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雾培微型薯产量评价

2022-06-20周爱爱陈红燕文美玲万婷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庄浪县匍匐茎结薯

周爱爱,陈红燕,文美玲,万婷丽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99)

马铃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是庄浪县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庄浪县立足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庄浪县建成了甘肃省第一个马铃薯原原种雾培基地——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目前已成为全国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功能完善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雾培生产是我国近年来开发和研究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营养液定时喷雾的方式,使植株根系在黑暗和无基质条件下获得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属于典型的气雾法栽培。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繁育技术可以在保护地的条件下,实现人为调控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条件,使马铃薯植株生长迅速[1],这种无土栽培方式不仅解决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土传病害严重、生长周期长等问题,还大大提高了马铃薯微型薯的繁殖效率[2]。但在常年的种植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马铃薯品种采用雾培法繁育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性状,不同的马铃薯品种直接影响马铃薯微型薯的产量。因此,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开展了不同马铃薯品种雾培的研究与探索。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宜于雾培的马铃薯品种,2020年选择了8个马铃薯品种(系)对其在雾培温室的生长指标及微型薯产量进行了比较[3],以筛选出最适合雾培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为进一步提高雾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年4—9月在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新7号温室进行,试验区海拔1 618 m,日光温室长128 m、宽8 m,设有侧风口和顶部通风口、保温被,墙体为砖混水泥结构。

1.2 供试品种(系)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共8个,其中庄薯3号、庄薯4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陇薯7号、陇薯10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提供,冀张薯8号、冀张薯10号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提供,甘农薯7号由甘肃农业大学提供,天薯11号由天水农科所提供。其中,庄薯3号作为对照品种(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系)为1个小区,即1 排雾培床,3次重复。脱毒苗于2020年3月15日开始水培,4月28日移栽定植。

1.4 试验方法

采用“雾培”方式进行,由栽培床、雾化喷头、水泵、定时器、电磁阀、压力表、过滤器、输液管道和营养池等组成,营养液为MS 培养基改良的雾培营养液,分别由水泵供给,通过定时器和电磁阀的控制,营养液循环利用,每周更换1次,pH 值 5.5~6.0。试验期间要定期清理过滤网和喷雾装置。营养液喷雾时间根据雾培苗的长势调节,移栽后最初7 d 内设定喷雾时间为白天24 s/3 min、夜晚24 s/40 min,以后根据苗子长势则为白天24 s/15 min、夜晚24 s/h[4],待水培苗长到15 cm 左右时[5]移栽到雾培床,开启喷雾系统。

1.5 栽培管理

雾培马铃薯栽培管理主要有苗期管理,缓苗期每天早晚用清水喷洒薯苗叶面,移栽后3~7 d 注意遮阴,移栽后的15 d 内光照时间每天14 h,保持雾培室温度17~23 ℃。生长中期拉根打侧枝,当雾培苗生长至匍匐茎形成期,剪掉底部2~3 片叶片,将植株下拉2~3 cm,不仅可以增加匍匐茎数量,也可以防止微型薯进入栽培孔。晚熟品种生长势旺,株高、茎粗、分枝能力强,植株间茎叶荫蔽,底部叶片易变黄。打掉侧枝可有效减少植株的茎叶生长量,增加通风透光性,促进植株根系和匍匐茎的生长,增加微型薯产量。在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雾培生产中主要预防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以及蚜虫,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并采取防治措施[6]。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定植28 d 开始采取随机取样法确定3个取样点,每点取10 株进行标记固定,测定株高、茎粗、根长、匍匐茎数量、匍匐茎分枝数及结薯性能,计算平均值。全生育期共取样3次(苗期、匍匐茎形成期和结薯期),最后一次取样后开始收获薯块,测定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总薯量。

株高(cm):茎基部到顶端生长点的距离,用直尺来测量。

茎粗(mm):茎基部最粗处茎的纵横二向直径的平均值,用游标卡尺测量。

根长(cm):以茎基部到根的末端,用直尺来测量。匍匐茎数量和分枝数:采用直接计数方法。

结薯性能测定:总薯块数和总薯量等,薯重用1‰电子天平称量。定植后70 d 开始采收重量>5 g的小薯,此后每隔1 周采收1次,在整个生育期共采收4~5次,记录不同处理每次采收小薯的数量和产量[7]。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雾培苗长势

从表1 可以看出,在8个供试马铃薯品种(系)中,马铃薯株高在苗期、匍匐茎形成期和结薯期甘农薯 7号均是最高,分别为19.6 cm、55.6 cm、68.4 cm,较庄薯 3号(CK)分别高 2.0 cm、5.9 cm、7.9 cm;结薯期冀张薯8号次之,为65.2 cm,较庄薯3号(CK)高4.7 cm;天薯11号居第三,为63.5 cm,较庄薯3号(CK)高3.0 cm。茎粗苗期天薯11号最粗,为7.56 mm,较庄薯 3号(CK)粗 1.93 mm,其余品种(系)均低于庄薯3号(CK);匍匐茎形成期和结薯期甘农薯7号最粗,分别为8.87 mm 和9.84 mm,分别较庄薯 3号(CK)粗 0.98 mm 和 1.01 mm。结薯期甘农薯 7号根长最长,为 68.3 cm,较庄薯 3号(CK)长5.2 cm;冀张薯 10号次之,为 67.9 cm,较庄薯 3号(CK)长 4.8 cm;冀张薯 8号居第三,为 67.1 cm,较庄薯 3号(CK)高 4.0 cm。

表1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雾培苗长势

2.2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雾培微型薯性状

从表2 可以看出,马铃薯匍匐茎数量以甘农薯7号最高,为 17个,与庄薯 3号(CK)差异显著;其次是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10号,分别为14个、13个、12个,较庄薯 3号(CK)低,但差异性不显著。马铃薯单株中大薯结薯数甘农薯7号和天薯11号较庄薯3号(CK)高,分别为28.8 粒和27.5粒,较庄薯3号(CK)次之是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10号,分别为22.7 粒和22 粒。马铃薯单株中大薯占比以庄薯3号(CK)最高,占单株结薯数的80%;其次是甘农薯7号、天薯11号、冀张薯10号和冀张薯8号,分别为 74%、69%、61%、60%。

表2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雾培微型薯性状

2.3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雾培微型薯产量

从表3 可以看出,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总重量均以甘农薯7号最高,分别为57.7 粒、408.69 g,与庄薯3号(CK)差异显著;其次是庄薯3号(CK),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总重量分别为56.7粒、390.82 g;天薯11号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总重量分别为 54.1 粒、387.36 g,较庄薯 3号(CK)低,但差异性不显著;冀张薯8号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总重量分别51.4 粒、337.70 g;冀张薯10号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总重量分别49.8 粒、320.21 g。所有参试马铃薯品种平均单薯重差距不大,均高于5 g,其中尤以甘农薯7号和天薯11号最优,分别为7.08 g和 7.16 g,高于庄薯 3号(CK)。

表3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雾培微型薯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甘农薯7号、天薯11号雾培生长期植株株高、茎粗、根长均表现出优于庄薯3号(CK)的生物学性状,冀张薯8号、冀张薯10号各性状表现虽不及庄薯3号(CK),但整体差异不大,可见上述品种均具备优良的高结薯潜质。

甘农薯7号匍匐茎数及雾培微型薯产量显著高于庄薯 3号(CK),表现最优;天薯 11号、冀张薯 8号和冀张薯10号次之,匍匐茎数及雾培微型薯产量较庄薯 3号(CK)低,但差异性不显著;甘农薯 7号、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10号马铃薯单株中大薯占均达到60%以上,表现出优良的高质量结薯特性。

综上所述,初步确认马铃薯品种甘农薯7号、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0号在雾培繁育生产中具备较好品种特性,建议在马铃薯雾培繁育生产中推广应用,其余马铃薯品种可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庄浪县匍匐茎结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的生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