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血液、胆红素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2-06-26孙冬梅徐晓英海安市人民医院产房江苏海安2266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4期
关键词:脐部脐带胆红素

孙冬梅,徐晓英(海安市人民医院产房,江苏 海安 226600)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物质交换和排泄代谢产物的生命通道,胎儿娩出断脐后新生儿建立自主的呼吸循环功能。在第三产程的胎儿娩出后,脐带和胎盘内仍残留有部分血液,可通过子宫收缩和脐带搏动进行生理性输血,增加铁等微量元素和造血肝细胞的含量,提升新生儿造血功能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1]。目前临床上对断脐时间仍有争论,大多研究认为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和产妇的利大于弊[2]。目前临床上对于脐带残端为开放性创面,若发生脐部感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断脐后给予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3]。本研究对近年来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健康产妇采用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观察其对新生儿血液、胆红素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按住院号末尾的单双数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年龄22~35(27.46±3.19)岁;孕周37~41(39.28±1.04)周;临产前血红蛋白(Hb)114~163(135.72±5.49)g/L。对照 组年 龄22~34(27.38±3.16)岁;孕 周37~41(39.34±1.07)周;临 产 前Hb 113~165(135.89±5.46)g/L。(1)入选标准:初产妇,年龄21~35岁;足月单胎、头位,阴道分娩;产妇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产妇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多胎,预测胎儿低体重或巨大儿,胎儿先天性疾病,胎盘和脐带发育异常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早断脐法。待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清除新生儿口腔和呼吸道的羊水等分泌物,使用5%碘伏消毒脐轮和周围皮肤,在10 s内剪断脐带后再消毒脐带残端,使用双气门芯套扎于脐部,脐带卷包扎;继续做好呼吸道清理、擦干、保暖和刺激等措施。每天进1次常规的脐部护理,消毒脐带和更换脐带卷,按需做好相关疾病筛查。观察组采取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待胎儿完全娩出后,将胎儿置于产妇双大腿之间,略低于胎盘5~10 cm,再次清理胎儿呼吸道分泌物,使用干毛巾包裹胎儿。监测脐带搏动情况,待脐带搏动停止后,于胎儿娩出后约90 s钳夹近胎儿侧脐带,两钳间距2~3 cm,断脐后残端使用5%碘伏消毒,在距脐轮1.0 cm处套扎脐带,使脐带残端保留约2.0 cm,将其暴露于空气中待自然干燥,为新生儿做好皮肤清洁和保暖措施。做好脐部护理工作,新生儿沐浴和排泄后,及时清洁和消毒脐带残端及周围皮肤,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直至自然脱落。

1.3 临床观察指标(1)血液指标: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出生后48 h足跟血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2)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新生儿出生后48 h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新生儿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RI)等指标。(3)胆红素指标:于新生儿出生后48 h和72 h使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测定新生儿经皮胆红素(TCB)水平;观察光疗率和光疗时长等指标。(4)新生儿结局指标: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贫血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及新生儿脐部渗血、外翻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出生后48 h足跟血的Hb和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血液指标变化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105 105 Hb(g/L)脐血187.52±14.39 173.86±12.45 6.529 0.018出生后48 h 178.46±13.72 164.73±11.28 6.735 0.016 HCT(%)脐血57.82±4.85 54.73±4.62 6.158 0.023出生后48 h 56.27±4.72 53.09±4.51 6.039 0.025

2.2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48 h的PSV和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DV和RI值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105 105 PSV(cm/s)37.85±5.42 36.07±4.35 6.268 0.021 EDV(cm/s)7.64±2.76 7.58±2.73 0.475 0.328 Vm(cm/s)19.08±5.71 17.26±5.49 5.736 0.028 RI 0.81±0.16 0.83±0.17 1.025 0.37

2.3 两组胆红素指标比较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8 h和72 h的经皮TCB水平、光疗率和光疗时长等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胆红素指标比较

2.4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贫血率、脐带脱落时间和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4],胎盘输血可增加25~35 ml/kg的胎盘血,明显改善新生儿预后。在胎儿娩出后3 min内仍可存在着生理性输血,将胎盘端的血液通过脐带输送给新生儿,能增加血红蛋白和造血干细胞等含量,提高铁元素的储备量,降新生儿血容量不足和贫血等不良后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出生后48 h足跟血的Hb和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增加了新生儿的有效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新生儿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同时也降低了新生儿低血容量和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改善了新生儿的预后,与朱堂玲[5]研究结果一致。

新生儿刚出生时脑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较弱,PSV相对较低,如新生儿的血容量不足,会影响脑血流量和降低对缺血缺氧的适应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脑动脉半径逐渐增粗,脑血流量随之迅速增大,其中PSV与日龄增长的相关性最好,而EDV和RI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同时由于机体的自身代偿性自我保护导致小血管扩张,使得RI减小,降低了脑动脉血压[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48 h的PSV和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DV和RI值无差异(P>0.05),有效改善了新生儿的脑血液灌注状态。晚断脐能明显增加新生儿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和血红蛋白量,改善心血管舒缩功能和氧合功能,从而改善脑血液灌注量,维持脑血流的稳定性,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与林玲等[7]研究结果一致。

过多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胆红素,是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重要因素。晚断脐会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血细胞的破坏造成非结合胆红素过多释放,超过了肝细胞的摄取和代谢能力时,会出现和加重黄疸症状,甚至会诱发NHB。但有研究认为[8],脐带与胎盘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可反射性调节胎盘生理性输血过程,不会异常增加新生儿血容量和诱发NHB。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后各时段的TCB水平、光疗率和光疗时长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提示晚断脐不会增加NHB的风险,安全性较高,与石爽等[9]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贫血率、脐带脱落时间和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提高了围生期的产科安全。随着脑血管调节功能和脑动脉压持续稳定,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因缺血缺氧导致的新生儿窒息和低评分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与林家娟等[10]研究结果一致。大多顺产的新生儿出院时脐带还没有干燥和脱落,居家护理过程中易导致脐带残端感染,甚至威胁新生儿的安全。本研究通过脐带自然干燥法,将脐带残端保留至少2.0 cm,减少了脐带残端渗血、外翻和感染等并发症;将脐带残端暴露可促使水分蒸发,加快脐带自然脱落,与杨昊妍等[1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健康产妇采用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的Hb和HCT水平,改善脑血液灌注量,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不会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提升围生期产科安全。

猜你喜欢

脐部脐带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染毒的脐带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感染性脐炎的局部护理
重视新生儿脐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