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有资产全面清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6-28吴姗姗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固定资产

摘要: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对高校国有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是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以S高校全面资产清查为例,总结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基础薄弱、资源闲置率高、绩效考评机制缺失及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产清查;国有资产管理;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3.043

0引言

根据《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7.7万亿元,是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成为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精细配置已成为当下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已成为当下高校内部管理的一个焦点。2021年4月1日实施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是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提到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为规范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资产清查工作。由于各种因素的错综影响,在全面清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难题,亟待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改进。本文以S高校全面资产清查项目为例,总结高校国有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为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资产清查中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在教育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有资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人民群众也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进一步盘活高校现存国有资产,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成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S高校为一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总资产规模约10亿元,为更好地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及规范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进一步盘活和利用现存资产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S高校启动了全面资产清查工作,旨在查清學校国有资产的“家底”,为顺利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打下良好基础。在资产清查过程中,许多隐蔽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被陆续发现。

1.1管理责任意识淡薄

在高校全面资产清查过程中,管理责任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业务上,学校领导班子及有关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资产实物和账务管理工作,希望通过启动资产清查提高全校各部门、各岗位的资产管理意识,顺应国家政策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益意识、责任意识、约束意识。在S高校资产清查过程中,学校领导管理意识较强,但各岗位工作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却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由于存在对盘亏及报损资产赔偿的顾虑,以及由于历史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实物未得到妥善保管,盘点中大量可移动设备盘亏且各保管领用人对实物保管意识整体较差等原因,部分负责人对本部门领用保管的资产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一定的资产产权意识和责任意识,导致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不足。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重钱轻物”的现象,对国有资产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造成了国有资产管理混乱、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相关教学设备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国有资产为本”的意识不够高,在部分教学设备前期采购中,存在重复投资、低水平引进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在教学设备后期处置中,没有最大程度地延长教学设备使用年限,造成设备再利用、调剂和残值回收等工作不扎实,没有实现教学设备产值的最大化。

1.2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在全面资产清查过程中,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暴露无遗。由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健全及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的存在,S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缺失基础性工作档案,如台账、领用、调拨、维护维修以及报废处置、重要资产产权凭证等工作记录和基础资料缺失;另一方面,对实物资产管理不够注重,几乎未开展过实物资产的盘点,可见高校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基础工作粗糙,未对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和落实。管理环节薄弱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增加了内部控制压力和审计风险。在资产使用效率上,高校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呈现“重前端采购和配置,轻后端使用和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配置—使用—清查—处置”全周期跟踪管理缺失,使得大量资产购置后“原封闲置”,资产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国有资产闲置被人忽视,是国有资产低效率运行的极端体现,其本质上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在S高校全面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现象,资产购置入库后并未开展后端的管理与充分使用,造成大量资产闲置,使得资产老化损坏,达到规定使用期限后即申请报废处置。

1.3绩效考评及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和监督机制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杠杠。但就S高校现实情况而言,相关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首先,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意识不够高、制度不健全,未建立长期有效、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来开展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的奖惩激励,未将管理效益与责任部门的利益有效关联,一定程度上降低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其次,监督机制不完善,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配置、存量、使用效益等未能形成监督机制,未能对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过监督机制反馈和整改,随着时间累积,小问题的堆积造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不清晰的困境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的情况。最后,绩效考评机制与监督机制的搭建启动艰难,历史累积问题过多,资产原始数据混乱,使得启动考核及监督失去原始基础支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和监督管理制度缺失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未从制度上加以约束,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1.4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普及,各高校均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购买国有资产管理服务软件,目前在高校中主流软件有久其、北化及国子等品牌,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無法满足管理业务的要求:其一,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预算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仍未实现对接,使得资金流与实物流等信息不对称,各系统间数据核对存在人为因素,导致账账不符。在S高校资产清查过程中即发现存在各系统国有资产账账不符的现象,造成了管理困境。其二,现高校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注重的是对资产卡片和资产账务的管理,而对资产实物管理未实现“物联”控制,实物位置状态、使用状态及资产保全等信息无法实时通过信息系统来掌握,造成国有资产实物管理的薄弱。其三,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及监督管理等依赖于信息化管理软件或系统,“这些管理软件和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记账和统计,不具备业务流程管理功能”,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绩效考核与监督管理等的发展。

2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通过提高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强化基础建设实现互惠共享,建立绩效考评与内部监督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等成为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

2.1全面提高责任意识及管理意识

多措并举,建立“人人用资产,人人管资产”的理念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首先,通过专题研究、集中培训、制度约束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职工的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的观念,提高对国有资产的认知理念,提高教职工合规使用国有资产的能力,增强维护国有资产的法律意识,从思想源头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其次,应建立完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包括配置、采购、入库、领用、保管、清查、报废处置、责任赔偿及监督等系列科学完整制度,覆盖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并且将制度一贯执行,不断优化完善,用制度约束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和意识。再次,建立资产清查、检查常态化管理机制,通过全面清查、抽查、定期核查、不定期核查等方式,深入各部门各岗位,检查资产的实际管理和使用状态,强化各资产管理责任人的管理意识,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最后,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各资产管理员传达资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指导各部门资产管理工作,形成 “小圈”良性循环,从而给整个学校带来“大圈”良性循环。

2.2加强基础管理,互惠共享提效率

针对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的问题,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改进,从基础工作的规范来规避内部控制风险及审计风险。高校应该建立完善资产入库、领用、调拨、清查、报废的工作流程制度,留存有关工作的基础材料,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日记档案,规范国有资产的全过程基础管理。加强资产产权管理意识,及时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有关权属证书,加强重要资产的保全与管理。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上,高校可通过探索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闲置资产共享,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在S高校清查过程中发现,由于缺乏共享机制及共享信息,导致大量设备闲置,而调拨需要靠人为被动发现闲置的资产及人为联络需求部门进行调拨,降低了资源共享的效率。为提高效率,首先,高校可建立校内资产共享机制,对于暂时不用的资产,由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将共享信息提出,再由资产使用需求部门主动获取共享信息,这将大大提高资产的调拨、使用效率。其次,高校可在地区范围内与若干高校建立共享机制,对于闲置多余的资产,探索互惠共享机制,实现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再次,通过物联网在资产管理中的运用,实现资产的数字化管理、提高资产清查效率、进行资产动态监测和安全管理,形成资产管理大数据,为资产共享提供技术支撑。总之,在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及精细化的同时,应注意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得国有资产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

2.3建立绩效考评与内部监督机制

适时引入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是解决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国有资产绩效考评管理实际是对管理全过程的一个反馈,对管理目标、计划、执行、控制和考评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高校应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制定评价制度,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全面增强管理责任感和强化意识感,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考核指标的建设应考虑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等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开展考核评价,旨在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益。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明确监督管理主管机构,制定监督反馈体系,可通过定期监督检查及定期报送资产管理内部管理报告等方式实行监督行为,对各环节、各流程进行“独立”监督,对于存在内部控制风险、审计风险的地方,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规范,降低管理风险。

2.4提高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和运用,而在管理领域,借助信息化手段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促进国有资产配置、使用、管理、处置和绩效考评等的有力措施。高校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将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关系统软件进行无缝融合,使得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能够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责任部门、考核监管部门等部门和环节间实现实时共享,实时反馈信息,明晰资产的状态,“形成管理闭环,实现高校固定资产全过程、一体化的动态式管理”,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第二,提炼资产使用效率定量数据,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损失;第三,通过物联网技术跟踪资产实物,控制及保全资产,对实物的状态能够进行实时的跟踪,改变传统贴标等管理方式,解决“账实”管理脱钩现象,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第四,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获取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数据,将绩效考评指标信息化,简化考核流程,清晰考核思路与标准,提高资产的管理意识、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上各模块内容均可能在一个综合管理平台进行融合,实现“系统管理标准化、部门管理流程化、平台导航模块化、账户维护定期化”,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进一步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3结束语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公办高校国有资产来自国家财政支持,而财政的累积来之不易。高校国有资产作为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事业的基础,通过盘活现有资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高校应变革传统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加强基础管理、互惠共享提效率,建立绩效考评与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及时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我国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社会资源的经济效益,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崔长欢,张雯,冯静,等.资产清查后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38.

[2]范维,王麒植.国有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研究——新市场财政学的视角[J].东岳论丛,2019,40(9):184.

[3]古晓艳.高校固定资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6,36(1):260.

[4]崔琳,丁立,陈定江,等.高校资产管理中的物联网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6):258-260.

[5]张玲,陈舒,陈琦,等.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9):252-253.

[6]赵晴,李慧.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20,43(1):140.

[7]赵喜君,王野,孟莹,等.高校仪器设备全周期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1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XY2021ZD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姗姗(1990-),女,广西桂平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固定资产核算、资产管理。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国有资产管理浅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