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6-24莫塔娜陈锦凤陈冬桂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造口根治术直肠癌

莫塔娜,陈锦凤,陈冬桂

(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内科,广东 雷州 524200)

0 引言

直肠癌属于一种消化道肿瘤,患病者在早期并无特殊的表现,但随着病灶的生长会直接造成患者排便习惯的改变,如血便、腹泻、便秘和里急后重感等,甚至会伴随着的肿瘤细胞的转移,对患者尿道、阴道以及膀胱等周围组织器官均会造成侵袭,进而引发尿路刺激等症状[1]。目前,临床对于直肠癌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和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更以根治术最为常见。但在手术过程中,为降低肿瘤复发率,在切除病灶时需连带患者肛门和周围组织一并切除,并在左下腹做一永久性结肠造口,直接导致患者正常的生理排泄通道发生改变,造成患者情绪低迷,怯于社会正常交往,此外,加之造口护理不当更易引发相应的并发症,更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还需加强护理干预。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更多的是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单向干预,忽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得患者术后并发症频发,对造口适应水平低下,进而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而协同护理是一种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并临床多种慢性疾病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显著作用[2]。因此,本研究对31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观察其与常规护理在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外科学》诊断标准[3];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且术后需留置造口;③患者均已成年,在知情的前提下自觉履行知情文书;④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排除标准:①无须留置造口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难以耐受手术治疗;④追踪随访困难;⑤临床资料不完整。采用分层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1)。该项研究的开展已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术前宣教、肠道准备,术后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导管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实验组

协同护理模式:(1)护理计划的制定:详细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邀请患者、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方案的讨论,结合患者的需求,制定详细、全面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目标,同时在充分考量现阶段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协商设计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此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方案。(2)护理方案的具体实施:①在患者术后给予相应的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状态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等,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②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直肠癌的相关知识,采用视频、图片和宣传手册等方式讲解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症状表现、具体治疗措施、手术治疗的大致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预期效果等,同时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健康知识培训和指导,教会患者正确应对和处理并发症;待患者术后由护理人员亲自示范造口袋的更换和护理步骤,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操作,提出并纠正其不规范的操作;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由营养师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饮食的喜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其中术后前3d给予无渣食物,术后1周给予半流质少渣食物,并且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无刺激、易消化和高蛋白的食物,禁止食用豆制品等易产气的食物,严防腹泻的发生;④加强患者手术切口和造口的护理,密切观察是否存在红、肿、热、痛等症状,观察是否存在组织液的渗出等,积极预防切口感染和裂开;同时还需观察患者造口周围的皮肤,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腹痛情况,严防造口坏死或肠瘘现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包含自我护理技能(12条细则)、自我责任感(6条细则)、自我概念(8条细则)和健康知识水平(17条细则)在内的四个维度,均采用0~4分五级评分法进行评价,0分表示非常不像我、4分表示非常像我,总分为0~172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评分差异[4]。另外于相同时间段采用中文版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评价其的心理适应水平,依次分为正性、负性和社会生活情绪三个维度,共计2项内容,评分范围在0~80分,分值越高表示适应水平越高,比较两组评分差异[5]。同时记录患者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包括疼痛、出血、变色、侵蚀和组织增生等,比较两组发生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年龄、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年龄、ESCA评分和OAI-20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病理类型等等级资料行Wilcoxon秩和检验,以n表示。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ESCA评分和OAI-20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ESCA和OAI-20评分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ESCA评分和OAI-20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ESCA评分和OAI-20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造口皮肤并发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造口皮肤并发症比较[n(%)]

3 结论

经调查显示[6],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属于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并且根据患者癌变位置的不同,直肠癌还可分为低位直肠癌、中位直肠癌和高位直肠癌三种类型,其中低位直肠癌占总数的75%以上,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目前,直肠癌根治术是低位直肠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甚至在手术过程中为减少癌症的复发,会将肛门及其周围组织与病灶一起切除,并在左下腹做一永久性造口,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加之缺乏对造口相关知识的了解,更易引发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并发症,加剧患者的痛苦,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

经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其ESCA和OAI-2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李芬丽等[7]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适应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可以发现[8],协同护理模式可以通过有限的护理人力最大程度地激发患者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护理技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责任感。不仅如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以全面优化患者的护理程序,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协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有更多的参与感,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还为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留置永久性造口的患者而言,该护理模式还可以使其掌握更多的造口自我护理技巧,熟练地处理造口的问题,维护造口皮肤的完整性,减少并发症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水平。本研究结果证实[9-1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史俊丽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足以证实,协同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适应水平,减少造口皮肤并发症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造口根治术直肠癌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RIO 身体评估工具包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