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中数学解题中化归思想的渗透

2022-06-21张倩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化归思想渗透

张倩男

摘要: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开发,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法,化归思想能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在备课与教学时,重视对化归思想的运用。化归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它能起到将抽象的、复杂的问题进行直观化、简单化的处理,以便学生能全面了解数学知识,并能掌握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解题中化归思想的渗透进行探究,借此推动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化归思想;渗透

数学课程是初中阶段的核心必修学科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时由于概念、定理以及符号较为抽象,这给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化归思想是数学常见思维方式,它主要是将未知问题合理转化成已知的范围内,再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且化归思想还能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解题框架,同时借助科学方法,解决棘手的数学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化归思想渗透进解题教学过程当中。

一、化归思想的基本内容

数学学科是建立在客观问题基础之上的,学生也只有在不断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而化归思想能將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转化为常见的数学问题,即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这样对特殊问题、复杂问题的简化,能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更科学与便捷的途径。将化归思想渗透进初中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与完善,并能理清其中的脉络,进而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渗透与应用措施

(一)明确化归思想的教学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在渗透、应用化归思想前,应当使学生能充分了解这一解题方法的教学价值与作用。随着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不断发展、改革,使数学教学更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健全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思维;而化归思想能使新、旧知识得到有效结合,并能从中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使解题步骤得到简化,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与解题技巧的理解。

(二)充分运用教学活动进行化归思想渗透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规定的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能理解并熟练运用一些数学解题方法,并拥有健全的数学思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各种外界因素与自身因素的制约,上述要求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造成这一教学现状的原因进行探究,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思维、解题方法等,应当由学生自行探索,教师的讲解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故而会放弃进行指导,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虽然数学课程较为抽象,难以快速理解与掌握,然而初中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化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与逻辑能力,同时因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关化归思想的内容较为完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化归思想的渗透。

(三)在解题过程中对化归思想进行积极应用

第一,注重将新知识、新内容转化为学生曾经学习过的知识。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应对自身较为熟悉的题目时,会迅速找寻到解题的思路,进而获得正确答案,但对于较为陌生或新颖的题目则很难理清解题思路,所以难以获得正确答案。然而新问题只是在学生熟悉的内容上披了一层新“面纱”,而教师在指导中渗透化归思想,使学生能“化陌生为熟悉”,进而能有效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时,学生可以会遇上如“-1,0,1,3,5,7这些数字中,哪几个是x+3<5的解?”这对于刚刚接触不等式的学生而言,此类型题目较为新颖,难以进行迅速解答,因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题目转变为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借此降低问题的难度,即将x+3<5化为x+3=5,一元一次等式是学生早已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所以对其进行解答非常容易,所以会很轻松地获得答案x=2。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不等式,为使不等式能够成立,需要x的解小于等式,所以x<2,此时再对题目中给出的数字进行判断,便能知晓答案,从而迅速解决这一新问题。

第二,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题目字数较多的问题,这些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复杂的题目。但是,此类题目虽然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扰乱学生思路的,对于解决问题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此时学生要做的就是“删繁就简”,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化归思想,帮助学生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进而能对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甲、乙二人在路上运送货物,甲向乙不停抱怨客户要求运送的货物过多,而乙则回应说:“你有什么可抱怨的,我运送的货物比你的更多,如果你给我两袋,那我运送的货物就是你的两倍”。此时甲反驳道:“你给我一袋,这样我们就同样多了。”求问甲、乙分别需要运送多少贷货物?这一题目乍一看字数相对较多,很多学生看后会觉得已知条件过于复杂,便对其产生排斥的心理。这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化简,通过列出方程式进行解答,即设甲、乙需要运输的货物分别为x与y,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如果你给我两袋,那我运送的货物是你的两倍”获得方程式2(x-2)=y+2;之后在根据条件“你给我一袋,这样我们就同样多了”就可以得到方程x+1=y-1,最后通过对方程组的联立,便能得到x与y的具体数值,从而得到最终答案。这样通过化归思想将找出问题的关键,使学生的思路免于干扰,并能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解题的速度与质量也能因此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的化归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方法,它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解题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借此引导学生对一些复杂、陌生的数学问题进行转化,找寻到解题学习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串联起新、旧知识,最终形成高水平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化归思想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素红.浅析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7):2.

[2]宁玉静.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国际教育论坛,2020,2(8):118.

猜你喜欢

化归思想渗透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化归思想 提高课堂效率
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