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2022-06-10陈云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评分心理试验

陈云香 邓 梅

(1 丰都县精神病医院,重庆 408200;2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0000)

精神分裂症(SP)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类型,其属于慢性精神疾病的一种,与其他精神病症相比较为严重[1],导致其出现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大脑结构异常、神经深化以及后天环境等,并以15~55岁的人作为主要的发病人群[2],如果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精神残疾以及神经衰退等情况的出现[3]。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SP的发病人数[4],SP患者发病后可能会出现思维障碍、认知能力降低以及情感冷漠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更好工作与生活,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5]。有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有1/3以上的SP患者在后期会出现抑郁症状[6],且这一症状的出现会影响患者的认知、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着一定的影响[7],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因为严重抑郁而出现自杀倾向,由此可见,在SP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做好抑郁症状改善是非常重要的[8]。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0例SP患者,其入院时间介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观察了在改善SP患者抑郁症状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0例SP患者,其入时间介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X组(n=100)与Y组(n=100)。X组男女比例为56∶44,平均年龄为(40.60±3.70)岁;疾病类型为偏执型的患者有32例、紧张型的患者有25例、青春型的患者有19例,未分化型的患者有15例,其他类型的患者有9例;患者发病时间最长的有10年,最短的为2年,平均发病时间为(5.23±0.87)年。Y组男女比例为59∶41,平均年龄为(40.80±4.10)岁;疾病类型为偏执型的患者有33例、紧张型的患者有24例、青春型的患者有18例,未分化型的患者有15例,其他类型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病时间最长的有11年,最短的为2年,平均发病时间为(5.63±0.9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9]中有关于SP的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对本次试验研究的内容持知情并同意的态度,并签署了科室自制的“试验研究知情同意书”[10],排除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全,入组前14 d服用过抗精神病类药物和存在自杀行为或倾向的患者。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后可知其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组间可比性显著。

1.2 方法 运用常规SP护理方案实施Y组患者的护理服务,做好饮食、生活、环境等基础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在此基础上,X组患者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的实施应该分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第一阶段护理:即护理的第1~2周,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护理内容就是健康宣教,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理解与接受程度做好病房环境以及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和讲解,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制订出目标明确且科学的护理计划。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在积极的沟通、交流中更好了解与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安慰与支持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在了解患者兴趣、爱好与心理特征的同时来更好的寻找与患者的话题,构建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后续治疗、护理操作更加顺利的实施。

第二,第二阶段护理:即护理的第3~6周,要向患者介绍病情,讲解有关于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的相关症状,告知其发病的主要原则、治疗方法等,让其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并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疏导患者打开心结,进而更好的战胜病魔。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影响出现一些不恰当的想法或者是说辞,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能反驳或者是轻视,而是要给予肯定,并从其话语中分析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给予进一步的解决。在此基础上,也要耐心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与疏导,尽可能缓解患者所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

第三,第三阶段护理:即护理的第6~8周,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解决与疏导,应该观察和询问患者的心理问题,全面地分析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与面对疾病,加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并鼓励患者参与一些公益、文体活动,让其恢复丰富的生活状态,对其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尽可能消除其悲观、抑郁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也需要培训患者家庭与社交能力,让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圈子,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学会自我调节。

第四,第四阶段护理:即护理的第8~12周,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组织其参与群体活动,并让患者在一定的程度上了解病情恢复的规律性,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根据其具体的病情变化情况与接受能力来开展进一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同时,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妄想、幻觉等情况护理人眼要耐心且细致的分析其逻辑思维与非现实想法,帮助患者更好的去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帮助其科学且针对性的选择不良情绪的宣泄方式。在此基础上,在最后的护理阶段护理人员也应该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让其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不能产生偏见,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要告知家属要正常对待患者,不要对其过分照顾,而让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社会的负担,让其在正常的生活中逐渐的恢复正常,学会改善人际关系,调节自己的心态。在此基础上也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告知其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其按时来院复诊。

1.3 评价指标 本次试验研究中X组与Y组患者观察指标分别为治疗后2周、4周、12周抑郁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抑郁评分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共包括24项评价项目,其中部分项目根据无、轻、中、重、很严重分别评为0~4分,部分项目按照无、轻中度、重度评分为0~2分,量表总分为78分,总分低于8分认定为正常,总分在8~10分为轻度抑郁;评分20~35分为中度抑郁;评分高于35分为重度抑郁[11]。

护理满意度借助自制调查量表进行评价,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护理及时性、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操作等,问卷满分为100分,根据患者评分的具体分值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其评分范围分别为大于等于80分、60~79分和低于60分[12]。

1.4 统计学分析 将统计学软件SPSS19.0作为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工具,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分别表示为()和率(%),检验方法分别为t与χ2,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不同时间段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后不同时期X组与Y组患者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后发现P<0.05,且X组患者的抑郁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Y组患者,组间比较后发现P<0.05;护理前,X组与Y组患者抑郁评分相近,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不同时间段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不同时间段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X组100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57例、40例、3例,Y组各有47例、36例、17例,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00%、83.0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后可知,X组患者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SP属于临床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其发病原因相对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13],这一疾病以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青壮年为主要的发病人群[14],患者发病后不仅仅会出现思维、情感障碍,同时,认知功能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5]。在此基础上,SP具有容易反复发作和病程较长等特点,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可以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6]。

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专科护理理念,其护理的核心就是患者的心理状态[17],力求让其获得最大的心理舒适,避免了各种复兴情绪与状态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18]。在为SP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大多数患者均伴随抑郁的症状,所以,应该将抑郁作为护理的重点内容[19],而心理护理干预是缓解、疏导抑郁的主要方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护理分为不同的阶段[20],在各个阶段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做好针对性护理内容的设计,保证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水平与针对性,满足了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需求,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21]。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知,X组、Y组患者护理后不同时间段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而其护理前抑郁评分相近,P>0.05。这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而经过护理服务后X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Y组患者,说明了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本次试验研究的另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X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Y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这一试验研究结果说明了,心理护理干预对于SP患者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护理方式,受到了患者与家属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获得了患者与家属相对较高的满意程度。张葳[22]的相关试验研究将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82例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其中给予常规护理对策的41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抑郁症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作为心理护理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率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心理护理组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相对较低,同时心理护理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且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心理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并得出了对于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来说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助于患者精神分裂症状的改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张葳相关试验研究的结果与结论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对较强的一致性,尤其是在HAMD评分的比较上,与本次试验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进步一说明了对于SP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与体征,获得了患者与家属的认可,具有相对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在为SP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奠定了基础,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与运用。

猜你喜欢

评分心理试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CS95
驭胜S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