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G理念下“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2022-06-14张丽萍雒京华

理论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低碳发展碳中和双碳

张丽萍 雒京华

摘 要:“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企业,作为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的责任不仅仅在创造价值方面,还包括环境保护方面。而ESG是衡量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承担程度的重要非财务报告,除此之外,ESG相关投资产品还可以通过从资本市场融资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来支持企业绿色转型或者环保技术研发等方面。因此,本文从ESG理论的角度来探究“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ESG;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063 — 04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该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关注,环保意识逐渐觉醒,联合国组织各国在2016年签订了巴黎协定,以此来应对气温上升、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号召,2021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因而探讨ESG理念下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ESG概述

1.ESG概念

ESG是英文单词Environmental、Social和Governance首字母的缩写,是从非财务角度来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1〕。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ESG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仅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思想还可以用来指导“双碳”目标的实现。

ESG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因素,一个是社会因素,还有一个是治理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考量气温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方面。全球气温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很多产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开始把环境因素纳入投资考虑因素之中。另外,全球早期重发展轻环境的发展理念,使得全球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社会因素主要考量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具体可以从员工福利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以及企业污染物排放问题方面来衡量〔2〕。员工福利好、健康水平高、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企业未违规排污等都说明企业较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治理因素主要考量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高管薪酬等方面的问题。治理结构是否合理与公司价值、发展能力密切相关。高管薪酬是否合理影响着公司内部成员间的关系。

2.ESG發展历程

十八世纪初出现的伦理投资即是早期ESG理论的雏型,伦理投资即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优先排除他们判定的不道德企业,如排放污染物、破坏环境的石油重工企业。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早期社会责任投资,欧美国家长期重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破环了自然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气候、资源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被投资者立为投资考虑因素之一。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组织召开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会议上首次发布了与环境相关的《人类环境宣言》,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巴黎协定签订以及各种环保方案的出台奠定了基础,该会议的召开也是ESG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发布的《有心者胜》这一报告中也提出了ESG概念。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将ESG三个维度纳入规则,为投资者制定了6大投资原则,34项建议,成为检验投资者是否履行责任的重要标准〔3〕。之后,ESG理论便流行起来,被用于投资决策,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指导实践等方面。

在国内,尽管ESG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但是ESG的本质思想早已在我国的发展思想中有所体现,譬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绿色发展思想等。我国在没有引进ESG之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金融和环保信息披露方面。《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这部文件是我国在2003年发布的首部有关环境保护监督的文件,文件要求重污染企业必须披露5类环境信息〔4〕。引进ESG理念之后,我国开始ESG如何结合环境保护的探索,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ESG研究现状

目前金融领域学者对于ESG的研究比较多,研究主要聚焦于ESG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ESG信息披露及ESG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且目前还未得出一致结论。原因之一是对于ESG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各大评级机构没有统一的标准,评价结果存在差异,使得投资者对于各个公司这三方面评分情况存在理解偏差。

研究发现,ESG表现相对较好的公司,其财务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样较好,这样的公司注重环境管理、负面事件少,供应链管理及员工管理的发展潜力大,能够为股东创造持续的现金流量,实现长期价值。因此,如何准确把握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方面的关系并使企业这三方面的表现达到最优对企业至关重要〔5〕。因为我国ESG研究起步晚、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公司ESG信息披露也不全,所以,从理论上梳理ESG三个方面的关系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未来ESG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提出背景

从世界气象组织的检测数据中可以发现,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工业化之前相比已经高出很多。二氧化碳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二氧化碳上升带来的危害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对于全球来说抑制二氧化碳的持续上升是一项艰巨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联合国在2016年组织各国签订巴黎气候协定,以此来缓解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发展高潮,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作为世界上较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较高的。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指出:“我国气温上升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6〕。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可以说,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要采取实际的行动〔6〕。”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7〕。“双碳”目标的提出,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履行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承诺。

(二)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

1.对高碳发展路径的依赖

中国近代快速发展依赖的主要是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消耗于火力发电、交通运输等方面。经济是高速发展了,但一次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对地表、空气以及土壤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已成为引领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在发展的同时,更加注意环境保护问题〔11〕。

长期依靠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的发展模式产生了路径依赖,一时间很难改变。总的来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以前的发展理念,摆脱对已有的发展路径的依赖,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清洁、健康、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地推动重污染产业的绿色转型。这从短期来看,可能会抑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以及可能会暂时降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9〕。但是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考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高速度的发展。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发展需求,催生新的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资金短缺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在关于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意见报告中,提出了较全面的实现路线图。一是加快生活方式的綠色转型;二是大力扶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快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构建〔14〕;四是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五是大力推进节能低碳建筑的建造;六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七是提升碳汇能力;八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九是完善标准计量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十是完善投资、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其中不管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还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政府资金只能提供一部分,剩余部分还需要市场补给〔8〕。此时,ESG就能发挥其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作用。

ESG理念的引入与实践,可以很好的协助双碳目标的实现。将ESG理念融入“双碳”目标,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占据很大比例的,尤其是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ESG报告来检测各企业环境保护程度和社会责任承担程度,国内外ESG评级机构可以为公司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另外一方面,ESG可以通过相关产品投资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资金支持。此外,ESG理论的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ESG相关投资产品的研发对实现“双碳”目标都有一定助力作用。

(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能源结构的调整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从1978年到2019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持续上升。其中,煤炭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这跟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如“双碳”目标的提出,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石油消耗占总消耗量的比例变化不大,天然气的消耗占比大幅上升,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耗占比也是明显上升。目前全球正处于传统能源转型的阵痛期,能源结构调整是解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关键点。

“双碳”目标的实现与能否降低煤炭消耗量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国情来看,实现“双碳”目标,调整能源结构是必经之路,只有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能源使用量,才可以减少碳排放量。但是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短时间内调整能源结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国连续出台了许多的帮扶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风能产业、光伏产业〔10〕。另外,我国从能源安全问题出发,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解决环境问题。

2.重污染产业绿色转型

中国碳排放量久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许多石油化工等重污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如腾格里排污事件、多少企业因此受到处罚。二氧化碳排放量中重污染企业占比较大,这部分企业应该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参与绿色转型。

从图中可以看到,工业行业能源消耗量最多,因此,重污染产业的绿色转型首先应该从工业入手,其次是居民生活。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绿色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积极研发节能减排技术,如上排污净化设备或者升级生产设备。此时,通过ESG评价来评定这些重污染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

3.节能技术的研发

最近几年,我国节能技术方面的研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内自主研发,一种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目前,已经在节能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使很多产业从中受益。总的来看,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节能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清洁能源技术,第二类是替代能源技术。第一类主要是指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主要是解决煤炭开采、使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是在限量使用的情况下将污染降到最低的技术〔12〕。从实现方式上说,洁净煤技术是在煤炭从开采到使用以及废料处理的整个环节中,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第二类替代能源技术主要针对的是石油资源。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节油方案和技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资源枯竭问题,只有采用可再生资源或者人造能源替代它才行,如用乙醇、甲醇、天然气等替代。

通过节能技术的使用,不仅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控制气温上升、实现“双碳”目标方面有重要意义。另外,研发能力是企业的血液,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节能技术的研发。

(二)提高碳汇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快速发展,我国大肆开采荒地、填湖种田,森林遭到破坏,绿色植被覆盖率下降,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相比改革开放之前大幅减弱。目前,我国生态系统每年大概能够吸收12亿吨二氧化碳。这也是导致二氧化碳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既然找到原因,那么提高碳汇能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途径。

1.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特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这一特性,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同时实现“双碳”目标。从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中,可以看到,全球森林面积为40.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森林碳贮量高达6620亿吨〔13〕。可见森林是天然的且最重要的碳储存器。

要想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最主要的恢复森林面积,应该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可以采取退耕还林、沙漠治理等方式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吸收能力。针对海洋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海岸生态保护与修护的方式,提高海洋碳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恢复改造废弃土地、荒地等资源开展绿化,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同时,还要坚持植被数量与质量同等重要的原则,在增加植被面积的同时,提高森林、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13〕。从对自然友好的角度去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坚持在最适合的地方干最适合的事的原则,如在适宜人工造林的地方大量种植人造林,恢复生态系统;在适合自然恢复的地方,不做过多的人工干预,利用自然的力量恢复;在需要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的地方,采取封山育林等方式,促进森林的自然恢复〔13〕。

2.大力发展碳捕获技术

目前的碳捕获技术已经从之前的CCS即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升级成CCUS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技术的出现使得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成为可能。尤其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收集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合成可降解塑料、化肥生产、食品保鲜剂、焊接保护气等。尤其在合成可降解塑料方面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废物利用,而且缓解了白色污染。可见,通过使用CCUS技术可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要想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许多的辅助工具,如ESG理念就是一个能够很好辅助“双碳”目标实现的工具,需要尽快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ESG体系,并积极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通过ESG理念的推广,使企业关注自身ESG评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另外,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的不同,在贯彻实施“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策略,万不可“一刀切”。

〔參 考 文 献〕

〔1〕李建菲.什么是ESG〔N〕.农村金融时报,2021-08-09(A3).

〔2〕杜泽民,黄洁,王大地.国外ESG评价实践发展研究〔J〕.当代经理人,2020(04):16-20.

〔3〕莞棋.抓住ESG机遇〔N〕.青岛日报,2021-10-21(07).

〔4〕王珊珊,张晗.我国ESG评价实践发展研究〔J〕.当代经理人,2020(04):6-10.

〔5〕孙为政.环境-社会-治理(ESG)绩效关系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2020(03):16-19.

〔6〕高敬.说说碳中和的那些事儿〔N〕.国际商报,2021-01-04.

〔7〕马险峰.双碳目标背景下的ESG体系〔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07-15(08).

〔8〕李德尚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9-09(09).

〔9〕庄贵阳.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21(18):50-53.

〔10〕张友国,白羽洁.区域差异化“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J/OL〕.改革:1-18〔2021-11-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12.F.20211102.1331.

003.html.

〔11〕张友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开局思路〔J〕.行政管理改革,2021(03):77-85.

〔12〕刘筠,卢超,赵磊.关于中国节能技术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183-184.

〔13〕张守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N〕.人民日报,2021-06-10(13).

〔14〕刘芳芳.实现“双碳”目标路线图施工图要清晰〔N〕.中国建材报,2021-08-27(01).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低碳发展碳中和双碳
“双碳”目标下云南水利发展新常态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浅议城乡布局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