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2022-06-10王小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资源诗词

古诗词在语文知识体系中不仅占据着半壁江山,还承担着体现语文美学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错误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古诗词的意蕴及表达进行深层多元的挖掘与探索,从而直接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实效,以及学生精神层次的提升。

一、没有针对古诗词的特性开展有效教学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通过优美的意境陶冶思想情操,还能够通过深厚的意蕴充实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古诗词教学模块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古诗词文化來源已久,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然而,古诗词与现代文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二者无论是在表达手法、写作内容还是在写作格式上都大相径庭,也正是因为此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会产生兴趣不高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体验感较差。

从现有的教学形势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学习,并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将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心路历程进行讲解,虽然以上两个元素能够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错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束缚了古诗词教育价值的发挥。

特别是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而这种单一式的教学手法错误地将教师放在了课堂主导者地位上,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总而言之,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错误的教学引导方式以及落后的教学理念将会削弱古诗词魅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也比较低下。

二、对古诗词的意蕴挖掘与探究不够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依然将古诗词的全文背诵以及诗句解析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忽略了对古诗词优美意蕴的挖掘与探究,从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浅显的文字表面,无法透过诗句内容探寻到古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

古诗词的高效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古诗词教学中选择形式化的教学方式,无论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手法如何,教师都从诗词的写作背景入手,并引导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对古诗词展开理解与记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忽略了对古诗词优美意蕴的分析与鉴赏,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与契机,从而导致古诗词的教学千篇一律,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所涉及的背景、情感与手法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诗词主题展开不同方向的思维发散,这就意味着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古诗词优美意蕴的鉴赏,还会束缚学生语文思维的延伸,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极其不利。

三、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鉴于古诗词在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革新古诗教学,全方位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整合多边教学资源,充实古诗词文化底蕴

古诗词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背景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对古诗词文化底蕴的铺开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思维被禁锢在有限的框架当中,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教育导向作用。鉴于此,教师便应该整合多边教学资源,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充实古诗词内容,融入一些相关的文化素材及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边教学资源认识到古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多边教学资源给学生构建一个不一样的古诗词学习课堂。多边教学资源的整合要着重应用在课堂的导入学习环节当中,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为古诗词教学提供文化背景的铺垫,文化素材的引入能够为学生搭建起更加完善的思维框架,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当中,使得学生能够对古诗词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层的理解与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是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所著,词曲中采用“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描绘了一片凄惨悲凉的景象。然而,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知识的有限性,很多学生无法将这些词与其所蕴含的内涵联系在一起,鉴于此,教师便可以整合多边教学资源,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将这些文化元素呈现在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对文化元素进行感悟与体会。

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时的共情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婉转凄凉的音乐,烘托情感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二)创设多元教学情境,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

鉴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习惯,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古诗词往往涵盖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在古诗词中不仅凸显出了浓浓的乡愁、感人的情谊,还体现着壮志满怀的报国之心以及悲愤交加的无奈之言,不同的古诗词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诗词中的情感信息,切实古诗词的情感色彩及内容元素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诗词学习情境,进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乐及图片的方式将学生缓缓带入到诗词情境当中,引导学生置身其中用心体会诗人的写作情感及情怀,同时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新力,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进入到诗词境界当中,使他们的思想层次能够与诗词内容相映衬,进而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

师:我们所熟知的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便来自于这篇诗词课文当中,那么文中是如何体现出世外桃源的呢?

紧接着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深入走进诗词情境当中,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动画与音乐结合的形式,跟随着课文的脚步进行动画播放,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幻想自己来到了桃花源的入口处,然后教师应该播放与课文相符合的场景动画,引导学生缓缓地睁开眼睛,跟随着课文与图画一步一步深入到桃花源的美景当中。

在这个情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再加上课前问题情境的铺垫,学习热情也一下子被带动起来。丰富的情境元素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仿佛身处在世外桃源当中,极大地提高了古诗词的教学实效以及课堂质量。

(三)开展多样诵读活动,增加古诗词趣味元素

在古诗词教学中,背诵从来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传统的背诵任务往往是由教师下达,强制学生们完成,这种背诵方式不能够使得学生体会到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所在,反而会造成他们产生抵触心理。鉴于此教师可以转换古诗词的背诵任务形式,教师应避免将自身放在主体地位上,主导学习进程,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的诵读活动,如古诗词朗读比赛、古诗词接力比赛或古诗词背诵比赛等,通过多样的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古诗词的朗读与背诵的学习环节当中。这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导者,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以及产生诗词背诵的内驱力,在不削弱古诗词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诵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趣味元素,比如进行诵读之星的评选活动,通过趣味元素来丰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古诗词背诵效率。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沧海》教学中,这篇课文是曹操经过碣石山所写,短短的诗篇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诗人借着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出了自己的博大胸怀,诗句中也处处体现着诗人的热烈情感,十分适合作为诵读活动的对象。因此,在进行该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观沧海》开展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状态,采用自身独特的方式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拿捏的十分准确,重读、顿音及拉长等朗读技巧都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有些学生则是采用着延缓平稳的声调进行阅读。总而言之,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朗读形式,在朗读结束后,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评价,并通过评选“朗读之星”的方式来鼓励学生。

(四)强调诗词人文背景,丰富古诗词情感层次

短小精悍、意蕴深厚是古诗词与其它文体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是教材编写组在众多诗词文章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往往具备着十分丰富的人文背景以及多样的情感志向。因此教师要想教好古诗词,学生要想学好古诗词,就必须立足于诗词的人文背景,深层剖析古诗词的情感内涵,从诗人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写作时代背景,体会诗人作诗的心路历程。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诗词的人文背景,从诗词的写作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对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历程进行分析,并对诗词中含义深刻的字词进行剖析,从而丰富古诗词的情感层次,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写作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削弱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抵触心理,才能够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感悟古诗词内容,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教学中,诗人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被称之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坎坷不安,曾被多次贬官,这篇诗词便是诗人在被贬官时所著,而且当时恰逢中秋佳节,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与亲人足足有七年未见,因此这篇诗词蕴含着十分遗憾悲哀的情感。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知识积累较少,对诗人的生平背景也了解较少,因此在诗词学习中往往无法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鉴于此在教学正式开始前,教师便应该强调诗词的人文背景,向学生讲述作者的生平经历,特别是该诗的写作时期——中秋节,从而丰富该诗的情感层次,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在同样的情感思维下对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五)开展诗词拓展阅读,完善古诗词学习框架

鉴于初中语文教材课本的有限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古诗词的拓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广泛阅读,通过大量的诗词积累逐步完善自身的古诗词学习框架。具体来说,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古诗词分布往往是根据相似的主题安排的,同一主题下通常包含着2-3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各有各的写作特色,为了完善学生的思维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诗词拓展阅读。围绕某一情感色彩为主题进行古诗词的收集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增加自身的文化素材积累,在拓展阅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与思维体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收集来的古诗詞进行自主朗读与互动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拓展阅读的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古诗词的学习意识,在完善语文学习思维框架的同时,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提高他们传承文化的责任意识。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学中,该诗是诗人王维奉命远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记录了诗人出使塞上路上的所见风光。在我国古诗词体系中,很多诗人都将边疆视为抒发情感的表达对象,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古代文人的壮志胸怀以及爱国之情,教师可以以“边疆”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积累,并开展群诗阅读。有的学生收集了《出塞》《凉州词》,有的学生收集了《渔家傲》《塞上听吹笛》以及《古从军行》,不同的学生所收集的诗词不尽相同,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将主题诗词的教学优势发挥最大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诗词鉴赏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收集的诗词进行赏析与评价,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收集成果,逐步完善自身的诗词学习框架。

在初中阶段教师不应该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古诗词教学,避免学生出现对古诗词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浅显表面,无法透过古诗词内容对语文思维进行拓展与完善的学习困境。相反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完善古诗词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自主地走进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当中,引导他们能够快乐自在地徜徉在古诗词的精神世界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古诗词教学优势发挥最大化,才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构建高质量古诗文教学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王小霞,江苏省灌南县第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资源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诗词之页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