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用药指导对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2-06-24陈小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病依从性家属

陈小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加,在此种情况下,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此类患者多伴有恐惧、焦虑等一些不良情绪,一些患者甚至会对外界产生敌对情绪,疾病本身不仅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感治疗、抗拒治疗的情况,影响治疗进程和治疗效果[1-2]。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意志力、精神状态均和思维方式均有别人其他患者,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则需要充分考虑此类患者的实际情况[3]。而如何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成为了临床关注和研究的关键话题。合理用药指导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用药指导服务,让患者接受更加系统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现将本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10例作为主要对象,进一步探究合理用药指导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精神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5例。观察组:男28例,占比50.91%,女27例,占比49.09%;年龄最小24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3.51±2.8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6.32±1.18)年;精神分裂症17例,焦虑症15例,抑郁症13例,双相情感障碍8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26例,占比47.27%,女29例,占比52.73%;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年龄(43.62±2.74)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6.87±1.25)年;精神分裂症16例,焦虑症16例,抑郁症14例,双相情感障碍7例,其他2例。通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表示知情和同意,自愿参与研究,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精神病,符合精神类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入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完整,并且患者的各项诊疗信息均正确且完善;(3)对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家属在了解了目的、过程的基础上,明确表示是自愿参与到研究中,患者和家属均具备知情权。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2)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用药次数、剂量、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等,对用药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观察组实施合理用药指导:首先调查了解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具体原因,而后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在患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耐心的向患者介绍导致精神病的具体原因,以及临床已经颇为成熟且有效的治疗手段,让患者深刻的认知到遵医嘱坚持用药的重要性[5-6]。同时,医务人员传授患者家属心理诱导知识,通过语言暗示、转移注意力等形式缓和患者的情绪,与患者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7]。此外,医务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参与,给予患者精神鼓励和支持,同时监督患者用药。向患者家属说明坚持用药对于控制患者病情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家属介绍每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让患者家属明确了解使用治疗药物的使用禁忌,从而充分发挥家属在用药治疗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性作用。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和干预后两个时间段评价患者对于用药的依从性情况,评价依从性时使用的问卷是依从性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百分制的评估方法,如果所得分数越接近于100分,就说明患者对于用药治疗体现出的依从性越好[8-9]。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总分是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10]。

于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主要评估工具,问卷中包括关于治疗的10项问题,若患者家属对其中8~10项内容表示认可,则计为非常满意[11];若患者家属对其中4~7项表示认可,则计为满意;若患者家属对其中0~3项表示认可,则计为不满意。对两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计算,并进行组间比较。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 23.0,计量资料以()表示,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提高,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n=55) 62.53±3.37 88.89±3.21 42.004 0.000对照组(n=55) 62.14±3.08 74.48±3.16 22.419 0.000 t值 0.634 23.725 - -P值 0.528 0.000 -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改善,而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n=55) 58.82±3.66 87.47±3.54 41.728 0.000对照组(n=55) 58.74±3.61 67.44±3.05 13.652 0.000 t值 0.115 31.790 - -P值 0.908 0.000 - -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经满意度评估,观察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可达到96.36%,而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仅为83.64%,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导致精神病患者出现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患者主观上并不承认自己有病[12]。精神病患者发病主要是因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的精神活动异常,精神病患者的自知力较常人低,对于自身情况的判断也更容易出现偏差,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是病态的[13]。由于患者否认自身的病情,因此认为不需要用药治疗,且对于要求自己用药的医护人员和家属容易产生敌对情绪。第二,部分精神病患者存在被迫害妄想症,认为医护人员提供的药物治疗是迫害自己的借口,医护人员或家属让自己服用的药物是毒药,因此,患者的抵抗情绪颇为强烈,导致其用药依从性差[14]。第三,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精神病类药物对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均容易产生一定影响,用药期间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复杂的不良情绪症状,例如头晕、乏力、坐立不安等,从而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5]。一些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而拒绝用药。第四,对治疗效果持续怀疑态度。部分精神病患者认为精神病是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加上部分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后仍未获得显著的疗效,因此更容易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治疗信心缺乏,从而加重了患者的抵触感和抗拒感,影响用药依从性。

本次研究比较了常规治疗与合理用药指导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经实施合理用药指导的精神病患者,其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从干预前的(62.53±3.37)分提高至干预后的(88.89±3.21)分,这说明通过实施合理用药指导,精神病患者对于用药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治疗效果。其次,经实施合理用药指导的精神病患者,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干预前的(58.82±3.66)分提高至干预后的(87.47±3.54)分,可见合理用药指导在保障了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治疗效果,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最后,通过评估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提示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更高,可见合理用药指导得到了患者家属的主观认可,这对于合理用药指导的进一步应用是有积极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对于精神正常的患者或对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而言,若要保障治疗干预效果,医务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掌握患者的基础情况,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并明确导致精神病患者出现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和具体原因,而后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和用药指导。显然,常规治疗难以满足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用药需求,缺乏对个体特征的针对性治疗,并不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合理用药指导的制定和实施均建立在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之上,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情绪特征、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具体原因,而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16]。医务人员要着重向患者说明拒绝用药以及配合医护人员用药的危害,让患者从主观上意识到不配合用药会导致病情继续恶化、病症加重,对患者自身造成伤害,同时也影响家人的生活。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让患者意识到生病并非耻辱之事,消除患者的耻辱感和对家庭的罪恶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鼓励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的用药指导工作中,家属对于患者而言是亲近之人,家属的关心与鼓励也可以给患者足够的信心与勇气面对疾病和治疗,为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重要保障[17]。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接受合理用药指导的优势突出,通过实施合理用药指导一方面能够让患者对用药和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合理用药指导也获得了家属的接受与认可,故合理用药指导在临床上具备借鉴和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病依从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完形填空专练(五)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精神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都有精神病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