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中作业优化设计方案研究

2022-06-16席东成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双减政策

席东成

【摘要】当前义务教育的最大背景就是“双减”的政策背景,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加强我国小学阶段“双减”体制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于小学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小学階段各学科特点及课程目标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合理进行作业设计,实现作业的有效评价,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小学教育真正的“减负增效”,让“双减”政策顺利落地,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教学  作业优化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6-0106-03

当前,“双减”是义务教育最大的政策背景,也成为了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就要深刻理解“双减”的核心要义。减负只是手段、路径和指标,“减”本身不是目的,减是为了增,是为了给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留出时间和空间,更是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深化学生的全面教育。[1]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教职人员应时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价值观,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指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推动新教改的发展进程。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项迫切性问题。然而,要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压力,教师就应从优化作业设计方案研究入手,以更新作业设计理念,优化作业设计结构,实化作业设计研究,细化作业有效评价为途径,多措并举,扎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设计“提质增效”的育人功能,这样就可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因此,笔者认为作业优化设计方案研究,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中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既要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又要体现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更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因而,作业优化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个性特点,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科学实施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的主题与内容应具备通俗易懂、简单明确、题目清楚、知识点准确,文字、标点、符号、图标规范、方便操作等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因此,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科学价值取向,更要体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科学导向作用。

2.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各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与领悟能力等等不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结合实际状况,充分掌握学生的差异性之所在,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内容,使作业设计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且能够达到每个学生的能力许可,为所有学生都提供一个可塑、可创、可为的发展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都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将学生逐步引领上全面发展的道路。

3.趣味性原则。兴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精神意志,新课标中提及这样一句话:“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从中可以总结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趣味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相匹配,尽量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索欲望的、与生活实际相契合的、具有一定鞭策意义的作业任务,使学生能够长期保持对知识探索的高涨热情,保障学生对各科知识的喜爱之情。

4.多样性原则。作业设计要遵循多样性原则,不仅要设计书面作业,而且还应布置口头作业;不仅需要设计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业,还要布置培养学生感官能力的作业;不仅要布置实践性作业,还要设计学科综合性的作业;不仅可以设计自主性作业,还可以布置合作性与探究性作业;可以由教师对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完成作业,也可以学生自己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将自己提出的问题以作业的形式上交给教师,与老师共同研讨。

5.适当性原则。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设计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减少过重、过难的作业。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必须要对作业量以及学生能够完成作业的时间拥有一定的把握,小学低年段教师禁止设计具有书写性质的家庭作业,可以利用学生在校期间适当带领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中高年段的家庭作业必须要保障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完成。教师应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尽量辅导学生完成书写性作业。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理念

作业优化设计必须为培养人才这一根本目的服务,要符合国家人才培养观,符合国家“双减”政策要求,将发展学生综合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将素质教育作为根本性指导方针,将锻炼学生能力作为价值引领,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1.围绕课标,提升素养。作业要围绕课程标准而设计,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语言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等。教师要合理确定作业数量,适量布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完成作业的同时拥有更多健身与娱乐的时间,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与科学的良好认知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2.注重基础,适度强化。作业内容的设计要突出基础性,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强化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发展能力,自主创新。“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突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塑造,当下小学教师应为学生储备更多的终身学习元素,赋予学生更多相应的知识力量与实践本领,使学生以自身为强大的支柱,不断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性、创造性在新时代更加凸显。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唤醒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创新的意识,塑造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洞察能力。

4.课堂为主,提质增效。教师应严格把握教育发展原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做到当堂任务当堂清。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并以此为契机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参悟性更强,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够得以有效延伸,知识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内化与外延,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更具实际价值与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使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实现完善化发展。

5.贴近生活,关注时事。各学科课程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充满时代色彩,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要走向广阔的自然与社会。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更多地走进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在设计作业内容时要尽量做到接地气,体现出作业设计的理性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让知识服务于生活。

6.家校共育,协同发展。家校共育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强化家长思想引导,使家长能够配合老师的工作,督促孩子主动、积极、认真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类作业则是不可或缺的。要将劳动生活、阅读生活、体育生活、自然探索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家庭实践类作业积极回归到家庭教育当中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构建起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泼、学得有趣。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1.基础型作业,以愉悦享受为主,达到巩固的效果

学习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针对本课或者本单元的特点和要求,科学设计相关的基础型作业内容,强化学生对基础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与深刻。这类题目学生都可以做,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样化题型,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使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完成作业时成功的喜悦。

2.梯度型作业,以张扬个性为主,提供选择的机会

教师要根据本课或者本单元学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以“菜单”的形式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题型,并提前告知学生这种类型作业的目的,作业后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水平,供不同学习力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不给学生“贴标签”,正确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欣赏自己、思考问题,“按需领取”作业,并鼓励学生向力所能及的更高层次努力,帮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水平上获得适合自我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合理分层设计,讲究梯度,因材施教。这样既兼顾了学困生和中等生,又关注了优等生,满足了學生差异发展需求,同时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张扬。

3.自主型作业,以激发兴趣为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有效地设置自主型作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生疑”自行设计作业并探索相关答案,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独立能力。

4.实践型作业,以拓展思维为主,创设探究体验空间

知识来源于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在实践型作业设计时,首先,可以利用生活素材设计观察、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前置性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前搜集整理、动手操作或者预习新知等探究形式,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拥有一定的认识,为正式学习做好“预热”,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物品作为教学工具或者创设生活实践情景为学生设计巩固性作业,使学生对新知掌握得更加充分,学得更加轻松。例如,在《圆柱体的认识》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一个圆柱体的“厨师帽”。要求学生回家请家长帮助,一起制作一个大小合适的圆柱体帽子,课堂上分享做法,并求出厨师帽所需材料的面积。不难看出,本次实践型作业设计,既关注了学生对圆柱体的认知,特别是表面积的掌握情况,也关注了学生对制作的兴趣和能力,还关注了学生在表述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中的语言能力,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探究的机会;再者,教师也可通过“情感关注”的方式,在作业设计中适当地进行情感关怀。可以让学生每天在完成作业后,用一句话写“今日作业留言”或者通过写作业反思、办手抄报、手工制作等形式,让作业成为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载体。

实践作业的内容要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作业与实际生活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愿望。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中作业的有效评改与反馈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科学的评价,可以利用语言文字的叙述方式对学生的作业实施客观性的总结与评价,或者利用等级符号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实施等级化评价,也可以针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方法、作业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施以多样性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调动学生对待作业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将精力投入到作业中,使作业的完成质量更高、效果更佳。教师在作业评改时,可以用不同的评价符号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2]比如,优秀的作业画一个“★”,进步的作业画一颗“?茭”,书写工整的画一张“   ”等,适当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再比如小贴画、小文具、小书签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同的评价语言,给学生不同的启迪,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体会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应本着“情感关注”的理念,适度渗透自己的情感,将评价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让作业成为学生乐于去做的一件事。

总之,“双减”政策的落地带来了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来说,是一个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培养人的主体性、办真正教育的大好契机,更是一个逐步走向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好契机。[3]作为小学教师也应当以此为契机,以改革作业设计为抓手,探索作业优化设计策略,创新作业类型,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使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基础教育及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以“双减”撬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要处理好五对关系[J].人民教育,2022(1):2-5.

[2]原苑.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提高措施[J].教育革新,2020(3):50-51.

[3]冉乃彦.理解“双减”深意,积极投身教育改革[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1(10):10-1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