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闻摄影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对策

2022-06-30朱兴鑫

国际传播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新闻摄影国际传播

朱兴鑫

【内容摘要】新闻摄影堪称世界性的视觉语言,也是国际传播的一种形式。当前,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尚不够强大,传播渠道自主性不够,符合跨文化传播要求的全媒体型、专家型视觉采编队伍尚未成熟,由此导致中国的真实形象和西方的主观印象存在极大“反差”。本文以《中国日报》图片报道为例,深入分析中国新闻摄影国际传播面临的现实挑战、对策思考与提升路径,探讨如何运用影像语言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向国际社会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关键词】新时代;新闻摄影;国际传播;中国形象

一、新闻摄影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新闻摄影是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有人称之为“摄影的新闻”或“用照片报道的新闻”。 1981年6月1日,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应运而生。创立伊始,《中国日报》就率先在报纸上采用大版面照片,充分发挥影像新闻的传播作用,并倡导通过抓拍照片让图片鲜活起来,创立了“新、真、人、活、大”的图片采编理念。 老一辈摄影家蒋齐生认为,“摄影记者首先要明确地树立新闻摄影的主体意识—— 不是跟在文字报道的后边给文字报道拍印证式或图解式的照片,而是独立地从事新闻采访,拍摄能够显示新闻摄影特性与优势并包含记者个人特色的新闻照片;不是被动地为‘配版面‘作插图而拍一般化的经过导演摆布的照片,而是努力从生活中抓拍真实、自然又有独创性的,不是老一套的新闻照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发来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中国日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把握大局大势,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更好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新的贡献。”

当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更好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持续讲好发生在中国的、与世界共情的故事,以及发生在海外的、与中国相关的故事,影像传播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在新闻摄影中,影像传播的成败,首先在于影像的新闻内容和题材价值,其次是影像的表现方法和形式,以及是否能够主动设置议题,进行差异化报道,把中国故事讲述得更加形象、生动、精彩,最终引导国际舆论走向。外宣媒体要通过影像力量传播中国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二、新时代新闻摄影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中国国际传播事业面对的“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西方媒体将镜头对准中国时,戴着“有色眼镜”描绘中国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攻击、丑化、妖魔化中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成见和“冷战”思维更加突出,西方媒体涉华报道采取双重或多重标准。通过影像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错位”现象,任务既艰巨又紧迫。尽管互联网和电视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报道,但静态影像仍然有着一股强大的、触动人心的力量,表现人类的丰富情感。 作为外宣媒体首先要读懂中外历史,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议题,用影像语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和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故事。当下,中国主流媒体还需在视觉传播格局、前沿摄影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西方媒体长期操纵国际舆论,中国媒体应致力于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视觉传播格局

长期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塑”的,“自塑”的比例和力度还不够大。西方媒体对全球舆论的操控,主要表现为对国际新闻信息的垄断,表面上经常标榜媒体“独立性”,事实上则惯于开展“看不见的宣传”,运用资本操纵世界舆论。其镜头下扭曲的“镜像中国”就是在其国际报道中塑造的。 研究发现,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的中国题材摄影报道基本遵循固定的模式和思维定式,善于用视觉隐喻等修辞手段将呈现元素和象征元素串联起来。 例如,在香港“修例”风波期间,西方媒体对当地发生的极端暴力活动进行倾向性明显的舆论传播乃至于虚假报道,每每利用视觉语言悄然传递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抹黑香港在国际上的形象。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与歪曲时常穿插渗透在其拍摄、选用的图片报道中。例如,对拍摄对象加上灰暗色调的滤镜;带着倾向性制作所谓“有图有真相”的报道,或别有用心地拍摄武警、警察等特殊身份的人物作为新闻稿件配图;甚至发布经过裁剪的虚假影像等不实报道,企图进一步在视觉观感上扭曲中国的形象。由于国际受众接收中国信息主要通过这些媒体的报道或相关报道的二次传播,导致对中国在经济建设、民族宗教、民主人权、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认知存在严重的错位。

图片作为世界性的语言,能让中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更加闪亮。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往往能把读者从具象的新闻图片引向对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总体把握,能够引发人对人类价值世界的思考,能够启发人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方面,要占领视觉信息传播制高点。根据分众传播和大国覆盖需要,加强本土化传播策略,进一步在“时、度、效”下功夫,抢占网络传播的影像新空间。好照片重在瞬间选取,是由新闻价值、形象价值、时效性以及画面感觉的相对认同来决定的。 摄影记者要坚持用照片说话,把每一次采访都当作创新提高的机会,通过镜头努力改变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错位”;照片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努力突出表现中国人物的精神气质、瞬间动态和职业特点,让影像更有人情味、烟火味,真实自然地表现新闻现场的气氛与典型瞬间。

另一方面,要巧用富有“中国元素”的视觉符号。所谓“中国元素”,应该具备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的,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这样的视觉符号图片不仅能提升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能让受众更容易理解、接受象征性和视觉性的隐喻。例如,中国的建筑、美食、文化、名人、动物等,都聚集了中国元素的气质和特征,并成为典型的视觉符号代表,如长城、北京烤鸭、武术、高铁、孔子、大熊猫等。尤其是大熊猫,凭借其憨态可掬的形象以及和平友好使者的形象,深受海内外受众喜爱,常年成为《中国日报》采用率和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图片内容之一。D4A04934-F2F3-4284-BC26-4C2B89165F92

(二)前沿摄影技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传播渠道自主性亟须增强

当前,无人机、智能手机、延时摄影、360度全景相机等广泛运用在新闻摄影领域,图片的生产和传播更加迅速,渠道更加丰富便捷,“人人都是摄影师”时代使得国际传播舆论场的边界进一步延伸。一方面,摄影器材的普及降低了新闻摄影的门槛,但泛滥的虚假新闻图片也带来了话语和认知陷阱;另一方面,国际受众获取图片的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平面媒体,而是逐渐转向社交媒体,给平面媒体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

传播渠道建设和内容产品建设同样重要。近年来,中国媒体充分利用海外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终端和其他渠道拓展影响力,如通过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优兔(YouTube)、照片墙(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推送新闻图片。但总体而言,中国媒体的境外发声渠道较少,信息落地能力偏弱,受制于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西方国家因自身的某些“特殊”目的和利益,对中国刻意抹黑和打压,给中国媒体驻外机构贴上“外国代理人”标签并差别化对待。2020年5月,《中国日报-视觉》(Vision China)官方推特账号上线,发布首条英文新闻图片《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但不久之后,该账号被系统认证为中国官方媒体账号,其内容传播和账号运营被设置诸多障碍。

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格局对媒体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各主要媒体纷纷以先进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健全完善新闻采、编、发的全流程运作,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例如,2007年2月上线的中国日报亚洲新闻图片网,旨在为全球媒体提供有亚洲特色的专业服务,同时也为亚洲的摄影师们创造一个新闻摄影业务交流、沟通和作品展示的网上平台,共同筑起业内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 《中国日报》通过建设这一自主可控的国际传播平台,使其成为新闻图片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2019年底,该网站经过全新改版,建成移动客户端图片投稿平台,开发“即摄即传”技术,并实现实时图片直播,促进了平台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三)跨文化传播有“陷阱”,视觉采编队伍需向全媒体型、专家型方向发展

国际传播不但是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传播,也是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的传播。 摄影记者要充分了解报道对象国的文化禁忌、民族传统和心理,避免出现伤害对方感情的报道。跨文化禁忌一般包括风俗、图案标识、颜色和数字禁忌等,特别要警惕各种“问题照片”,如血腥暴力或者画面里有不和谐的背景元素、符号等。在对外摄影报道上应尽可能避免引起跨文化冲突和误解,同时确保拍摄的图片不会削弱国际传播的效果。

随着中国媒体开启国际传播的新征程,加快全媒体、专家型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国际传播要求的高素质视觉采编队伍迫在眉睫。中国在外国人眼里不仅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外宣媒体需要更多用好影像表达观点的摄影师。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多数的传统媒体摄影记者面临转型,需要着力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需加强多语种沟通表达能力,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目前,中国摄影工作者大多注重视觉思维,一些人外语能力不够强,缺少文字报道思维训练,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无形中多了一些障碍。此问题应该引起外宣媒体的高度重视。

面对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任务,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须形成合力,为此外宣媒体亟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视觉采编队伍,努力开辟视觉国际传播工作新境界。一方面,要培养摄影记者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融媒体报道能力,把握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更好挖掘、拍摄和编译适合国际传播的图片内容,助力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要凝聚各地基层摄影通讯员队伍的力量。这些通讯员常年深入基层,能够获得第一手、有价值的影像信息。图片编辑可通过图片平台约稿,充分调动通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外宣媒体要招聘并用好外籍图片专家,让更多外国记者和编辑转变为“新时代的斯诺”,参与报道中国的精彩和变化。

中国现在是摄影大国,但还不是摄影强国。中国有很好的摄影师,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提高,但整体来讲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也谈不上中国自己的独创性理论。 当前,外宣媒体致力于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迫切需要形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影像可以传递观点、传播立场和价值,以其“片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中国日报》老一辈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影像史,在此基础上,外宣媒体要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不能盲目迎合西方话语体系,应深入解读自身摄影实践,提高影像学术研究能力,构筑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摄影国际话语体系。

三、新时代新闻摄影国际传播提升路径的思考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国际传播的图片质量、时效性和传播效果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好地推进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以圖片、视频和动漫为代表的影像传播前景广阔,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各国年轻人获取影像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外宣媒体要敏锐洞悉时代潮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探索提升新闻摄影国际传播效果的新路径。

(一)突出核心报道,传播大党大国领袖形象

古往今来,各国领导人都重视自身形象,西方许多领导人拥有私人摄影师和形象设计师。事实表明,理想的新闻图片有助于领导者树立正面、亲民的公众形象。 近年来,《中国日报》持续建强“核心报道”机制,对外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具体落实到每一篇报道和镜头画面的对外传播创新实践中。尤其是在中央时政新闻摄影报道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重大主题活动、主场外交以及出国访问,考验着摄影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影像表达的能力。此外,摄影记者须注重环境、神态、表情、步伐、手势等瞬间的捕捉和角度的选择,尽量避免使用“排排坐”“握握手”的固定化和程序化影像,用视觉语言对外传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魅力风采。例如,在党的十九大开幕次日,《中国日报》头版以《迈进新时代》为通栏标题,刊登习近平总书记健步走向大会主席台前方讲坛的大幅特写照片,展现大国领袖风范,舆论普遍认为图片和版面传递出很强的震撼力、感染力。 下一步,外宣媒体要从中国人民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出发,更加重视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以舆论力量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用影像全面展现大党领袖、大国领袖和人民领袖的风范。D4A04934-F2F3-4284-BC26-4C2B89165F92

(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绝不是自说自话,而是面向国外受众和国外媒体,因此需要以国际视角为主要特色。 好的图片故事能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带给人们图像化和形象化的记忆。2018年,《中国日报》摄影记者拍摄了《乡村瑜伽》图片专题(见图1),讲述了河北省张家口的基层扶贫干部将瑜伽文化引进偏僻的贫困村,带领村民们依靠康养产业和乡村旅游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扶贫故事。当地村民们在广阔的田野间、家中的炕上随时随地练习瑜伽,轻而易举完成倒立、劈叉、下腰等动作。这组专题摄影报道捕捉和记录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成功引导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扶贫工作的正面报道。 由此引出两点启示:一是图片的形象效果比单纯依靠文字描写更直观,更有影响力和传播力;二是中国故事并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与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小地方的故事也可以做出中国新闻和国际新闻。

当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是要一味赞美,也要直面其中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才能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形象。与此同时,外宣媒体还要继续加强国际新闻的摄影报道能力,以中国视角展开着眼人类未来的世界叙事,例如如何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通过影像来反映普通中国人的共通情感和人文精神,更好地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无论是重大主题宣传,还是国际热点报道,都要善于抓住新闻事件,缘事而发、借力发力、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全球媒体必争之地,也是国际舆论场最为活跃的热点话题,很大程度上能直接影响国家形象。 2021年夏天,《中国日报》全媒体平台持续报道云南野生象群北上迁徙,尤其是一组野象群睡觉休息的图片(见图2)受到海外受众喜爱,瞬间登上了“热搜”,凸显了中国重视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当地村民主动为大象提供食物和水源,以减少大象进村觅食和对农作物的破坏;象群北上途中还生了小象,一路嬉闹游玩引发全民“追”象。野生象群一时成为全球网民密切关注的“国际明星”。中国与国际主流媒体共同为“象”发声,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后来,野象群回归传统栖息地,西方主流媒体再次跟进报道,多次转引采用中国媒体和云南森林消防部门官方影像信息。这次系列报道堪称“现象级”视觉内容传播,成功塑造了立体多彩、真实客观的美丽中国。

(三)激发情感共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摄影与文学、音乐、影视等艺术一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作品能够调动人们的情绪和激发情感共鸣,通过视觉语言带给人们联想空间,用有限的照片尺幅呈现无限的内涵。外宣媒体要依托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艺术节、国际性展览等活动,通过影像作品输出以及发挥摄影媒介在国际传播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日报》2003年创立的中国摄影界知名品牌—— “百名摄影师聚焦”项目,每期面向全国征稿,聚焦大时代的主题和新闻事件,已策划编辑出版23本关于新时代、冰雪奥运、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题的双语画册并进行全国巡展,力求新闻性与艺术欣赏价值并存,具备很高的艺术、学术和收藏价值。今后,外宣媒体要加强现实题材拍摄,努力推出更多当代精品力作,形成东方美学视角和文化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并助力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全球视觉传播广度

外宣媒体要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不断深化同国际主流媒体、摄影艺术团体等的内容、渠道和版权合作,搭建新闻摄影的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全球视觉传播的力度和广度。例如,中国日报社与36家国际主流媒体和对象国主要媒体合作发行《中国观察报》(China Watch),期均发行量超过500万份,有效提升了影像的海外落地率和影响力;中国日报社自2006年以来与英国路透社开展图片合作,对外传播开始迈向全球更广泛的平台和受众,通过国际通讯社平台转载发布11000余张国内新闻图片,使得更多西方媒体采用来自东方的摄影记者、通讯员观察和拍摄到的中国影像信息,更真实、客观地通过影像表达中国的观点。“动感亚洲”—— 亚洲新闻摄影比赛由中国日报社和亚洲新闻联盟共同发起,作为以亚洲为主题的大型国际摄影比赛,从2006年至今已举办四届。該比赛倡导参赛者以开阔的新闻视野、有力的视觉冲击,围绕捍卫亚洲的和平事业,表现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多事业中的成就、冲突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此外,中国日报社还通过“亚洲媒体看中国”、“一带一路”媒体研修班等系列品牌活动,邀请亚洲及其他地区主流媒体的资深记者来华开展摄影和采访活动,积极推动媒体外交和促进中外民间交流。

结语

人类发明摄影的初衷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真实记录,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保存更高价值的影像文本。新闻摄影虽然不受语言的制约,但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和摄影师拍摄视角的影响。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加注重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但总体上讲,西方国家的视觉传播优势和话语优势仍然比较明显,中国外宣媒体需要全方位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积极探索视觉新闻的国际视野,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中国摄影记者要用镜头与时代对话,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参与推进大外宣格局建设,努力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大国形象。同时,外宣媒体还要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努力探索和创新视觉表达,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林凌)D4A04934-F2F3-4284-BC26-4C2B89165F92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新闻摄影国际传播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