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辅导个案的角度 看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种类及成因

2022-06-25高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心理辅导心理问题

高舒

摘要:以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东华初级中学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学校心理辅导室来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分析法分析229份个案辅导记录,尝试从心理辅导个案的角度探究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情绪问题、学习问题、同伴交往和家庭问题是高中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同时,失眠、抑郁症同样困扰着高中生,不少学生甚至出现极端想法和行为,可见高中生心理健康需要引起教育者关注。尝试从青少年心理发展以及成长环境等角度初步探究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给予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一些建议。

关键词:心理辅导;心理问题;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9-0023-05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生未能按时开学,改为在家上网课,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作为高中心理教师,我们可以发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数量近年来不断攀升,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学生们的心理越来越脆弱,遇到挫折不堪一击,很多学生有情绪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抑郁了。这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遇到的新挑战,我们不只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开始学习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走出心理阴霾,积极生活。

翻阅国内有关高中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大部分研究均围绕问卷调查展开,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出目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种类,依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而从实际的个案辅导中去调查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非常少,甚至是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当然很多研究者针对个案的研究对象是个别学生,而非针对近期开展的辅导个案开展全面的探究。

为此,本次研究尝试从心理辅导教师接受的个案辅导案例中探究本校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尝试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是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东华初级中学三个年级中主动到心理辅导室求助,并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法

对来访的每位学生进行编码,通过定性分析法分析来访学生的辅导记录,归纳出学生目前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扰,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2.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心理辅导中学生求助的心理问题种类进行分析和统计,揭示高中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三)研究程序

1.心理教师在日常的心理辅导过程中详细记录来访学生求助的问题以及辅导过程。

2.整理和分析三个年级来访学生的心理辅导记录,归纳与统计学生的心理问题种类。

3.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心理辅导记录和效果反馈,结合日常教师与学生的聊天和观察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并尝试给出对策。

三、研究结果

(一)来访学生的基本信息

从表1可以看出,2020-2021学年来访人数为229人,其中高一年级68人,高二年级85人,高三年级76人。男生66人,女生163人,可见女生主动求助的人数显著多于男生。

(二)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种类

把来访学生的问题分为同伴关系、情感问题、家庭问题、自卑心理、学习问题、手机问题、师生交往、情绪困扰、生涯发展、环境适应、个性问题、睡眠问题、心理创伤、神经症和精神疾病(包含抑郁症)、极端行为和想法15个问题种类。

接着对来访的每一位学生进行编码,对现有的个案辅导记录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来访者的求助愿望归纳每一位来访者存在哪一方面的问题。有些来访者的核心问题就是学习问题,有些来访者除了学习问题之外,还有同伴交往或者情感问题,学生拥有和求助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

最后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图1所示:来访学生求助的问题最多集中在情绪困扰、学习问题、同伴关系、家庭问题这四个方面,另外,青春期情感问题也是不少学生会遇到的困扰。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自己具有睡眠问题、神经症、精神疾病(主要是抑郁症),最令人担忧的是具有极端行为和想法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是高危学生,他们之中有部分同学存在强烈的自杀意念,甚至实施过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迫切需要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密切留意和观察。显然这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超出心理教师的辅导范围,需要转介到专业机构接受更为专业的评估与治疗。

(三)高中生心理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求助的心理问题种类之间的相关性:同伴关系与自卑心理、个性问题、心理创伤正相关,这意味着学生具有同伴交往的困扰时,学生很大可能具有自卑和个性方面的困扰,甚至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受过伤害,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师生交往与手机问题正相关,师生矛盾往往产生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由于班主任需要管理学生,例如手機问题导致的师生冲突尤为突出;情绪困扰与学习问题、生涯发展负相关,关心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学生更少为情绪所困;睡眠问题与环境适应、精神疾患(主要是抑郁症)、极端行为和想法正相关,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往往存在环境适应不良、睡眠障碍和极端行为。

四、讨论与分析

(一)青春期是情绪发展的脆弱时期

从辅导个案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来访学生最突出的是情绪困扰,大部分学生因为情绪困扰求助,希望辅导教师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心情。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负面情绪的区分并不像20多岁的青年和成年人那么清晰,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情绪发展的脆弱时期。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受身体激素和心理内在冲突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表现相当强烈,情绪起伏大,前一秒可能还是情绪高涨,热情洋溢,后一秒就变得低落消沉、默不作声,这些情绪是难以控制的。

这个时期的学生非常敏感和脆弱,一旦在学业和人际等方面遇到不满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最常见的就是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将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没有得到合理宣泄,长期积压内心的情绪,就有可能进一步导致高中生抑郁症和极端行为的产生。

(二)同伴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个案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高中生非常重视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的建立。高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他们非常重视同伴交往,愿意与年龄相仿的同学、朋友交往,而且关系密切,许多心事和秘密宁肯告诉朋友也不对父母长辈讲。他们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渴望与同伴保持一致,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支持、安全感和归属感。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而学生们一旦与同学、朋友、恋人之间相处出现矛盾和分歧时,他们就会非常难过和悲伤,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同伴关系长期处理不好,融入不了班级生活的学生往往会体会到深深的孤独感,从而开始封闭自我,拒绝人际交往。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因为同伴交往中遭遇过伤害或暴力对待从而产生心理阴影,造成心理创伤,很难正常与同龄人交往相处。我们还发现,遭遇心理创伤或者被同伴拒绝的学生往往更为自卑和敏感。

(三)高中阶段学业问题非常普遍

对于高中生来说,有着高考压力,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学习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具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能主动求助,但根据以往的心理测评结果,70%的学生具有学习困扰,学习问题是高中阶段学生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本校学生而言,学生基础不扎实,成绩普遍不理想,在学业上具有自卑心理,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具有厌学心理,然而这部分学生很少主动到辅导室求助。来辅导室求助学习问题的学生更多是由于自己对学业有一定的追求,渴望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期待辅导教师能帮自己解开一些学习困扰。因此,我们发现相关分析之中,学习辅导与家庭问题和情绪困扰存在负相关,可见这部分学生是遵循自我发展的健康咨询,咨询学习方面问题的学生更少在家庭和情绪方面存在困扰,心理更为健康。而有家庭困扰和情绪困扰的学生往往很少与辅导教师探索学习问题,由于学生大部分精力需要应对自己糟糕的情绪和家庭的困境,很难再有精力来应对学习,对学习往往力不从心。

(四)家庭问题是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根源

在个案辅导中,我们发现原生家庭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家庭结构、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愉快的家庭氛围和家长自身良好的健康心理是家庭环境的关键。而孩子在糟糕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的心智发展往往会受到影响,造成他在学业和同伴相处中存在问题。糟糕的亲子关系会造成孩子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让孩子与父母对抗,逆反心理严重,甚至离家出走和产生过激行为。辅导中我们发现患抑郁症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往往存在睡眠障碍和一些自我伤害的行为,是高危学生,超出心理辅导教师的辅导范畴。

在家校沟通中我们发现,这类具有抑郁倾向的孩子很多在小时候并没有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是生活在老家或者寄养在亲戚家里长大,亲子关系淡漠,孩子成长中遇到很多问题也不会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以及没有健康的情绪宣泄口导致很多孩子慢慢患上抑郁症。

五、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从辅导个案的角度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学生目前主要存在学习、人际和家庭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有可能给学生造成情绪困扰。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本研究尝试给予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一些建议,更好地协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解决心理困扰。

(一 )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1.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

当学生遇到学习、人际、家庭等方面的困扰时往往会出现情绪问题,而我们教师往往过度关注行为和结果忽视了学生的情绪。

第一,教师要学会运用积极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运用同理、接纳和真诚等原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平复自己的内心,处理好负面情绪;

第二,当学生与教师的管理发生冲突时,教师必须要耐心帮助他处理好情绪再进行沟通,不与情绪中的学生探讨问题,避免做无用功和激化矛盾;

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关注情绪异常的学生,这类学生可能正承受着一些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没有解决可能导致他们的极端行为和想法,教师需要协助学生顺利度过危机。

2.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

当学生出现上课睡觉、谈恋爱、玩手机等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行为时,我们不能只盯着一些行为表象跟学生讨论,并用惩罚、叫家长等方式逼学生就范,这样做往往问题没有解决还影响了师生关系。例如学生课堂上喜欢睡觉的原因有很多种,他可能是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进度,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还可能是手机成瘾导致睡眠不足,我们需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这么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从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改善行为。

3.重视家校之间的沟通

不少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跟原生家庭有关系,例如某位学生在班级里面不受欢迎,最近情绪低落,出现厌学,深入探究会发现学生非常敏感多疑,总觉得别人不喜欢她,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而她这种自卑来源于父母对她的教育比较严苛,成长过程中从未有过肯定,经常遭受父母语言的打压,父母关系也不太好。

处理学生的人际问题并不能只是对学生本人做工作,一定要联合家庭的力量,告知父母孩子的自卑心理,渴望被接纳的心理需求,帮助父母认识到自己常常打压孩子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只有家校联合,父母作出适当调整,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二)对学生家长的建议

1.尊重并接纳孩子,减少控制和打压

从众多案例中,我们发现亲子沟通有障碍和冲突的家庭中,有两个现象:一个是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拥有强烈的控制欲,不尊重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另外一个是父母不接纳孩子,喜欢批评打压甚至恐吓羞辱自己的孩子。

案例中,有不少父亲害怕女儿谈恋爱出事,于是限制女儿周末外出,监控孩子;有妈妈认为孩子十八岁之前不应该有隐私,私自翻阅孩子手机并删除孩子好友;还有些父母私下给孩子报补习班强迫孩子学习等。总之,当父母与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听从自己的建议,甚至运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安排。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根本不接纳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拥有过高的期待并经常批评、指责、打压,导致孩子没有自信并误认为父母根本不爱自己。不被自己的父母接纳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种创伤,导致他们在学业、人际方面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成人感”比较强烈,她们自尊心比较强,需要更多的人尊重自己,考虑自己的想法,因此,父母再采用孩子小时候专制的教育方法会适得其反,还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糟糕,影响亲子感情,无法解决问题。同时他们对自我更为关注,会因为他人的负责评价而失去自信。因此,建议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生命动力,而不是打压孩子,直到孩子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2.正确看待成绩,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大部分父母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和学校表现,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绪,一部分父母认为学习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学习不好就意味着孩子是一个“失败者”,于是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案例中很多学生表示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在自己遇到问题向父母表达烦恼时,父母通常会用一句话回应她们,那就是:“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比如,学生人际交往不顺,父母会说:“别人都没有遇到排斥,就你有,你应该好好考虑自己身上的问题。”于是,孩子再也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困扰和内心世界。父母也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父母只需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试着接纳他们而不是责怪他们,尝试帮助她们分析问题,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亲子之间就会建立良好关系,孩子往往也容易拥有健康的心理。

3.关注自己身心健康,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父母之间如果存在沟通障碍,常常吵架或者从不说话,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包括与另一半保持一致,有些孩子的问题跟母亲或者父母的情绪有关。一旦父母的情绪处理好了,孩子的问题就消失了。因此,建议父母首先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经营好夫妻关系,孩子往往也容易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疫情的出现,不少家庭承受了一些经济方面的压力。在学校一些辅导案例中发现,有部分家长把家庭经济压力转述给了孩子,常常在孩子面前流露消极悲观的想法,如“我们家没钱了”“我们家现在很穷”“你读书花了很多钱”等,这些话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考不好就是对不起父母,不但影响孩子正常学习还导致孩子拥有情绪问题。因此,建议父母也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把成人的压力传递给孩子。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心理辅导心理问题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