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场蚊蝇防控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2022-06-21吕思潼杨文静金英海耿春银

家畜生态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蚊蝇杀虫剂苍蝇

张 晗,吕思潼,杨文静,金英海,张 敏,耿春银

(延边大学 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延吉133002)

蚊蝇是多种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如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多种畜禽寄生虫病,还可传播炭疽、麻风、结核等人畜共患病。畜牧场内如有大量的蚊蝇还会影响畜禽休息,导致动物生产力下降,影响畜牧场的生产与经济效益。蚊蝇寿命虽短,但繁殖力极强,雌蝇一次能产卵100~250个,一生可产卵约600个,其对畜牧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家畜集约化养殖过程中,过量的蚊蝇不仅可导致家畜生产能力下降,影响畜产品品质,还会污染生产设备,降低照明设备的亮度。因此,畜牧场卫生防疫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其蚊蝇的产生和数量。苍蝇是家畜饲养场蚊蝇类管理的主要目标,如果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苍蝇,其他害虫也将得到控制。本文仅就对蚊蝇的驱除方法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改善我国畜牧场蚊蝇驱避提供参考。

1 畜牧场蚊蝇的产生

蝇为完全变态的昆虫,其一生经过卵、幼虫 (蛆)、蛹、成虫四个时期。蝇产卵在人和动物的粪便内或其他腐败潮湿的有机物上,卵孵化成幼虫,钻入土中变为蛹,蛹羽化为成蝇。蝇通常在30 ℃时活动异常活跃,在温度低于10 ℃时停止活动,在夏季气温高于30 ℃时常活跃于畜牧场内。畜牧场内的苍蝇常摄食畜禽分泌物与排泄物、饲料残渣及垃圾中有机物等,属于杂食性蝇类。蝇对于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极强的趋向性。因此,只要温度适宜,垃圾和粪便以及撒落的饲料都可诱使蝇产生。与蝇相似,蚊的生活史也可分四个时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同的是蚊的前三个时期生活于水中,成虫生活于陆地。畜牧场中存在长期不清理的静止水源是蚊产生的主要原因。

2 畜牧场中的蚊蝇类型

畜牧场内的昆虫种类繁多,但其中主要产生危害的是蝇和蚊。蝇属双翅目,环裂亚目。全世界已知10 000余种,中国记录有1 600余种,畜牧场常见类型有:家蝇、市蝇、厩腐蝇、班足黑蝇、丝光绿蝇、亮绿蝇、大头金蝇、黑腹苍蝇等。我国畜牧场常见类型有小家蝇、绿蝇、丽蝇和大头金蝇等。在蚊虫当中对畜禽的危害最大的是蚊属、库蚊属和伊蚊属的蚊虫,以上三个种类占蚊虫总数的50%以上。

除蚊蝇以外,畜牧场中还有对控制蚊蝇有帮助的昆虫叶蝉、捕食性粪栖螨(寄生虫科,尾足科)和组培甲虫(巨蟹科)等其他昆虫。其中大螯螨、尿螨和组培甲虫以蝇卵和一龄蝇幼虫为食。因此,螨虫和甲虫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减少苍蝇的数量。在控制蚊蝇数量的同时如保持这些有益昆虫的数量,可以更好地对畜牧场的蚊蝇进行防控。

3 畜牧场蚊蝇的危害

3.1 影响家畜生产性能

夏季蚊蝇数量增多的时候,家畜表现为食欲减退,抵抗力差,生产性能降低。蝇蛆在粪便中的活动会导致畜牧场氨气浓度升高,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畜牧场内苍蝇、蚊在家畜体表的爬行、叮咬或在其周围飞行产生的噪音,轻则会影响动物的休息,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导致抵抗力下降,影响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严重则会因动物的相互磨擦和运动的加剧,造成肢体损伤、炎症、过敏、贫血等严重问题,给家畜生产带来损失。

3.2 携带病菌,传播疾病

由于蚊蝇来自粪污处,身上可黏附1 700多万个细菌和病毒,能够传播50多种疾病,是家畜尤其是牛的流行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蚊蝇可以加剧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扩散和蔓延。此外,蚊蝇还是多种猪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猪乙型脑炎、猪弓形体病及其他血液寄生虫病、圆环病毒病、疥螨病、沙门氏菌病、猪痢疾埃希氏大肠杆菌病、猪丹毒、口蹄疫、球虫病等。当畜牧场发生流行性疾病时,无形中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

3.3 对生产设备产生影响

苍蝇饱食之后,间隔几分钟,即可排粪。由于吐泻、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它频繁取食。因此,当苍蝇数量过多时,会污染生产设备,降低照明设备的亮度,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损耗,使饲料供给及饲喂设备、供水及饮水设备、供热保温设备、通风降温设备、清洁消毒设备、粪便处理设备、监测仪器及运输设备使用年限降低。

4 畜牧场蚊蝇驱避方法及效果

4.1 物理性驱虫方法及其效果

物理方法是驱蝇灭蚊最安全实用的方法之一,这包括使用工具和安装防控装置,以及通过科学设计畜牧场结构等来减少蚊蝇的产生等。建议在门窗上装上铁纱或细密的纱布以阻止蚊蝇飞进,白天使用粘蝇纸、电击蚊蝇拍和灭蝇器等灭蝇工具消灭蚊蝇。夜晚使用驱蚊灯或用光触媒灭蚊器、紫外线灭蚊灯、仿生灭蚊灯、电子捕蚊器等灭蚊器杀灭蚊蝇。可有效减少蚊子对家畜的干扰。

虽然使用纱窗可以有效的防止蚊蝇飞入,但其中存在通风不足等隐患,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则需注意通风设施的使用。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大功率电风扇,可以减少禽畜热应激,还可有效驱赶禽畜体表的蚊蝇,减少其对畜禽的叮咬,此外还可在风扇扇叶上加几滴风油精,会使其蚊蝇趋避的效果更佳。蚊子惧怕橘红色的光,故可用透光的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或在室内安装灭蚊灯,蚊子就会因惧怕光线而驱避逃离。使用高科技产品防蚊灭蚊如紫外线灭蚊灯可以有效的趋避蚊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蚊子对特殊波长的光线十分敏感和对一定光的趋光性,吸蚊机则是利用灯光、风扇、电网等方法来让蚊子自行进入的蚊虫趋避设备。上述方法都能有效的减少蚊蝇危害,但最重要的是科学的设计畜牧场,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对除粪装置的合理安排规划,有效及时地清理粪尿,清除蚊蝇滋生的源头,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畜牧场蚊蝇的问题。

4.2 化学性驱虫方法及效果

目前,研究人员已发明了多种驱虫方法,其中包括用于蚊蝇驱避的杀虫剂浸渍耳标或项圈、残留式氯氰菊酯喷雾、无残留接触式一次性杀灭法等。但并不是每一种杀虫剂都能对畜牧场蚊蝇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

4.2.1 有机磷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磷酸酯类(organophosphates,OPs)和硫代有机磷酸酯类两类有机磷杀虫剂通过作用于乙酰胆碱酯酶,可引起害虫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呼吸困难,从而使害虫死亡的神经毒剂。敌敌畏是有机磷类杀虫剂中的一大分支,很早就被应用到生产中。在畜牧场中使用敌敌畏,可用水或柴油稀释成1%的浓度,在牛场中按每头30~60 mL的剂量进行喷雾处理,可用于防治畜牧场内的面蝇、角蝇、厩蝇、家蝇和蚊。相比于其他高毒有机磷杀虫剂来说,具有苯基的有机磷杀虫威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将其制成的口服剂给马服用可用于来防治厩蝇和家蝇。此外,还可以考虑将其制成动物耳标或项圈等,用来驱避蚊蝇。现行的有机磷类杀虫剂中的一类新产品是杂环衍生物,其特点是持效期长且为有机磷类杀虫剂之最,在动物生产中广泛应用。二嗪农杂环类药物的代表性物质。动物耳标可以用二嗪农制作而成,可以用于防治防治面蝇、厩蝇、角蝇和家蝇。

4.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应用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卫生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另一类为农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神经膜中钠离子通道,导致该通道打开时间过长,从而阻碍神经信号的传输,最终导致虫螨死亡。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低残留、易于代谢、不易于产生生物富集现象且对哺乳动物低毒的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重要分类是氯氰菊酯。其能够防治牲畜体外的寄生虫和蚊、蝇等传病媒介昆虫等。在牛场中使用氯氰菊酯,可沿着其背部以0.5 %的浓度喷洒药液,每头牛用量为 500 mL时,可以防护家畜防止蚊蝇的侵扰。在畜牧场使用其灭蚊、蝇,常以0.1 %浓度进行墙面残留式喷洒杀虫,要保证墙体表面喷洒20 mg/m,可有效控制蚊蝇数量。但当喷洒的杀虫剂剂量过大时,也可能在畜产品中产生残留,增加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的风险,因此不建议长期大量使用。如将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之间交替使用,可使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并且会很大程度上减小抗性。二氯苯醚菊酯也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一种,在禽场内室内灭蝇时,以0.125%~0.25%浓度进行喷雾,可以有效防控蚊蝇的繁殖。

蚊蝇对杀虫剂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为防止抗药性产生,应每天以捕蝇器捕获的苍蝇数为界定,在苍蝇数量达到每个诱捕器20只以上时开始使用。如果苍蝇水平小于这个范围,则无需使用,这样可以减缓苍蝇抗药性的产生。一旦家蝇对杀虫剂表现出明显的抗药性时,可将其与其他生物源杀虫剂结合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大多数用于蝇类控制的杀虫剂对其捕食性天敌和寄生虫也有害。正常情况下杀虫剂会在建筑物表面上有所残留,其对捕食性节肢动物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所以在使用杀虫剂时应尽量针对蝇的成虫时期,避免在幼虫大量繁殖的季节的施用,以尽量减少杀虫剂对有益健康螨和甲虫的危害。

4.3 生物源驱虫方法及其效果

生物源杀虫剂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生物提取物或生物次生代谢物来防治农、林、卫生等行业中有害昆虫的药剂。生物杀虫剂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剂(分为以活体微生物作为有效成分的微生物制剂和以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动物源杀虫剂。相比化学杀虫剂,生物杀虫剂具有低毒、环境相容性好和安全性好的等优点。

4.3.1 植物源杀虫剂 在植物中起到杀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萜烯类、酮类、酯类等。芹菜甲素等易挥发成分是芹菜籽粉末中起杀虫作用的主要物质在对含芹菜籽粉末杀虫剂的试验中,芹菜籽粉质量分数为3%时对家蝇产卵有明显的趋避效果,质量分数为30 %的芹菜籽粉对家蝇产卵抑制的有效期高达72 h。

研究表明,黄樟油、留兰香油、香茅油等植物精油熏蒸能够有效的杀灭蚊蝇,高浓度时还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尽管如此,植物精油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挥发,其防蚊蝇效果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因此可以将植物精油采取特殊方法防止其挥发。如利用植物精油的亲油疏水性质,形成一种包埋结构制成内墙乳胶漆。此外,每天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不仅能具有良好的灭蝇效果,还能降低牛舍有害气体含量,消除臭味,改善饲养环境,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4.3.2 微生物源杀虫剂 在蚊蝇的防控中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其天然的致病菌,是化学杀虫剂的有效替代品,其中球孢白僵菌可直接喷洒到畜牧场使用,而苏云金芽孢杆菌需要喷洒到粪便当中使用。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失活是由于光照产生的,因此在日落之后使用球孢白僵菌能够提高使用效率。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害,还能对家畜某些疾病如动物捻转血矛线虫、防治动物血吸虫病等起到预防作用。鸡舍当中防治家蝇幼虫时,相比于单独菌种,使用混合菌种效果更佳,添加0.05 %浓度的混合菌种(苏云金芽孢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六周后幼虫死亡率可达到52%。

4.3.3 动物源杀虫剂及其衍生物 动物源杀虫剂选择性强、活性高、对人畜无害和对环境无污染。动物源杀虫剂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昆虫毒素等。其中杀灭蚊蝇主要选用昆虫激素和昆虫信息素类物质。

烯虫酯是昆虫激素中保幼激素的仿生产物,作用机理是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用于干扰昆虫体内激素平衡,阻止昆虫卵的胚胎发育,引起昆虫各期的反常现象,破坏昆虫的生命周期。烯虫酯与有机磷杀虫剂相比,对家蝇的生物活性高几十倍,且其大鼠口服LD50为34 600 mg/kg。因为是昆虫生长调节剂,烯虫酯可制成口服的饲料预混剂和盐,用于畜禽来防治蝇类骚扰。除虫脲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将其制成0.24%的饲料预混剂用于驱杀马的厩蝇和家蝇。每天连续饲喂畜禽可防治粪便中的蚊蝇幼虫。将10%含量的烯虫酯制成微型缓释胶囊,通过用水配置后,喷洒在蚊蝇孳生地不仅可以控制蚊蝇数量还可以延长药物存留时间。

三嗪胺类杀虫剂是一种昆虫杀幼虫剂,对蝇类幼虫有特效,其杀虫机理是作用于昆虫发育过程中的第二阶段,使双翅目昆虫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成虫羽化不全或受抑制。 三嗪胺类杀虫剂的优点包括对人、畜无毒副作用,对环境安全,可直接添加到家畜饲料中,也可直接施用到粪便当中,是一种理想的用于畜牧场的苍蝇防控的饲料添加剂。研究发现,在羊的整个生长时期,以1%的环丙氨嗪0.03%的比例拌入羊的精料中,不会产生任何蚊蝇为害。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杀虫剂超量使用会危害动物健康。以犊牛为例,以0.5 mg/kg体重的剂量施用环丙氨嗪,可以很好地控制家蝇数量,但剂量增加到1.0 mg/kg体重,不但不会增加苍蝇死亡率,还会在动物组织中造成药物残留。此外,当剂量水平为3 000或2 000 mg/kg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蛋鸡蛋重下降和后代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300 mg/kg的水平也显示出蛋重的下降,但并不会影响雏鸡出生体重。

5 小 结

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源趋避蚊蝇的方法都可应用于动物生产,但仅仅选取一种方法仍然避免不了畜牧场蚊蝇的存在及产生的危害,因此养殖者应该采取综合害虫管理战略的方法来控制蚊蝇。重点应集中在开发安全、环保的植物精油和微生物提取物类的蚊蝇趋避产品,在生产管理上,加强畜禽粪便的处理,不断净化畜牧场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及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蚊蝇杀虫剂苍蝇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蜻蜓
跟踪导练(一)3
长沙黑麋峰垃圾填埋场蚊蝇防治措施探析
家用食醋可驱蚊蝇
正确杀虫 避免污染
杀虫剂,别乱喷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
打自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