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财融合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2022-06-29马舟挺舟山市中医院

品牌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中医院公立医院科室

文/马舟挺(舟山市中医院)

一、引言

新医改以来,医院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为确保公立医院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扩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优化原本的管理模式,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和业财融合有机地整合起来,达到业务与财务的相互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保证组织可持续发展,优化组织内外资源配置[1]。全面预算管理不仅需要聚焦组织战略,还可以在全新的事业下优化资源,聚焦组织战略,分解量化,及时纠正个体偏离目标的行为,并且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2]。

某中医院在建设初期,使用的是“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预算工作办公室—预算管理委员会”三级预算管理体系方式,但是此种方式,全过程性不足,预算编制粗放、单一,深入性不足,反馈不及时[3]。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呈现了独特性的特征,业务与预算管理团队协作紧密,业务与预算管理信息交互顺畅。需要将业务与预算管理提升组织价值体现出来,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运行成本。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案例分析

某中医院,属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益性较强,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最大限度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尤其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后,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占比逐年减少,只有建立长效补偿机制,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才可以逐渐向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某中医院,属于大型三级甲等中医骨伤联合教学医院,拥有PE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编制床位500张[4]。核心竞争学科近15个,配置多名博士生导师和多名硕士生导师。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弘扬人道,献身医学,服务人类”。需要保持的精神是“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主要的医院组织架构参见图1。

图1 某中医院组织架构图

(二)管理现状

某中医院,从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历程的角度看,起初是以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进行落实的。《预算法》修订后,重点针对医院收入、支出范围实施界定,收支均纳入管理的全口径预算。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某公立医院也呈现了内容的环境变化,以“整体规划,分散实施,集中监督”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全面预算初步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与沟通中,属于“预算编制—组织管理—审批决策”三层分工。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与审批,采取“二上二下”的编制批准程序。全面预算的方法是:下一年度门诊医疗收入=历史期门诊量(人次)*(1+或-X%)*每门诊次均费用。并且落实医院“人、财、物”的管理系统,构建财务综合服务平台,与医院OA平台对接。

某中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历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1)全面预算管理文化意识淡薄,医院领导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2)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失效,人力资源的配备依旧沿用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3)全面预算管理形式重于实质,也就是说,存在重财务形式,轻业务实质;重数据编制,轻业务需求的问题。(4)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范围局限,全面预算编制尚未包括各类业务预算,收入预算指标不分解下达到临床业务科室。(5)全面预算管理的管控力度不足,对重要事项的衡量以金额的大小为唯一标准,合理性不足。时间维度的控制中,预算的“刚性”难以保证,实施事后报告管控,存在的问题较多。(6)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不健全,资源配置效益的考核和评价尚未涉及,考核指标单一,现临床业务科室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难呈现到大家的面前。(7)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独立,给网上报销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系统之间紧密性不够,全过程、全业务的管理流程缺失。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的成因是:各层级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够,专家治院重业务轻财务,业务科室缺乏基本的预算常识,财务职能转型动力不强。全面预算组织架构缺乏业务支撑,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延伸至业务端。

全面预算与业务管理互相分离,业务科室预算管理参与度低,预算管理与业务缺乏深度融合。全面预算编制基础忽视业务端,编制内容里不包括业务预算,未深入了解业务环节。预算执行与控制侧重资金角度,执行管控在资金的给付,分析管控在资金的执行。预算考核评价局限在财务维度,聚焦在财务指标。预算系统与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存在大量“信息孤岛”,预算系统数据无法协同,使用功能受限。

三、基于业财融合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从本质上看,某中医院需要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从医疗、教学、研究等视角,将业务与财务相互融合。在全程化的基础上,优化全面预算管理,落实战略目标,让预算管理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发挥“枢纽”的主要价值。

(一)更新管理观念,营造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环境

首先,需要从上到下增强职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层加强管理,合理地统筹规划,增强财务与业务互相融合的主动性。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卫生经济管理等视角,加大整体培训的力度,让不同的部门都可以理解和深入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内容。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使用医院官方网站、财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扩大宣传,最大限度为业财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其次,公立医院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预算管理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不仅需要掌握对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在转型升级中,加大业务数据信息的搜索、处理、判断、挖掘的能力。结合政策的趋势,加大数据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并且将这些内容,全部转化到医院发展决策当中。在业务服务中增强沟通能力,加大预算管理量化语言建设,以业务的方式转变到不同的科室。结合科室的需求,开展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评,向着动态化的方向发展。

(二)优化组织架构,夯实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业务基础

首先,需要在预算管理组织中,落实到临床业务科室。在清晰的思路中,从三级扩展为四级。在原本的发展模式下,落实决策层、管理层、预算执行层,包括各类临床业务科室的四级发展路径。在层层的分解中,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基础条件。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工作办公室,下设职能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下面又细分为其他的临床业务科室,完成四级预算组织架构建设。其次,需要对各层级分工实施界定。不同的部门中,需要按照不同的结构,实施合理化的分解。细化、分解、量化,传递到不同的科室当中,并且对工作目标实施二次分解。这样就可以保证基础执行层和协同管理层、战略决策层都可以和不同的科室业务合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满足现实的发展目标。

(三)破除业财壁垒,促进公立医院全面预算与业务深度融合

首先,需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以业财融合为基础,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团队。某中医院,属于典型的代表,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此时,就需要医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医院的战略中,需要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自身的优势,并且合理地加大资源配置。在战略的引导下,将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科室的业务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这些内容之间的密切程度。扩大不同部门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用流程再造的方法,以智能化的方式,完成精确的监控,有序地减少失误,提升工作效率。在四级预算管理架构中,根据临床业务的特点,完成财务与业务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交流,方便内在联系,落实科室预算与医院预算之间的契合点。其次,需要在业财联动的基础上,落实工作机制,保持内容的紧密性。也就是说,不管是不同的科室、不同的流程,还是不同的职工,都需要在“二上二下”的流程下,保持协同性,实现扁平化的设计。进一步结合实际,构建“1+1”(财务+业务)的团队,在全流程融入业务的视野下,完成全面的语段内容,不仅需要保证内容的深入,还需要挖掘其中的实质价值。

(四)强化预算编制,扩展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数据内涵

首先,某中医院需要在合理的统筹规划中,进一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工作实施细化和完整化。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主要是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资本预算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和四级架构保持着较强的紧密性。例如:医疗服务项目工作总量、工作人员的数量等都需要根据价格、成本形成,合理地实施财务预算预测。对预算编制的结构进行细化,明确预算结构层次,落实责任主体,分析价格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预算,就需要将弹性预算与静态预算相互结合,向着战略发展的方向进行滚动预算。

其次,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地加大强化的力度。一般的情况下,不仅业务的种类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还需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保持多元化的管控建设。采取内部考核与外部评价结合的方式,真实落实到不同的体系当中。按照一定权限规范需要审批的内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预算控制的关口前移。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在业务系统中,合理地嵌入预算项目,在动态管控中,落实预算额度的冻结、扣减等相关内容。

(五)再造业务流程,促使公立医院全面预算关键管控嵌入业务

首先,需要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达到业务流程与预算管理流程的融会贯通。以药品采购业务为案例,需要在药品采购模块环节中,分析自己需要执行的主要内容,加大预算控制的力度。在立足科室,合理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人员,注重业务流程环节的可复用性,最大限度让组合实现弹性。药品采购业务与预算管理交互流程中,需要先申购发起,预算效验,采购发起,预算控制,会计控制,资金支付。

其次,需要医院在业务流程中,找到预算管控的契合点。也就是说,在一个项目执行之前,就需要合理分析,预算控制设置需要落实在什么样的环节中,找到关键点,建立人性化思维,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

(六)吸纳业务指标,完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公立医院需要结合实际,加大全面预算考评结果的应用和分析。也就是说,需要在战略的基础上,分析具体的预算编制需要执行的计划,探究这些计划和现实的实践会存在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揭示差异数据背后的原因,是外部的环境,还是业务科室出现了问题。找到这些问题以后,就可以提高实践,加大调查的力度,根据实际,做出调整。

其次,需要合理地把业务指标纳入全面预算考评体系。在设置财务维度的考核指标时,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总资产与负债的规模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成本消耗的降低等其他的问题。结合平衡计分卡“业务效率、业务质量、业务难度”三维度的发展需求,深入具体临床业务。丰富全面预算考评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很强的全面性。例如:工作量、患者满意度、科研成果转换率等,全部都需要结合不一样的部门合理地定制与考核。

(七)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公立医院全面预算信息与业务信息共享

首先,公立医院需要在业财融合的角度上,完成预算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再造。也就是说,不仅需要具备申报、审批、下达、查询等几个方面的基础内容,还需要结合以后的发展,找到落实点,在预算管理的内容中继续加工,跟踪服务,实施预警,加大反馈,合理效验。通过数据分析,完成高层次的需要,将不同的内容全部串联起来。调整预算管理系统,建立闭环机制。全面预算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中,主要是项目库管理、项目指标编审、项目制度编审、预算项目评审、指标下达控制、预算指标调整、预算分析报告和预算绩效评价。

其次,公立医院,需要根据业财融合的需求,将预算管理相关的信息结合起来。解决以往“信息孤岛”问题,不仅需要达到业务、信息、数据的结合,还可以达到输入与控制、跟踪与反馈。医疗、研究、教学、采购、资产、财务管理系统中都需要根据实际内容,动态化管理,以业务系统形成基础数据库,完成全流程、无纸化的信息互动。在这里以药品采购业务为分析的对象,保持内容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采购模块独立,申请后需要与药品库存管理系统进行对接。采购发起之前,就需要控制审核。合格以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流程,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处理,并且冻结资金。具体的还需要结合实际,定期对相关的内容实施核对。在业财融合的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已经颠覆和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可以在全新的视角下,保持协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总结

本文以某中医院为典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梳理某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总结业财融合与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实现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将医、教、研业务作为其管理的基础,保持业务与财务在一条平行线上。从关键业务领域入手,把握二者的边界,完成相互的渗透,提高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中医院公立医院科室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赵县中医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