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道论思想探究

2022-06-20王星星

今古文创 2022年24期
关键词:修身道德经治国

王星星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诸子百家,异彩纷呈。而道家思想尤为重要。《道德经》全书分为八十一章,共五千言,言简而意赅,文约而韵丰,是文化史之瑰宝。上篇的中心是“道”,主要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下篇的中心是“德”,主要探讨政治与社会问题。文章虽然分为道、德二篇,但其思想一以贯之,从宇宙论到人生论,从人生论到社会与政治问题。因而其思想可以概述为两部分,即道之于人生(修身)与道之于社会(治国)。

【关键词】老子;道;修身;治国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4-006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4.019

老子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一直备受人们景仰,其思想体系肇始于“道”,显发于“德”,复归于“道”,因此,“道”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鲁迅先生曾说过:“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胡适也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而且胡适也认为,中国哲学的问题讨论时常会转向伦理、道德的层面上。但老子最为特别的,就在于他把人类的思考方向和思考范围进行了扩大。

据司马迁的《史记·老子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于他的《道德经》中首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作为宇宙的最高实体范畴,认为道是作为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背后运动变化的根本,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一、“道”之义

(一)作为万物始基的“道”

首先,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整个世界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老子明白地指出“道” 在天地之先,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可以清楚地看出,“始”“母”“宗”“渊”这几个概念的含义在这里是完全一致的,老子使用这样几个概念,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道”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或始基这一重要的思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由道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道生一”是演化的第一个阶段。“道”作为一个绝对的、独立的存在,是一个“混而为一”的“混成”之物,其中孕育着一切变化的可能。“一生二”是演化的第二个阶段。“道”在自身中早已蕴涵相反相成的阴、阳,由于这种内在矛盾机制的作用,“道”在运动中分离为阴阳二气。由“道”化分为阴阳二气,标志着抽象的“道”演化为具体的万物的开始,是“道”创生万物过程的展开。“二生三”是演化的第三个阶段。阴阳二气产生之后,相互激荡、二气和合,衍生出万物的无限生机。“二生三”是“道”创生万物过程的进一步展开,是“道”向万物的又一层落实。“三生万物”是演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二气交感的和合之气幻化的结果。至此,“道”经过了层层落实,终于完成了创生万物的历程。

(二)作为规律法则的“道”

《易传·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左传》亦有言曰:“天道远,人道迩”。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无影无形的,但它却作用于万物,体现了某种规律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这种于循环往复的运动中普遍存在并反复出现的不变性即是人们所说的规律法则。

(三)作为生活规范的“道”

落实、体现于万物之中并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道”,老子称之为“德”。“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即是说“道”创生了万物,“德”养育、成就了万物。“道”是体,“德”是用,体用不二,即用显体。因此也可以说,“德”就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道”,就万物的生成来讲是“道”,就万物的存在来讲则是“德”,“道”与“德”是不可分离的。“道”与“德”的关系进一步印证了“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的

道理。

二、“道”之性

(一)无名无相、善利万物

在老子的眼中,道作为宇宙之本源,立乎阴阳之先,前于天地而生,虚幻缥缈,不可言其性,不可名其状,是一种虚无朦胧的混沌状态,因而其言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而本始性的道虽“道隐无名”,然而正是因为其形无状、其名无相,所以其用无穷、其性无际,发育万物而利于物。老子以水喻之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二)自然无为、尚柔静笃

老子言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释为“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而无所适也”,道随顺万物之本性而不为主,依其自然而然,即其言曰:“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庄子》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道性自然,因而不造作,不妄为,顺性而为,适性而动,“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遂,天之道”。正是由于道性自然无为,因而呈现出虚静之气象,道以静而动、即虚而行,“不欲以静,天下将自静”。对于人也是如此,人之初生于动而卒归于静。

(三)反者道动、周行不殆

老子的“道”就是一个万物往复变化无穷的世界,而“道纪”的要义就是“周行而不殆”,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的性状描绘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作为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在“周行而不殆”的运动中,阴阳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对立面相互排斥、交感、激荡,由此化生出天地万物。“道”中有阴阳,由“道”化生的万物也必然在自身中包含着阴阳,万物都是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统一。这种内在的相反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就是宇宙万有生化发展的动因。

三、“道”之用

(一)“道”之于人生——修身养性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做人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慈

老子认为,“道善利万物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因而人也应该效法于道,贵生仁爱,慈养众生,范应元说:“吾之心慈爱素具,由爱亲爱君推而爱人爱物,此皆自然之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其一定会几于道,贵生仁爱,既是爱人,又是爱己,是安心立命之本,老子正是这样教导人们重视生命,慈爱万物的。

2.俭

万物由道而生,尘杂纷繁,人们如果一味的沉迷于口腹之欲,耳目之娱,就会闭塞视听,故步自封,于己于人都将是灾难,《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其机俱在于目。人之六识六贼,出自眼耳鼻舌身意,以眼为首,见物生染,故以见惑为甚,其机正在于此”。老子看到人们沉于声色犬马其中而不能自拔,为此,他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清静经》言曰:“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心无其心,物无其物。空无所空,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少私寡欲之意,就是要涤除玄览,不贪图,不妄求,一切顺随自然之理,不生非分之想,不起留恋之情,知足常足,随遇而安,老子的“俭”并不是要人们“绝”,而是要人们“朴”,也就是说不要刻意杜绝一切欲求,而是要节制欲望,知足常乐。“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不为先

凡物之事,虚静谦柔,自然之理,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因而老子教导人们要谦虚处下,为而不争,“满招损,谦受益”,“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如果人们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行,一味地逆自然之理,违天地之道,骄奢淫逸,那么只能是自矜功伐,物于物而非物物。“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二)“道”之于社会——治国平天下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在春秋末年,时值天下纷乱,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纲常失范,老子感慨万千而欲拯救之。为此,他将他的治国理念微言于五千言中,望图后世明其理而行之于世,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1.适天亲民

太古之时的有道之君,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所以百姓皆自然,只知有君,而未闻其令;后至大道衰微,便辅以德教化人民,施仁政治理国家,人们由此便产生了分别心,有了亲疏、毁誉之情;及至仁义不足以为治时,便施以刑名法术,以政教教化于民,禁錮百姓,人民虽生畏惧之心,但对国君却敬而远之,望而生畏;及至最末,则国君对百姓不闻不问,以己之私欲而愚弄百姓,至百姓于水火二不顾。这些即是老子所言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在老子看来,“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而且“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次,在上者要顺应民心,爱民亲民,民众是侯王赖以存在的根本。老子针对乱世之势,要求在上者要取法于道,效法于天,依道而作,顺天而为,以百姓心为心,不以私欲而劳民,不以己利而害民,这对于当代的人们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见素抱朴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在上者适天亲民,无为而治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是在上者所应首先铭记于心的道德律令,是时刻悬刻于头顶的星空的,而涉及到具体的施政方针则是涤除玄览,绝圣弃智,见素抱朴。老子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的见素抱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并不是要在上者专制霸道以禁锢百姓的思想而使之僵化统一,相反,而是要使百姓自得其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上者不聚财货,不贵高位,百姓明于自然之分,弃绝名利之求,断除犬马之欲,朴素自然,颐养天年,民无知无欲,国家方能达到长治久安。这实际上就是要在上者营造一种质朴纯粹的社会环境,通过环境的熏陶渲染,使百姓为腹不为目,民之自化而国将垂拱而治。

3.小国寡民

《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的景况,诗曰:“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上古时代的百姓,莫知其君,莫晓其政,怡然自得,是一幅幸福的社会图示。老子在《道德真经》中也描绘了他的理想社会,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言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思想的确反映了老子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过,这与其说是老子经过一系列的有为而治而达到的无为结果,不如说是老子对于自然生活状态的一种复归,是否定之否定后的理想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此时的结绳记事,已不是原始时代的蒙昧时期的智慧萌芽,而是在明白了社会纷乱相争所造成的伤害之后的对于恬静生活的自然追求,老子只是借助小国寡民描绘了未来社会安居乐业的情境,虽然是情境,但却是一定会实现的。这其实就是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说之义。

由老氏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于中华之影响,不可斗量,不可日语。《汉书·艺文志》称道家之学为“君人南面之术”,其要旨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隋薛道衡《老氐碑》文说:五千文“用之治身,则神清自静;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这些其实仅仅是对老氏之学的注脚,老氏之学其实早已融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试想之,如果没有经历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老氏又怎会字字珠玑,微言大义,若只是徒口而言,夸夸其谈,又怎会发自肺腑,字字真切,老氏曾言:“正言若反”,其实更应是“反言若正”,老氏以复反之言语叙古今之历史,谈治国之筹侧,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旷世之佳作,后世之妄自菲薄者,严复已言曰“其所为若与物反,而其实以至大顺。而世之读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注释:

①本文所有《道德经》引文均出自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参考文献:

[1]朱谦之撰.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徐復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修身道德经治国
不贪为赢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露胎印花罐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