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境遇及应对路径

2022-06-28黄洁

艺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微信

摘要:微信作为一款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是大学生接收信息和沟通交往的重要场域。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应当积极应对微信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既不能缺席,也不能失语,更不能落伍,应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好微信平台不断改善工作形象,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履行好自身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微信;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实境遇;应对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6-00-03

微信作为一款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是大学生日常沟通交往的重要场域。微信使用的深入和微信文化的渗透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应当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要求,主动更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运用好微信平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效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工作的技术条件和理论基础

1.1 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开展工作的技术条件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于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和独特的产品功能,被广泛使用,“无人不微信”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已然成为微信的重要用户群体。微信的聊天、社交、服务和娱乐四大基本功能为辅导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首先,微信的聊天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它能够实现文字、图片、语音、文件实时发送和接收,支持点对点的私聊和多人群聊。它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为辅导员突破与学生之间的时空界限提供了可能。

其次,微信的社交功能主要借助互加好友、朋友圈分享和微信公众号推送来实现。微信的社交工作拓展了辅导员工作的平台和手段,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的社交功能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发布朋友圈和推送公众号文章向学生传播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微信的服务功能提供了包括小程序、线上支付等在内的较为快捷便利的服务功能。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开展点名、查寝、打卡、问卷调查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微信的娱乐功能主要由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支持。小游戏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娱乐放松方式,但辅导员有责任引导学生不要沉溺于游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发一些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的小程序帮助学生“在玩中学”。

1.2 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

实践来源于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开展工作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既是实践工作的需要,也是基于理论的必然选择。

1.2.1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是实践的人,也是现实的人,更是相互交往的人。“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性、总体性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義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认为交往是生产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人始终是一种社会关系性存在的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存在要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约束,并且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交往活动和交往需求。人类交往历史发展到如今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交往关系是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全新的交往状态。所以,在微信广泛使用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交往关系是实践的必然选择。

1.2.2 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现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代表学者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其著作《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提出,“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2]。场域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微信作为网络时代人们交往的一个新场域,在场的辅导员和学生都会受到微信平台的影响,相互之间也自然会形成一种新的相互连接的客观关系。作为辅导员,一定要主动入场,在遵循场域规律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 微信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境遇

2.1 微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辅导员不能缺席

大学生是网络社交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交流和意见表达的重要场域。由于微信平台的功能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即时通信、记录成长、表达情感、人际交往、朋辈分享、获取资讯的使用需求,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喜欢过“快生活”,获取“微信息”的消费习惯,因此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广泛使用的一款即时通信工具,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网络场域。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学生在哪里,辅导员的工作就应当开展到哪里,只有贴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做好学生工作。微信作为大学生体现自我、交流思想、互动交流的重要网络空间,辅导员自然不能缺席,而是应当自觉地将工作延伸到微信平台,在微信平台上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关心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

2.2 微信是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辅导员不能失语

微信用户之间凭借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形成相对稳定的“圈子文化”和“圈内关系”,通过朋友圈和关注微信公众号可以选择性地关注特定信息,这种建立在强关系基础上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大学生更容易被一种趋同的信息或价值观念影响。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们通过微信平台获取大量信息,同时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是微信“意见领袖”的崛起使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成长中的中心地位面临挑战,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的现象正在蔓延,尤其是“非社会主义思想,甚至是反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快速传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重大挑战”[3]。面对这些问题,辅导员在微信平台上更不能失语,应当通过关注学生微信平台的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处理网络舆情。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学会在微信平台上及时有效地发声,重新构筑辅导员在学生思想引领方面的权威地位,以贴近学生的语言和内容阐释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3 微信是大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辅导员不能落伍

辅导员工作要保持吸引力和有效性,必须紧贴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生活,把动态当常态,根据变化的时代境遇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为辅导员工作持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当前高校中“70后”“80后”“90后”辅导员面对网络一代的“00后”大学生是普遍现象,年龄和身份的差距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无形的鸿沟。大学生广泛使用微信是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普遍现象,也体现了大学生对网络时代生存方式的一种普遍的价值选择。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对于大学生普遍接受的网络生活方式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无论在工作理念还是工作方式上都不能落伍,而是要紧跟时代潮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想引领和教育陪伴,尽量消解年龄和身份上的差异,使大学生“转粉”,进而“圈粉”“固粉”。

3 微信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应对路径

“网络社会的到来,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同互联网的结合,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相结合,也就更具有生机和活力。”[4]微信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给辅导员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辅导员工作创新发展。

3.1 借助微博平台改善辅导员形象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关系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多被看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辅导员作为教师的权威形象与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距离感。借助微信平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构建起除课堂以外的交流纽带,让师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传统关系得到消解。

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打通工作上现实与虚拟空间的关卡,实现与学生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向联动。除了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外,辅导员还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发表具有较强个性化的图片和文字,以平等的姿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和观点,通过鲜活的信息让学生全方位认识到辅导员具有亲和力的职业形象。

另一方面,辅导员以朋友的身份通过朋友圈关注学生们集中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借此准确了解学生在思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在学生中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作出适时的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不實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及时予以指正。通过微信平台以朋辈分享的形式与学生之间营造一种陪伴式的育人氛围,用辅导员极具个人色彩和个人感情的工作方式开展沟通,逐渐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能够有效消解学生对辅导员权威形象的固有认识,有利于使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建立平易近人的形象。

3.2 运用微信平台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讲的就是教育者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问题,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更好地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微信的出现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客体、介体和环体都产生了变化,也就必然要求作为教育者的辅导员不断学习微信知识和网络技术,全面提升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

首先,辅导员要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培训等方式,全面了解微信的媒介属性、时代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不断提升自身驾驭微信平台的媒体技术,并将其熟练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其次,辅导员要主动提升对微信平台信息的综合研判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密切关注大学生在微信平台上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对不良的思想情绪和危机苗头要始终保持较强的敏感性和反应的快速性,主动把握教育的“微时机”,搭建教育“微平台”,通过微信把工作做到问题的关键点上,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去。

最后,辅导员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网络素养,在微信平台上扮演好聆听者、沟通者、服务者、建设者、解答者的角色,积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表达方式转变,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会发声、发好声”,以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传递,成为学生广泛认可的微信“意见领袖”。

3.3 利用微信平台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

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信工具,具有及时性、移动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突破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时空障碍,是对辅导员传统工作方式的有益补充。利用好微信平台的各项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首先,辅导员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发布功能,既可以向学生发布会议信息和活动通知,也可以整合网络资源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观点和信息,用信息分享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这是对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的有益补充,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其次,利用微信“一对一”的交流功能,与学生实现即时的双向互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立即向辅导员咨询,而辅导员也可以利用微信的语音传送功能生动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既能实现高效快速的沟通,也能实现辅导员网络在场的真实性,能够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最后,利用微信群功能开展“微讨论”“微教育”,实现“微共享”。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群集合特定学生群体就某个主题或任务开展线上的实时讨论和任务发布,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工作从办公室向网络空间的有效延伸,拓展工作空间和维度,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语

微信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为辅导员创新工作方式手段、拉近师生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网络媒体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好各项工作,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

[3] 王永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79.

[4]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4.

作者简介:黄洁(1979—),女,江苏海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YS217007;南京邮电大学2021年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WSZ202106

猜你喜欢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