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影响

2022-06-24朱诗苗杨柳李燕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量表康复

朱诗苗,杨柳,李燕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湖南 郴州 423000)

0 引言

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脑血管意外,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是脑部血管的突然破裂或者血管堵塞,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其中包括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1]。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脑卒中已经位居我国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是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症,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2]。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等特点。并且发生脑卒中的种类不一样,治疗方式也就不一样,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找到具体有效的治疗方式,将预防作为最好的治疗方式,对于已发病的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很重要的治疗途径[3]。早期康复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积极参与意识,诱导患者的各种积极活动,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的能力,提高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本次研究目的是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评分(fugl-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治疗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我国脑血管病的学术会议诊断标准[4],入院后做了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证实为脑卒中患者;②患者家属全部知情,并与我院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心脏、肝肾等功能障碍者;②患者病历本不齐全者;③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或孕妇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59~75岁,平均(63.20±4.31)岁;对照组48例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50~76岁,平均(65.00±5.34)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脱水、促进脑细胞代谢、颅内压降压、营养神经细胞等,并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指导,针对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详细观察记录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状况,防止出现其余并发症,恶化病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早期康复治疗。①对患者与家属做好心理建设,进行病情培训治疗,让患者与家属了解病情状况与后续治疗方向,提高患者依从性,增进医患关系。②对患者进行按摩,每天定时对患者进行2~3次按摩,采用红花乙醇从患者的近端关节按摩至远端关节,每个关节按摩3~5min,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在训练偏瘫侧的手功能时,训练患者使用健康的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技能。当受影响的手的功能部分恢复时,敦促他使用受影响的手协助完成ADL。③保持正确肢体卧姿,医护人员帮助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仰卧位与健侧卧位相交替,尽量每隔2~3h就帮助患者更换卧位,注意防止患者肢体发生压疮,患者肢体被动运动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避免骨骼肌废用性萎缩,增加肢体感觉输入体验;给予患者旋转训练,帮助患者提高骨盆旋转力和肩部伸展能力;为提高患者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稳定性,增加患者的负重,对患者进行桥式训练;锻炼患者的运动范围以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动范围。④康复训练,医护人员可以辅助患者在外力的借助下进行简单的动作,从双手交叉、握拳等简单的训练开始,由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训练项目与训练量。在运动训练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语言教育和认知能力的持续康复训练,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从“吃”“睡”“走”到“摸脸”“喝水”“吃药”,连步将扩大词汇量。⑤采取理疗、按摩和其他针对治疗。计算机中频治疗仪可以刺激患肢肌肉,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患肢恢复,这是由肌肉耐受性决定的,也可以选择健俞、曲池、环跳、足三里、承山等穴位进行按摩。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四肢的代谢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⑥患者病房要保持干净明亮,房间内物品摆放位置优先考虑患者方便,保持温度适宜,给患者提供一个健康轻松的修养环境。⑦加强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当患者出现突发症状时,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采取治疗,加强患者信赖度。⑧患者出院后要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可以与患者或家属建立患者微信群,便于后续交流沟通。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FMA和MBI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SF-36评估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人员由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同三个医疗团队完成。FMA:共50项,每项0~2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5]。MBI:共10项,每项0~15分,总分100分,≤40分表示不能照顾自己,41~59分表示部分自我照顾,以及≥60分表示基本的自我照顾,得分越高,ADL能力越强。SF-36量表:共有8个维度的36个项目[6],评分时,根据项目计算各维度的得分,并换算成百分制,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2)疗效评价标准:①显著:MAS评分降低2分,或FMA评分≥85,MBI分数≥60;②有效:MAS评分降低1级,或FMA评分51~84,MBI评分41~59;③无效:MAS等级、FMA分数无改善≤50,或MBI分数≤40。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7]。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与MBI评估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与MBI评估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与MBI评估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是现代社会导致死亡和残疾的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事件,具体发病机制为,患者的大脑供血突然被间断后造成了脑组织坏死,一般是由于脑部血液中动脉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与形成了血栓,导致管腔内变得狭窄,甚至闭塞,局部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缺血性卒中,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个别气体、液体或者固体顺着血液循环流入大脑的动脉中,或者进入了对脑部供血的颈部动脉处[8]。由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不一样,造成的具体病情也就不一样,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主要类型之一。有些脑卒中病例虽然是经过了影像学的检测证实,但对其具体发病因素很难得到诊断,可能是由于患者在脑血管痉挛、不明来源的微栓子、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者蛋白异常等状况的影响下致使发病原因不明。一些老年人在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如头晕、短暂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体征[8]。脑卒中发病多在夜间睡眠中,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发现身体和四肢有一半瘫痪,局灶性体征系统的症状和特点因动脉阻塞的不同而不同,大脑中动脉阻塞通常是数天的先兆,由于老年人或高龄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发病时病情变化险恶[10]。

如果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不及时、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患肢丧失使用功能、肌肉萎缩、关节收缩、全身并发症等,这将给患者后续生活带来很多麻烦[11]。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非常重要,在患者的康复锻炼中,可以采用床边康复的形式,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12]。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主要是院内康复,即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作住院期间接受一段时间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出院[13-14]。部分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的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更快的康复效果,康复治疗开始得越早,患者的神经恢复程度越高,预后越好[15]。因此,抓住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16]。早期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通过早期床边康复治疗,可改善血流,防止骨功能退化,降低不良风险;通过渐进式肢体功能锻炼,针对患者不同时期设计科学的锻炼方案,帮助患者锻炼肢体的依从性,加速肌力恢复,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通过理疗刺激肌肉与按摩多个穴位等治疗方式,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新陈代谢,促进疾病的康复[1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为:虽然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FMA评分、MBI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训练的实施,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使患者乐观向上,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简单易行,不增加医疗费用,能吸引患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量表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定量表的应用考评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