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2022-06-26李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成因

李想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在学前期对于幼儿社会发展中的常见心理问题,是大多数都是幼儿在发展历史阶段中必然会经历的现象。攻击性行为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的解读上,严重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成因;策略

导语: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孩子行为问题的重要性。攻击性行为也成为幼儿诸多问题行为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的理论意义是,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早期就开始出现,整个学前期开始迅速增加,并形成较高的稳定性。

一、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具体原因

(一)幼儿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是脑神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小腦发育迟缓会造成的神经传感阻滞,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感觉神经发育滞后,导致孩子的体验愉悦、安全感等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第二是遗传基因的影响。

2.情绪因素。孩子的情绪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孩子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才能逐渐得到控制。所以对于幼儿发展阶段时,其情绪往往比较暴躁。

3.认知因素。幼小的孩子出生后,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有的行为和认知,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发展是有过程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玩耍的时候,可能会很喜欢别人的某样东西,但是别的孩子不愿意交换这个东西。这样会导致孩子,因为这个东西有攻击性的行为。

(二)家庭因素

1.不良家庭观念。第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幼儿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原则地满足,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他们随心所欲,从而养成孩子独占、霸道的习惯。再者是对孩子要求过严,导致逆反心理。

2.家庭教养方式。强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严格执行规则,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规则,父母就会表现出愤怒和不友善,他们很少考虑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对孩子经常的拒绝和排斥会造成孩子的挫折感,从而导致孩子的攻击行为,他们或攻击父母或攻击同伴,以此来发泄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

3.父母的榜样示范。幼儿正处于发育期,各方面还没有定型,既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家长吵架或打罚孩子,就向孩子发展提供了一个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并且通过暗示了孩子学习怎样对待使自己不满意的人的一种方法,从而可以产生攻击性行为。

4.家庭氛围。一个经常吵架、挑三拣四、关系不和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家长之间的冲突关系到孩子的攻击性和犯罪行为,如果孩子经常目睹爸爸打妈妈,孩子就有可能效仿这种行为,转而攻击他人。

(三)院所因素

1.幼儿园教育环境影响

幼儿园不科学的教育环境也可能造成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例如狭窄拥挤的活动发展空间、不科学的榜样示范、玩教具数量不够、缺乏信息安全技术科学的教育教学材料、户外体育活动工作时间不够、教师之间缺乏情绪管理等。

(四)社会因素

1.互联网媒体的影响。随着当今社会媒体的普及,低龄儿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被媒体所左右。再加上现在媒体对于暴力事件的热情越来越高。幼儿所接触到的暴力文化元素也逐渐开始增多。

2.同伴交往关系。在幼儿园里,幼儿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还没有产生“与人分享”的积极心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较弱,可能会因为沟通技巧的欠缺和对物品归属的争议,在同伴之间产生攻击行为。

3.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幼师对孩子的态度,孩子之间形成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或者对孩子采取不公正的对待等都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孩子为了寻求自己心理的平衡,发泄心中的怒火和嫉妒,可能会采取攻击老师更喜欢的孩子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二、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水平,引导幼儿学会归因

教师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学中,教给孩子一些浅显的道理和社会规范,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孩子认识到不允许有攻击性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攻击冲动。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利用幼儿园常规教育发展幼儿,学会用规则约束自己。

(二)帮助幼儿克服攻击性行为,进行强化和移情训练,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成人借助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利时机,使幼儿体会到错误的情绪调节方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帮助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三)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情绪,创造条件合理宣泄

弗洛伊德曾提出,当人的攻击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暴力性的宣泄,因此采取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欲望,是减少攻击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倡导家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实际生活中要提供给孩子适合模仿的榜样,即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回避矛盾,不说脏话,杜绝暴力行为,做到相亲相爱,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

(五)家园合作,促进幼儿改善攻击性行为

教师及时与家长交流,家园共育,树立正确的家庭育儿观念,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强化亲子互动。

(六)加强教师队伍专业性

一是定期开展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研活动,让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其次,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起到抑制作用。最后,老师们要注意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及时更换和注意颜色的选择,提供充足的素材和玩具。

(七)家园合作消除社会因素的影响

幼儿园与家长可以互相进行配合,尽量多播放一些主要含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寓言故事等积极乐观的动画片,或在播放一些含有英雄主义性质的动画片时,家长或教师将故事的行动和后果联系结合起来,引导教育儿童阅读。

结语: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它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幼儿的攻击行为,尽量排除各种影响幼儿攻击性的因素,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