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6-16

海峡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正事业单位机制

陈 芬

(福州高新区“智慧高新区”管理服务中心 ,福建 福州 350108)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企业开始着手对自身进行全方位的完善,事业单位也不例外。绩效考评机制是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一项关键工作。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事业单位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更加重视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1 绩效考评机制及其定位

绩效考评机制是单位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其工作人员指定相应的工作内容,并根据工作内容而制定一系列考评标准。单位通过对员工工作进行考评,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完成单位的发展目标。以福州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为例,将每个月的奖励性绩效总额的90%分12个月发给个人,剩余的10%于当年年度考核后发放。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廉量化(百分制)标准进行打分,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考核等级为合格以上人员即可领取剩余全额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等次为基本合格人员发放剩余一半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等次为不合格人员不得参与剩余奖励性绩效奖金的分配。

就事业单位创新与变革而言,绩效管理工作往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考评机制,可以考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利益合理分配,特别是鼓励优秀的工作人员,有效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优化,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事业单位的自身价值,促进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共同进步和发展。就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而言,绩效管理工作也属于预算管理的一种,这种工作具有极强的目的性,通常会借助于控制成本的方式开展绩效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机制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绩效考评工作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考评流程严谨

绩效考评流程要有可操作性和严谨性,根据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性质来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判断的标准要明确,考评的流程要以这些标准为基础。绩效考评机制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绩效考评流程要全面、科学、合理,包括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专业素养、工作成果及职业道德等内容。

1.2 考评结果公正

考评既包括自我评价,也包括他人评价。在开展自我评价中,可能会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而他人评价包括领导及同事的评价,也可能会出现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而造成的考评结果不够公平。对此,在制定考评规则时要最大限度地遵守相关标准,以保证考评结果公正、公平。

1.3 考评方案和考评指标合理

制定考评方案和考评指标要关注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客观因素,也要根据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学历、工作效果、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全方位考量,标准不能太高,以避免工作人员达不到,影响他们的工作信心;标准也不能太低,以避免工作人员觉得轻轻松松就达标,从而出现懈怠心理。

1.4 考评的目标是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评,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的一种手段,可以让管理人员知人善任,同时也让普通工作人员通过考评进行自我检测,以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绩效考评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全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机制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绩效考评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管理当中往往缺少主动性,对市场经济与发展之间的探究不够深入。有的事业单位一味照搬其他单位的考评体系,考评标准脱离本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比如对本单位员工的评价有太多的主观色彩,对于其工作表现及工作完成情况参考不多,这不仅影响到考评的结果,而且还影响到考评工作的开展,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即便部分事业单位已经着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但是在科学性与严谨性上还有待提升,这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不够重视绩效考评管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或者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作用不明显。比如有的单位即便考评办法和考评标准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没有做到透明和公开,只有领导层了解流程,而基层员工对之知之甚少,使员工对单位的绩效考评工作产生不信任。从管理部门到基层部门,普遍存在负责人不重视绩效考评工作的现象[1]。

2.2 绩效考评机制科学性不强

绩效考评对象应该是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是对全体员工的评价和审核,但是有的单位在制定考评标准时没有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也没有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对绩效考评产生抵制心理。基层地区的工作人员甚至认为绩效考评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这种错误认识严重限制了正常的工作开展。少数工作人员的这种认知不仅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工作的科学性,也会直接导致绩效考评对人才培养、奖惩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等产生消极影响[2]。

此外,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评不断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考评体系中的奖惩制度却存在缺陷。考评的结果和员工的实际工资或者奖金关联不大,考评流于形式,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工作热情也不大,不利于他们提高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

2.3 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缺乏有效监管

在绩效考评机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相对应的监管机制。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依旧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绩效考评管理与约束宽松,进而出现各种不科学、不符实际问题,失去了其原有意义。

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对策

3.1 高度重视绩效考评管理

绩效考评关系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事业单位一定要予以重视。人力资源部门也要认识到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加强与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建立合理的沟通制度,开展全面调研工作,在绩效考评机制建立过程中充分结合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首先,推动建立领导负责制[3]。借助于这一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全体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能够促进落实绩效考评相关制度。其次,加强绩效考评工作宣传。可以利用内部网站、培训会议宣传绩效考评工作,减轻基层人员的抵制心理。最后,制定合理的沟通反馈机制。通过沟通,让绩效考评人员广泛听取意见,有利于增进不同层级人员的交流和联系,消除员工之间的隔阂。事业单位的显著特点就是公益性与社会性,在聘用制人员绩效考评管理中,福州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个别谈话了解、民主测评等方式,全面考核了解聘用制人员一年来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情况,着重考核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与工作态度等。

3.2 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需要结合自身独特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现有绩效考评机制,提升绩效考评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要充分了解各个工作岗位及全体人员的工作情况,参考过去的考评标准,在深入了解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照事业单位本年度及长远的战略目标全面分析所有工作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科学的考评方法和标准。要合理设计绩效考评指标,确保标准细化、量化、全面。要根据本单位的职位类型,制定岗位考评说明书、考评标准和考评内容,并根据本单位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标准。比如福州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高度重视聘用制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结合年度考核测评工作,建立健全各单位聘用制人员实绩档案,并将其作为评先评优及合同期满续聘的重要依据。

首先,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考评原则[4]。绩效考评关乎所有人员的直接利益,必须体现出公平、公正和公开,这是建立绩效考评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在实施过程中,会冲击到原有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必须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公平与公正,特别是考评的结果一定要公开,让优秀工作人员能够继续努力、再接再厉,让工作表现一般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同时还使整个考评都比较透明,避免出现徇私舞弊行为。比如福州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平、注重实绩的原则,以劳动合同与聘任岗位职责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工作实绩为主要考核重点,以平时考核为主要参考,确保考评机制公平、公正、公开。其次,绩效考评机制必须结合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工作人员开展差异化考评。由于事业单位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不同,在绩效考评机制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结合不同工作的时间、强度与内容,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理解考评标准。最后,做到奖惩分明。为进一步打破工作人员对绩效考评的误解,必须体现奖惩分明,使绩效考评工作更加透明。此外,应严格落实绩效考评要求。考评结果要和工作人员薪酬挂钩,有奖有惩,从而督促工作人员不断进步,在单位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考评要客观,考评中要尽量防止出现个人情绪或者主观判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事业单位绩效考评还要讲政治性、原则性和法定性,考核标准要由监管部门核实,通过公告或者公示的形式对外公开。

事业单位的考评程序一般包括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和考评反馈。在个人述职阶段,工作人员要对自己在本年度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和汇报,找出工作上的亮点及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反思;在民主测评阶段,事业单位根据考评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不记名打分;在考评反馈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人力资源部门可对工作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书面评价,做好沟通,并根据考评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3.3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监管机制

事业单位在建立绩效考评标准、实施绩效考评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不能“一刀切”“一言堂”,确保考评结果公平、公正。首先,建立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监管体系。人力资源部门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实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其次,组建监管队伍。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建监管队伍,并由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共同解决绩效考评工作的相关问题,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并提出意见与反馈[5]。

3.4 建立完善的申诉机制

事业单位须建立完善考评申诉机制,如果有职工对考评结果有异议,可以及时申诉[6]。应对申诉需要事业单位上级管理者与下级职工一同完成,广泛听取职工的不同意见,充分尊重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猜你喜欢

公正事业单位机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迟到的公正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正赔偿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