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色新丝绣五毒 小扇轻盈引微凉

2022-06-15杨扬

理财·收藏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五毒折扇蜈蚣

杨扬

端午节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缩影。从文献资料可知,端午节自古以来不仅受到官方和宫廷的重视,而且得到各地民众的认真对待。

早在南朝时,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四民踏百草,今人又有门百草之戏。按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草先生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草以戴之。”《五杂俎》记述说:“饮菖蒲也,悬艾也,作艾虎也,佩符也,浴兰汤也,斗草也,采药也,书仪方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并喷屋壁、床帐,婴儿涂其耳鼻,云以辟蛇、虫诸毒,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沸而浴之。” 由此可见,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采艾草、沐兰汤、斗百草、饮雄黄酒、采茶、制凉茶、用艾草做成虎形佩戴等,这些民俗活动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端午节形成后,结合诸多端午节风俗,又称为端五、端阳、女儿节、浴兰节、龙舟节、粽子节等,这些名称也是端午节众多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表现了端午节不同的民俗特征。

明李贽《藏书·南朝·定乱代兴》中记载“端午,太后赐扇”,说明在南朝时已经有端午节赐扇的习惯,当然这时折叠扇并未传入中国。《宋史》中记载:后因金使至,诏康伯馆伴,端午赐扇帕。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禄卷》中也提到:“上以端午。遣中使赐扇帕于洪泽。”明李贽《续藏书》中写道:“五月端午节,赐扇及五色道长命缕系腰。”明黄瑜《双槐岁钞》中记载:“明年壬午,亦以端午赐扇,扇面御制清暑、解愠二歌,大概言为臣者仰辅上德,俯恤民隐,助隆代天之绩云尔。”以上文献中都提到了端午节赐扇的行为,当然,在这里无法判断扇的类型,或为团扇,或为折扇,本意应是端午暑热,遮阳纳凉而赠。

中国的扇文化历史悠久,最初作为取风遮日的实用工具,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变成兼具功能和审美的器物,演绎了中国文化。折扇又名为折叠扇、撒扇、聚头扇,从传入中国到流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据文献记载,折扇最初起源于日本,于北宋初期端拱元年(公元 988年)传入中国,《宋史·日本传》中提到了桧扇二十枚,是日本使者进贡的礼品,这里提到的桧扇应是折扇。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校注·高丽国》中记载:“彼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觐物,其扇用亚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至元代,高丽继续向元朝进贡折扇,清代作家高士奇在其《天禄识余》一书中记载:“今之折叠扇,初名聚头扇,元时高丽始以充贡。”但没有被宫廷或民间广泛应用。明朝的永乐帝时,开始在宫廷内传播使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也提到了关于折扇始于宋的说法,“闻撒扇自宋时已有之”。明朝陈仁锡在其《潜确类书》中云:“折叠扇始于国朝,永乐中因朝鲜进,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亦谓之撒扇,盖收则折叠,用则撒舒也。”说明明朝折扇也来自当时朝鲜的朝贡,明成祖朱棣颇爱折扇,因它可以折叠,使用方便,便命宫廷匠人按原貌仿制,此后“自内传出,遂遍天下”。到了明洪熙时,从宫廷到民间传播达到了高峰,至此折扇才得以在社会广泛发展。至清代,折扇流行之广,随处可见。“折叠扇……今则流行寝广,团扇废也。”至此,文人墨客手持折扇,题诗写词,画山川、纹鸟兽,手摇则风来,挂腰便装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流行面貌。从文献记载看来折扇应始于北宋,从明代中期至清初,是折扇发展的鼎盛时期。

随着折扇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折扇,扇套出现。扇套,顾名思义装折扇的套,也称之为扇囊,广义上也指盛放各种小物的包装袋。明宦官刘若愚《酌中志》云:“撒扇,其制用木柄,长尺余,合竹作小骨二十余根,用蓝绢糊裱两面,皆撒大块金箔,放则遮日,收则入囊。自司礼监掌印至管事牌子,皆于宫中夏日用之,只可遮日,不能取风。按此似折叠扇而非。”明朝时宫中折扇制作精良,用折叠扇张开只敢遮日,不能扇风,也许出于宫中礼节,这时随着折扇被广泛普及,具有保护功能的荷包出现了,也就是扇套或扇囊。扇套和扇囊的真正发展始于清朝,文人雅士常把扇套挂在腰间,当作佩饰也是一种时尚,据清代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记载:“某尚书……腰带必缀以槟榔荷包、镜、扇、四喜平金诸袋……”扇套作为腰间装饰一种,可见一斑。清代扇套受欢迎程度颇高,对扇套的描述不计其数,《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和六十四回中也有扇套的记载。清代的绣工精湛,扇套上图案美轮美奂。纹案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五毒纹则是最常见的纹饰。

河南博物院现藏黄缎地彩绣五毒扇套(图1、图2、图3),1958年由故宫博物院拨交。整件扇套呈扁筒形,上宽下窄,长29厘米,宽5.3厘米,底部为平底椭圆形,由丝绦挂绳和套身组成。套绳上缀有两粒仿绿松石的坠子,翻盖及套身上用五彩丝线在黄色缎上依次刺绣出了蝎子、蜈蚣、蛇、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毒虫,并搭配宝瓶、牡丹、石榴、菖蒲、艾草等图案,底部刺绣团寿纹饰。扇套整体图案突出了五毒的生理特征,结合装饰图案,寓意着平安富贵、长寿多子、驱毒辟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通过赋予熟悉的动物一种或好或坏的文化内涵来传递一种价值观,以达到消除灾难、祈求幸福平安的愿望,五毒纹则是其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五毒纹即是指五种有毒生物组成的装饰图案,是端午节必用的应景纹样。

五毒原是指身体内有毒腺、毒牙、毒液、毒螫、毒钩等有毒器官的五种动物。因民俗文化和地域的不同差异,五种有毒动物在古代不同时期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明代杨循吉《吴中小志从刊·风俗记》提及“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虺、蛇、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之,刊布家户,以雄毒虫。吴俗,则在端五”,清代吕种玉在《言鲭·谷雨五毒》中提道:“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另有清晚期王轩《山西通志》載“以五月五日取蜈蚣、蛇、蝎、壁虎等五种毒物聚置一瓮中……”由此可见,蛇、蜈蚣、蝎子三种毒物是必然存在的,而后两种究竟是蜥蜴、壁虎还是蟾蜍等则因地域差异性选取不同。流传至今,人们通常认为的五毒为蜈蚣、蝎子、壁虎、毒蛇和蟾蜍。

随着不同时期的变化,五毒纹样有其不同的寓意,但最终成为吉祥图案,以求驱邪辟害和人丁兴旺。之所以用“五”字,《易经·系辞》载“天五数,地五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因而“五”作为“中”数,有阴阳之意;“毒”并非毒害,而是成熟、生育之意。先民因自身生存艰难而产生渴望超强的生殖力,具体到五毒纹样上,将蜈蚣、蝎子、壁虎、毒蛇的头视为男性阳具的象征,蟾蜍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而作为女性的化身,因此“五毒”纹样最初的寓意是子孙繁盛。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五毒纹样的寓意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提到的《吴中小志从刊·风俗记》中可知,谷雨那天,画五毒符,并在每一样上画一根针刺着它们,刻印后,布置在人家的门户上,用来祈求赶走各种虫类毒疫。由此可见,五毒纹样已有“以毒攻毒、驱除邪恶、祈求平安”之意。

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五毒纹样的呈现载体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民间传“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人认为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各种有害动物十分活跃,对庄稼和人类产生危害,要用各种方法预防毒虫之害。因此,在衣服、肚兜、鞋帽等衣饰上绣制五毒纹样最为常见。刘若愚《明宫史·火集》中载“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明代宫廷端午节前后都要穿饰有五毒纹的官服。

端午节最初因气节变化而采取的民俗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节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端午节赠扇的礼节,一直到明清时期将五毒的纹饰结合到扇套中,完成了从“赠扇”到“赠扇套”的演变,更注重了其文化内涵,可见,端午文化题材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属于喜闻乐见的常见题材,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节庆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文化的传承。F20A9108-7DCE-4479-974B-01A92A2422B6

猜你喜欢

五毒折扇蜈蚣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超级秀场 我不是蜈蚣
端午食“五毒”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原来是良药
天 敌
折扇应用上线了
蜈蚣
会变的折扇
蚯蚓与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