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治疗青年女性心悸的临床效果

2022-06-24张桢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电洛尔美托

张桢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科,北京 100016)

0 引言

随着社会及家庭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美托洛尔是一种常见的β受体阻断剂,无部分激动活性(PAA),无膜稳定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律失常、降低血浆肾素活性等;稳心颗粒为临床常用中成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临床应用实践证明其对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导致的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胸痛,以及心电检查中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的患者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3-4]。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器质性病变以外,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等导致的心律失常也日渐多发[1-2]。但是当前西医临床用于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及导管消融等措施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效果有待验证,且过度医疗、不良反应等也易对年轻患者完成负面的影响。本文即在综合考虑青年女性心悸患者病因、病机以及社会家庭因素等的前提下,评估中成药稳心颗粒联合西药美托洛尔治疗其心悸症状的临床效果,为该症的有效缓解与长期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12月,纳入我院接诊的心悸患者100例(均为18-35岁的青年女性),并随机均分为两组。患者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且均已经临床检查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颅内感染、血糖异常、内分泌紊乱、美尼尔综合征等干扰症,除外妊娠,排除药物过敏史者、无法完成正常交流者以及不能配合随访12个月的患者。两组患者经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研究组平均年龄(27.2±4.9)岁,发病时间(6.3±1.9)月。对照组平均年龄(27.5±5.1)岁,发病时间(6.5±2.1)月。两组年龄组成、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础资料未见显著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33021)每次25mg、1日3次,连用8周。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一次一袋,开水冲服,1日3次,连用8周。用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随访。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周、4周、8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至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监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刻患者的心率、心电情况;比较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显效即患者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即心悸等症状仍然存在,但得到明显缓解或出现频率明显降低。

1.4 统计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复发情况

治疗2周时治疗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6.0%;44.0%),但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至治疗周期结束,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周期内,研究组共出现复发15人次(累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人次(累计)(P<0.05),见表1、表2。

表1 临床治疗有效率[n(%)]

表2 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累计人次)

2.2 治疗前后心率及心电变化情况

如表3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自觉心悸发作情况及早搏发生情况等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数值均有降低,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开始缓解,但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对研究组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个月,与治疗8周后相比,研究组平均心率、自觉心悸发作频率及早搏发生率未出现显著升高,但对照组三项指标均出现回升(P<0.05)。

表3 治疗前后心率及心电变化情况(,cm/s)

表3 治疗前后心率及心电变化情况(,cm/s)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接受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少量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头痛、恶心烧心、皮疹、瘙痒、乏力、嗜睡等,其中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12.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青年女性多气血亏虚,中气不足,且由于压力、环境变化且思虑过甚等原因,发生心悸症状后易于复发,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中医体质,从而从根本上医治心悸是临床医生需要考虑的重点[1-2]。稳心颗粒和酒石酸美托洛尔都是临床治疗心慌心悸、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得到了临床大量样本的验证[2-5],但专门针对于青年女性心悸患者的研究数据相对较少。本文即针对一定数量的青年女性心悸患者实施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并观察中远期疗效。

结果显示,对于青年女性心悸患者,两种药物的叠加效应较为明显,研究组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截至停药后12个月仍能将复发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P<0.05),且同此前的文献一致,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3-5]。在一项涉及104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研究中,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效果显著且安全性理想,改善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如RCAI、PV、血沉(ESR)、红细胞比积(HCT)及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间期R-R差的均方根(rMSSD)等[4]。王思燕[5]则发现这一类药物组合有助于改善患者骨质血供,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在一项针对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中,22篇文献的研究结论指示了稳心颗粒的确切疗效,考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24h动态心电图、不良反应等[3]。以上利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心慌心悸的疗效研究虽与本文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并未对患者群体进行细分。郑璇等[6]分析了心悸人群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动态心电图的异同,结果发现中老年组(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的心悸发生率高于青年组(1839岁,P<0.05),且中老年女性的心悸发生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男性(P<0.05);中老年心悸患者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也高于青年患者(P<0.05),平均心率、24h内SDNN、SDANN、全部R-R间期相邻间期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等均低于青年患者,体现出了患者年龄增大,其心悸发生率及心律失常检出率也随之明显升高,而心率变异性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则逐渐减小,另外,部分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虽然未发现明显异常,但心率变异性分析提示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有研究选择关注了更年期女性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证实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更年期患者的心慌心悸治疗方案具有其特殊性[7]。综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患者应予以区别对待,定制适宜的治疗方案。

心悸有多种诱发因素,且一旦出现不易恢复,根治难度较大[1-2]。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均属于心律失常的范畴,可按照不同的发生部位、心率、发生机制分型[8]。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各方面压力的提升,15-44岁的青年(WHO2017年标准)心律失常患者逐年增多,且该类型患者群体在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方面有诸多特点,中医学理论认为心律失常多由情志波动及身体劳累诱发,中医药对其治疗确有佳效[1,8]。本文选择关注了生理健康的青年女性心悸患者群体,在排除了其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选择去更多地关注该患者群体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以及“双心治疗”[1,8]。来自学业、事业、经济及家庭的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晚睡、高糖饮食、烟酒、久坐不动等,不仅累积性地造成了青年女性的亚健康体质,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9]。将针对960例患者的调查问卷的结果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女性、高龄、超重和肥胖、高等学历、吸烟、饮酒、咖啡摄入、睡眠质量低、合并慢性病个数等均为室性早搏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且此类患者的中医体质多为气滞(100次)、痰热(81次)、血淤(75次)、气虚(58)为主,同时表现为阴虚、血虚、水饮、阳虚等症的患者,其中两种证素组合出现的患者有105例,频率高于三种证素组合出现(48例)以及其他情况[9]。稳心颗粒的组方为党参、黄精、三七、琥珀与甘松,其中的有效成分如党参苷、党参碱、三七皂苷、三七黄酮等益气、安神、散瘀[1-2],在生理层面缓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也随着治疗进程的持续改善了患者的体质,并起到了宁神静气的作用,促进了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改观。除了稳心颗粒,还有研究者对其他中成药,如调肝定悸颗粒对肝郁火化型室性期前收缩等的治疗效果,发现其可以明显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次数[10]。益气养阴法用于室性早搏也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同样说明中医体质调养的有效性[11-12]。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研究热点分析显示,离子通道是当前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热点[13]。

本文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果,稳心颗粒的加入可显著提升美托洛尔的短期疗效,并在12个月内有效减少复发,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联合疗法的优越性。关于心慌心悸、心律失常的诊断及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24-hourambulatory monitoring,AECG)是较为常用的手段,其对于普通心电图难以捕捉的心电异常具有良好的记录效果,临床上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72h动态心电记录等。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可以记录SDNN、rMSSD、pNN50、平均心率、最高及最低心率等重要心电信息[10],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辅导患者建立自我监测的良好保健习惯也对治疗过程有着积极的意义。室性早搏发作最频繁的时间段是6-7时和11-12时,即卯时和午时[9],因此,养成规律作息、适当安排起居也是临床医生应向患者予以强调的医嘱。

综上所述,本文结果显示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与稳心颗粒是一种效果良好且经济的心悸治疗手段,用于治疗青年女性心悸症状效果理想且更为持久,且未明显增加单独服用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然而,本文仅入组100例青年女性心悸患者,后续可以扩大临床样本规模从而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心电洛尔美托
基于融合模糊聚类算法的异常心电多频段弱信号快速捕捉方法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卡片式智能心电采集仪
“声名大噪”的跑步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