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創業前需做好系統評估

2022-06-10

澳门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競爭創業建議

疫情下創業風險較疫前多,不確定因素會帶來種種挑戰。因此在鼓勵澳門青年創業方面,如何更好引領和扶持?社會各界如何更好地為他們創設平台?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劉丁己教授:萬事起頭難,尤其疫情之下更難。個人綜合過去相關研究,建議澳門青年創業前,要先好好考慮以下四個創業因素。這四個因素分別是:(1)個性(Personality)是否適合創業(2)創業點子(Idea)是否具可行性、專業性,與競爭力(3)人際網絡資源(Networking)是否足夠(4)資金(Capital)來源與後續支持是否無虞,這四個原則又簡稱為PINC原則,具體解析如下:

(1)個性(Personality)是否適合創業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現在創業競爭日趨激烈,對創業者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決定創業前對自己的個性進行一個系統性且謹慎的專業評估,十分必要。美國國家創業指導基金會(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NFTE)的創辦者Steve Mariotti在他的著作《青年創業指南》中指出,創業素質可以培養,而且其中十二種素質是創業者必須具備或培養的,那就是:“適應能力、競爭性、自信、紀律、動力、誠實、組織、毅力、說服力、冒險、理解、視野”,如今這十二個素質已經被許多機構認可為重要的創業家個性評估標準。成功的企業家固然讓人羨慕,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創業素質。許多專業機構或學者都有推出測試自己是否具備創業家素質的問卷適性量表或評估方式,打算創業的朋友,不妨在行動之前,先通過簡單的自我評估,看看自己的個性是否具備較強的成功創業潛力。

(2)創業點子(Idea)是否具

可行性、專業性,與競爭力

創業者需要好好了解自身的條件,以及產品或服務對顧客是否具有吸引力,必須換位思考“消費者想要甚麼”,而不是“我想做甚麼”,建議創業前一定要投入精力作市場調研。大部分青年創業時,有許多創業的點子,但不知道如何評估一個點子是否優秀,建議可以從可行性、專業性,與競爭力的角度進行分析。自2015年開始,英國政府推出“天狼星計劃”(UK's Sirius programme),支持有創意點子的創業青年,其中,評估是否支持的準則就包括了從產品可行性、產業與市場、創業團隊以及財務四個方面,來評價創業點子的可行性與競爭性。澳門青年創業前,可以先根據這些準則自我評估。創業不是一時衝動的產物,創業前必須要做足市場調研,仔細評估創業點子的可行性、專業性、競爭力等真實關鍵因素。

(3)人際網絡資源Networking)是否足夠

人際網絡資源也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重要因素。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SRI International)是一家成立超過60年的專業研發機構,原本隸屬於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後來獨立出來,致力於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交流媒合,於許多高科技產品的研發推動都曾扮演先驅者的角色,更培育了許多新創公司,因此被稱為“矽谷的靈魂”。該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正如美國社會的一句流行語:“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人脈資源對創業成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人脈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因此創業者也要盡早進行人脈規劃。包括多製造機會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學會經營人脈、以及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人脈的本質是互惠互利,有了相應的能力,才會有相應的圈子。

(4)資金(Capital)來源與後續支持是否無虞

一般創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朋友、家人或熟人,天使投資人,風險投資者,公司投資者、戰略合作夥伴、銀行等等。澳門的青年要創業,雖然普遍都面對人力資源不足和租金昂貴兩大共同問題,但是因為政府財政相對比較充裕,同時也願意支持青年創業,因此相較其他週邊國家或地區來說,其實在澳門的創業門檻相對還不是特別高;政府亦為青年創業提供了不少財政租稅優惠、貸款支持,以及多種不同類型的補貼或援助計劃,例如《青年創業援助計劃》。

在平臺方面,澳門已經有不少青創相關的協助平台,想創業的青年可以多加利用,尤其有兩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分別是澳門大學創新創業中心,以及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本澳加上大灣區各地的創業平台已經足夠多,現需要的是優質有潛力的創業項目。

澳門青年聯合會蔡文政理事長: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出台,相關政策正在積極計劃及落實中,社會各界都在殷切期盼新四大產業的發展,以務實有序推進新四大產業的建設為目標。其中,明確以共商共建共管共用,務實有序推進深合區的建設。深合區提出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包括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及現代金融產業四大產業,這為澳門的長遠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及注入了新動力。

要發展新的產業,關鍵不在於政府的補助補貼,而是希望政府為大家創造一個大平台。深合區就是一個面向世界的大平台,讓品牌走向產業化,同時吸取內地的發展經驗,當有足夠大的體量時,就可以由市場去主導。澳門是一個平台型經濟,就是大部份生產要素不是澳門本地的,市場也不是澳門本地的,而是在澳門及深合區形成產業鏈商品和服務。現在“一線放寛二線管住”政策及“澳門製造及監製”的免稅模式,可以吸引海外品牌利用澳門作為進入內地的橋頭堡,內地及海外品牌的聚集同時會帶動澳門就業及文產的發展。

期望政府首先是圍繞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制定精准且即時更新人才清單,如明確學歷、專業、行業、經驗、科研獎項等資質要求,以此招攬精準型人才且確保了人才評定的客觀公正性,確保青年只要透過自身的專業及努力奮鬥就可以有向上流動的機會,為澳門發展謀更多的出路。為發揮“一國兩制”特有的競爭優勢,推動澳門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澳人澳稅”,首先試點就在橫琴,讓澳門人在內地經商及工作時以澳門的稅率繳交,增強澳門人在內地工作及創業的競爭優勢。

澳門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我們要用好澳門平台的角色,發揮好平台型的經濟效益,無論是與葡語系國家的文化經貿合作平台,還是澳台之間的文化交流經貿合作平台,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及責任。利用好澳門自由貿易港的角色,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商品及品牌吸引來澳門,搭建一個新的全球買賣平台。疫情期間,澳門的經濟受到重挫,澳門政府出台了系列穩經濟保就業的措施,具有一定的成效,在保本之餘我們必須要有更多的區域合作、對外拓展。澳門的中小微企希望政府能搭建一個更大的平台,而橫琴深合區正是一個機遇,其政策實際上就是契合了這樣的需求。

此外在探討現行的法律可行性的同時,我們可以用結果導向的方式,通過一些免稅及低稅的優惠政策,便捷的申請程序,把大量的商家及人口吸引到橫琴來,實際上就解決這幾年橫琴遇到的瓶頸,人氣不旺、商氣不足的問題。有了人氣、有了商氣,產業鏈就會越做越大。目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四大產業當中,中醫藥、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現代金融產業都需要一定時間的培養,包括建立制度及培養人才,政策需要不斷適時優化。但現階段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就是文旅會展商貿產業這一板塊,可以快速地把人氣、商氣聚集起來,這一項應該是最好做的,也應該是要最早落地的。

現階段橫琴的政策優惠,包括人才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平衡琴澳深度合作、珠海周邊及整體之間的協同關係。希望通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人才外溢、創新外溢、產業外溢,甚至政策制度的外溢,令深合區成為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最大公約數的交融之地。

琴澳青年創業就業協會劉智龍理事長:目前疫情下創業風險很高,建議政府或一些社團機構等,清晰告知青年人創業的風險和困難之處,首先要向青年做好創業的風險教育,不要盲目創業;在扶持方面,建議先穩定扶持好澳門現有的行業,待經濟好轉時再扶持年輕人澳門創業,個人認為這樣是一種最佳選擇,現時扶持創業未必是一個好的時機,除非該創業者有一些特殊的技能或產品;至於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創業,由於那裡的經濟內循環發展不錯,因此創業機會是存在的,其風險在於競爭大,創業理念和模式也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所以青年人需要權衡自己的企業在這種競爭之下是否可以生存下來。

在政府扶持青年灣區創業方面,建議政府給予一些獎勵政策或資金支持;此外由於競爭大,就我的經驗,在創業初期可能費用超過自己的預期,所以需要計算清楚,除了政府的補貼,自己能否承擔多出的費用,在創業的同時做好理財工作,以備不時之需。

澳門青年智庫陳秀釵會長:本人不太建議青年人一定要創業,創業者需具備的管理能力、技能、人脈、協作創新等綜合能力,這都不是一般青年能具備的。成功非僥倖,成功者必有過人之處,政府不應太多鼓勵缺乏技能、創新協同、資金不足的青年去創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以及金融、商會等組織,多引導澳門青年了解內地、國際市場,開設相關金融政策、各地稅務、市場營銷等課程,讓有準備的青年經過多了解、學習之後再決定是否創業。

猜你喜欢

競爭創業建議
建议信写作
二项式定理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跟踪导练(6)
建议
企業投資經營系列談同業競爭問題全面解析
美國的企圖是想「剪中國羊毛」
創業切忌盲目跟風,籲做好能力匹配與職業規劃
劍指電商價格戰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助青年創業還是“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