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关键词”为着力点,引领学生鉴赏古诗词

2022-06-10宁奇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5期
关键词:关键词诗眼分析法

从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在比重方面初中语文教材有意加强了古诗词的占比,再次提升了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古诗词是初中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国古诗词中的音韵、炼字和诗眼等都是关键词的使用手法表现,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关键词教学法具有多元的意义。

一、关键词分析法阐释

(一)关键词分析法的定义及内涵

1.关键词分析法的定义

关键词分析法最早由英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威廉·燕卜荪在进行文学作品艺术批评中首次提出来。威廉·燕卜荪认为:“关键词是词语在多义的临时用法和其长期稳定意义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并且这种状态会通过关键词的多次使用而被不断的累积和加强。”[1]在中国,孙绍振先生提出的“关键词分析法”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关键词是超越字词其本身意思的,在不同语境中体现文学创作者个人化风格的词语,从关键词这一微观的文本解读角度去对文章进行解读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的写作内容、线索和脉络、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传达等。[2]

2.关键词分析法的优点

关键词是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叙事核心和思想主旨的精炼字词。古诗词因为格律和篇幅限制对于关键词的使用更为明显。比如古诗词的押韵、炼字和诗眼等都是关键词使用的表现。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关键词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把握诗词内涵,直通作者的情感及精神世界,具有直观性和简约性的优点。

关键词分析法应用于古诗词教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以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的深层理解。古诗词一般篇幅较短,但其作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成为了承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介质。古诗词常常具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创作特点,这就让关键词分析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志向和价值观。

(二)关键词分析法的特征

1.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有相当多的情况是指向诗人的思想情感与抒情动机的。诗人在古诗词创作时往往出于抒发自身情感与言明自身志向的需要,所以带有诗人情感色彩的指向性关键词往往是分析古诗词思想主旨的最为有效的钥匙。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就将“喜”作为作者情感表达的指向性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雨的喜爱以及对于民生农事的关注。

2.线索性

线索性就是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寻找到古诗词中的行文脉络与叙述线索。运用关键词分析法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一定要立足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文本找到古诗词的“诗眼”等。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就是以“观”这个关键词作为统领全诗线索的“诗眼”和“脉头”,诗中接下来的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都是“观”所引出来的。在《观沧海》中还有一个关键词“咏志”是全诗的“脉尾”和总结,这个关键词是为了总结作者在观完沧海之后的感触和对自身志向的抒发。

3.赋意性

赋意性就是古诗词的关键词中常常运用巧妙的写作手法赋予这个字词超脱于其原有意思的新的內涵。这中“一字之骨”的写作手法会在一句诗中赋予一个关键字“根骨”的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超脱了该字原有的本身意思。比如贺知章在《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这句诗,作者用“裁”和“剪刀”这个关键词赋予了春风生动形象的拟人化、动态化的形态,将抽象的春风一下子具象化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初中诗词鉴赏存在的问题

(一)照本宣科讲解让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讲解方式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传统灌输式的照本宣科讲解观念上。语文教师按照教参或者教案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宣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按照老师讲解的标准式和套路式的“答案”进行古诗词分析题目的作答,这样的结果便是学习方式和考试答案千篇一律。

学生对老师灌输的教学内容逐渐程序化,逐渐蜕化了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会造成学生在面对古诗词时缺乏探索诗词魅力的兴趣,另一方面会造成学生丧失了对古诗词研究的绝佳体验感和审美动机。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应当是处于态度积极,充满正能量并且勇于探索和发现的阶段,但是目前的授课方式恰恰不能发挥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优势。

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的讲解方式应当多元化发展,例如通过关键词分析,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体验诗词描绘的情景,使其在学习中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以便加深记忆,理解诗词魅力。

(二)古诗词讲解没有侧重文本内涵及价值理解

当前初中语文对诗词课程的讲解,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和弊端便是讲解学习的目的性过于单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许多语文教师按照课程要求简单的将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放在字词短语的理解和全诗或其中名句的背诵上。初中学习古诗词的目标应该是对诗词文本的内涵及价值的理解。

当前教师的授课方式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在古诗词意象、意境的讲解上过于片面,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体会诗词的内涵及艺术审美。在践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应当是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师的古诗词讲解上也注意引导发散学生思维。

古诗词文本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结果,除去基本的课程目标之外,教学中应当侧重其更深层次意义和内涵的理解。这些难度较高的学习目标需要教师引领和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引领的方式可选择情感解读、意象分析或关键词分析等,“意会”和“领悟”便是语文学科赋予学生的基本能力。

(三)应试化教育思想严重,没有强化对诗词意境的领悟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现实,造成许多教师以此为借口和理由忽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试化”的教学思维严重。为应对学科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只对考试中的重难点讲解,而其他的内容则抛之在外,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为达到新课标赋予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的讲解要全面、循序渐进、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领学生往深层次的意境去理解,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古诗词的文化魅力。

初中语文关于古诗词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对于教学方法而言,关键词分析法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领会诗词深层内容,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语文教师素养不够、学生领会能力不一等问题,需要在后期教学过程中不断磨合和修正。

三、初中运用关键词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一)找准切入点、全面领会理解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逻辑顺序。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又十分注重诗词结构,诗词中有叙事、写景、抒情、明志等多个内容。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深挖文本,领会诗词结构,其次要由文本分析为基础理解诗人情感,逐渐探究诗词的深层次意境和主旨。

在实际教学中,应当运用关键词分析法逐渐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诗词内涵。关键词的运用分析是窥探诗人心境的一种重要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并进行层层剖析可以逐渐揭开诗词文本本身的表层迷雾,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运用关键词分析法还需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做到从文本语言、结构分析等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

(二)关键词分析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古典诗词的积淀历经千年,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关键词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意象意境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其他的辅助教学方式,比如将所学诗歌与同时期的其他诗词或者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进行横向对比,比如从宏观角度了解特定时期的时局、政治等,从而与诗人产生同理心,加强学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和体验感。

(三)以诗词文本为核心,鼓励个性化学习

实行新课改之后,尤其强调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要在个体学习的差异中把握进度,要对不同学力、不能能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鼓励个性化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诗词文本的学习上来。不同于现代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中国古诗词的语言、字词更精炼,将诗人情志浓缩的更抽象。学习古诗词要抽丝剥茧的逐渐深层次探索诗词的奥义,唯一依据还是诗词文本。

四、以《定风波》为例看关键词分析法

(一)寻找古诗词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诗眼”

古诗词中一般会有一个最为核心的关键词,被文学评论家称之为“诗眼”。眼睛是神光所聚,是心灵的一扇窗户。同样“诗眼”便是一首古诗词中最能集中体现诗人思想情感与言明志向的关键词。

寻找古诗词中最为核心的“诗眼”这一关键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古诗词中“诗眼”的寻找需要做到立足诗歌文本。古诗词中的“诗眼”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读者去进行概括和总结,一般都会直接的蕴藏在文本当中。古诗词中“诗眼”的寻找需要注意诗歌的题目。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学生往往容易忽视题目的重要性,但是有许多古诗词的“诗眼”就直接被诗人安排在题目当中。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的“诗眼”就是“恨”,直接出现在题目中;王维的《相思》则直接将“诗眼”“相思”起作题目。古诗词中“诗眼”的寻找需要注意炼字、新奇、巧妙、传神的字词,带有这些属性的字词也常常会是一首古诗词的“诗眼”。苏轼的这首《定风波》的“诗眼”是出现在诗歌尾句的“烟雨”,词人通过“烟雨”这个“诗眼”讲述了自己在路途中遇见突如其来的烟雨的狼狈境遇,展现了作者豁达开朗的面对自然的烟雨和人生的烟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关键词的修辞手法分析

古诗词中有许多关键词伴随着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的运用。一方面是基于古诗词关键词指向性、线索性和赋意性的特征,一方面是因为古诗词关键词在炼字、诗歌脉络以及生动形象性方面的需求。在《定风波》这首词的关键词中就有多種修辞手法的运用。

这首词的第一句“莫听”和“何妨”就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这样的描写一方面使得词句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便与读者朗朗上口的吟诵,一方面在词意上又符合语意上的逻辑关系。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中的关键词“胜”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的竹杖、芒鞋和快马进行了对比,并且如此简陋的装备还要比快马更胜一筹,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人生态度。

(三)关键词的情感色彩分析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有关景物描写的关键词往往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倾向,在关键词分析法的使用中要注意对关键词的情感色彩分析。

诗人在古诗词创作时往往是出于抒发自身情感与言明自身志向的需要,所以带有诗人情感色彩的指向性关键词往往是分析古诗词思想主旨的一把最为有效的钥匙。在《定风波》这首词作中有三处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关键词,“莫听”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风雨的直面和轻视;“何妨”表现了作者的乐于接受现状的豁达和勇气;“谁怕”则是用一个反问句将作者的面对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的豪迈之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我国古典文化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古诗词往往通过“关键词”展现出诗词的独特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诗词中的关键词去理解诗词的主题内涵,可以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WilliamEpson.TheStructureofComplexWords[M].LondonSpottis

woode,Ballantyneandcoltd.1977:73-74.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85.

宁奇珍,湖南省邵东市城区第三初级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关键词诗眼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诗眼
诗眼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