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疗效

2022-06-13樊翠琳

系统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乙酰布地半胱氨酸

樊翠琳

忻城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广西来宾 546200

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发病,而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继发于一些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引发肺炎,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患病后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儿童肺炎的治疗中抗生素较为常用, 能够有效抑制杀灭细菌,改善气道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乙酰半胱氨酸是治疗肺炎常用药物,可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改善临床症状,但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效果并不显著[2]。 布地奈德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药物,有较强的抗炎效果,能够有效对支气管痉挛问题进行纠正, 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3-4]。该研究对该院2018 年1 月—2021 年5月收治的84 例患儿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4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其中,观察组男22 例,女 20 例;年龄 1~6 岁,平均(3.45±0.78)岁。 对照组男 23 例,女 19 例;年龄 1~7 岁,平均(3.51±0.76)岁。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②入院前1 个月内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③患儿家属知晓研究,并确认签字。排除标准:①患有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②对乙酰半胱氨酸或布地奈德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 (注册证号H20140449)雾化吸入治疗,3 mL/次,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注册证号H20140475,规格1 mg:2 mL)雾化吸入治疗,2次/d,<2 岁剂量为 0.5 mg/(mL·次),>2 岁剂量为1 mg/(2 mL·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 1 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5]:显效为咳嗽等症状消失,肺功能明显改善;有效为咳嗽等症状明显缓解,肺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为咳嗽等症状未缓解,肺功能未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肺功能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者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③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采集患儿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层清液, 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 ④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FEV1%(63.87±5.59)%、FEV1(1.81±0.15)L 以及 FEV1/FVC(84.57±8.65)%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PCT、IL-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PCT(μg/L)治疗前 治疗后IL-3(pg/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2.08±0.59 2.12±0.61 0.305 0.761(0.13±0.03)a(0.72±0.15)a 24.996<0.001 60.46±9.85 60.53±9.97 0.032 0.974(33.15±6.78)a(42.52±8.21)a 5.703<0.001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7,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肺炎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年龄阶段肺部未发育完善,极易受到外界病原菌的侵袭,导致肺部感染,发生肺炎[6-8]。小儿肺炎在我国住院小儿中是患儿死亡第一的病因, 严重的肺炎不但会引起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渗出,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而且会导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使人体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甚至神经系统都受到侵害,严重危及患儿生命[9-10]。

雾化吸入是一种特殊的用药方式, 主要通过高速气流使药物以雾气的形式经患儿呼吸道进入肺部,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病灶处,进而促进药效的发挥,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1-12]。 乙酰半胱氨酸为常用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痰液溶解剂,能够有效对痰液进行稀释, 促进痰液黏稠度的降低, 进而促进痰液排出,但单纯使用时效果欠佳[13]。 布地奈德作为临床常用药物, 雾化吸入后能够对患儿起到黏膜炎性因子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改善肺功能[14]。 相关研究显示, 接受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6%(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L-4、IL-3 及CRP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 FEV、FEV1、PEF水平[(2.88±0.52)L、(72.12±10.12)%、(2.99±0.34)L/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5]。 而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说明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效果更好。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 以及FEV1/FVC 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16]。

有研究指出, 肺炎发展过程中会对炎症反应进行诱导,导致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出现异常,加重临床症状[17-18]。 PCT 是一种降钙素前体,主要由多个氨基酸所组成,当机体发生感染时,PCT 则会由甲状腺C细胞大量分泌, 参与炎症反应;IL-3 是一种细胞趋化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能够对机体炎症情况进行反映[19-20]。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CT、IL-3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上的优越性[21]。 究其原因,乙酰半胱氨酸结构中的巯基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进行裂解,并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的多糖蛋白,进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加之布地奈德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使病原菌的增长更好地得到抑制,进而发挥杀菌消炎的作用,促进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 与对照组的9.5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 儿童肺炎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患儿肺功能,对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乙酰布地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怎样认识同型半胱氨酸过高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
“三高”后的第四“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