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机遇、隐忧与应对

2022-06-29

政工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官兵算法

陈 哲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取得突破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类社会正在迈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军事领域智能革命浪潮也在席卷而来。在此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逐步形成人人在网、智能泛在、广泛互联的崭新教育生态。与此同时,我们应始终保持技术理性,既要切实把握技术融入带来的现实机遇,又要前瞻审思研判可能引发的矛盾问题,认真探讨应对之法,更好推动实现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耦合,切实提升技术赋能效益,确保育人目标高标准实现。

一、新机遇:科技“强融入”赋能教育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以其先进的思维理念,正在加速更迭传统教育模式、全方位塑形教育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无限创新发展空间。结合当前工作实践和研究现状进行展望,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革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课堂教育主要以“我讲你听”的“满堂灌”为主,实施样态不够灵活。而智能技术的融入,将会深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环境,深度激活教育变革内驱力,积极重塑教育理念和行为模式,逐步优化课堂教育各要素关系,逐步引领灌输授课从单一、统一的“封闭式”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相结合的具有智慧属性的多元化教育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平面讲授向立体呈现发展、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抽象说理向形象感知转换,从而迸发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活力。

(二)拓展学习方式。以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中介载体促进了线上与线下全面贯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对接,这使得教育内容传播路径更加多元。如今,“云课堂”“云互动”“网络直播授课”等教育模式已经在不少部队得到广泛应用,“军职在线”“学习强军”等智能手机学习教育软件纷纷上线,红色育人平台、数字史馆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可以预见,未来“生命线”的延伸方式将因“数据链”“信息链”的融入得到空前拓展。

(三)创新教育情境。多元授课情境是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依托VR、AR等智能技术,能够在云端建构高度仿真的智能场域,打造场景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的虚拟课堂,打造出交互式、动态式授课情境,实现对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充分调动,使官兵在学习教育中犹如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课堂场景的灵动有趣、授课模式的生动活泼。比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可以进行革命纪念地的场景模拟,使官兵只需穿戴智能设备就能亲身沉浸历史事件、触碰历史足迹,体验别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实现精准灌输。限于客观制约,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时只能“概略瞄准”“大水漫灌”,靶标准星难于命中个体思想焦点,大课教育难以逐个浇透官兵心田。要提升教育质效,新时代承载铸魂育人使命的“思想高铁”,必须为每名官兵量身定制“个性车票”。凭借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算法,通过对官兵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个性特征等信息数据进行全方位搜集和分析,能够对官兵进行一人一策精准“教育画像”,据此明确教育需求、提供教育指导,形成个性化教育方案内容并实现精准推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精准聚焦、精准发力。

(五)优化教育评价。如何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各级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研究的难题。借助智能技术,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考量、校准评价更加科学。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可以及时掌握和分析官兵参加教育前后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反映等各类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性、有效性教育效果评估,切实为教育评价向教育优化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隐忧:技术“双刃剑”可能引发现实矛盾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持续灌注活力、助力换挡升级过程中,“样态新”“短平快”的输出效益必然唤起官兵对技术革新的热情和追捧,但淹没在技术狂欢之下的隐忧与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必须前瞻研判和厘清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现实矛盾,最大限度降低技术运用可能引发的负面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人工智能有益价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综合研判,主要可能存在以下矛盾问题:

(一)弱化主体作用。引入人工智能后,教育方式的拓展、情境的创新和评价的优化将极大依托5G网络、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能使教育者形成一定程度的工具依赖和技术依赖,压制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消解其的热情与创造,从而不知不觉让渡部分教育“主权”。而对于被教育者而言,坐等高效便捷的智能技术定时定量的教育“投喂”,也会逐渐降低其主动参加教育、融入教育的积极性。

(二)陷入算法困境。由于算法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机构的惯性排他政策,“算法黑箱”问题现实存在且很难被打破,这既容易导致算法责任归属与监管问题,也是对官兵知情权的忽视。同时,如果对算法的构建和运行缺乏深层设计和强力把控,算法偏见就有可能暗藏其中,不断输出片面、偏颇的信息内容,制造无形“信息壁垒”,进而收束官兵自主学习权利、限制官兵接受信息范围、局囿官兵思想认知维度,主流价值观念在传播过程中也就有可能被迫“窄化”或发生“偏离”,看似“因材施教”的良境,实际有可能演化为“偏见茧房”的困境。

(三)淡化人本关怀。无论是“云课堂”、网络直播授课还是虚拟课堂等学习方式,都必须依托智能技术构建起“人—技术—人”的传导路径,这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系和情感氛围在数据共享与媒介运用中被无形削弱,人与机器或软件构建起的新型“人际关系”将淡化官兵之间的直接碰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面对面交流交心的机会减少,技术赋能将明显遮蔽教育双方的情感体验和实际洞察,官兵深层的精神情感、价值认知和思想问题等难以被教育者所感知。

(四)影响数据安全。数据量的迫切需求,使得各类数据都有可能成为被挖掘、预测甚至监控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质效,就必须奔着现实问题和官兵活思想去。而人工智能超强的数据搜集和运算输出能力,将为动态感知官兵思想搭建便捷桥梁。但大数据时代,隐私边界更加模糊,信息数据的过度搜集也为合理保护官兵隐私提出了现实挑战。同时,由于官兵数据属于涉军内容,在对其进行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对软硬件的安全防范能力要求极高,一旦防火墙出现漏洞,便捷的大数据反而有可能成为非法入侵者的“过墙梯”,这将对军队数据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三、新对策:牵住“牛鼻子”重点突破因应化解

一直以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都是经过无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必须坚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切实在关键环节、要害问题上使劲用力,真正理筋拿穴、打通要脉,助力前沿技术与教育实践良性耦合。

(一)加强宏观运筹完善制度规约。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渐进工程和时代工程。因此,决不能分散用力、各自为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整体发力。要始终坚持发挥党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优势,按照军委、战区、军种、部队各级管教抓教权责体系,积极把人工智能运用纳入教育总体设计和工作统筹,突出把握技术融入的整体进程和嵌入深度,坚决把住网络资源使用、智能技术运用和数据安全管理关口,确保前沿技术的安全融入和可控发展。要牢固立起边界意识,在遵循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等技术一般标准规范的前提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实际特点,制定军队内部有关标准和管理规范,重点明确技术使用的审批权限,明确技术适用的范围、时机、领域。要正确把握人机关系,合理界定人与技术各自权责,既要用好用足技术优势,又要注重发挥教育者主观能动,推动教育中人力效益和机器效益同时最大化。要积极完善官兵个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科学平衡技术应用和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系统开发和技术运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切实用坚强制度体系为弥补数字鸿沟、推进数字驱动引航护盾。

(二)运用多维手段驾驭算法权力。面对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算法技术广泛应用存在的潜在弊端,必须直面症结、对症下药,积极主动实现有效规制。要提升算法透明,打开算法“黑箱”,采取通俗易懂方式尽可能向官兵讲清算法程序和算法运用机制,减少用户与算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官兵对自己的“教育画像”和“身份标签”拥有最基本的了解。要拓展算法推送范围,推动个性化推送与多元化推送同步实现,提高多样化优质教育内容的传播质效,有力消解智能算法推荐带来的认知窄化问题。要始终坚持用主流价值引领主体算法,既要在算法研发过程中强势介入主流价值观念,确保主流价值观权重在算法优先级中占据绝对优势,又要突出加强算法推荐的内容监管,积极把人工审核和机器审核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人工价值纠偏与智能价值纠偏,真正实现用主流价值把关教育内容筛选和分发全程。要充分发挥军内科研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算法的自主研发、自主应用,牢牢掌握算法构建和应用的自主权、决定权、监管权,确保算法始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利我官兵。

(三)强化人际互动凸显主体作用。随着智能技术的融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开始从“人—人”向“人—技术—人”转变,双方之间容易被架设无形技术“隔膜”。因此,必须深刻认清技术是“载体”而非“主体”、是“便捷路径”而非“替代选项”,始终强调人之于物、人之于技术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全程归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突出强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人际互动,对类似数据统计、云端课堂构建、信息筛选分发等机械性、重复性、技术性强的环节,可以由科技自主完成;而对思想调查、经常性思想教育和体验式、互动式教育等需要思想把脉、价值判断和挖掘官兵情感指向的工作,则必须由教育者在技术加持下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与被教育者“近距离”“面对面”进行,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思想思维的直接碰撞。切实推动对现实问题和活思想的深度认知、对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切实固牢思想政治教育对官兵人本的关注、关怀和塑造这个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真正构建起智能时代教育双方情感互动、思想交流和有效引导的良性机制。

(四)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官兵素养。针对性强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能力素养,是深化官兵对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认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和消解技术负面作用的重要基础。要引导教育者切实立起正确智能理念和教育理念,帮助他们积极拥抱且辩证对待“智能+教育”趋势,使他们既不对技术抱有乌托邦式幻想,也不“逆势而行”抗拒技术融入。要协同推进提升教育者智能施教和传统施教能力,达到既善于运用数据反映教育实践、应用技术丰富教育表达,又善于面对面、心贴心进行灌输引导。要有意识提高被教育者的智能学习意识和智能技术运用能力,适时开展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教育,搞好智能技术应用培训,加强人机协作训练,为其深度参与未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奠定坚实思想能力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者官兵算法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