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央视财经频道转型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2-06-09薛潇换任淑君

海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财经传统媒体受众

薛潇换 任淑君

2019年10月21日,央视财经频道全新改版,不断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本文将从其频道定位、内容创新和平台升级方面分析其转型现状,并对其现存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为央视财经频道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CCTV-2从1987年正式开播后历经数次改版,于2020年10月实现全新改版,此次改版代表央视财经频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进一步转型升级,但通过近一年实践可看出,央视财经频道转型升级仍有不足之处,鉴于此,本文将对央视财经频道改版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对当下实践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深层问题进行概括总结。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央视财经频道改版现状

(一)定位清晰,占据财经舆论制高点

央视财经频道定位于“专业、权威、价值”,致力于“打造国家财经传播融媒体平台,建设新时代国家级专业化财经媒体”,着重提高财经类新闻的比重及专业性、权威性,以高质量财经节目占据财经舆论制高点,将财经类新闻开创出“新使命、新角色、新表达、新形象”局面,强化“贴心、入耳、入脑”“三贴近”原则,加强记者在“四力”方面的实践工作,成为财经舆论主阵地。财经频道自改版后,在全国财经节目市场领域的收视占比为86.7%,累计观众规模达10.9亿人,成效明显[1]。

(二)内容聚焦,实现全天新闻资讯流

央视财经频道改版后,在内容方面更为聚焦,大幅提升财经新闻容量和分量。在栏目数量方面,新创《正点财经》等7个栏目和项目,关停《财经人物周刊》等6个栏目,改版升级《经济信息联播》等13个栏目和项目。在栏目播放时长方面,改版后新闻节目时常增加了74%,长达540分钟;在整体内容方面,打造新闻“动线”,构建起全天候财经媒体框架。从《第一时间》早间问候,到与世界经济共振的《正点财经》,再到午间《天下财经》和晚间的《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央视财经评论》,已实现全天候新闻资讯流[2]。

(三)媒介融合,打造新时代国家级专业化财经融媒体

央视财经报道自改版后,从顶层设计到平台建设,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升级,除专业化定位和聚焦性内容外,在包装设计上也进一步创新,全新的logo设计,将经济发展趋势和未来的蓬勃景象寓于海蓝色曲线和上扬箭头中,同时凸显频道定位理念“专业、权威、价值”。在平台打造和升级方面,实现了新媒体产品制作和发布、广播和电视三大平台资源共享、共融共通。在媒介融合方面,央视财经频道践行“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发展策略,截至目前央视财经微博粉丝量3575万,截至2020年1月20日,央视财经已有央视财经微博、微信、独立客户端,7个合作客户端,5个短视频平台矩阵,以及20多个合作网络直播矩阵,粉丝总量由最初500万粉丝到破亿记录。同时通过深耕垂直领域的财经资讯服务模式,融入总台新媒体矩阵,积极拓展互联网财经资讯服务,打造新时代国家级专业化的财经融媒体[3]。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央视财经频道转型后存在的问题

(一)央视财经传统渠道失灵,受众流失,广告营收下滑趋势明显

央视财经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其盈利收入主要依赖于收视率,随着新媒体平台客户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受众日渐分散,逐步转向新媒体,受众日渐流失。此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算法推荐、区块链等技术在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应用,受众实现精准对接,相比新媒体的用户细分,央视财经频道这类传统媒体劣势明显,尽管内容价值含量较高,但因新媒体其他平台转载收视率整体较低,甚至出现断崖式下滑。在此基础上,广告主投放广告意愿降低,广告收入下滑趋势明显[4]。

(二)传播内容虽抢占时间先机,专业权威,但盈利优势不足

央视财经频道在内容生产制作方面,虽然具备“专业、权威、价值”的内容优势,占据财经舆论制高点,但在新媒体传播力度和盈利优势方面仍显不足,以2020年8月15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疫苗攻坚》节目为例,微信公众号中,《中国新闻网》阅读量7.9万次,获赞355个,在看404;《中国生物》阅读量2.0万次,获赞325个,《荆门新闻网》阅读量1.2万次,获赞37个,在看42个;在看284个;《央视频》阅读量8358次,获赞125个,在看106个;《CCTV对话》阅读量4009次,获赞38个,在看29个;《央视财经》公众号未发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阅读量、获赞还是在看量,央视财经频道相关公众号流量都较低,作为首发平台浏览量反而不及其他平台,在流量付费的时代,可见其盈利优势明显不足。

(三)媒介融合初步探索,多元化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较低

央视财经媒介融合仍处于初步探索期,新媒体和全能型媒体人才匮乏,在内容分发与再次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与相关媒体平台匹配度较低,对受众吸引力不足,难以赢得受众喜爱。此外,面对新媒体冲击,媒介融合给央视财经带来的不仅仅是原有传播方式的改变,其主导传播体系也需要接受新考验。而面对着媒介融合的發展趋势,此外,其管理体制、产业模式等也将面临进一步的挑战。尽管媒介融合探索已有多年,整体来看其投入大于产出,而从效果来看,无论是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还是抖音号,其推文和作品浏览量都比较低,如央视财经抖音号除置顶作品外,其他作品点赞量仅几百,几千上万的作品并不多,即使首发也难及其他账号的转载效果,可见媒介融合下,央视财经的多元化平台发展力度不足[5]。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央视财经频道转型提升策略

(一)通过构建央视财经自主可控平台,增强用户粘性

宋建武教授曾说,推动媒体积极建设自主可控的互联网平台,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最关键点。央视财经频道也可进一步完善自主可控平台,利用5G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拓更多迎合受众需求的应用,不断聚拢海量用户,以优质内容、精准推送和社群传播不断增强用户粘性[6]。

(二)优化央视财经内容传播形式,阅读付费+多元化传播

央视财经频道面临媒介融合的挑战仍需进行深度探索,通过其相关新媒体平台对央视财经内容的转载发布可以看出,视频号、公众号多以“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传播,视频未经精修剪辑直接照搬发布,这种情况下,即使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也因其内容与形式的低契合度难以对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要优化内容传播形式,将专业性、权威性进行深度贯彻。此外,针对央视财经频道内容首发但盈利优势不足的情况,可采取付费阅读、作者打赏及转载引流等方式不断推动盈利模式和传播机制的创新发展[7]。

(三)借鉴“n次售卖”模式,改善央视财经盈利困境

央视财经改版后仍然以“二次售卖”模式为主要营收来源,在广告作为主营业务的同时,要防止单一赢利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此情况下,可借鉴“n次售卖”模式改善盈利困境,如进行上下游产业合作,发展多元化经营;不断开发优质赢利型的电视产品;同时可以加大明天转型过程中,央视财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渗透,不断提升跨媒体经营水平和相关管理体制的建设,开辟多元盈利之道。

四、总结

央视财经频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虽做到了进一步的改版升级,但历经近一年時间,仍存在渠道失灵,受众流失,广告营收下滑趋势明显,营利优势不足,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较低等问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尝试通过构建并完善自主可控平台、优化内容传播形式和“n次售卖”模式等改善现状,不断探索更多可行性方案,助推央视财经顺利转型蜕变。

参考文献:

[1]张若瑾.5G时代下传统媒体盈利模式探析[J].采写编,2020(3):20-21.

[2]吴玉美.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盈利困境与应对之策[J].城市党报研究,2020(5):46-48.

[3]任速雁,王永利.开创“四新”局面实现三个“提升”:央视财经频道改版成效分析[J].电视研究,2019(12):24-27.

[4]笪颖.探寻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19(9):51-53.

[5]胡清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财经栏目的营收出路[J].声屏世界,2018(5):49-50.

[6]周元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建自主可控平台是融合关键[N].深圳特区报,2017-08-19(A03).

[7]喻国明.喻国明:解决渠道失灵是传统媒体当务之急[N].华夏时报,2015-06-01(026).

猜你喜欢

财经传统媒体受众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