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CT对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6-26宋红岩张煜楠李世星天津市北辰医院放射科天津3004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4期
关键词:链球菌胸腔积液

宋红岩,张煜楠,李世星(天津市北辰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400)

肺炎属于呼吸道常见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发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及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障碍及食欲减退,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后期出现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1]。病理上肺炎属于患者终末气道,肺泡之间出现炎症反应,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免疫功能损伤,化学因素及药物等原因导致。对于该类疾病需要及时治疗,若治疗方法不当会导致后期出现高热状态,严重影响生命健康[2]。多数患者发病较急,初期表现为轻微呼吸道感染,临床出现呼吸气促及肺部啰音等,由于病原体侵害,最终发展成肺炎。大多研究表明肺炎与病原体感染及过敏反应具有密切联系[3]。支原体肺炎及链球菌肺炎属于肺炎主要类型,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临床由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症状早期表现与流行性感冒相似,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肺炎。同时链球菌肺炎属于混合感染肺炎,容易延长患者成时间,同时引发肺外多系统感染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重症肺炎症状。血清学检测属于支原体肺炎常用诊断工具,但该类诊断方法需花费较多时间配备血清样本,仅能提供回顾性诊断[4]。半数链球菌肺炎患者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因此临床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对临床支原体肺炎和链球菌肺炎进行区分。对于肺炎患者采取胸部CT诊断能够准确评估病情状况,明确区分临床疾病类型,且支原体发生是由间质性病变导致,链球菌发生由肺泡炎导致,需要对此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提高预后。因此,本研究以单一病原体感染的肺炎患者作为对象,探讨胸部CT对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由单一病原体感染的肺炎患者120例,根据病原体种类分成支原体肺炎组和链球菌肺炎组各60例。支原体肺炎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5(45.32±2.34)岁;病程2~13(7.32±2.03)天;临床症状:气促21例、发热(体温>38℃)20例、肺部干湿啰音11例、咳嗽8例。链球菌肺炎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0~68(47.22±2.39)岁;病程3~15(7.11±1.98)天;临床症状:气促23例、发热(体温>38℃)21例、肺部干湿啰音10例、咳嗽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治疗前患者具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2)没有用药过敏史;(3)患者以及家属必须对本研究知情;(4)在治疗过程中意识清晰,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2)有精神疾病;(3)存在免疫系统疾病;(4)有恶性肿瘤疾病;(5)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如肺脓肿、肺栓塞;(6)患者凝血功能异常;(7)存在胸部皮肤感染以及活动性肺结核,存在呼吸道畸形。

1.3 方法 临床CT扫描前所有患者均采集血培养及鼻咽拭子标本,若患者存在胸腔积液和痰液,需要进行革兰氏染色实验进行定量培养,当临床评估患者痰液数据时需要在100倍视野下进行评估,革兰染色白细胞数量超过25,鳞状上皮细胞数量低于10。少数患者需要采用侵入性方法包括支气管镜检查以获得临床标本,使用细菌染色法进行培养。血清样本需要在患者发病初期和间隔1个月后进行收集,采用凝聚试验测量肺炎支原体抗体指标状况。临床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测量,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到肺部底端,扫描时,需要嘱托患者做屏气动作。扫描参数控制在电压120 kv,管电流维持110 mA,重建层厚度维持2 mm,机架旋转时间控制在0.5秒左右,层厚维持5 mm,层距5 mm,若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或肺部出现小结节症状,需采用1 mm左右薄层进行扫描。采用肺窗及纵隔窗观察图像情况,肺窗窗宽1 500 Hu,纵隔窗窗宽450 Hu,窗位维持32 Hu,对患者病变组织部位进行局部放大扫描,层厚与层间距调整为2 mm,当CT平扫后需进行增强扫描处理,完成扫描后需要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分析图像时,需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主治医生进行诊断评估,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判断。若与CT图像出现不一致时,需要多名医生共同讨论,确保最后结果一致,同时明确患者具体病变位置,类型及受累范围,了解患者临床是否出现胸腔积液症状,合并出现淋巴结影和胸腔积液患者应进一步扫描患者机体,记录胸腔积液层后与淋巴结横径指数。其中支原体肺炎患者需从发病到检测时间间隔为七天,链球菌肺炎间隔8天。

1.4 临床观察指标(1)检测后临床指标。包括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结影厚度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等。(2)检测后临床影像表现。包括小叶中心结节,网状或线状影,淋巴结肿大,实变,胸腔积液,支气管壁增厚及磨玻璃影等特征。(3)检测后肺叶受累情况占比。临床需评估肺炎症状为单侧或双侧,确定肺炎密度形式并记录受累肺叶情况。(4)检测后肺内部病变部位影像情况。主要包括无规律肺内实变影及扇形薄片影。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支原体肺炎组患者检查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结影厚度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等均低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临床指标变化(±s)

组别支原体肺炎组链球菌肺炎组t P n 60 60胸腔积液厚度(mm)4.21±1.02 11.21±1.02 5.234 0.021淋巴结结影厚度(mm)5.33±2.01 13.26±1.72 6.521 0.020白细胞计数水平(个/μl)7526.12±125.20 13256.20±265.41 8.526 0.017

2.2 两组患者检查临床影像表现比较 支原体肺炎组检查示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及支气管壁增厚比例高于链球菌肺炎组,实变比例低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相比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查临床影像表现比较[n(%)]

2.3 两组患者检查肺叶受累情况占比比较 支原体肺 炎组患者检查肺叶受累为一叶以上占比显著高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上叶,中叶,下叶等受累情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检查肺叶受累情况占比比较[n(%)]

2.4 两组患者检查肺内部病变部位影像情况比较支原体肺炎患者检查示无规律肺内实变影比例低于链球菌肺炎组,扇形薄片影比例高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检查肺内部病变部位影像情况比较[n(%)]

2.5 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胸部CT表现比较支原体肺炎CT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以及具有小叶中心结节,链球菌肺炎存在胸腔积液以及淋巴结结影厚度增厚。见图1~3。

图1-3 支气管明显增厚,肺实质变,胸腔积液明。淋巴结结影增厚不显著,肺内实质变影

3 讨论

肺炎在呼吸道感染症状中占比较高,主要以飞沫,接触或血液等方式进行传播,多发于春冬两季,肺炎会造成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病变症状,除此之外,还能通过与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导致出现系统性病变现象,甚至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5]。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属于不同病原体引发症状,支原体肺炎由毛细支气管和肺间质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经过X线检测后,呈现下叶及游走性病变现象[6]。链球菌肺炎主要由肺部炎症反应导致,多发生于患者口鼻部位,病原菌在发病时较急,临床出现高热,胸痛等现象,经过X线检测,出现肺部节段阴影现象,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会呈现胸腔积液现象[7]。但两种疾病患者患病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临床难以通过临床表现区分,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为后期制定方案提供依据[8]。

当进行临床诊断,时常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作为参考,通过肺部影像学能够有效提供可靠依据,胸片是评价患者呼吸道感染首要技术支持,但支原体肺炎胸片呈现非特异性状态,诊断准确度较低[9]。影像学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机体无损伤,被临床广泛使用具有一定优势,且与常规胸部影像学比较,CT检测能更加精确提供患者肺部实质详细信息,提高准确性[10]。本研究中,检测后,支原体肺炎组患者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结影厚度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等均低于链球菌肺炎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及支气管壁增厚比例高于链球菌肺炎组(P<0.05),实变比例低于链球菌肺炎组(P<0.05),分析疾病发病表面现象,支原体肺炎与淋球菌肺炎早期均会造成患者呼吸性支气管损伤,导致支气管管壁出现水肿现象,但两种疾病发病原因各不相同,支气管肺炎病理基础为间质性改变现象,最初发生在患者终末和呼吸性气管上皮部位,出现支气管管壁水肿现象,病变区域集中于中,小气道处,在患者进行胸部CT检测中,可发现支气管管壁出现增厚症状[11]。若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经过细小支气管组织向小叶间隔进行扩散,能够导致小叶间隔出现增厚。少数患者也会表现为肺内实变现象,但大多数多呈现片状阴影症状。链球菌肺炎患者主要致病原因是由于细菌侵害患者细菌夹膜,导致肺叶出现充血症状,同时肺部病变组织多集中于肺泡区域,因此临床检测后多呈现网状影现象[12]。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网状影数据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明确CT诊断能够有效检测肺炎,且对于临床症状较为复杂者可联合白细胞计数水平进行诊断。本研究中,支原体肺炎组患者肺叶受累为一叶以上占比显著高于链球菌肺炎组(P<0.05),支原体肺炎患者无规律肺内实变影比例低于链球菌肺炎组(P<0.05),扇形薄片影比例高于链球菌肺炎组(P<0.05),可能是由于支原体肺炎呈现多种形态浸润影症状,常见于肺部下野位置。部分从肺门附近向外扩散,CT检测后显示有明显结节样或肿块型病变部位,肺炎链球菌在侵害肺部后造成白细胞渗出,渗出液向肺部中心扩散会受累整个肺叶。研究表明,胸部CT鉴定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效结合血常规及炎性因子指标等共同评估,有效提高诊断率。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胸部CT对支原体肺炎及链球菌肺炎患者进行诊断,支原体肺炎CT图像特征较为明显,临床结合白细胞计数水平能够提高准确度,同时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及支气管壁增厚症状较为明显,可有效区分支原体肺炎和链球菌肺炎症状。

猜你喜欢

链球菌胸腔积液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B 族链球菌感染对孕妇生产结局的影响分析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关节积液要科学适当地抽掉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海豚链球菌LAMP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