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问题研究

2022-06-09张仪

海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疫情大学生

2021年我国经济形势逐渐趋于平稳,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疫情的冲击,导致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营收锐减,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其中,用工成本的压力最大,减员降薪是普遍现象,同时电商经济、在线经济等新经济形式快速发展。因此,本文以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创业形势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报告中强调:“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并指出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促进社会民生发展。为帮助高校大学生突破疫情影响,顺利参加工作,教育部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课程,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具体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发挥学校强大的教育优势,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学校连接社会和个人的桥梁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就业的背景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0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0万。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900万个,但还有150万大学生失业。在人才市场和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就业信息显示,大学生的意愿岗位和企业公布的岗位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许多岗位招不到人、大学生无法从事心仪的岗位,使得“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同时存在。

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学生就业招聘工作也不断推迟或改成线上,求职者的求职规划、求职渠道等均受到影响。在学校举办的校招中,很多学生受疫情影响无法到校,错过很多就业机会。世界其他国家严峻的疫情形势使得准备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推迟甚至放弃出国计划,也使得国外留学的毕业生纷纷回国就业,求职人数进一步增多,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竞争激烈程度。就企业来说,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今天,全球疫情的不断变化,使国内经济也受到影响,如国内企业订单量减少,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企业为了能够维持下去,就会收缩、裁员、减少支出。疫情之后7成以上的中小企业选择维持人员规模不变或适度减员,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压力[1]。

(二)“网络经济”催生了大量的网络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宽带普及率接近100%,这为数字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群众自觉居家隔离,如此一来,各行各业迅速“云”化,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社区商业、在线旅游等飞速发展,钉钉、腾讯会议等办公软件崭露头角,微信群购物、直播带货的火爆发展,IT行业在疫情期间就稳定经济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通过网上发布就业创业服务信息,无不说明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网络经济”向深层次演变,在不同的需求层级,催生了大量的网络就业机会。

二、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创业知识了解不充分

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大学生网络就业提供了无限的便利和机会。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中高校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通过组织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比赛等多种方式对在校生进行网络就业指导。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基础,但是对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管理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的经验不足,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就会经常出现执行力和统筹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网络创业较高的失败率和较低的盈利能力,反过来又对网络创业动机进行了抑制,可能引发不良循环,致使网络创业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2]。

(二)网络创业行动落实不到位

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是否愿意进行网络创业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大学生都具有网络创业意愿,但是真正用行动去落实的毕业生并不多,多是选择了考公考研这些稳定的行业。而且在调查中發现有些受访学生都表示自己虽然有创业的意向,但是自己并没有准确具体的实施方向,也并未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资金规划,这就说明高校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行动力不足,无法去支撑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其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很少,尤其是在实践能力、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创业经验很少,很难能够为网络就业活动提供强有力保障。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在创业时所接触的社会活动有限,对创业项目了解甚少,而且了解方向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只能是对于成功案例和经验进行直接参考,在创意方面缺少新意。而在对成功创业案例模仿时,也无法真正了解网络创业的精髓,导致创业意愿一降再降,最终失去创业兴趣。

(三)网络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多是注重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容易忽略对于学生创业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对创业教育不重视,对于创业技能掌握得不牢固。尤其是网络就业作为最近几年新型的一种就业方式,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时只能够借鉴国外教育方式。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国外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合应用于国内网络创业教育环境。以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网络创业教育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比如说教学设备不够先进、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导致课程教学效率不高。另外还有许多的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仅仅是通过设置创业孵化基地或者是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网络创业教育,但是学校领导对创业教育并不重视,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大学生多是愿意花时间进行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学习,而很少有人愿意参加学习创业教育课程[3]。

三、推进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路径

在社会就业压力高涨的今天,大学生通过网络实现求职和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了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网络就业这样一个路径。但这是一个系统且宏大的工程,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实施,同时也需要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D7AE5957-93CF-46C5-8847-995C1F076C44

(一)树立学生全新的就业观,建立互联网思维

各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就业,将各地政府对网络就业的优惠政策传达给每一名高校毕业生。消除“网络创业不算就业”的传统就业观念核心在于让大众感受到网络就业与其他就业形式并无本质区别。“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层出不穷,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讲,无论是学习还是今后的就业都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出局。所以大学生就要更新自身的就业观念,不要固守传统的就业观念,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

(二)发挥学校强大的教育优势,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网络营销型人才的缺口高达200万,但高校专业层面却没有重视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就导致了“就业难”和“招工难”两个问题同时出现。针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作用。在就业指导方面,学校应结合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给予学生科学的就业指导。通过科研基地、科技孵化器、创业基地、实践基地的建立,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将企业用人信息完整、有效地提供给大学生,并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检测的制度化,用来对准备就业的大学生采取就业性格、倾向、方向的测试。同时,网络就业技能培训也应当被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当中[4]。

(三)充分发挥学校连接社会和个人的桥梁作用

在调查中,很多学生不了解国家在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社会对网络创业能提供哪些方面的实际帮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很难及时有效地了解到相关的政策及社会支持。实际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场地和资金、创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如注册登记优惠、贷款优惠、税收优惠等。充分了解这些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作为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连接社会和个人的桥梁作用,将创业及网络创业的各种方面的支持信息,第一时间与大学生分享。同时,与企业建立积极的联系,在“互联网+时代”开辟网络创业实践培训新模式。

总之,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新冠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是一个很好的路径,而这又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宏大的工程,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高校教育的积极引导,及高校毕业生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网络就业创业下新就业形勢的政策[J].才智,2020,20(19):1-2.

[2]杨坚争,周涛,李庆子.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0):40-43.

[3]杨帆.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的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7(9):22-23.

[4]岳昌君.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N].中国青年报,2020-03-10.

作者简介:张仪(199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D7AE5957-93CF-46C5-8847-995C1F076C44

猜你喜欢

毕业生疫情大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战疫情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疫情中的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