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2-06-28高文才

学周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是指导语文教学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思想,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也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特从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对地域特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合理选择文化内容、开发特色校本资源、创设特色故事情境等方面,对运用地域特色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特色地域文化;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1-002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1.009

在文化教育日益发展的当下,将特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路径。而对运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激发出特色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使本土文化能够融入语文教学中,从而达到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发展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文化教育的作用逐渐得到了凸显,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能够发挥基础教育领域的文化传承价值,使得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能够承载地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分析语文知识、理解语文概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从而真正将特色文化转化为自身所具备的文化修养,以达到促进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的教育目的[1]。

(二)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创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能够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中增添更多的文化教育元素,让学生不断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拓展文化视野,从而突破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唯教材和唯成绩主义,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二、运用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文化内容,奠定学生的地域文化基础

文化内容是开展特色文化渗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选择适宜的文化内容,学生才能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与特色文化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坚实的文化基础。由此出发,教师应对语文教学主题进行研究,据此引入与教学主题和学生思维特征相契合的特色文化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域文化内容。教师要注重地域文化内容的多元性,选择不同类型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素材,利用这样的特色文化内容,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基础自然能够增强。

为了发挥出地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地域文化基础,教师可合理选择文化内容,摒弃其中与语文课程教学不相符的内容,攫取其中契合学生成长需求以及语文教学要求的部分,将其与语文教学充分地融合,以文化资源包等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构建起特色文化教学体系[2]。

从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教师在选择地域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可从几个环节入手,在展开教学准备时,教师可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规划出具体的教学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广泛地搜集本土的特色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此方式,后续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更为清晰和明了,这也为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待明确语文教学主题后,通过本土文化综合馆、博物馆、地方文化展示馆等多样的特色文本资源储存地,搜集和归纳特色文化资源,以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形式储存教学资源,并将其与语文教学主题融合起来,形成详细的教学规划和方案,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方式,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契合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而学生的地域文化基础也会不断增强,从而真正发挥出文化教育的作用。

(二)开发特色校本资源,强化教学的地域文化渗透

校本资源指的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以及本土教育资源实际状况建设的学校教学资源,而为了强化语文教学的地域文化渗透,开发校本资源成为一个有效的举措。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的真实需求等,利用线下图书馆和线上资源平台等途径,着力开发具备文化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校本资源储备库。在其影响下,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元素日益丰富,学生也能增强自身的文化品格。为了创新语文教学的发展模式、强化语文教学的地域文化渗透,学校和教师可致力于开发特色校本资源,融合地域文化的特色内容,构建起独特的文化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的支持下,不断增强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等核心素养。在实施阶段,学校和教师分别发挥价值和作用,以完备的计划和可行性的方案作为建设校本资源库的载体,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可加大对语文特色文化建设层面的投入,积极引进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学校地域文化图书馆、艺术馆、官方网站等硬件、软件的设备和设施,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促进地域文化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和传播。而从教师方面来说,除在本校内的物质和文化资源中获取特色文化元素,教师也可积极展开建构工作,与校内其他语文教师形成特色文化研究小组,对语文教材、课程内容等进行合理编制,并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文化课程资源,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创设特色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地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开展所有学科学习的前提条件,而在融入特色文化的教学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基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诉求以及义务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故事化的情境成为语文教学中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从语文知识入手,创设兼具趣味性、教育性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准确解读故事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元素,在此情境中,学生既能积累语言素材,也能锻炼语言表达的技能。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对语文文本资源等进行讲解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所以学生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没有得到明显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特色地域语言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特色文化领域内的语言文字,教师可以创设特色故事情境,在不脱离语文教学主题和目标的情况下,积极地引入故事化的教学元素,并使学生成为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主体,让学生在多样的故事中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3]。而为了增强故事情境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作用和价值,教师也要对创设故事情境的流程和环节进行优化,以此达成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阶段性目标,教师可以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提炼出其中能够与地域文化资源相融合的部分进行着重设计。再者,根据提取出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让他们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等不同的语言运用与表达板块,形成文化故事脚本,以此提升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使用语言素材的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演讲、特色朗诵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特色文化故事情境,让学生能够以汉语为语言表达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特色文化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调动和运用能力,真正体现出地域特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而且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搜集资源、编写故事脚本和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语言组织、运用和表达能力,在此背景下,核心素养也真正成为渗透地域文化、开展语文教學活动的指向标。

(四)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所以在渗透特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教师能够将读写结合的思想和教学模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思维、写作思维、逻辑思维等都能得以增强,这也印证了读写结合模式在传承地域文化、落实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的有效作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没有精心设计语文教学计划。因此,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开展特色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计划,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发布特定的阅读和写作主题,引导他们展开专题化的读写活动,让学生在搜集和阅读特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捋顺思维、归纳文本写作思路,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以此落实读写结合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利用这一方式,学生的思维转化速度明显提升,他们也能灵活地使用语文知识应对不同的现实问题。

以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为切入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特色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熟悉的文化环境中感知文本中的文化元素,从而在积累文化素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同时,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教学,让学生将阅读学习中积累的文化素材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从而在写作时利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明显的发展和强化,地域文化也能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起来,进而为构建特色化语文教学模式打下基础。

(五)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增强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素养,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现代教学技术和智能化教学设备的支持,换言之,鉴于审美能力的重要培養价值,为了达成既定的培育目标,教师要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形式呈现地域文化,展示语文知识,让学生在鉴赏分析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的审美素养。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全部重心都放在解读文字、分析字词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所以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就很难实现飞跃性的发展。

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融合特色地域文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现代教学技术,以一种直观和创新的模式展现地域文化和语文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入到审美情境中,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以及语文知识的真谛[4]。教师以地域文化为内容、以信息化课堂为途径,可以在备课阶段对语文课程内容和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二者的融合点,并以此为基础,在线下资源储存库和网络资源平台搜集图片、视频等素材内容,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欣赏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体会地域文化中的美感,并深刻理解语文知识中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等。通过引入现代教学技术的方式,不仅能够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还能够让学生在直观教学手段的支持下不断增强文化审美能力。

(六)组织特色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地域文化修养

特色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特定地域或民族中的文化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特色实践活动。如果想将特色文化渗透在教学中,就必须精心设计和举办文化活动,以此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可以在深度解读实践活动目标、了解地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流程过渡自然、内容翔实细致的文化活动方案,为有序开展活动打下基础。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文化教育中通常都会忽视活动的重要性,而学生的文化修养也就一直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地域文化修养,真正发挥出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教师可以组织特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被动到主动、从接受到探索的学习模式的转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文化需求以及地域文化的特征,确定特色文化的主题,让学生通过亲自走访调查、撰写实地调查报告、开展综合汇报活动等方式完成系统化的特色文化活动,使他们能够将从语文教学中收获的基础知识、技能等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从而在特色文化活动中积累文化素材、提升文化修养。通过以上的方式,学生的地域文化知识储备和语文文化修养都能得到明显的增强。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能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时,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真正将特色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中,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文杰.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与意义[J].中国新通信,2020(5):185.

[2] 李玺贤.地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J].甘肃教育,2020(2):118.

[3] 张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J].文教资料,2019(31):63.

[4] 李艾蓉.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32):45.

作者简介:高文才(1977.11—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挖掘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060)成果论文。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