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6-10王晓娜石建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心理课教师素质评价指标

王晓娜 石建军

摘要:教学评价是课堂运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前提。心理课的建设、实施和完善离不开评价标准的指导,制定中小学心理课堂效果的评价指标,对于提升心理课的實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济南市在实践中构建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操作简便的中小学心理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教师素质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及对应的三级指标。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内容解读。

关键词:心理课;中小学;评价指标;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8-0004-06

一、引言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研究者曾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名称、内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宜统称为心理课[1]。心理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说的心理课指狭义的心理课,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指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获得的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积极体验增量的课程[2]。

心理课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的回应,是现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已然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目前在中小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心理课的建设、实施和完善离不开评价标准的指导,制定中小学心理课堂效果评价指标,对于提升心理课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中小学心理课评价指标项目的确定

评价一节课,往往需要一些可观测的外显指标来衡量,众多指标的集合就构成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评价者对每一节课进行评价的客观依据。基于心理课本身的育人机制,优秀的心理课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目标、学生主体、内容、运作方法等方面。

我们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和比较,在2018年提出了“济南市中小学心理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教师素质三个一级指标,下面分设九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三级指标。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中小学心理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解读

(一)目标与内容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提出了课程的四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泰勒认为,在这四个要素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目标是一节课的逻辑起点,制约着课程的设计,规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任何形态的课程都具有其特定的内容,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是课程的内在要素。没有内容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大凡要谈课程,必须要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加以考量[3]。在此,我们将课程目标和内容设为心理课评价的一级指标,在目标与内容框架下,设立了三个二级指标——活动主题、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

第一,活动主题明确,题目表述清晰合理。

主题是一节课的核心思想,其理念架构出整个课程,只有主题明确,一节课的其他部分才有“安身之处”。活动主题是一节心理课要真正解决的问题,切入点一定要找准且切口一定要小,清晰合理、有针对性、科学阐述的课程题目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例如,“探索积极的心理能量”一课的主题就不明晰、宽泛、缺乏聚焦性,“心理能量”一词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定义,和“心理资源”“心理力量”的概念难以区分。又如,以“学会赞扬”和以“善用鼓励”为主题的心理课是不同的,心理教师要正确区分主题的概念界定:“赞扬”是对一个人身上的优点、长处、性格优势、积极品质或取得的成就所做出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能使对方产生愉悦感、价值感和满足感;而“鼓励”恰恰相反,主要针对一个人身上的缺点、不足或当他暂时遇到挫折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时所做的一种激励性的评价和心理上的支持。

第二,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行性,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课程目标是心理课程评价的起点,是一节课的灵魂和导向,在整个课程中起到“锚定”作用。一节心理课的目标要明确具体,而不是抽象模糊的,要避免假、大、空的现象,如“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品格”这样的目标就是抽象的、模糊的。除了具体化,目标还要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便于检验,细化为可观察、可评定、可训练、可培养的行为特征。

此外,教育要沿着学生的需要走,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学校教育永远都是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成长需求三方面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及特定的心理需要设定发展性目标,关注生成性目标。具体而言,不同学段的心理课目标不应该如出一辙,要以解决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矛盾、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为指向,按照学生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有序递进。

第三,活动内容科学无误、层次清晰,源自学生实际需求,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重点突出,容量适中。

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心理课的内容要紧扣目标,内容选择要科学无误、层次清晰,切合学生实际需要和心理发展需要,具有适宜性、丰富性、创新性、与目标的一致性等特点。

一节心理课不可能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必须要明确辅导主题,将焦点放在某个中心问题上,重点突出,内容适度。依据建构主义课程观,心理课活动内容必须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活动素材需要“从生活中来,又融入到生活中去”,要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要重点关注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

中小学心理课不以传授知识和理念为主,不能呈现过多的心理学知识,防止学生出现认知负荷和信息超载。例如,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课,可以从某一个视角诠释感恩,如调整关注视角,关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激活感恩之情;不能从良知、道德、人性、责任等多个视角,把感恩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导、国家的保护及感恩自然等多个主题杂糅到一起,这样的主题不仅庞大而且模糊混乱,无法让学生产生灵魂深处的感动。

心理课程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其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所以,心理课的内容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任务为切入点,既要考虑学生心理结构的整体协同发展,又要考虑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密切结合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目标,选用适宜贴切的活动素材,将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螺旋式”组织起来。

(二)过程与效果

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教学也是一个过程。教学的基本规律正是存在于教学发生发展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价值表现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之中。要探寻教学的基本规律、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认真分析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效果也就是所追求的教学目的,具有诊断作用,有助于了解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强化作用,能鼓舞教师、监督教学质量;具有调节作用,教师根据诊断,重新修改原有教学计划;具有教学作用,通过检查教学效果,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进步和智力的发展[4]。在此,我们将教学过程和效果作为心理课程评价的一级指標,在过程与效果框架下,设立了三个二级指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方式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灵活多样。

活动是实施心理课的重要载体,通过活动学生才能认识事物、改变认知、顺应新事物。心理课主张“在活动中育人”,注重体验性、创生性、活动性、主体性和生成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5]已有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融合自主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效果更好。所以,心理课中可以引入形式多样的活动,突出课堂教学的引导性和参与性,不以“教”为轴心,控制讲授法在课程中占用的比例;围绕学生的心灵成长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体验和分享;适当使用自我暴露,启发学生深度表达和深层次思考,如设计头脑风暴、心理剧表演、价值观澄清、表达性写作、身体运动、阅读练习、角色扮演、行为训练游戏等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学科,心理课程评价需要同时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和个体心理的发展规律[6]。活动的组织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活动体验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灵的事需要慢慢来”,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定制”系统化的系列课程。俞国良和陈雨濛[7]提出,要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随意化、碎片化和割裂化的状态,实现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体化,打通心理课程在不同学段间的过渡和衔接,形成节节贯通的育人链条。还可根据需要将此类活动拓展到室外,充分体现多样化、多形式授课,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结合起来,充分补充、更新和整合教学内容。教育者既要重视活动开展的丰富性,也要关注活动的持续性,使学生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收获新的感悟,产生心灵的触动和震撼,超越认知,深入情感。

第二,教学过程要求课堂公约明晰,氛围安全,学生参与度高,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活动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分享。

心理课的课堂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无法用客观的考试评分机制来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需要一个内化的累计过程。此外,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隐性、波动性等特性决定了需要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丰富信息,来实现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脉络的准确把握,这就需要关注教学活动的过程。

有些心理课的活动主题比较敏感,为了预防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封闭态度、防卫心理、调侃、起哄等,教师需要在上课前与学生共同商定好必要的课堂公约,例如“积极参与、真诚分享、认真倾听、尊重接纳”等。

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成长的过程,学生是一节心理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心理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安全温馨的课堂氛围,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深切的体验中真诚地表达自我,激发学生内在的本源潜力。实践表明,一节心理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挖掘活动主题内涵的素材,往往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而是在课堂现场即时生成的。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一堂心理课要能唤醒学生自主分享的欲望,即培养一种“想要”而非“不得不做”的能力,调整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从 “不得不做”到“我想做”,从“不得不学、不得不思考”转向“我渴望学习,我愿意思考”。从心理课的本质剖析,心理课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通过教育“助人”的过程,最终达成学生“自助”的效果,激励学生实现精神能力的成长,培养学生心理自助的能力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第三,教学效果方面,能引导学生将所学拓展到生活情境之中,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实效性强,学生喜欢。

一节优秀的心理课是否成功取决于这堂课达到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温馨的班级氛围中感受到爱、理解、尊重、安全和归属感;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应用当堂心理课的知识、理念或解决问题的技巧,更加了解自己的个性、需求和价值观,并掌握了自我调适、自我疏解的基本策略;教师成功地催化团体动力,学生在心理课堂上积极活跃,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到丰富的积极情绪,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合理回答和分享课堂问题,课堂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课堂能产生实际的效用价值,教师留有课外延伸项目或课下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切实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境中,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唤醒学生深层的、内在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自我觉察力、情绪可控力、应变能力、创造力、沟通合作能力等,激励学生追逐生命的意义和建构未来的抱负。

(三)教師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施教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应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8]。《教育大辞典》指出,教师素质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9]。教师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德行和技能,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是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在此,我们将教师素质作为心理课程评价的一级指标,在教师素质框架下,设立了三个二级指标——基本理念、专业技术和教学基本功。

第一,基本理念方面,课堂能很好地体现心理课的尊重、平等、积极等理念。

辅导理念是一节心理课的灵魂,心理课的价值及其深刻性首先体现在辅导理念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有素的技巧、制作精致的课件,都只是教学过程的保障和设计理念的载体,如果理念发生了错误,再生动的活动形式、再熟练的辅导技巧、再炫目的多媒体课件,都会失去原有的迷人光彩。可以说,一节心理课的生命在于理念,成败在于理念。在把握辅导理念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倾向,符合学生的认知、情感的发展速度,以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主题引领。一节活动课如果适用于小学到高中任何一个阶段,教师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学段差异,那么肯定针对性不强。要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选题和设计就需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解决学生现实的心理困惑。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需要润滑关系以奠定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班集体中的师生关系没有构建好,那么就意味着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朱小蔓[10]认为,情感的表达方式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教育的全程都应当关注人的情感。在心理课堂中,尊重是情感交流的底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共情、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将学生放置在平等的地位,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调动学生内在积极的情感力量;教师要信任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说出的“错话”持宽容态度,培植一种讲真话不讲套话的正气,使学生能从容地开放自己。

“积极”是心理课的核心价值,是正向的、主动的、建设性的倾向。教师要秉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基于正面导向,而不是用一些反面案例威胁、恐吓、警醒学生。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人的善端、优势和积极的心理品质比查漏补缺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更能预防心理问题。林崇德[11]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该从正面来论述,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根本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在心理课上,教师要多采用指导性的、激励性的正面素材,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让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氛围里体验到爱、理解、尊重和归属感。

第二,专业技术方面,能创设安全、温馨的课堂氛围,自如运用倾听、共情、支持等心理辅导技术。

心理课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催生学生互动与分享是心理课设计的精妙之处。心理课的课堂运作源于团体动力学,又是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与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课等的最大区别在于,心理课中通常会用到心理辅导技术,如倾听、关注、理解、同理心、具体化、鼓励支持、澄清意义、自我暴露、保护技术等[12]。

例如,心理教师应熟练运用共情技术,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意思和隐含的感情,再将自己的领会和理解传递给学生。表达共情的开头语通常为:“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对你而言,好像有一种……”“听你的意思,也许你认为……”“嗯,所以你才觉得……”“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你的……”“这件事情对你来说实在……”等。在心理课上,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空白屏幕”,适当的自我暴露可以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联结。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或问题,公开表露自己的某些人生经历、经验或感受,以一个真诚的“人”的姿态去靠近学生。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普通话标准,亲和力强,板书美观。

教师的教姿教态是基本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的灵活运用和管理的能力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心理课需要用情、走心、兼爱,教师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更能影响心理课的育人效果。一堂心理课的教学评价需要关注教师语言是否自然、流畅、清晰、亲和力强,肢体语言是否大方得体。

具体的观测指标包括:语言大方得体,表达流畅清晰,普通话标准,平易近人,透露出关怀和温暖但又不失威严;表情自然亲切、不生硬,眼神交互温暖柔情;肢体动作传达出爱与关怀,自然舒展,恰如其分地回应学生的反馈;板书设计美观大方,内容少而精,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不需要过多板书,不追求文化课上那种学科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和条理化。

四、对本指标体系的评价

对于心理课评价指标体系,诸多学者和教研员、心理教师等都有过研究、实践和探索。例如,李翔、信忠义、郭成等[13]构建了包括教师、教学过程、学生三个一级指标、十四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李代文、徐立和麦莉[14]构建了纵向维度包括辅导目标、辅导过程和辅导效果三个一级指标,横向维度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

我们认为,济南市中小学心理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内容全面

该指标体系虽然名义上只有三个一级指标,但是它实际上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五大要素。每个一级指标都包含三个二级指标,涵盖了心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各个主要方面。

(二)重点突出

一是突出了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占比30%,在五大要素中占比最高;二是突出了教学过程,二级指标教学过程包括两个三级指标评测点,占比20%,在九个二级指标中占比最高。

(三)操作簡便

不同于有的研究者把辅导过程权重定为52%,辅导效果权重定为26%,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共十个三级指标评测点,每个评测点都是10分,教师在用它进行评课打分时,极其方便。

总之,心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心理课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我们构建了层次清晰、递进有序、开放有致、简便易行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配合我们开发的中小学心理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力求更好地规范中小学心理课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石建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7):4-8.

[2]徐精敏,张汉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选择[J]. 基础教育课程,2021(1):60-67.

[3]钟启泉. 课程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王策三. 教学论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Z]. 2012-12-07.

[6]俞国良. 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J]. 教育研究,2018(9):139-148.

[7]俞国良,陈雨濛.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课程论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21(7):73-8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010-07-29.

[9]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教育大辞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0]朱小蔓.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55-60.

[11]林崇德.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

[12]钟志农.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21.

[13]李翔,信忠义,郭成,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5):4-7.

[14]李代文,徐立,麦莉. 以生为本沟通心灵——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评价指导标准解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0):44-45.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心理课教师素质评价指标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