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率变异性降低相关因素分析

2022-06-27杨玉青王欣彤江磊磊龚帆影杜新芝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负相关时域缺血性

杨玉青,王欣彤,江磊磊,龚帆影,杜新芝

0 引 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约占我国脑卒中的60%~80%,致残、致死率高[1]。AIS与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功能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AIS可使中枢ANS受损;另一方面,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均可影响ANS功能[2]。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现用于评估、监测机体ANS功能最简便的方法。研究认为24 h全部窦性搏动(R-R)间期标准差(SDNN)<100 ms是HRV降低的默认指标,提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常用于预测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3]。尽管众多研究表明AIS常伴有HRV降低,与预后不良相关[4]。然而AIS造成HRV降低的原因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探讨AIS患者HRV下降的相关因素,以便更好了解ANS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为进一步临床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首次AIS患者150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06例,女46例,年龄66(57~75)岁。据患者入院时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参数SDNN是否<100 ms分为观察组(SDNN<100 ms) 71例和对照组(SDNN>100 ms) 79例。观察组:男44例,女27例,年龄为66(59~72)岁,AIS距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时间为7(5~10)d;对照组:男60例,女19例,年龄为66(56~79)岁,AIS距Holter检测时间为8(6~9)d。纳入标准:①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制定的AIS诊断标准;②经头部MRI/CT检查证实为AIS;③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出血性中风、颅内感染、肿瘤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②心肌梗死病史、心脏手术史、严重心力衰竭;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发热、缺氧或其他原因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⑤持续性房颤。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1NL-122-0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临床资料的收集通过电子病例系统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饮酒史等常见危险因素。采集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实验室指标。

1.2.2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接受Mortara 3导同步动态心电图仪检查,分析长时程(24 h) HRV时域参数,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①HRV时域参数包括以下指标:SDNN(ms)是指24 h全部窦性搏动(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ms)是指每5 min窦性搏动(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rMSSD是指全程相邻窦性搏动(R-R)间期差值的均方;pNN50是指相邻窦性搏动(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以%表示,三角指数指全程R-R间期总数与最大R-R间期总数的比值。其中SDNN、SDNN-Index、三角指数降低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pNN50、rMSSD降低与迷走神经功能降低有关[5]。②心律失常主要包括:频发房性早搏:24 h内房性早搏大于300次;房性心动过速:3个以及3个以上房性早搏连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24 h内室性早搏大于500次;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VST):3个以及3个以上室性早搏连续出现,持续小于30 s;室内传导阻滞包括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其他QRS波时限超过120 ms的情况[6]。③ST-T改变包括病程中出现的ST段下移、抬高,T波倒置、低平。

1.2.3 脑梗死面积分级及定位①依据头颅MRI,脑梗死面积分为4级:大面积脑梗死指脑梗死面积超过1个脑叶或50 mm以上;中面积脑梗死指病灶局限一个脑叶,梗死面积31~50 mm;16~30 mm为小面积梗死;<15 mm为腔隙性脑梗死。②脑梗死定位,依据梗死部位分为半球梗死(左侧、右侧、双侧)和脑干梗死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T2DM发生率高、吸烟人数多,HbA1c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性别、SBP、DBP、TG、HDL-C、LDL-C、CK-MB、LDH、高血压史和冠心病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入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HRV时域参数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2组患者AIS距Holter检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NN、SDNN-index、三角指数、rMSSD、pNN5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心率快、NVST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房性及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ST-T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入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RV时域参数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2.3 脑梗死面积分级和部位的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分级和脑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入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分级和脑梗死部位的比较[n(%)]

2.4 HRV相关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NN-index、三角指数与HbA1c呈负相关(P<0.05);pNN50、rMSSD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pNN50与TG呈负相关(P<0.05);HRV各时域参数与血压、血脂、脑梗死面积分级及定位均未见相关(P>0.05)。见表4。

表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RV时域参数相关因素分析

2.5 HRV与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与NVST发生呈负相关(P<0.05),SDNN-index、三角指数、rMSSD、pNN50与NVST发生无相关关系(P>0.05),见表5。

表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RV时域参数与NVST相关关系

3 讨 论

ANS是一个多级、多层次的复杂神经回路,分布广泛,通过控制不同的系统调节机体稳态。ANS功能复杂,直接测量困难,大多是通过诱导自主神经反射,测量靶器官的反应来粗略评估ANS的功能,其中最常用指标是HRV。HRV通过逐次心博间的差异,将心脏窦房结对ANS调节的反应进行了量化,其中时域参数SDNN、SDNN-Index、三角指数降低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3];pNN50、rMSSD降低则提示迷走神经减弱[7]。作为无创性ANS功能评价指标,HRV近年来受到临床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HRV常用于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价心脑血管疾患的预后[8-9]。

AIS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除典型偏瘫、失语等常见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急性期可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是不可逆的心肌损伤,这与ANS功能紊乱密切相关[8]。研究发现缺血性病变累及ANS中枢网络及其通路可造成ANS功能紊乱[10];此外,AIS本身作为“应激源”促发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血清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亦是ANS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2]。同时,ANS功能障碍与AI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引起AIS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史、高血压、T2DM、高血脂亦是ANS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11-12];ANS功能异常促使高血压、T2DM的发展,使得AIS风险增加。因此AIS与ANS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需进一步研究。

现有研究对人类大脑ANS功能的偏侧性意见不一[2],国外研究普遍认为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更易出现心律失常[13],右侧大脑中动脉卒中易出现迷走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亢进[5,14],而一项国内研究表明ANS功能异常与脑梗死部位无关[15],同样本研究亦未发现差异。入组病例数量,梗死面积的大小、合并症,评价HRV的指标不同,均是引起差异的原因。

因此本研究据SDNN是否<100 ms将150例首次AIS患者进行分组,分析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脑梗死面积大小及梗死定位对ANS的影响。研究发现观察组(SDNN<100 ms)患者吸烟史、T2DM病史、HbA1c 水平高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NN-Index、三角指数与HbA1c负相关。T2DM既是AIS高危因素,亦影响ANS的功能。一项荷兰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便出现HRV时域参数下降,T2DM下降更显著,HRV时域参数与HbA1c、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呈线性负相关[16]。另外一项为期60 d的研究发现,短期使用胰岛素优化基础降糖方案,可提高SDNN、pNN50[17]。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伴有T2DM[18],T2DM亦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1],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致ANS损伤[19],ANS功能障碍亦是T2DM的常见并发症,因此在研究AIS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需充分评估T2DM对结果的影响。有研究认为AIS后1个月内的死亡并非是神经源性[20],可能与ANS功能障碍,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有关[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NVST发生率高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NVST发生率与SDNN呈负相关,进一步认证了HRV下降与AIS预后不良有关。

本研究不足之处:为回顾性研究,HRV数据大都是AIS入院15 d内的获得,急性期各种治疗措施包括镇静类药物的使用对研究的影响是未知的。大部分患者慢性疾病用药史比较复杂,对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可控的。与目前大部分研究类似,本研究未能对AIS受累部位进行精确分类,因此多部位脑梗对结果的影响是未知的。

综上所述,T2DM是AIS自主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HbA1c与SDNN、SDNN-Index、三角指数呈负相关。SDNN下降与NVST的发生率增加相关,提示临床施治过程中,需充分考虑T2DM等因素对ANS损伤的影响,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负相关时域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晚霞浅淡少年糖
惠州地区脑卒中发生与天气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频率混叠现象分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两种常用漂浮式风力机平台动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