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子标志物表达与病理诊断研究

2022-06-13李永琳安仕勇张培亮蔡世远刘黔明

系统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浸润性组织学腋窝

李永琳,安仕勇,张培亮,蔡世远,刘黔明

贵州省凤冈县人民医院病理科,贵州遵义 56420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常见类型,手术+放化疗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式,需加强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精准评估,以保证治疗方案的准确性[1-2]。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对该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 应用频率逐渐提升[3]。目前大量研究表示, 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但哪种指标能更好地预测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情况研究仍存在争议[4-5]。为此,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凤冈县人民医院2015 年1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收集其病理组织标本,分析其分子标志物表达与病理诊断之间关系。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 年龄36~68 岁, 平均(55.02±3.16)岁。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标准[6],且经病理组织诊断确诊;②年龄≥18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随访资料不完整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应用EnvisionTMSystems 分析系统分析乳腺癌标本, 采用 SP 二步法测定标本中 ER、PR、HER-2、Ki-67 的表达情况。主要步骤:切片脱蜡至水后0.3%H2O2甲醇处理切片后水洗; 抗原修复后PBS 冲洗,加入抗体孵育过夜;清洗后加入酶标抗兔/鼠,复合物孵育; 清洗后 DAB-H2O2孵育 5~10 min; 清洗后Harris 苏木素染核 5~10 min;水洗,分化,蓝化,脱水,透明并封固。观察内容包括病理学分类及组织学分级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免疫组化法判定染色阳性信号:①ER、PR:细胞核中间黄色着色物为阳性;②HER-2:依据胞膜着色强度评分为 0、(+)、(++)、(+++),≥30%浸润癌连续出现完整强胞膜着色(+++)时为阳性;③Ki-67:取任意 5 个高倍视野(400 倍),阳性细胞率≤14%为阴性(-),>14%为阳性(+)。

(2) 临床评估指标, 包括肿瘤病组织学分类、TNM 分期、大小、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大小;其中组织学分类依据WHO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2003)[7]中细胞分化、核分裂、腺管形成等评分标准,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TNM 分期依据2002 年第六版AJCC 分期标准[8]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3)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并保持随访(信访、电话随访、门诊复查),统计患者复发、转移情况;该研究中,出现原位复发、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其中任意一项均定义为复发; 分析不同分子标志物表达与患者复发之间关系; 该次研究中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 年2 月, 最长随访时间为 84 个月, 平均61 个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R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

60 例患者中,ER 阳性检出率为 56.67%(34/60);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TNM 分级、肿瘤大小、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 是否复发、ER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ER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n(%)]

2.2 PR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

60 例患者中,PR 阳性率为 51.67%(31/60);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TNM 分级、肿瘤大小、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是否复发,PR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PR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n(%)]

2.3 HER-2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

60 例患者中,HER-2 阳性检出率为40.00%(24/60); 组织学Ⅲ级HER-2 阳性占比较Ⅰ~Ⅱ级高,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 阳性占比较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高, 复发患者HER-2 阳性较无复发转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HER-2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n(%)]

2.4 Ki-67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

60 例患者中,Ki-67 阳性检出率为55.00%(33/60);TNM 分期中Ⅲ~Ⅳ级 Ki-67 分级占比较Ⅰ~Ⅱ级高,复发转移患者Ki-67 阳性较无复发转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Ki-67 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关系[n(%)]

3 讨论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在临床疾病诊断中,逐渐倾向于应用分子生物学联合影像学等技术共同进行疾病诊断,以准确评估患者病灶状态及预后情况[9-10]。目前在乳腺癌诊断中,ER、PR、HER-2、Ki-6 均为常见的诊断评估指标, 但哪种指标可更好评估预后仍存在争议[11-12]。

该研究中, 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选择ER、PR、HER-2、Ki-6,分析其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之间关系, 结果显示,ER、PR 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无显著关系, 但组织学Ⅲ级HER-2 阳性占比较Ⅰ~Ⅱ级高,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 阳性占比较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高(72.22% vs 26.19%),复发患者HER-2 阳性较无复发转移高,考虑原因为,HER-2 属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处于非激活状态,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出现肿瘤转化活性[13-14];且其水平升高会出现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增加情况,其过度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提示HER-2 水平升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存在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增加、 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情况[15-16]。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TNM 分期中Ⅲ~Ⅳ级Ki-67 分级占比较Ⅰ~Ⅱ级高(76.00% vs 40.00%), 复发转移患者Ki-67 阳性较无复发转移高,考虑原因为,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 为在增殖细胞中表达的抗原,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表现出异常增高情况[17-18];该分子标志物主要表达在细胞 G1 期、S 期、G2 期、M 期,脱离细胞周期后迅速降解, 因此在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检测中表现出良好性能,提示Ki-67 水平升高,可能存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细胞增殖、浸润程度增加情况[19-20];且若随访中存在HER-2、Ki-6 水平升高情况, 提示患者存在复发风险[21]。 陈余英等[22]研究发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HER-2 阳性检出率显著提升 (54.76% vs 21.88%);TNM 分期Ⅲ~Ⅳ期患者,Ki-67 阳性检出率显著提升(81.48% vs 57.4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HER-2、Ki-67 对肿瘤组织学分期、TNM 分期、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情况存在明显影响,可作为该病术前评估、预后评估指标。

猜你喜欢

浸润性组织学腋窝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腋下广告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分层结构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
浅析如何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那把伞儿(诗)
《青年组织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