龈笑的效果比较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50种认知性偏差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吊具导板机损原因及程序优化
加固轰炸机
口腔种植导板的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
采用硅橡胶导板对儿童前牙冠缺损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疗效评价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