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清代卡伦略考

2022-06-16段新生

民族文汇 2022年30期
关键词:卡伦清代敦煌

摘 要:清代敦煌虽不再是中西交通的枢纽,但作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之孔道,其战略地位仍不能小觑。北山《青墩峡碑》详细记载了该地境内设置卡伦的时间、缘由、职守,乃研究清代敦煌史地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清代 敦煌 卡伦 考述

敦煌本“地居下国,路绝上京,僻处西域,昆戎之乡。”自汉武“列四郡,据两关”,张骞凿空、丝路开通以来,其位置日渐险要。南朝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引《耆旧志》云:敦煌“国当乾位,地列艮墟,水有县(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川无蛇虺,泽无兕虎,华戎所交,一都会也。”《晋书·凉武昭王传》:“敦煌郡大众殷,制御西域,管辖万里,为军国之本”。隋代裴矩《西域图记》:去西域道路有北、中、南三路,而皆“发自敦煌”、“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肃州志》则称:敦煌 “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钥。”

汉唐盛世,敦煌由于中西交通频繁而璀璨,其山川、关隘、水系、道路等史地要素,传世文献因之多有记述。至若敦煌遗书发现以来,治敦煌史地者更是云集响应、大家辈出,其著述抉隐发微、洋洋大观。然自宋元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陆上丝绸之路衰落,敦煌黯然谢幕,其史地记述在史书中随之成一鳞半爪。

不过此时的敦煌虽不再是中西交通的枢纽,但作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之孔道,其战略地位仍不能小觑。现敦煌境内残存的几处清代卡伦就是明证。

“卡伦”为满语“karan”( 蒙古语“Haruul”)的音译,“臣秋涛谨案:《尚书》有慎固封守之文,《周官》有掌固司险之职,汉制边郡皆设亭障,此即国朝边境安设喀伦所由昉也。更番候望之所曰台,国语谓之喀伦,亦作卡伦,又有称卡路、喀龙者,皆翻译对音之转也。”此外,地域不同,方言不同,卡伦又有哨卡、讯卡之称。

何秋涛:清代边疆史地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长期潜心研究北疆形势,始著《北徼汇编》六卷。后复详订图说,鸠集蒙古、新疆、东北及早期中俄关系史料,起汉晋,迄道光,增为八十卷,咸丰帝阅后赐名《朔方备乘》,为后世治西北史地者必备的案头之作。

“卡伦”一词本为“哨兵”或者“岗哨”、“哨所”, 指瞭望和侦察敌情的建筑物,或探测敌情的士兵,类似于古代的“堠”(烽堠、烽火台),其形制最早可上溯西周。古代北方匈奴、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的相关文献中也留下了“侦探”、“哨马”、“哨骑”、“哨探”等相关记载。

作为清代治边和边防中的一种特殊设施的名称,“卡伦”执行巡查、稽查、防护、监督、征收,或传递文书等多项管理或防御职能。

《朔方备乘》卷十《北徼喀伦考·叙》赅祥“北徼喀伦之役,始于雍正五年,郡王策凌、伯四格,侍郎图理琛等会同俄罗斯使臣萨瓦戡定疆界,并设喀伦五十九座。极东之十二喀伦,就近属黑龙江将军统辖,轮派索伦官兵戍守。迤西之喀伦四十有七,以喀尔喀四部属下蒙古,按其游牧远近,每卡伦安设章京一员,率领兵丁,皆令携眷戍守。其对面俄罗斯亦一体安设喀伦。所有两面喀伦,适中隙地,蒙古语谓之萨布,石堆曰鄂博。凡萨布达所皆立鄂博为界,间丛林,无可堆石,即削大树镌记。是时,库伦尚未派驻大臣,凡喀伦事务,俱系办理夷务之喀尔喀王统辖。至乾隆二十七年,始设钦差大臣驻库伦,专理恰克图贸易事。自是以后,喀尔喀四十七喀伦,分属于库伦乌里苏雅苏台,而乌梁海平后,科布多增设喀伦,准噶尔平后,塔尔巴噶台、伊犁增设喀伦,一如前制,且加派侍卫分驻巡查,所以固封圉而昭慎重也。谨考各处喀伦后多添设,如《盛京通志》载黑龙江另设之十五喀伦,所以防御俄罗斯来路,盖已增于十二喀伦之数。其他添置之处皆关系北徼防维,不可或略。至若新疆等处开齐布克申之制,尤为周密。盖我国家威灵远振,版图日见式廓,则规制日觉精详。谨胪列于篇,以备观览云。”

清代的卡伦(哨所)由于任务、作用、设置地点和条件不同,有多种形式。如战时“营前卡伦”,负责警卫和探察敌情;皇帝专用猎场的“围场卡伦”,专门负责围场警卫;在禁区、山场、矿山设置的卡伦,负责查禁私人采伐捕猎;设置于山川要隘处的卡伦,负责维持秩序,保证交通安全,稽查逃人,解送马匹,护送贡物,传递文书等;在一些游牧部落设置的卡伦,则各有地段,防止牧民越境放牧,避免发生纠纷;在边境地区设置的卡伦,则是为了保卫边疆,巡查国境。

卡伦驻地和驻守的时间也不相同。有些卡伦常年设置,驻地不变;有些卡伦虽然常年设置,但驻地随季节变更。如西北地区管理牧区的卡伦,随着牧民的迁徙而按季节变更驻地。还有一些卡伦虽然驻地固定不变,但设置的时间则按季节确定。如东北地区查禁私入禁区采参、捕猎的卡伦,西北地区某些渡口卡伦等,有的季节设立在固定地点,而在另外季节则撤回。这些不同的卡伦其称谓也有不同,在东北有常设和堵设之分,在西北则有常设、移设和添设之别。

各种卡伦根据各自的任务,有的在固定地点守望,有的在一定范围内巡逻。有些相近的卡伦则组成网络,在适中地点设立标志,各卡伦官兵按规定路线巡查,到设有标志的地点会哨,交换筹牌。这种路线叫“开齐”。边境卡伦或设在边境附近,或离边境较远。官兵或沿边境附近巡逻,或沿着距边境一定距离的固定线路巡查到边境。因此,边境卡伦的位置及其巡逻线不同于边界线。

卡伦是清朝特有的一种防御、管理设施,它在清代的社会治安、生产、资源管理,以及边防建设、疆域形成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亦作喀伦、卡路、喀龙,为“台”或 “站”的满语音译。卡伦由于任务、作用、设置地点和条件不同,有多种形式。如战时“营前卡伦”,负责警卫和探察敌情;皇帝专用猎场的“围场卡伦”,专门负责围场警卫;在禁区、山场、矿山设置的卡伦,负责查禁私人采伐捕猎;设置于山川要隘处的卡伦,负责维持秩序,保证交通安全,稽查逃人,解送马匹,护送贡物,傳递文书等;在一些游牧部落设置的卡伦,则各有地段,防止牧民越境放牧,避免发生纠纷;在边境地区设置的卡伦,则是为了保卫边疆,巡查国境。卡伦驻地和驻守的时间也不相同。有些卡伦常年设置,驻地不变;有些卡伦虽然常年设置,但驻地随季节变更。如西北地区管理牧区的卡伦,随着牧民的迁徙而按季节变更驻地。还有一些卡伦虽然驻地固定不变,但设置的时间则按季节确定。如东北地区查禁私入禁区采参、捕猎的卡伦,西北地区某些渡口卡伦等,有的季节设立在固定地点,而在另外季节则撤回。这些不同的卡伦其称谓也有不同,在东北有常设和堵设之分,在西北则有常设、移设和添设之别。

各种卡伦根据各自的任务,有的在固定地点守望,有的在一定范围内巡逻。有些相近的卡伦则组成网络,在适中地点设立标志,各卡伦官兵按规定路线巡查,到设有标志的地点会哨,交换筹牌。这种路线叫“开齐”。边境卡伦或设在边境附近,或离边境较远。官兵或沿边境附近巡逻,或沿着距边境一定距离的固定线路巡查到边境。因此,边境卡伦的位置及其巡逻线不同于边界线。 清初,清政府就在我国东北、蒙古地区设立卡伦。卡伦形成完整的巡守制度,始于公元一七二七年。清政府在平定我国准噶尔部叛乱过程中,开始在我国西北地区设置卡伦,一七三一年前,清政府就设立了西北两路卡伦。一七五四年在科布多增设卡伦。一七五五年以后,清政府开始在北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区大量设置卡伦,接着在南疆陆续设置了一系列卡伦。

清代新疆卡伦的变化,大体分四个阶段。一七五五年及其以后不久,是新疆南北两路卡伦有计划地建立到形成体系阶段。一八二八年清政府平定张格尔叛乱后,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卡伦。一八七七年,清政府粉碎阿古柏入侵后,在帕米尔地区设置了苏满、六尔阿乌、图斯库尔、黑孜吉牙克、巴什滚伯孜、阿克苏睦尔瓦、塔克敦巴什,雅尔特洪拜、阿克塔什、伊斯里克等十座著名卡伦,加强了对帕米尔地区的戍边巡守。

清政府在新疆共设立二百五十多座卡伦分南北两路。北路卡伦分布在斋桑湖北、额尔齐斯河西岸的辉迈拉虎卡伦(今苏联巴特)以南,天山以北,巴里坤以西,伊犁所属特穆尔图淖尔(今苏联伊塞克湖)以东等地区。南路卡伦分布在天山南脉以南,和阗河两岸,哈密以西的喀什噶尔、乌什、英吉沙尔、叶儿羌、和阗、阿克苏、喀喇沙尔、吐鲁番等地区。可见卡伦贯穿新疆东西,遍及天山南北,作为治安工具设立于各行政区域的山川隘口、重要通道上。这些卡伦与边界无涉。

清政府卡伦遗址

清代新疆卡伦可分为三种类型:

常设卡伦。长年不移,固定驻守在一地者,谓常设卡伦。例如伊犁将军所在地的伊犁重镇需要长年派兵驻守警卫,所以在伊犁四周重要通道隘口,设立了博罗呼济尔、崆郭罗鄂伦、塔勒奇、干珠罕、沁达兰、春济、安达拉等二十七座常设卡伦 。

移设卡伦。住卡官兵,有时在此处,有时向彼处,或春秋,或春冬,或冬夏,两季递移,或春夏秋三季递移,谓之移设卡伦。即一支官兵,在一定的季节在甲地执行任务,而在另一季节则移往乙地执行任务。其递移的地点,历年都是固定的。这种卡伦多数是管理游牧,随游牧民族于不同季节逐水草迁徒。例如,我国一部分哈萨克民族夏季游牧在斋桑湖西部、布昆河哈尔巴哈河流域(,塔尔巴哈台所属北路夏季卡伦,就设置在斋桑湖西北,从辉迈拉虎卡伦,经布昆卡伦、哈尔巴哈卡伦至哈巴尔阿苏一线。冬季,这部分哈萨克转移到斋桑湖东部、东南部游牧塔尔巴哈台所属北路冬季卡伦就移设于斋桑湖东南,即从喀喇额尔齐斯河南岸的玛呢图噶图勒干(今苏联阿克求别)卡伦至布尔噶苏(布尔噶苏台山口)卡伦一线 。

添撤卡伦。在固定的地点,按季节设撤的卡伦,称为添撤卡伦。这种卡伦,除在伊犁河、察林河沿岸担负季节性的侦察了望任务外,还警卫采玉、矿山、屯田等季节性的生产场所。例如伊犁西南达尔达木图、厄莫根多罗图屯田处,“回人耕作时派伯克二,兵四十,前往驻防,收获后离田五十里内,筑小土城,令其移驻,防兵裁撤 、常设、移设、添设三种卡伦,只是值勤任务不同,设置时间在一年内长短不等(或长年驻守,或按季节移设,或按季节添撤)。各种卡伦年年都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卡房驻守,都有清朝官兵,包括满族兵、索伦兵、锡伯兵、察哈尔兵、厄鲁特兵等十名至三十二名守卫,守卡官兵三至五年更换一次卡伦则领以前锋校、骁骑校,而以侍卫统之卡伦侍卫,由清中央政府选派。各卡伦由伊犁将军委派各地区参赞大臣(或领队、或办事大臣)管辖。各地区卡伦的设撤,是按清朝中央政府命令执行的。例如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过程中,乾隆皇帝命令:“凡贼可逃之路自必安设卡座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喀喇沙尔卡伦的防范作用失去了,清政府命令“哈喇沙尔诸卡俱撤卡伦设置地点的更换,以及巡查路线的改变,都得报请清朝中央政府批准塔尔巴哈台北路冬、夏卡伦,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设立,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被沙皇俄国侵占,一百多年来年年冬夏递移,往返设置,林立于斋桑湖周围。这说明,新疆的移设卡伦、添撤卡伦都是稳定的,年年驻守的。

哨卡位于敦煌市区北黄渠乡芭子场村北69千米处北山青墩峡谷内,《青墩硖之碑记》:“青墩峡为黄墩营迤北之要隘,东连瓜州,西抵方盘城,北界哈密,凭高视远,目极八荒。数十年来,咸以地僻途长,未经置议,我安西大司马都护永公筹划边疆,遐迩悉当。恒虑北地空阔偏远,□启宵旰,□□□□,如瓜州逃缠及入山民人止居,往往间有,遂于乾隆十五年咨明夫部,将沿山一带之碱泉、石板、古墩、青墩四处建卡,设兵游巡侦瞭;即可绝除□□,□□控带西北。今我公奉命巡哈,事竣,按临沙州,顺道于此,随率副将五灵阿、参将哈尔纳及千总、把总路镇等,登□□□□,凭吊古今;因论我国家圣泽之隆,幅员之广,自三代以来未逾于今日。吾辈坐亨成平,岁糜廪禄,当宜夙夜敉勤,矢公矢慎,教养兵卒,保固疆圖,□知□□□,砥柱西陲,恃依半壁,则庶几无泰厥职也。灵阿等隶下有年,感观时切,今佩公之训,仰公之动,因思嘉谟罔替,至言当传,即于此墩之右,敬泐诸石,以表我公安不忘危,持盈保泰之徳爱也。是为记。

乾隆十六年秋九月         日之吉

沙州副将五灵阿   瓜州参将喀尔纳   共议

青墩硖之碑记碑额刻隶书“青墩硖之碑记”,六字。碑文楷书、阴刻、竖行、15行,约250字,字迹清晰。背面无字。碑文记载巡边视察诸事,尾题“乾隆十六年(1751年)秋九月”。

青墩峡北一墩烽火台位于敦煌市区北黄渠乡芭子场村北70千米北山青墩峡沟东侧山丘上。烽火台用土坯砌筑,截面成梯形,土坯长0.35米,宽0.6米,厚0.06米。烽火台顶部坍塌,现残存基础部分,存土坯九层。基础东西长4米,南北宽3.8米,顶部东西长3.1米,南北宽3.1米,残高1.9米。平面成长方形,面积15.2平方米。碑面南,碑灰色花岗岩石质,碑额半圆形,通高1.43米,宽0.53米,厚0.17—0.19米。碑座长1.8米,宽1.4—1.6米,高0.6—0.8米。青墩峡碑和青墩峡北一墩烽火台对研究敦煌清代戍守建置、印证史料记载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杂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5册13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张澍辑,李鼎文校点.续敦煌实录[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段新生(1969、05),男,甘肃敦煌人,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敦煌文物考古和研究、敦煌本土文化。

猜你喜欢

卡伦清代敦煌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千年邮驿敦煌悬泉置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小默克尔”之路不会平坦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