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特点与教师培训研究

2022-06-10汤谨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教材交际教材

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養目标的最直接载体。[1]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因此,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做好语文教师教材培训是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目标的重要基础。教材培训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理解教材编写理念和特点的最有效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语文教材,它的编写原则和思路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利用语文学科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将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并很自然地体现在整个语文教材设计之中。[2]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思想教育,强调国家主权意识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选择时,兼顾经典和多样性,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到祖国各处山河的秀美雄壮,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等,各族人民的英雄事迹、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如《无名岛》等,同时大量收入革命经典篇目约40篇,如《纪念白求恩》《狼牙山五壮士》等,颂扬革命先辈爱国主义行为,激发学生爱国爱党情怀,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二)重视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古诗文阅读和学习,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词课文,小学六年共计古诗文129篇,并且新增设“日积月累”栏目,安排楹联、成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新教材还选择了多篇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课文,如《核舟记》《纸的发明》等。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重视核心素养,注重知识体系建设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学科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促使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首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调“拼音服务识字”,让学生从一开始先从识字入手,了解汉字结构体系,再学拼音,从而辅助认字。

其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阅读积累,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和要求,目的是让学生的阅读不再简单停留在应试阶段,而是真正深层次地去理解经典书目的内涵。

最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逻辑思维培养和口语交际运用,除了传统的习作要求,设置了“口语交际”栏目,目的是构建口语交际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选择符合目标的交际话题,在交际话题之下,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根据话题和情境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这其中,交际习惯、交际意识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3]

二、当代教师的心理分析

(一)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不够全面

统编版教材自2017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2022年方可实现全覆盖。因此,对于教师来说,统编版教材依然是一个未能窥全貌的新事物。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统编版教材授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对于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不够了解,对新教材编写思路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

(二)新事物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不熟悉的新事物的不确定性会直接给人带来情绪上的焦虑和畏惧。因此大脑也会让我们通过一些方式来减少不确定,达到一种认知闭合的状态。比如:“这种水果没吃过,看起来不是很好吃。”“如果不按原本的教学习惯来教学,还能不能产生那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不能够理解?”

在此之前全国可供选择的语文教材有多种版本,如:人教版、苏教版、S版等。教材使用地可结合当地实际教学需求,自主选择相应的教材。虽然统编版教材在编写上统筹考虑了各地教学需求,但教材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是被动的。所以,教师会有一定的心理焦虑。

(三)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与原本的教学思路有较大的不同与创新。比如,教师已经习惯先让学生学习拼音,再认识汉字,现在把这两个教学顺序颠倒过来,这就需要教师从原本惯性的教学方法中跳脱出来,重新学习接受新教材教学理念。

三、当代教师培训政策的分析

根据 教育部、财政部2021年发布的教师函〔2021〕4号《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内容,当前教师培训内容政策的思路如下:

要突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必修内容。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四史”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强化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要强化培训内容标准引领。科学设计培训课程,综合提升学科育德、教学实施、学生评价和家校合育能力。将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生态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内容纳入培训。[4]

四、统编版教材教师培训课程安排的研究

统编版教材的编研出版历时四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投入的力量大,时间较长,有创新、有突破。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培训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

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党史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法制、师德师风学习,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可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观摩等方式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第二,要遵循教材基本编写理念,有层次分板块进行指导,缓解教师心理焦虑。在常规的教学板块学习上,结合新教材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拼音识字方面,如何用识字带动拼音教学;阅读方面,如何让教师掌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和方法。另外,在此基础上,如何综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逻辑思维,口语交际等能力,也是需要指导的方向。可安排相应的专题讲座、观摩课,通过任务驱动、同课异构等方式,指导教师进行学习提升。

用条理清晰的教学規划和教学理论实践指导,让教师心理上减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让计划代替迷茫,为不确定做好准备。

第三,要紧跟社会发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有时可以让教学更高效、更直观生动,让教学管理事半功倍。通过理论讲座,专家示范引领,教师实操指导等多元化方式,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第四,要以点带面,辐射学习共同体。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培训不仅可以让参训教师有所收获,还应星火燎原,带动当地学习共同体发展,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教师研培能力。通过学习观摩优秀教师团队教研活动,观摩优秀示范课,互动研讨等方式,让教师亲身参与并感受优秀团队教研活动氛围、组织方法等,使教师结束培训后可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研培方法带回去。

第五,要注重培训反馈和训后跟踪。在培训结束时,要注重教师培训体验的反馈,以便于及时提升优化培训方案。通过信息平台、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跟踪询问教师训后情况,了解培训成果转化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切实保证培训效果,同时可以不断完善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注释:

[1]石鸥.教科书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5.

[2]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组.语文:发挥独特学科功能 提升育人价值.2017.10.[DB/CD] https://www.pep.com.cn/xw/zt/hd/zjywjytbskjc/skgl/201902/t20190225_1935876.html.

[3]熊宁宁.夯实基础 螺旋向上——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分析.2017.01.[DB/CD]https://xiaoyu.pep.com.cn/xxsx_176803/xxsxwd/201701/t20170112_1783759.html.

[4]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2021.05.[EB/0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105/t20210519_532221.html.

汤谨阳,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

猜你喜欢

新教材交际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情景交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