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山水实景演出中的核心价值基础

2022-06-20陈琛

今古文创 2022年24期

【摘要】山水实景演出是一种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真山真水作为舞台背景,以当地历史、民俗作为演绎内容,招募当地居民为非职业演员,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塑造符合时代特色的新的民族文化形象的一种表演形式。山水实景演出兴起十余年,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但很少有人对其内部文化元素进行探讨。因此,探究实景演出中蕴含何种传统文化是本文思考的出发点。

【关键词】山水实景演出;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4-008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4.025

时代在变化,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观赏者开始注重旅游过程中的精神享受以及体验过程中的品质服务,许多旅游景区为迎合大众口味也逐渐倾向于开发感受性强、趣味性浓的景观产品,旅游演艺行业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已经逐渐形成六种主要的旅游演艺模式,即以梅帅元山水系列为代表的大型山水实景类演出、以深圳世界之窗的《世界广场》为代表的景区综艺类演出、以杭州《宋城千古情》为代表的巡游类演出、以云南丽江舞蹈诗画《丽水金沙》为代表的剧院类演出、以云南昆明的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为代表的各地巡演加驻场表演类演出、以中國第一台访古乐舞《仿唐乐舞》为代表的宴舞类演出。除了这几种主要模式之外,各个旅游城市纷纷携手商业娱乐演出活动,形成了风靡全国的旅游演艺大潮,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当属山水实景演出。

一、山水实景演出概况

山水实景演出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与近代艺术相融合,将真实景象、演出、多媒体技术和多种样式的景别构筑成非舞台性的演出空间相结合打造的一种新型商业演出形式①。这种演出是一种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真山真水作为舞台背景,以当地历史、民俗作为演绎内容,招募当地居民为非职业演员,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塑造符合时代特色的新的民族文化形象的一种表演形式。

不同的学者对于山水实景演出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黎学锐从思想源起角度分析,指出山水实景演出的前后两个思想来源,即先是借鉴了西方表演艺术景观歌剧的表演形式,随后又参考了旅游景区本地居民传统表演方式。而黄炜等人对于内生发展动力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其内生发展动力包括人才因素、技术因素、资源因素、社会因素和产业因素五个层面,其中人才因素是最核心的因素。王楚君等人则从旅游表演理论视角以及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得出山水实景演出存在两个空间,即文化想象空间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空间,文化想象空间即前台演员依靠表演制造出的超现实的戏剧演出空间,当地的社会生活空间即演员们在社会中真实生活的空间,两个空间只有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推动山水实景演出的发展。综而观之,山水实景演出兴起十余年,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但很少有人对其内部文化元素进行探讨。山水实景演出与其他旅游演艺相比,本质性的区别就是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探究实景演出中蕴含何种传统文化是本文思考的出发点。

二、山水实景演出模式中核心价值基础解构

山水实景演出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吸引着每一个前来观赏的游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成分,笔者借鉴田晓雪的观点,即传统山水审美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山水实景演出的核心价值基础②,并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

“山水”一词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郑国铨曾概括中国山水文化的本质,他认为“山水文化就是包容在山水中的文化沉淀,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各类文化现象,也可表达为以山水为载体的文化③”。山水文化是人们长期的创造成果,是人性化的山水状态。李文初也曾探讨过中国的山水文化观,并将其分为宗教的山水观、哲学的山水观以及审美的山水观。在宗教的山水观中,“天人合一”思想正是源于原始宗教意识中对大自然的依赖心理。

所谓山文化,即以山为主要载体的风景名胜,中国的许多高山声誉远播,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底蕴。中国的山多是佛教、道教的发源地,五岳之首的泰山历来被称为中华第一山,杜甫有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建于山东泰安市的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便是依托于泰山雄伟的自然风光,泰山巍峨、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常常令世人叹为观止,选在此处打造实景演出也正是因为它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旅游胜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建于中岳嵩山的一个风景别致的峡谷。嵩山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四方辐辏之文明轴心,嵩山境内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深厚的嵩山文化内涵使得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而《印象·丽江》的演出剧场位于海拔3050米世上最高的实景演出场地——玉龙雪山。玉龙雪山银装素裹,宛如一条巨龙腾飞起舞,不仅巍峨壮丽,而且随着季节、气候的变换显示出雪山的绮丽多姿,或若隐若现,或云雾缠绕,别有一番风味。

所谓水文化,即以水为主要载体的风景名胜。江河、湖泊、海滨各具特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有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夺,这可谓是最高的善。人的品性也就如同水一般,古时人们对于水的评价很高,中国首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拍摄于桂林漓江,“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丛山之中的漓江宛如绸带一般,婀娜多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景象万千,它没有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属于江河中的小家碧玉。此外,《印象·西湖》也是印象系列一部佳作,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也的确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个孤独的夜晚,在西子湖之上,涟漪轻漾的湖面上回荡着动人的歌声,诉说着美丽的传说。

(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非常丰富,彭吉象教授曾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山水实景演出正是因为其创作理念与传统艺术精神相契合,艺术性和创新性才得以存续,并在其中充分展示地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意境美。论语曾记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代表博爱大爱,自然山水意象承载的是大美大德,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推崇的“比德”于“山水”。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大都热衷于寄情山水表达心之所向,自然山水成为创作的重要素材,的确,只有大自然的深远广阔之全景才足以表现我们内心世界的豪放不羁与荡气回肠。人醉心于自然之中,心灵会得到充分的洗涤和净化,体会无法言说的独特审美意境。而意境就是来源于“道”④。道主要是分为道家提倡的“天道”以及儒家所推崇的“人道”,山水实景演出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莫过于演出的情感表达,儒家是自然的人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雷霆雨露均是写意,都凝聚着特定的精气神,进而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物。以演出为聚力点,人们在与山川景物接触之中表达了内心澎湃的理想诉求,这恰恰是演出最为动人之出。

其次,生命性。“气”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性。拥有“气”的作品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印象·丽江》的演出也根据玉龙雪山雨雪天气较多的状况,制作了一个雨雪天气的演出版本。大自然赋予演出鲜活的生命力,不同气候和季节的观赏效果不尽相同,不同版本的艺术形式可以始终带给观众新奇之感。也就是说拥有“气”的艺术作品极具动态性,即能充分借助天地萬物之优势,展现大自然灵动鲜活的气息。大自然中不止有山,不止有水,还有花草,鱼虫,鸟兽,风声、雨声、雷鸣声,正是自然给予每场演出个性化的阐释,大大丰富了演出的表演效果,使得演出更真实更富有生命力。

第三,心乐一元、心物一元。艺术之美在于情与景融合、心与物融合,文化中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才能使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印象·刘三姐》中“歌仙”刘三姐是聪明伶俐、勤劳勇敢、能歌善唱、不畏权势的一位壮族姑娘,通过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逐步从一个区域性的传说演变成广西文化的象征符号以及壮族的民族魂。刘三姐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她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群朴实而又能歌善舞的人们。

第四,“舞的精神就是中国艺术的特点”,宗白华先生曾这样说。山水实景演出与其他舞台表演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演出舞蹈也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山水实景演出的舞蹈大致可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仿古遵俗,另一种是创新融合⑤。仿古遵俗即对于古代舞蹈动作的借鉴,如张艺谋印象系列其一《印象·丽江》,演员来自当地村民,舞蹈动作呈现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场景,这种舞蹈回归本真,回归人性,也有利于民间习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创新融合大多表现为通过高科技手段编舞。《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尾声部分,在表现刘海与白狐可歌可泣的伟大爱情之时,3000多盏灯照亮天山门悬崖,顷刻间光芒万丈,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天人合一”的景象。

第五,“悟”即直觉。这对于艺术人才来说尤其重要。山水实景演出不仅有专业演员,还有一些演出地附近的居民。专业演员与非专业演员相辅相成,优秀的演员大多具备专业的艺术修养,如对于文化的把握、资源的珍惜、市场的了解等等,对于表演较为熟悉。但非职业演员作为山水实景演出的一大亮点,具有明显的本土性、生动性的特征,大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淳朴的特质是山水实景演出原生态理念的重要体现。钱钟书认为“人性中皆有悟性”,所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艺术需要在磨炼中寻找感觉,解放心灵。

第六,“中和为美”。山水艺术需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强调适中。对于传统山水审美文化的建构,经常将田园和山水看作一个整体,有山有水、有屋有田,山水环抱田园,田园包容山水。田园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和谐,古代文学中的山水田园诗派就是如此。陶渊明有诗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观众就是希望通过在山水实景演出中寻找古人“田园诗意”之感。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城市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与田园闲适迥然不同。面对冷漠、隔阂、拥挤的城市,人们迫切找寻找心灵可以栖居之所,实景演出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让游客置身其中感悟不同形式的田园乐趣。

三、发展建议

在过去几年中,山水实景演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在消费热潮退却后演艺行业回归理性,重新审视未来发展路径。

第一,立足传统文化,提升内容创作质量。一台实景演出要想长久地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地方民族文化精髓,寻回创作的初衷。它持久的创作活力来源于传统与当代的结合,进而展现出新的文化符号和艺术魅力。其中最关键的,是创作团队应在创作理念中将传统文化的演绎置于首位。在创作环节中,如果对于传统民族文化认知不清,自然而然会导致整体产业运作的偏离,对于今后演艺行业的发展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以说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应该在强化原有的经典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因地制宜,找出各个城市不同文化特色,如民间传说、自然景观,抑或是当地美食特色,这是一个城市长久以来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城市文化风格。其次,要尊重历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历史意味着要呈现历史中值得倡导的文化,展现我国文明精粹,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如若取其糟粕则是对于文化、对于城市的毒害。最后以保护为先。科技设备必定为演出带来体验感官强度的加强,但要防止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确保实景演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内容本土化探索,增强观众的体验感。着力探索本土化内容,与其他演出形成差异化,这是当今山水实景演出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取胜之道。如果不在内容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就会导致此类产品类型单一,跟风模仿现象严重,从而致使旅游演艺的作品类型越来越单一,发展道路越来越狭窄。民族文化强调个性化,因此,山水实景演出的发展应在艺术质量方面做更多的考量,质量是衡量演出的第一标准,内容质量不达标,堆砌再多的声光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轰动效应都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山水实景演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呈现的新形式取得了巨大的市场关注,但是许多演出在推出之后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其根源不只是创作团队的创作能力不足,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也是在未来需要去研究和考察的。但是必须看到,山水实景演出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有機结合起来,在消费的大潮中将最初的轰动效应转变为长久的文化表达。为了达到这一点,尚需要一批深入挖掘优秀文化的人才以及可以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出现,给实景演出市场带来相对统一的艺术品质保证。

注释:

①周小波、王茜濡:《数字技术与当代艺术的植入戏剧实验》,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②田晓雪:《山水实景演出的文化溯源与艺术美学特征探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29期,第124-127页。

③郑国铨:《论开拓“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求是学刊》1995年第3期,第65-71页。

④彭吉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14-22页。

⑤黎学锐:《山水实景演出中的舞蹈运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83-87页。

参考文献:

[1]王楚君,王亚力,向小辉.山水实景演出的空间生产研究:以《桃花源记》实景演出为例[J].地理科学,2021,

41(02).

[2]田晓雪.山水实景演出的文化溯源与艺术美学特征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9).

[3]郑国铨.论开拓“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J].求是学刊,1995,4(03).

[4]李文初.中国的山水文化观[J].学术研究,1995,4

(02).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6]彭吉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2).

[7]黎学锐.中国传统山水理念与山水实景演出美学特征[J].南方文坛,2019,4(03).

[8]刘子龙.张艺谋谨慎评价《印象·丽江》不打满分[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6-07-24/09439

550944s.shtml,2006-07-24.

[9]黎学锐.山水实景演出中的舞蹈运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4(03).

[10]佘屿.传统山水审美文化在实景演出中的现代演绎[J].民族论坛,2016,4(03).

[11]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4(01).

[12]毕剑.美好抑或悲哀:旅游演艺的文化真实性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2).

作者简介:

陈琛,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