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

2022-06-24曹子芬刘如锋邓小雅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灌肠肠梗阻

曹子芬,刘如锋,邓小雅

(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廉江 524400)

0 引言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消能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排气停止等,若不及时给予相对应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时术后面临发生再次梗阻的风险,因此,内科治疗显得十分重要[1]。临床通常给予患者灌肠治疗辅以禁食、禁水、胃肠减压,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但传统治疗无法有效对小肠进行减压[2]。生长抑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物质,能够降低机体内血浆中的内毒素含量,刺激T细胞增生[3]。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或许可产生协同效应。本研究将其应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旨在探讨其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5~61岁,平均(47.36±1.20)岁;病程5~10d,平均(7.21±1.17)d。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6~61岁,平均(47.39±1.26)岁;病程5~10d,平均(7.35±1.04)d。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腹部立位平片检查证实患者为不完全性肠梗阻[4];②近期有腹部手术史;③患者有腹胀、肛门排气停止等不良症状;④经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患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②合并恶性肿瘤;③严重心、肝、肾等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灌肠治疗,患双腿屈膝,将衣裤拖至膝盖处,保证膝部与臀部均与床边平行。通过将传统的肥皂水混合液,挂至输液架上,灌肠袋内的液体需要距离肛门30cm左右,将其连接至肛管,在灌注前使用石蜡油润滑肛肠管,将肛管内的残留气体排出,打开灌肠袋关闭调节器,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生长抑素(武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59123 250μg/瓶)。每支冻干剂用1mL生理盐水溶液溶解,静脉给药,输液量调节在每小时0.25mg。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24h。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及免疫水平的发生情况。

1.3.1 4周后治疗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肛门排气排便好转,无不良症状。有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肛门排气排便明显好转,腹胀症状有改善。无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4h内仍未恢复排气排便。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

1.3.2 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胃肠减压量、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1.3.3 血清炎症指标

抽取3mL的静脉血,时间点选择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第二天,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3.4 免疫因子

抽取3mL的静脉血,时间点选择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第二天,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总体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胃肠减压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对比()

注:*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

2.4 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指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指标对比()

表4 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指标对比()

注:*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

3 讨论

不完全肠梗阻不仅会导致患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改变,同时会使得各组织器官发生紊乱。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腹胀腹泻的病史,同时起病较为隐匿,即使出现不良的临床症状也不会引起患的重视,因此容易造成医生的误诊,使得肠道发生恶性循环[6]。临床通常予以灌肠治疗,不仅能够达到润滑肠道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减少,但对于胃肠减压及炎症水平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7]。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较为关键。

生长抑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所组成的脑肠肽,能够抑制机体中垂体生长抑素的下丘脑激素[8]。同时此种激素在患者的胃肠道黏膜细胞仪及其他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同时存在,能够抑制胃肠液及胰液的分泌,促进机体中胆汁的排出,使得肠管中的肿胀度降低,减少肠腔中的压力,从而恢复肠管的静脉回流,减轻肠壁出现的水肿及充血,减轻梗阻的症状。其次生长抑素能够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的水平,刺激T细胞的增生,降低内毒素在机体中的含量,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9]。联合灌肠治疗,通过将液体混合灌入肛肠中,使得在肠道中积聚的粪便能够与混合液充分融合,刺激肠道,达到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中总体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表明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可提高对于不完全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生长抑素具有天然的药理作用,能够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机体中水电解质的吸收,改善肠壁中的血液循环,恢复肠壁中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能够有效地稳定肠道黏膜,维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修复黏膜上皮细胞,减少机体中内毒素的吸收,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与修复具有良好的作用[10]。联合灌肠时当溶液到达肠腔后,具有一定的渗透压,使肠道中的水分不被吸收,机械性地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灌肠对于肠道具有一定的压力,不仅能够软化粪便,同时能够刺激肠壁的蠕动,提高治疗效果[11]。

本研究中,观察组胃肠减压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可有效减少胃肠减压量缩短不良反应的时间及住院时长。生长抑素能够促进肠壁的血液循环,保持黏膜的稳定,降低血液循环中内毒素的水平,联合灌肠保护肠道黏膜上皮,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有效打破肠梗阻引起的恶性循环,减轻腹腔压力[12]。联合灌肠,使得灌肠袋中的水分能够通过肠壁的吸收软化粪便,同时引起神经性的排便反射,从而促进大便的排出,达到治疗便秘的作用。蒋壮志的研究显示[13],若使用大量的开塞露急性灌肠,部分患者可能会由于开塞露的浓度过高导致肠道蠕动突然加速,从而出现肠道的不适,或者因浓度过高导致开塞露未排干净,高浓度持续性的刺激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采取肥皂水联合生理盐水进行灌肠,减少液体对于肠腔的压力。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炎症水平。生长抑素联合常规灌肠治疗能够减少消化液在体内的中的大量积聚,促进肠壁血液中的恢复,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机体中炎症的消退,其次研究还发现,生长抑素对于肠壁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细胞具有保护活性,从而抑制机体中炎症介质的释放[14]。

免疫指标中IgM、IgG、IgA能够评估不完全梗阻患者机体免疫水平的恢复。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指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可有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生长抑素联合灌肠可减少消化道中分泌液的刺激,促进肠管血运正常的运转,减轻肠管压力,进一步改善肠梗阻发生的不良症状[15];其次生长抑素能够通过激活非酶学等方式降低活性氧与自由基毒性的产生,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抑制抗体的大量消耗,使机体中免疫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通过使用生长抑素联合灌肠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通过降低胃肠压,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腹痛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灌肠肠梗阻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