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视角研课 “促”深度学习

2022-06-30金东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结构化学情乘法

金东乐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教师从“多”视角进行研课能促进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深度”把握。教师的这种“深度”把握是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基本保障。本期杂志中诸多文章带给我们多元的研课视角,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杂志导读。

一、整体视角,统整推进,促学生经验与知识结构结合

(一)单元化设计,着眼整体联系

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点状的,而是整体的、系统的有机组成。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可以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分析这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梳理知识序列,对单元内容教学进行整合。

本期话题中的五篇文章,是邵汉民老师团队在“单元整体”理念下,围绕“知识序列”和“知识联系”,对《表内乘法》两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重构的整体研究,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实操样例。

丁国铣、邵汉民两位老师在《依据学情 合理整合——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一文中,基于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一定学习基础这一现实,梳理了教材内容和学情。强调“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情,是进行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建构,把“几个几个地数数、相同加数连加、乘法含义”进行整合,更加体现了乘法的本质特征。把“乘法口訣和解决问题”整合,体现了算用结合的思想。两位老师还给出了单元整合下的教学策略,让一线教师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团队中其他八位老师从“借助直观表征、重历创造过程、丰富练习形式、利用活动经验”几个方面,对《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及《5以内、6、9的乘法口诀及应用》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多类型、全视角、可借鉴的研究案例。

戴洁儿老师的《关注联结,助力成长——以“倍的认识”与“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复习课教学为例》一文,从关联性入手,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两个不同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复习。文中指出,整合不同单元的内容设计复习课,要在不同单元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架构联结复习课的教学框架。作为单元整合视角的复习课范例,值得大家细细品读和借鉴。

(二)结构化思维,着眼知识整合

结构化思维是以探寻事物结构为目标,并积极建构事物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以得出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金海波老师在《结构化视角下学习任务的设计策略——以人教版教材“三角形”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结合“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单元知识复习、三角形面积”四个知识点,设计了结构化的学习任务,细细品读之后,我们知道,设计结构化学习任务时,要用系统的、发展的眼光去选择学习材料,以学生可视、可思考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目标化导向,着眼路径分析

学习路径,是指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进程。滕艳艳、章勤琼和厉梦妮三位老师写的《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混合运算”单元整体教学——明确学生基础顺序而教》一文,根据学习路径

猜你喜欢

结构化学情乘法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