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阅读,寻求“心灵”与“文本”的深度契合

2022-06-10刘世攀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5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心灵

叶圣陶说:“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每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文本间具有互文性。所谓“互文”,就是在语言、修辞、主题、结构、意象等方面与教材文本存在着引用、模仿、借鉴、换化、颠覆等关系的文本。“互文性阅读教学”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引入相关文本,在互文文本群的及时补充,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出目标文本中多重、隐秘的意义。语文基础教育向更深,更广阔的空间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互文性阅读教学正符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要求。它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角度,有了更多个性化的思考空间,深化语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一、文本与类文本互文

所谓类文本,就是相近文本,就是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语言、意象、原型、题材等方面与目标文本有着引用、模仿、借鉴、转换、颠覆等关系的文本。引进相近文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个性中寻找共性,从而建立起自身的“资料库”,当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从“资料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更准确、更科学地解读目标文本。

文本互文性阅读教学时,由一篇文章可以横向比较,延展到其它文章,可以将同一单元同主题文章比较,将同时代的类似作品集中探究。也可以纵深比较,将不同时代类似的文章比较分析广泛阅读,深度参与文本,做到真正的吸纳、内化和构建。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俗为主题,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在进行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时可以放在一起感受浓郁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习俗。尤其是学习《回延安》和《安塞腰鼓》时,因为写的是同一个地域,可以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挖掘陕北民俗风情。再比如说学习臧克家《有的人》时,为了更好地走近鲁迅先生,认识鲁迅先生。我们可以将阿累的《一面》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及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都读一读,每个人笔下的鲁迅先生都极具个性又都具有共性,这样对于我们了解先生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使先生的形象更具立体化,更鲜明。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谛。

在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说明文结构、语言的特点,课上进行了比对行阅读,结合文本课后探究练习节选的片段材料——罗英的《中国桥梁史》,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体味出说明文的特点。

二、文本与原文本互文

由文本向名家名篇延伸阅读。语文课本中的有些课文是选自某作品集或是节选名家名篇的内容。学习这类文本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读一读原著,这样就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通过原著的阅读,可以做到既知其一,又知其二,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促使他们增加了对名著的阅读积累。

鲁迅的《社戏》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范本,被众多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里面所蕴含的精华。但课本中的《社戏》并不是原文本,而是节选。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体悟作者内心深处的情。在学习《社戏》时,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原文去看一看。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课文“固然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毕竟只是‘一部分’。只是‘部分’不读‘全文’,就很难把握作家整篇小说的总体构思,也不能从‘部分’之间(被砍去的部分与被保留下来的部分)的内在联系中去准确了解作者的写作‘旨意’”。

当我们走进《社戏》原文时,我们会发现在写这次儿时赵庄看戏前还有两次看戏经历,但从中我们看不出“我”看戏的兴致与乐趣,感受到的更多是厌恶之感。当我们读完前两回的看戏再回到童年的乐土——平桥村这段经历后,会更好的体会理解到,为何“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文本与原文本的互文中我们能有更直观更全面更立体的感触与理解,更好地寻求“文”与“心”的契合。

三、文本创编,延伸互文

指师生自己创编的与主题相关的文本,范围特别广泛。如在学习《窗》时,《窗》的结尾设置很是巧妙。只是以“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一句话为结尾,结尾令人诧异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深思。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更进一步让学生去反馈深化自己的感悟,让学生续写一个结尾。

《皇帝的新装》中在皇帝穿新衣游行展新装时,一个孩子揭穿了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去具体勾勒出此时此境下的皇帝、大臣、百姓的形象,更好展现人性之恶,发挥想象增加一个合理有新意的结尾。

《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细致,精确的动词运用将父亲买橘子的艰辛,不容易巧妙展现出来,将父亲对儿子的爱淋漓尽致表达出来,这是文本中的一大亮点,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父亲对儿子的这份爱,也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样的动作细致描写,让学生仿写买橘子这一段。

四、文本与其它媒体互文

在数字化的学习时代,语文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技术,以优化语文教学,构建多形式的互文文本,达到互文性解读文本的目的。

(一)课件、影视文本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

课件、影视文本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更具立体性、可感性。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安塞腰鼓》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安塞腰鼓的舞姿美,感受场面的恢宏壮观,体味民俗文化,我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视频。这样的导入不仅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因视觉的冲击打开了他们的思维。

(二)歌曲、图画文本化解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至关重要。处理到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歌曲、图画文本的使用,可以让一些陌生、抽象的概念更为具体化。

信天游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信天游,在分析诗歌《回延安》的基础上,我播放了陕北歌王唱的《信天游》,在一片笑语声中学生对信天游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巧用动画、网页文本,拓宽学生知识面,使教学步上新台阶。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动画、网页文本的运用,可以将课内外的知识,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新闻单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利用网络来进行材料的搜寻、整合。如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国内外一些诺贝尔获奖者的情况,尤其是中国诺贝尔获奖者情况,一方面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奖情况,开阔眼界,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互文性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使文本解读有了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信息的提取更多途径,更广泛。在问题的比较中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去不断反思,延伸出更多有效的,有价值的内容。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利用互文文本对目标文本进行解读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防止对文本作过度阐释,甚至是错误的阐释。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34.

[2]刘英.谈互文性阅读教学对语文“深度閱读”的有效实现[J].基础教育研究,2014(09).

[3]傅登顺.互文性阅读的文本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

刘世攀,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研室教师。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心灵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唤醒心灵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