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矩阵构建方法研究

2022-06-30刘邠岑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工作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年人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逐渐增强。做好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尤为重要。文章通过综合分析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信息爆炸式增长、信息受众面广、信息传递方式多的特点,及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文章以某高校工科二级学院X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出拓维度、钻深度、传温度三重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矩阵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水平、发挥网络思政现实作用三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议,旨在为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矩阵的构建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矩阵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207-0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直播带货等的兴起,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各类新媒体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做好新时期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探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新手段、新技术融合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有信息爆炸式增长、信息受众面广、信息传递方式多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信息爆炸式增长。据国外一些专业机构估算,目前全球有效网络域名约有6.5亿个,约平均每11个人一个。中国目前有有效域名1840万个,虽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也达到了平均每74人一个。Facebook全系列产品的用户数量在2020年就已超过了30亿,微信在全球也已拥有超过12.6亿用户。随着网站数量的飞速增加,各社交平台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新媒体环境下,每天产生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难以估量。

信息受众面广。截至2021年1月,全球手機用户数量为52.2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66.6%,互联网用户数量为46.6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6亿人,增长了7.3%,而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为4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53%以上。全球网络用户数量占到总人口的大多数,各类信息可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收。随着网络技术渗透进生活的各方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受众面将持续扩大。

信息传递方式多。与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主要以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传播不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呈现出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随着VR、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开始出现更丰富的形态,信息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交互性进一步增强。

(二)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大学阶段,正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每天都会受到海量的信息轰炸,极易迷失自我,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让不良思想乘虚而入。例如,一段时间来“躺平”“摆烂”等消极想法在青年中传播,不利于青年为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前途命运不懈奋斗。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多样,大学生群体选择更多的同时,也变得容易混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由此出现了宅文化、二次元等在青年群体中新兴的亚文化,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矩阵构建的三重路径——以某高校工科二级学院×为例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2]。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拓维度,打造指尖思政教育平台

×学院的学生工作,始终围绕“植入红色芯片,锻铸工匠精神”这条主线,传承红色基因,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目前学院新媒体网络平台有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易班平台、微博、QQ生活墙等,多渠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打造指尖上的思政教育平台。

为打破传统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的格局,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吸收的信息单向传输方式,突破网络平台作为学院动态推送窗口的单一作用,×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变灌输为互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3]。不断拓宽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育人的维度,以创新内容、增强互动、改变话术等方式吸引学生。

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辟“红‘芯’讲习所”栏目,转载各种重要文章、重要论述,如《红“芯”讲习所:总书记这样话奋斗》《红“芯”讲习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动员令》《红“芯”讲习所: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潜能》等;开辟“红‘芯’铸工匠”栏目,推送各类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如《漫画人工智能:啥是人工智能》《用智能产品赋能美好生活》等;开辟生活专栏,捕捉校园美景、美食,制作校园生活攻略;制作《校园人物访谈录》,访谈学习标兵、优秀教师、校园工作人员,关注身边默默奋斗的普通人,树立平凡榜样,如专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等;《卫生角》,表扬卫生优秀的教室与宿舍;《中华传统文化专栏》,以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大雪:看万山积雪,想与你白头》《小雪天将寒,愿你三冬暖》《今日春分,玩转江流宛转风,春华春韵浓》等。

在易班平台、学院官网开辟党建专栏《红色基因代代传》,从2017年12月至今,共推出13期,每期均包括“党中央的声音”“榜样的力量”“红色放映厅”“红色留声机”“不忘初心·红色地图”“我们在路上”“说句心里话”等七个版块。刊出国家勋章颁发情况、大国工匠事迹、学生的爱国感言、歌曲《我爱你中国》等的鉴赏、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的剧情介绍、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出现的红色教育基地介绍等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通过阅读、集中学习、讨论、观看、分享、撰写心得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展“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各类评比,颠覆传统评选方式,使学生在评选全过程占据主导地位,自己的榜样自己选,增强评选的公平性与透明度。将榜样树在易班,对优化学风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新媒体网络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信息碎片化、语言通俗化、表达趣味化的特点,甚至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话语体系。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文字较少或图片化的表达方式。基于此,×学院推出了“一张图读懂”系列,如一张图读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张图读懂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在每学期期末考试时推送《超强期末考试指南》,分为复习篇、证件篇、考场篇、规则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做好诚信教育,全方位为学生期末考试保驾护航。

通过内容的创新、互动的增强、话术的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变得活泼多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逐渐模糊,使得学生更加想学与享学[4]。

(二)钻深度,占领信息传递主战场

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而其中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新媒体平台开放的网络环境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另一方面西方思潮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带来风险。

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牢守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底线,占领信息传递主战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做好理想信念和价值引领工作。

×学院充分利用关键节点时期,以红色文化育人,让红色基因深植学生血脉。例如,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贵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使学生由学习的“入口”变为精神宣扬的“出口”。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重要指示精神,自编、自导、自演的朗诵节目《祖国需要,就是我的荣光与担当》,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展演,讲述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杜富国的感人故事,深深感染了×学院学子,掀起学英雄、敬英雄的学习讨论热潮。

通过守牢新媒体网络平台阵地,彰显主流价值、弘扬时代精神,潜移默化间,使红色文化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浸润学生心田。

(三)传温度,提供正向情绪价值

随着00后进入校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等加大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学院的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大多较为敏感,看重感情。思想政治教育要活起来,要走进学生的脑与心,除了传递观点、传授知识外,必须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饱含温度。

×学院不定期通过各新媒体网络平台向全院学生推送“家书”。2019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学院班子发布《愿你鲜衣怒马,看烈焰繁花》,信中写道:“能和你们相遇,行走在清晨,笑谈于黄昏,真好。加油吧,趁年轻,深耕技术,努力奔跑。”这封信也收到了学生的回信“因为有你们,我们不必担忧道路上的艰险,你们的教诲是在暗夜中牵引我们的启明之星。”2020年2月1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发出《同学们:春暖花开时节,咱们校园见》,与全院学生约定“千万记得天涯有人在等待,春暖花开时,校园见”。×学院8名湖北籍学子,收到这封信后,从湖北各地发来“我在湖北,想念校园”。2020年3月初,因疫情持续影响,无法如期开学,发出《校园花未开,不要着急回来》,以《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作为背景音乐向同学们分享校园美景。2021年青年节,×学院班子寄语学院青年:“百年薪火,红‘芯’如磐,可爱的青年,愿你手握青春尺,逐梦向未来。”2022年除夕,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给全院学生带去新年的问候,愿大家“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学院持续采访西部计划、西藏定向生、特岗教师等服务基层的毕业生,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推送系列报道数十篇,讲述他们在全国各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的力量,以点点星光汇聚成燎原之火的感人事迹。奋斗是青春最绚丽的底色,用身边人的事迹,用普通人的平凡梦,打动学生、激励学生,从而影响学生。

依托QQ生活墙开展“深夜陪伴”项目。有不良情绪的学生通过后台留言的方式在QQ生活墙倾诉在学业、生活、家庭等各方面遇到的困扰,并留下联系方式。经过对后台留言信息的分类筛选,指定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或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电话与学生本人取得联系,进行心理疏导。此项目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朋辈作用,将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项目在2021年省级高校学生会服务学生项目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提供的情绪价值,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洪流中主动选择并靠近,对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高校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需面对的问题

为进一步拓展网络育人的维度、钻研网络育人的深度、传递网络育人的温度,切实发挥新媒体网络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各类新观点层出不穷,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革新,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二)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是辅导员,这支队伍普遍存在年轻化的特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不足。同时,绝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相关,理论知识储备略显不足。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合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队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参加培训、继续深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水平,对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网络的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也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矩阵的有效方式,合理充分地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将给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要乘风而上,借桨而行,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李心欣.“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3):90-92.

[3] 武鹏坤,靳小三.“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评《“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1):129.

[4] 刘晓涵,张清宇.“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解构与重塑[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99-104.

作者简介?刘邠岑,硕士,遵义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科副科长(团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